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361章 张浩东卖出个大价钱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361章 张浩东卖出个大价钱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61章 张浩东卖出个大价钱

第二天张浩东继续训练的时候,张直勤带队跟雷州拥军办签了一个意向,虽然意向没什么卵用,但也要看是谁签的。

“龙盾安保”还有一个副总会从羊城赶来,这个就是人事部一部二部要跟进的事情,同时松江也有人飞过来,准备考察一下能不能建个训练基地。

正事儿显然不是只有“龙盾安保”,张直勤按照张浩南的指示,也确确实实对本地北桥河上游进行考察。

能走百吨船就行,然后调查一下本地近海运输的潜力。

所谓潜力,其实就是看看有多少条能跑运输的船,还有多少船老大。

这次考察就不是陪太子读书,而是“沙城食品”确实有这样的需求。

首先是水果品类需求很大,包括不限于金桔、砂糖橘这两样,前者是苏式蜜饯的重头戏,出货量还在肉松之上,奈何两江省的种植园基本都被包圆了,张浩南想要盘也没地方。

砂糖橘更是不必多说,有种玻璃罐头形式的,不仅仅是外销抢眼,内销比重还在外销之上。

王爱红老家雪城这一款就是顶级畅销货,桃子罐头都不如这个。

大中小三种罐头,本以为走量的是小罐,但是也奇了怪了,大罐的量是小罐的六倍多,连王爱红自己都有点懵,因为他青少年时期,小罐儿的就是主力。

其次就是调味品,尤其是八角和糖这两样,陈姓在岭西省的同族,就有甘蔗种植区,同时雷州部分地区也能种植甘蔗,但种植和收割都不方便,对人力要求极大。

“沙城食品”内部盯上的就是糖,这一块是暴利,只是大部分地头蛇现在还没有多少资本,正处于资本累积阶段,再加上国家调控,量小了不划算。

张浩南虽然不是个东西不怎么管事,但丁永可不是傻子,他现在就是给儿子攒老婆本呢。

二十年后也差不多儿子结婚,没有十亿八亿怎么行?

所以别看“沙城食品”搞农村供销合作社仿佛只能薄利多销,实际上在大量基本农田之外租赁的土地,经济作物中的一个重头,就是季节性很强的甘蔗。

跟岭南岭西琼崖可能没办法比,也只是能种一季,甘蔗长度也不像热带地区那么长,但因为是大平原,交通也相对更好,所以产量其实还可以,就是没办法像大型糖业公司全面铺货。

糖浆该进口还是得进口,给“沙城食品”代工的糖厂也一直在建议,希望能扩大种植规模,掌握一个稳定的货源。

当然也有玩得野的,姑苏有些二代就撺掇“沙城公司”搞走私,东南亚、南亚一趟能赚三四千万。

然后张浩南就把那两个傻鸟给举报了,目前已经夹着尾巴流窜到余杭躲避风头。

此次张浩东不谈恋爱一事,算是个小小的契机,对雷州本地的考察,就是看看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到什么程度。

目前来看,中层官僚眼皮子浅了一点,但上面的都还行。

至于底层……

都搭上一个张浩东了,还要啥自行车?

陈永胜反正一听贤婿的老弟要投一大笔钱为陈家振兴门楣之后,当时就表态,请政府放心,他一定为社会做贡献。

虽然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表态时候提到了政府,但结果是好的就行。

“永胜大哥,我还以为陈家跑船的会多一点。没想到学厨师的反而更多一些。”

“靠海吃饭的在东海岸,还有往南那一块,我们这里务农打工的多一点啊。这里地不多,所以儿子多的话,就去羊城打工喽。给酒楼师父配菜什么的,都能做一点。”

随后又聊到了偷渡、走私之类,本地也算是跟岭东有的一比,不过明显没有形成“产业链”。

本地基石都是国营,比如化工化纤什么都有,港口也有,但吞吐量远不如沙城,本质还是没有像样的本地产业以及经济腹地。

再有就是虹吸效应明显,受教育群体普遍向往羊城、宝安,不管是技工还是高级知识分子,都相当短缺。

时代和自然禀赋使然,倒也无可厚非。

不过底层的经济活动其实是很活跃的,张直勤不懂,但一起过来的还有“沙城食品”的战略部成员,都是方面主管,也都去两江工业大学弄了个经济学硕士镀金,档次不差的。

“永胜大哥,老板有指示的,近海运输船队这几年肯定能赚钱。所以家里有愿意做正行的人,可以先考虑这个方向。老板现在光大小货车就是上百辆,可能更多,但我因为一直是给老板做保镖,所以也不太清楚到底有多少。但对物流要求的的确确很大。”

“开船要驾照,买船要钞票啊。”

“钱的问题不是问题,永胜大哥先不要考虑钱,这个不急,先解决好底下人要什么。”

“要钱啊。”

“……”

啊,也对。

陈永胜对发家致富是很感兴趣的,当然也不是他,陈家所有人都有兴趣,而且很大。

这次出来考察,还有雷州本地两个区的政府办公室秘书,都是对本乡本土了如指掌的人。

哪家和哪家有世仇,哪家和哪家老死不相往来,哪家和哪家又互相联姻多少代,等等等等,张直勤记不住,但秘书们都全部记下,这些都是要汇总之后做成地图的。

但还是那句话,张老板从来不做违法的生意。

他是新时代的优秀青年,说卖罐头就是卖罐头,说种地那就是种地。

目前甩出来的第一个项目,是“沙城食品”在外省的第一个农村供销合作社,组织陈家在糖、蜜饯、罐头、调味品上做文章。

同时根据陈家当地的湖塘水面规模,也推行大规模水禽养殖,以鹅、鸭为主。

不过“沙城食品”很多鸭肉制品,其实都是羽绒的副产物,鸭舌、鸭头、鸭肫、鸭脖等等,利润远不如羽绒。

这还是“沙城食品”没有大规模投资成衣制作,只是将羽绒销售给附近羽绒制品企业的初级利润。

倘若制作成羽绒制品,利润还能翻几倍。

丁永不止一次建议张浩南干这买卖,结果张浩南只是做几件鹅绒服给高管还有老婆们发发福利。

把丁永急得不行。

这可都是儿子的老婆本!

张浩南也没说一定不能做,给了要求,那就必须成规模。

光大桥镇还有本村那点产量,实在是没啥意思。

就跟“大桥养猪场”的肠衣、猪鬃,猪鬃倒是好说,军工企业几乎就是直接包了,肠衣“大桥食品”都不够用呢,还想外卖?

什么东西利润再高,你不上量也是白搭。

所以丁永一直在找拓宽规模的机会,之前两江省扶持“沙城食品”农村供销合作社,就是一个好机会,可工作重心显然还是在稳定上,乱来容易失衡,所以丁永还是忍着。

现在刚听说张浩东被卖到了雷州,而且价钱不错,老同志当时就来了兴趣,打算亲自前往雷州考察。

他别的都不感兴趣,就想看看适不适合养鸭、养鹅。

实际上秘书团跟过去三个人,两个人每天都要电话汇报进度,还有就是初步的研判。

目前看来,当地的气候还有环境,的的确确适合养鸭,丁老汉对当地的腊鸭烧鹅毫无兴趣,他只想知道每一根鸭毛鹅毛上哪儿去了。

等宝贝儿子长大之后,念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时候,他就要好好地教育儿子,这每一根白毛,那都是钱啊。

至于红掌……那是小钱,不如白毛。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969933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