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186章 没文化的饭局(第三更)

第186章 没文化的饭局(第三更)

散会休息的时候,气氛也比较融洽,邱少飞个性上就比较开朗,而且看得出来不是官场老油子,粗糙黝黑的皮肤不是天生的,这是田间地头没少走的痕迹。

因为夏粮秋粮有了廉价收割机的缘故,今年江皋市有些相对艰苦的农村,减损都不大,往年一场雨就让人恨得牙痒痒,有了机器收割,是要比人快一点,还能赶时间,昼夜两班倒。

邱少飞今年业绩是相当不错的,上涨幅度可观,所以跟“五家埭农机厂”的合作意向很深,基本上保证了两个镇能有一个维修点。

做了一回销售的刘知远,在邱少飞这里也是有了印象,刘知远也舍得请客吃饭,一来二回,张浩南的名声形象,在江皋市农业局这里,是一直多渠道存在的。

绝非只有省电视台和农业报刊上的报道。

“张总,一会儿我们电视台的‘台花’要来采访你,到时候可不要吓到别人啊。”

跟张浩南聊得尽兴,邱少飞还开启了玩笑。

“哪里,我还担心别人嫌弃我乡下来的没见识呢。”

“哈哈哈哈哈哈……张总一会儿喝喝我们这里的老酒,也是黄酒,少喝点,一两意思意思。”

“好,到时候喝多了,邱局长不要怪我贪杯。”

“哪里哪里……”

两地的黄酒其实同出一脉,张浩南自己是不好酒的,应酬也只是点到为止。

但要说美食,江皋是要比沙城多不少。

毕竟江皋离骥江很近,有些美食形式是差不多的,只是做法和口味有些偏差。

比如说同样的蟹黄汤包,骥江汤包、广陵汤包、润州汤包,皮是肯定要薄,汁水肯定要多。

但江皋汤包不是这么一回事,它外表上看,更像是个包子,鲜肉包子什么模样,它就是什么模样,面皮松软厚实,就是正常的包子,但蟹黄和肉,要加倍。

骥江汤包在蟹黄的用量上,已经是广陵汤包的一倍,江皋汤包在这个基础上更多……

这就导致江皋汤包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浑身难受,非常极端化。

张浩南重生前开厂时,给本地面粉厂做过零配件供应商,那时候已经有了像模像样的汽渡,往来也方便,每次来此出差应酬,这种管饱又鲜美的本地汤包,他是从不放过的。

本地老店多年以后也开了分店,不过好吃的依旧是老店,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错觉。

除此之外,更让张浩南中意的,就是本地灌汤烧麦,对的,本地汤包不怎么灌汤,但烧麦……它灌汤。

也是因为这种另类的做法,导致小众了一些,也使得江皋的名点,在外地很难为人所知。

但吃一次的话,并不会让人觉得亏。

也就是开完会已经是中午,否则要是赶早的话,可以去热闹的菜市场赶一碗盘水面,主要是面条要过一下冷水,面条冷激之后,再配合浇头,吃起来风格也是独特,有江南的风格,但也别具一格。

好在午饭没有让张浩南失望,荞麦鸡蛋饼和蟹黄汤包都有,温好的黄酒浅饮一杯,里面还有淡淡的姜丝气味,刚刚好,是张浩南乡下冷天的喝法。

“这汤包用料扎实啊。”

张浩南一口半个,把邱少飞看得目瞪口呆,他有一种目睹大型猫科动物享受战果的既视感。

下意识地比划了一下自己的拳头,是正常汤包啊,没偷工减料做小啊?

“张总懂吃啊。”

“谈不上谈不上,我就是胃口大,喜欢吃能管饱的。苦日子过惯了,有点穷酸相,邱局长不要见怪。”

“张总真是太谦虚了……”

因为打听过张浩南的脾气,所以也没有什么劝酒,都是点到为止,喝黄酒本来就是小酌怡情,猛灌只会是自己丢人,讲究的就是饭桌上热气腾腾的气氛,那种上头的喧哗,是非常少见的。

所以通常在姑苏或者梁溪谈生意,问喝白的还是黄的,基本就是有数了。

只是后来红酒兴起,这玩意儿跟白酒一起上桌是绝配,于是又让不少委曲求全的人头疼不已。

张浩南也没有拘谨的意思,硕大的蟹黄汤包在他眼中就是蟹黄肉包,两口一个,看得旁边陈文林都看饱了。

“真这么好吃啊?”

“陈局长你不常来江皋,所以不知道,你看看这个份量。”

说着,张浩南将汤包掰开,露出里面好似牛顿流体的馅料,看到如此扎实,陈文林当时就馋了。

没有一个沙城人会拒绝蟹黄,如果有,不过是嫌弃剥蟹壳麻烦,又或者是天生倒霉,吃螃蟹过敏。

张浩南不掰开还好,掰开之后,是农业局的随员也都没忍住,虽说有点不好意思吧,但还是弄了一个在面前盘子里开吃。

配合温热的黄酒,一口下去,鲜味当即冲顶,鼻腔口腔中久久不散。

陈文林老脸一红,又弄了一个。

随后邱少飞顿时大笑:“赶紧赶紧,赶紧让师傅再上汤包。”

气氛更加融洽,喝酒也都是嘴唇碰一下小酒盅即可,各自都是享受其中。

邱少飞此刻也是觉得跟张浩南喝酒吃饭,是要轻松得多,去崇州开会,那真是两百多的茅台不要钱,不喝到浑身难受,根本下不了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这时候是真的羡慕张浩南,因为张浩南不需要在江湖上飘。

饭桌上话虽不多,但并不冷场,毕竟官场生物居多,旁敲侧击一些消息,还有一些远在京城的谣言或者秘闻,都是说得头头是道。

八卦这种事情,基层官场尤为激烈,就算有谁住在紫禁城,他们也仿佛是进宫做过太监宫女的,说得那是有模有样、活灵活现,仿佛亲眼所见。

正聊着几千里外川中省有道士号称“国师”,是谁谁谁的人呢,雅间房门被敲响,然后进来一个人,大冷天的还穿着小西装和裙子,黑色的保暖裤袜乍一看还以为是黑丝。

珍珠耳钉在雅间的灯光照耀下,稍稍地闪烁,很是亮眼。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路上车子爆胎了。各位领导不要见怪,邱局长,实在是不好意思,我迟到自罚三杯……”

说话间,她眼睛瞄向了张浩南,但还是先对陈文林微微颔首鞠躬,“您真就是陈局长吧,真是不好意思……”

其实她的出现,打乱了饭局的节奏,邱少飞有些不快,但还是笑着起身道:“张总,这位就是我们市台的‘台花’啊,苏冰,晚间新闻主持人。”

张浩南也是起身伸手:“伱好。”

“张总好,多有怠慢,张总还请见谅。”

原本苏冰只知道张浩南年轻,但站起来之后,那种体型上的压迫感,让她刚才如沐春风一般的赔笑,都僵硬了一下。

这是她没有应付过的类型,而且根据她的经验,张浩南根本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跟瞧得起瞧不起无关,纯粹就是看一个物件的态度。

而苏冰落座之后,爽快自罚三杯的行为,落在陈文林一行人眼中,跟小丑没有任何区别。

邱少飞无奈地冲张浩南、陈文林尴尬地点点头,以示歉意。

此刻,邱少飞有一种被人坑了的感觉。

饭局散场之后,陈文林还开玩笑问张浩南:“张总,苏小姐长得蛮漂亮的啊,不喜欢?”

“奶太小了,我怕摸到肋排骨。”

“艹……”

陈文林难得爆粗口,笑得差点岔气。

而后才道:“老邱这是有人给他下绊子呢。”

“估计是明年关键时期,总归有人要上去的,有人上,就有人不上。邱局长这个人,我个人感觉不错,不说他要不要谋求进步,只论做事,他是真的想要做点事。”

跟陈文林也不能聊得太深,不过现在都是饭后闲话,说了也不作数。

“那张总打算在江皋立项?”

实际上,沙城市农业局跟张浩南搞这个长江农业论坛,也未尝没有希望张浩南第二个万头养猪场还是放在本市,怎么说也是个大项目,是农业局的重要成绩。

只是现在还处于“大桥养猪场”的消化期、红利期,贪多没必要,也就本着有最好,没有也无伤大雅的态度。

但张浩南要在哪里复制“大桥养猪场”,就是有说道的,因为必然牵扯到两地农业部门的交流。

可能原先只是个科长,被借调过去就是个副局长,这情况就大不一样。

因此张浩南的决定,只从地理距离上来说,就是一个重要影响,更遑论官场内部的升迁变化。

“先考察考察,皋东县、骥江市,都是要走一走看一看的,陈局长还要继续辛苦一下。”

“都是工作需要,还谈不上辛苦。”

等各自去休息的时候,邱少飞找到了陈文林,然后问道:“老陈,有没有什么情况?”

“张总口风很严的,你不要当他是普通后生家。还有,那个苏冰什么情况?故意的?”

“他妈的,之前安排都是好好的,今天连续给我弄出这么多事情,估计是有人让她故意这么弄的。”

摸了摸头,邱少飞也是恼火,之前迎接采访本来应该有电视台录像的,采访环节也占了不小比重,结果车爆胎了?

好在邱少飞稳得住,再加上张浩南也没有因此小肚鸡肠,也就顺了过去。

早上一场交流会下来,邱少飞本人也是获益匪浅,觉得张浩南这个年轻人的确不简单,也想着项目成不成,这个朋友交一下肯定没问题。

万万没想到吃个饭还能他妈的迟到。

张浩南内心有没有生气他不知道,反正他邱少飞是恨不得给苏冰俩耳光,夸你“台花”是看得起你,还自罚三杯……他妈的老子喝的是黄酒!

苏冰自罚三杯的时候,邱少飞尴尬的恨不得钻桌子下面去,有一种被客人当弱智看的糟糕体验。

“你放心,我感觉张总对你印象还不错,他说你的确是想做点事的人。”

言罢,陈文林笑着道,“你知道沙城现在所有镇长,都想跟他谈合作,但为什么只有大桥镇的徐振涛成了农业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

“为什么?”

“徐振涛当初几乎是三天两头往五家埭跑,一有机会就让张浩南投资,完全不要脸……”

“……”

邱少飞闻言,也是不由得感慨:这在沙城当个官,还真是挺不容易的。

(sdingdiannn/ddk93698192/14122925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