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710章 两江“牛马”风云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710章 两江“牛马”风云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710章 两江“牛马”风云

今年在各地的“高考状元”填志愿问题上,京城top2在两江省遭遇了“滑铁卢”,原本“围追堵截”的方法失效了。

去年通过做家长和学校老师工作,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承诺,效果还是不错。这也是京城“人才计划”中的一环。

之所以要这么干,也是因为前几年不管是京华大学还是京城大学,在多个高考大省都没有形成优势。

张浩南那一届京华大学在两江省的分数线连前五都没有进,可想而知京城方面的压力。

“造神”从来不是只造“神”本身,还要造“神殿”。

所以从策略上来说,京华大学和京城大学的操作是非常惊艳的,仅用三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碾压式学校名片打造。

今年在两江省的挫败,实在不是京城top2的招生办老师们工作不力,而是今年两江省的地方财政逆天的好。

大基建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机会,以土木为例,江北地区固然是两江工业大学的“土木狗”们吃到了头汤,但“死对头”共济大学的“土木狗”不代表就没赶上好时候。

恰恰相反,因为浙北南运河航道疏浚工程,其实比两江工业大学还要早那么一丢丢。

这也不是现在如此,明朝开始就这鸟样,本质上还是“日子太好”。

所以今年暑假京城top2的招生办,内部其实重新做了一点检讨,就是明年的优质生源“争夺”,在两江省要调整方向。

哪怕是两江省的江南地区,这个比率也差不多有百分之五十五以上。

这种“歪风邪气”,显然就打乱了京华大学和京城大学招生办老师们的布置,计划赶不上变化,社会上舆论、风潮,都让家长们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冷静”。

而通常来说,体制内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要高两三个档次,重本概率非常大。

这些影响,还在各地的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之上。

竞争非常的激烈,也正因为激烈,土木工程专业也迎来了非常明显的“生源春天”。

这种产业端的发力,最先感受到水温的,毫无疑问是体制中的家庭。

不是招生办不努力,而是确实有难度。

没办法,家长们大多数都没念过什么好大学,智力不一定有子女高,但家长们都在社会上混饭吃了,有在体制内的,也有在体制外的。

若非名校不能摆在家门口,他们连县市都不想出去。

一句“别人家那个谁谁谁在什么单位,说什么什么”,直接让招生办老师的口水白费。

建康、余杭两个省会城市,各自报考两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和共济大学土木工程的比率,都比过去三年多了十几倍。

少年追随“偶像”甚至是“恩人”的脚步,几乎可以等同于追逐梦想,报恩这种情感可能比重都没那么高。

折射到商业活动上更为明显,同样都算是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两浙省以“行商”为主流,而两江省以“坐商”为主流。

其实原本工作就难做,因为两江省的学生,不管江南还是江北地区,都普遍有一个特点,不愿意出省。

所以,两江省、两浙省这种经济相对较好,又是传统高考大省的省份,往往会出现明显的“风向标”。

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省份,可能体制内家庭出身的孩子,重本率是普通家庭、农村家庭孩子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优中选优,一個专业去年还是两个班级,今年直接扩充到四个班级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县“高考状元”、市“高考状元”。

最重要的一点,没主见的家长往往会为周边舆论影响。

而有些地区,比如安东县,今年的高考“状元”直接无脑选了两江工业大学,道理很简单,这个“状元郎”是王熙资助的。

其实从前年开始就出现了苗头,只不过不明显。

比如文理科如果出省,优质考生优先考虑的,省外基本上就是锁定震旦大学和两浙大学。

工科如果出省,分数只要够,都想报松江交大,而去年考生家庭、考生所在学校高频打听的一件事情,则是“圣殿”黑水工大啥时候在两江省落地。

今年考生对自动化、车辆工程感兴趣的,基本上都在叹息黑水工大沙城校区没开本科班……

黑水工大在本地区谜一样的魅力,也是京城top2招生办极其无语的一件事情。

也因此今年在互联网上出现了第一个高频搜索内容,那就是“为什么两江省的高考状元……”,后面接的内容五花八门,最后推波助澜的互联网圈子就是“熊猫大陆”。

高频讨论的热度,最后引导到了未来就业选择上,然后进一步精准锚定了“沙食系”。

比如“毕业了可以签‘嘁哩喀喳’”,“我学姐建康农业一毕业就去了‘大桥食品’”,“卧槽‘紫金科技’年终奖简直离谱”……

别小看这论坛版块或者“贴吧”的闲言碎语,这就是“沙食系”具备企业巨头资格的铁证。

当年张浩南忽悠本校的“牛马”都费了老鼻子劲,像张铁岭这位“三代目”都去了京城,可想而知其他大多数校友,还没有真正拥抱“浩南哥”。

今年是“沙食系”疯狂收割本地“高端人才”的元年,去年打包勉勉强强,今年打包轻轻松松,基本上完成了“人才招揽-培养-投放”的闭环。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浩南哥”的荒淫时间那么多,可不是简简单单“沙食战略部”成立那么简单,多功能“木牛流马”一抓一大把才是基石。

没有他们的辛苦加班,哪有“浩南哥”的挥洒汗水。

花蕊蕊可好玩了。

比如“三下乡”,过去五年大部分时候,地方县市都是以糊弄中央为主,正经做点成绩为辅。

今年不一样了,省内大基建加上“沙食战略部”成立,有些工作是能做得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于是听闻“财神爷”归位吾家埭,借着“抗战胜利纪念”的活动,十三个地级市做地方高校就业与保障工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来了十三个考察团。

为了攀交情,那真是什么招儿都想得出来。

比如楚州市,带队的是个副市长,讨的交情是樊振华,因为樊振华是“淮阴工专”毕业的,而现在“淮阴工专”的本科建设进入了正轨,尤其是机械专业算得上比较有竞争力的,就从王熙那里请教了计划方案,再来做工作。

地方二本院校的竞争力偏弱是不争事实,不再包分配的当下,学校只能自己想办法。

大部分时候都是糊弄鬼,但今年的毕业生绝对有了相当特殊的机会渠道。

“三下乡”的大中专院校工作任务,今年是第六年,但过去五年有啥牛逼点的出名的成绩,还真就没几个能拿得出手的。

牛逼的都是个人。

但是强者不挑环境,拿强者当论据来支撑论点,得出来的结果那就是大家一起来糊弄。

今年的改变,除了围绕大基建的机会在增长,还有就是过去三年多的两江省省内基本建设成果很喜人,农村市场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激活状态。

江南自不必说,但江北广大地区,也开辟出了米面粮油、养殖种植、装配维修等等中心。

“吾家农机”在淮河地区的“吾家农机管理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积极案例。

而每增加一条乡村公路,就会增加一个小型市场,只不过淘汰速度比较快,农村的老百姓也不是笨蛋,有好东西肯定也愿意用,有钱肯定也会赚。

但是如何避免“一拥而上”然后“一地鸡毛”,就需要有人去做工作。

靠老牌农村干部,在新兴市场和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广上,是很难做好保障工作的,但是执行上,却又是老干部更好用。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搭配,传统的“帮传带”已经不太够用,需要更先进的生产力介入其中。

不仅仅是生产端,管理上也是如此。

沙食集团当初推广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此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社会效应,名声的作用,就在于让基层老旧干部“投鼠忌器”,不敢简单粗暴地使用老派做法来应对这种“外部力量”。

地方上声音肯定也是多种多样,但也已经度过了“怀疑期”,毕竟这么些年下来,“沙食系”的商誉确实可以,连盐渎这种“老革命”势力极其强横的地方,有些原本极为抗拒的农村,如今农村产出通过“沙食系”驳接松江大市场,毛利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尝到甜头的普通老百姓,就算畏惧强力乡土势力,也会本能地朝“沙食系”靠拢。

唯一顾虑,就是“沙食系”不代表组织。

类似的情况当然不可能只有盐渎一家,楚州同样有这样的问题,而楚州市政府,这次就是借着“三下乡”,加上两江省青年组织团体不断向王熙示好,于是决定加强农村基层的“干部年轻化”。

想要做这种工作,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干部年轻化”的基础分母怎么来,也就是“年轻的干部”从哪儿找。

王熙开的“药方”就三样,一,肯定是组织内部培养、提拔;二,农村优秀青年的发掘,尤其是有组织经验、组织生活的优秀青年,基本上就是退伍军人或者起码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青年;三,本地高校应届毕业生。

第三点其实是个相当难以把控尺度的工作,首先要打掉“天之骄子”放不下身段的心理难关;其次要阐明下乡工作、基层工作的困难以及晋升可行性;最后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大学专业知识不足以支撑基层的全部工作,也就是需要接受再学习、再教育。

在这些困难上,王熙建议楚州市政府最好请学生群体中的“偶像”做说明工作和动员,而省内当代大学生中,毫无疑问只有“比尔盖茨式”的明星成功者,才有刺激和动员的效果。

传统“奉献式”的政治人物、劳动者,只能感动学生群体,但无法完成动员,这是一个客观现状。

或者说,归根究底随着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旧有的宣传手段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发展需求,组织内部也需要进行宣传技术上的更新。

但显然短期内无法做到这些,王熙是根据去年、今年的省内高考考生走向,支撑了他现在的判断、观点,才给楚州市政府,开出了这么一个“药方”,

说到底,他不是什么高级干部,理论上也没有资格指导楚州市政府的工作,只不过他本人从学生过渡过来也没有几年,从个人角度出发,配合他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才有了楚州市政府的前来取经问道。

只不过要等个好机会,还真是不容易,“财神爷”外出流窜荒淫无度,楚州市政府还真就是约时间约烂了也没约上。

要不是“财神爷”终于归位,楚州那边已经打算遍寻美女再邮过去充当“敲门砖”。

不过就算终于见着了,留给楚州市政府的时间其实也不多,一来竞争对手有十二家,二来嘛,这“财神爷”以暹罗公主访华的理由,打算去京城参加一下欢迎晚会。

文化部也定好了时间,八月十八日在京城,八月二十二日则是去长安古都大剧院,八月二十六日则是在松江大剧院。

主题是“中暹一家亲”音乐舞蹈晚会,不过显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文化部的欢迎工作,那是文化部的事情,跟我商务部有啥关系?

再说了,人家暹罗公主是暹罗农业大学毕业的,主攻化学,看文艺表演是陶冶情操,工作内容还得是问问看化肥和农药什么价钱。

然后就是想要找个暹罗农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商,弗兰克的“路易达孚”当然是不错的农贸商选择,但是“SF集团”的物流船队这两年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再加上罗斯国对热带水果的越来越旺盛,偏偏受国际粮食巨头操控,罗斯国在东南亚的农业贸易极其失败。

这时候,就不得不找一个绝对大腿够粗的“中间人”,全程看过隔壁满剌加柴氏股份如何在中国吃瘪的暹罗王室,一眼就相中了“尊敬的西格尔先生”。

“西格尔”先生一向以诚待人,当即就表态,就算八月十八日到不了京城,八月二十六日无论如何也会去松江。

所以,留给两江省十三个市考察团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十天……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801667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