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275章 做人要专一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275章 做人要专一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275章 做人要专一

规划地块前往实地考察之后,魏刚看着那些直线条的河流,也是流露出了感慨:“也是起码三代人吃过的苦头啊。”

两江省地势平坦,海拔又低,在建国前一到梅雨季,就要开始迎接频繁的内涝,人们印象中的“鱼米之乡”,很多在建国前的粮食亩产是多少呢?

六十斤。

建国后划分地区行署,先后经历三个十年,平均每个县都是动员二十万人以上,才初步完成了灌溉排涝沟渠河流的改造。

开河、开沟、开渠……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天然的河流,怎可能是一条条直线呢?

“老子当年上河,吃了多少苦头啊!”

叉着腰的魏刚倒也不是忆苦思甜,而是吃了多少苦头,总不能白干,总要做成点什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嘛。”

“细棺材总算说了句人话。”

“……”

对两江省民间历史不太熟悉的广陵市市长苏润众稍微问询了一下秘书,这才晓得“鱼米之乡”也来得不容易。

两江省的两岸,多得是“圩”“埭”“湾”“市”等等村落称呼,其中缘由,其实都是一言难尽。

今人能够享受到的日常,其实并没有多少年。

一旁朱跃进也是聊起以前在毗陵乡下挑担的经历,他是最后一批组织动员挑河工的干部,自己左肩也是有些歪斜,正是当时重体力劳动留下来的后遗症。

“这岸修得蛮好。”

“坡度好,芦苇种得也好。”

河堤河坝的土办法,就看基底宽,宽就说明当时下了死力气。

从河岸往北看,那真是一片低洼地,少说七八百亩的水田,亩产八百斤,那也是五六十万斤的产量。

虽说都是更看重工业生产的干部,但魏刚也好,朱跃进也罢,多少还是觉得有点可惜。

不过可惜也就是一瞬间,这些田这么些年能出一千来万斤粮食,已经够本了。

没有人组织动员修建这些河堤河坝之前,它不过是一片滩涂泥泞,只不过是一片小小的沼泽地。

“除了可能内涝,其余全部蛮好。不过排水只要过得去,也就差不多了,最多地基再打高一点,反正只是生产鞋子,也不是卖米面粮油,不怕被淹。”

魏刚连连点头,很是满意这块地,位置还在水闸南边,增批个小码头也就是盖个章的事情。

两三百吨的船靠岸就行,货拉到沙城当天就能一个来回。

水运就是比陆运爽。

大货车你总不能百吨王在高速公路上狂飙吧?

“不要就说好好好啊,市里服装公司的人借我用用。”

“……”

脸皮一抽,魏刚抄起“龙头棍”想要给张浩南来一下,但最终还是怕这小子还手,瞪了一眼道,“‘沙城食品’那边你先处理好!”

“呐,魏市长,别人不想捧铁饭碗,要来‘沙城食品’打工,人各有志,这不怪我吧?而且你也是知道的,我很少去公司,都是丁总在处理事情,肯定是他妖言惑众,肯定是他干的。”

“……”

魏刚默不作声,寻思着丁永他还是财政局副局长呢,现在六十多岁还玩起了黄昏恋。

这种制造业招工,管理层社招是很麻烦的事情,校招也基本不靠谱,最多糊弄几个大学生过来背黑锅,所以挖人才是常态。

所有企业都这么干,张老板这么做,很合理。

而且也理直气壮。

最多自己就是挖的方向跟别人不太一样,他就喜欢挖公家的。

当然他跟丁永早就设计好了挖人要求和策略,可不是什么都挖的。

像虞小龙那样的,只适合做副总,也只适合做公关业务。

沙城市国营服装厂改制过程中也多得是受委屈的,服装公司成立之后,很多盈利项目都成了某些二代的壳子,直接拿来赚点加工费,他们是不感兴趣的,但是拿来上市……他们不但有兴趣,而且很大。

退居二线的魏刚也无能为力,他只能喷,不能管。

喷一喷能管用个一阵子,但也就是一阵子。

不过有张浩南打配合,多少也是缓解矛盾压力的一个渠道。

所以魏刚默不作声,既是对张浩南这种狗一般的行径感到郁闷,也多少有点感谢张浩南的出手。

魏刚让张浩南把“沙城食品”中上层处理好,就是把争议摆平,不能动摇公职人员的心,也不能乱了“沙城食品”内部的阵脚。

现在“沙城食品”稳定出货,订单量稳中有升,阿列克谢·帕夫洛夫这个精神小伙儿在莫兹格混得风生水起之后,瓦洛佳还邀请他去了一家常去的餐厅吃了个饭。

在处理莫兹格中央区政敌的过程中,阿列克谢·帕夫洛夫因为有着庞大的货源,除了拿到了远东犹太人自治州的全权贸易代理权之外,还开辟了两条贸易航线。

一条是“地中海-黑海”航线,一条是“波罗的海”航线,在给“朋友”们解决难题的同时,年轻的毛子还顺便成立了一家超市,里面摆满了各种来自中国的商品。

物美且价廉,量大还能打折。

现在最畅销的,就是张浩南提供的罐头,王爱红着手扩大产能之后,一个月极限生产能有一万吨,但根本不够卖,正常情况是月周期出货,现在都是一周一出。

除开阿列克谢那个“无底洞”,很多来自罗斯的“朋友”,散单少则百吨,多则千吨,只要有就拉走。

水果罐头单罐成本七毛钱不到,牌价三块五,毛子是照着牌价拿走的,而不是出厂价。

而国内牌价三块五的水果罐头,在莫兹格的牌价是八十卢布,价格对标的就是西欧发达国家水平,很硬,很有良心。

目前虽然没做成品牌,不过“大桥罐头厂”的“青龙岗”水果罐头系列,的确成了不少毛子贸易商的选择。

主要是稳,不需要去重新寻找货源,商业成本总体而言并不高。

所以张浩南现在现金流非常夸张,还囤了一堆阿美利加元以及实物物资,铝箔、铝板、铝锭攥手上一大堆,沙城本地的铝合金加工商也因此跟张老板搭上了关系。

这年头,能开辟海外金属原材料货源的都很老卵。

有这个效益基础,张老板在沙城本地自己的公司撒币,不是很正常吗?

撒币之后员工愿意跟老板共进退,那也是“投桃报李”,也很符合逻辑吧?

外面的风风雨雨,张浩南只手遮天,挡了也就是挡了,“沙城食品”的内部员工情绪很稳定,但魏老汉却因为队伍突然变得不好带,多少就有点纠结。

这光景稳了一个“沙城食品”,突然又把魔爪伸向市服装公司,这多少有点紧着一只羊往死里剪羊毛。

但张老板这个人做事一向专一,就像有的人看老婆那都是别人家的好看,都是一个性质。

不趁着服装公司现在正处于思想混乱、队伍散漫时期下手,之后再想挖人,兴许早就被同行抢先一步。

所以,不管魏老汉是不是心中不舒服,张老板表示无所谓,反正我会出手。

而一旁陪同的朱跃进同志,却是眼睛一亮:巧了么这不是。

“张总,其实我们广陵市的老服装二厂,也出现了经营不善工厂倒闭的情况,您看,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没有,中上管理层只会是沙城人,不然我不放心。”

“……”

艹。

如此直接真让人没面子。

不过不要紧,朱跃进同志格局很大,当没听见一样,继续道:“有些下岗工人已经下岗三四年,要是能够重新找到一个福利待遇都不错的岗位,应该也会很珍惜的。我的意思就是解决一下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没有插手工厂管理的想法。”

“那就没问题了,不过广陵市也有不少所辖县市前来打工的人,我看各个县市都招个三五十人,朱市长觉得如何?”

“这个可以讨论讨论,只要能解决就业,反正都是在广陵地区,是不是市区范围都一样。”

话是这么说,但张浩南心中早有计较,并且打算晚上跟扬子县的陆金高陆县长联系一下,然后看看他在秦邮县等地方有没有朋友,有朋友的话,那就一起吃个饭。

招工数量可以不多,但不能没有,张浩南可不想八百人起步的工厂,全是一个地方的人。

他又不是大善人。

毫无疑问,朱跃进也清楚张浩南的意思是什么,所以开口说“可以讨论讨论”,讲白了,就是关起门来,跟下属县市沟通一下,确定一下份额。

数量上有待商榷,但必须要有。

(sdingdiannn/ddk93698192/14023860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