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194章 没格局和有梦想(第二更)

第194章 没格局和有梦想(第二更)

下午研讨会尽管不具备决定性意义,但会议流程还是非常紧凑,主讲是建康市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刘谌。

休会期间,张浩南屁颠屁颠过去狗叫。

“刘院长,辛苦。”

他这么一喊,刘谌很是高兴,要是喊他刘主任,反倒是不会笑得这么亲近。

“现在一揽子协议,神森那块地和厂房,手续已经走完,过完年就要动工。”

“院长请放心,四月份肯定先运行一条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不是做电动自行车,也不是特型三轮车,而是普通电瓶三轮车。

其余车辆对零部件、外包围开模有要求,但普通电三轮不要求好看,只讲究皮实耐用加载重可观。

因此在生产加工上,车架车斗只要做好加强就行。

而且张浩南的目标客户,也非常特别,都是江南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的个体户。

其实“五家埭农机厂”已经试做了几辆,周边村庄中的养殖业个体户非常感兴趣。

这也跟沙城市区禁摩禁拖拉机有关,因为有些养殖个体户,比如说养猪户,他们因为是本地人,所以自然多少有点门路去酒店收泔脚。

量不会特别大,但又比一两百斤两三百斤要多,毕竟养猪数量少点十几二十头,多的三五十头,就在这个范围区间中,少也少不到哪里去,多也不会多很多。

前几年有拖拉机可以进市区,后来禁了,就只能想办法借小货车,自己买不是买不起,而是舍不得,觉得不划算。

有些用三轮摩托或者摩托车架板车的养殖户,倒也不影响,但现在摩托车也不让进市区,就有些抓狂。

因此一辆载重一吨上下的电三轮,就显得非常合适。

尤其是夫妻档的养殖户,往往都是两人一起出行,三轮车座位弄得宽敞些,坐两个人也不是问题。

这款车,张浩南可以肯定是姑苏、梁溪两市下面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爆款,因此在之前的讨论会上,他故意一笔带过。

实际上校方的目光,也的确是盯着两轮车和特型车,对这不上不下的玩意儿根本没在意。

但张浩南跟机械学院正在安排的第一款要推出的春季产品,就是专门针对个体户需求而研发的电三轮。

并且机械学院早就根据“五家埭农机厂”攒出来的几辆“原型车”,进行了重新设计。

额定载重一吨,实际可以承载一点五吨,车架上的加强筋不说是密密麻麻,那也是栉比鳞次……

不过为了避免被建康市的头头们喷,张浩南现在是将之前盘下来的“太湖路轻工技校”校办厂,改造成了车架生产线,总装还是放在建康。

因为车架生产线这事儿,梁溪市政府虽然没啥想法,但马山区的头头们很有想法。

理由就一个,这厂虽小,却是张总名下。

虽说他们很有雄心壮志,张浩南也的确以礼相待,但要不了多久,马山区就会成为历史。

一两年的事情。

到时候估摸着“灵山大佛”的佛光亮不亮,才是重头戏。

至于说车斗,因为沙城本地就有最大的民营钢铁厂,采购各种板材型材棒材都很容易,所以车斗生产加工,就仍旧放在了五家埭村。

对此,魏主任很是欣慰,认为细棺材终于有点脑子了。

毕竟跟一般高高在上的官僚不同,魏刚的“田间调查”很有水平,他跑过的地方又多,因此也判断长三角地区未来农村的种植户、养殖户等个体户,对大型电瓶三轮车的需求量,会非常大。

张浩南是先知先觉,但魏刚不同,他是基于崇州、广陵、姑苏、梁溪、毗陵、润州以及建康的个体工商户样本量反推需求。

在不算上松江市以及两浙省的情况下,他预计未来两三年的市场规模起码一个亿以上。

而电动自行车的增长,虽然魏刚也看好,但认为增长是个逐步爆发的曲线,会随着禁摩限摩等等城市地方法规的扩大而扩大。

短期内,潜在市场总量很大,但爆发需求远不如大型电瓶三轮车。

这个判断,魏刚在建康开会的时候,那是一个字都没说,就算是老朋友,也是叙叙旧,拉拉家常。

他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儿,哪儿懂什么电瓶车。

张浩南在开会的时候,他跑去两江工业大学的实验室遛弯儿,钱先锋亲自带他参观了几个实验室。

在张浩南冲着刘谌这位新科副主任狗叫的同时,魏刚看着一个个挂牌的省级国家级实验室招牌,有些感慨地说道:“要是我们也有这么老卵的大学就好了,还是太穷,等有钞票了,请黑水工大搬过来。”

“……”

钱先锋一脸无语,这是没睡醒?

同样是沙城人,钱先锋自然晓得东北名校在老家的号召力有多强,在部分工业部门,更是唯黑水工大和松江交大至上,京城最顶级的两所学府,也要靠边站。

魏刚有此梦想……不,幻想,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张浩南弄的三轮车,四月份能上市?”

“没有任何问题,技术上一点难度也没有。”

“那蛮好。”

老头儿点了点头,十分眼热地看着那些招牌,随后叹了口气。

人穷志短,城市也是如此,更何况还是个县级市,搞不好砸锅卖铁弄来的教育资源,转头就滑溜到别的地方去了。

幻想的东西还挺多,除了名校资源,还有交通资源。

魏刚前几年就琢磨过弄一条货运铁路进沙城,可惜这种想法送上去就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还被上级单位的年轻人吐槽老同志不讲武德,都有港口了,居然还想着铁路,以后是不是还想弄个飞机场?

等到下午四点多,张浩南开完会跟几个下岗工人安置委员会的代表聊了一会儿天之后,就拍拍屁股走人,直接过来带着魏刚去吃了一顿羊肉。

一碗羊汤下去,浑身舒服的魏刚问张浩南:“梁溪的车架生产线,我看还是搬回沙城。”

“正在搬,那里我准备改成罐头厂,做杨梅罐头和排骨罐头。”

“你要搬的话,四月份来得及上市?”

“老人家贵人多忘事,你忘了姑孰那边还有自行车车架厂?”

“噢?跟下岗工人安置委员会的代表谈好了?”

“谈好了,之前那个偷偷做车架包销的厂长,现在逃走了,一屁股烂账我是不想碰的,所以自行车车架厂的地皮厂房,我不碰。重新在东面盘了一个印刷厂仓库,一月份就会改造结束。”

“你什么时候弄的?”

“我没弄,我甚至都没有过去看几次,建康的人。姑孰市政府也想跟着建康市政府一起投现在这个项目,不过被回绝了,毕竟跨省。所以就弄了一个车架厂,建康这边不怎么看重,姑孰几个干部,倒是很有兴趣。”

“大头一定是在沙城!”

魏刚忽然盯着张浩南,“伱在姑孰养小娘子,老子不会管,但你要是敢大头跟着小头走,老子绝对不买你的账!”

“对我有点信心可不可以?”

“年纪轻轻一天到晚想着玩女人,你有点出息!”

“老先生,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志向理想,格局很小的,就想弄点钞票用用,有合适的女人碰上了最好,碰不上也无所谓,不过分吧?”

“要不是你不做官,老子也不会对你这么低要求。”

骂骂咧咧的魏刚说得很难听,总之就是优美的中国话连珠炮一样说了十分钟,得亏怕羊汤冷了得抓紧喝,不然还要继续痛斥张浩南这么没格局。

离开的时候,魏刚又感慨道:“你要是以后赚了大钞票,就想办法弄点好的大学回沙城。”

“做啥梦呢?这种好事轮得到沙城?”

“人要先敢想,然后才敢做。想也不敢想,喝西北风等死好了。”

说罢,魏主任黑着脸转身就走,留下张浩南站在原地一阵风中凌乱。

(sdingdiannn/ddk93698192/14122923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