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153章 舔到爽(第三更)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153章 舔到爽(第三更)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153章 舔到爽(第三更)

“我有一个问题。”

委员会又有一人出声,看着手中的文件,他问道:“从数据上来看,不管是载重、续航上来说,都远不如摩托车。再有,加油相较于充电,显然要便利得多。同时用电费用跟用油费用相比,并没有什么显著优势。”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至少听上去就是个致命硬伤。

但张浩南却笑着道:“这些摩托车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有一点,电瓶车具备摩托车没有的使用成本优势。”

“噢?说说看。”

“它不需要驾照,不需要行驶证,只需要稍微熟悉,就算不会骑自行车也没关系,十分钟之内就能掌握操控要领。”

“……”

“……”

“……”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委员会中的法律专员更是在短暂的沉默过后,开口对会议室中的与会人员说道:“有一点,我想我可以补充一下,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这是个空白地带。”

“而且在部分特大城市、大城市,已经出现了摩托车、农用车等机动车型禁制进入城区范围的地方规定。我们要有理由相信,这种趋势会很快影响到大城市。”

随后又有一个委员会成员开口道:“去年建康本地,也已经开始讨论禁止新增摩托车牌照。估计到本世纪末就很有可能生效。那么根据这种趋势,十年之内建康本地城区禁摩,是很有可能的。”

“那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如果当前我们提前介入电动自行车的研发生产领域,就相当于抢夺了先机?”

听了几个人的发言,安独秀开口问道。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应该是的。”

PPT投影还在继续,张浩南看着已经一个个意动的与会成员,顿时心中有了更大的把握。

当然,校方可以把他一脚踢开,自己单干,但问题就在于校方不能这么干,这需要一大笔现金作为前期投入,几百万当然也能干,但那就只是个校办厂了。

另外寻找金主,养一个白手套也不是不行,但问题就在于,一朝天子一朝臣,除非安独秀以及在座的所有人,一辈子就在两江工业大学,否则这买卖就只能吃三到五年,之后就是给人做嫁衣。

再退一步,校方也不是不能拉上公家单位这么干,还能落个好名声,但以现在建康诸多相关单位的国有资产动荡程度,校方有这个胆去赌不被人吃干抹尽吗?

最最重要的一点,张浩南除了是两江工业大学的自己人之外,他已经跟妇联、残联相关单位有了合作基础。

沙城是县级市小城市不假,又穷又矬也是事实,但发展势头肉眼可见,而且这几年野蛮厮杀出来的官场新星极多,能吏成材率极高,不出意外的话,天然地会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

官场之中,可不会看你老家是富还是穷。

张浩南在沙城的成熟经验,完全有可能被姑苏提前拿过去扩大,一如农机改装厂和农机培训。

与会众人之中,有人马上就要调任去政府部门主持方面工作的,考虑问题显而易见不可能只考虑眼门前的大学创收。

“关于整个电瓶车生产制造环节的供应链问题,我还有一些话要说。”

“首先就在于轮毂电机、蓄电池、控制器核心部件上,我校及建康理工、建康工业、建康航空航天,都有丰富的技术积累,也有大量相关专利,只是应用方向大多数集中在矿区、海上及相关军事单位。”

“如果形成产研一体回路,那么必将在一到两年之内,遥遥领先任何一家竞争对手。”

说到“遥遥领先”的时候,张浩南感觉自己口音都有点变了,感觉怪怪的。

“其次,在整车制造上,我们可以将预期调低,即便只有中科院相关投资项目的十分之一,未来也将会产生七千万以上的零售额。”

“再次,只要我们的零部件具备明显的优势,不管是性价比亦或是高端产品的超强性能,都足够支撑我们成为零部件供货商。当然,在这方面,我想我们可以单独成立轮毂电机、蓄电池、控制器等相关零部件的公司。”

不管是哪种选择哪种方案,对两江工业大学来说,都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尤其是机械学院,专利费可以进一步扩大,倘若哪天有一千万辆电瓶车用机械学院的轮毂电机专利,那就是十个亿的科研效益。

做梦嘛,总归是要胆子大一点。

有个委员听完张浩南所说,也提出了质疑:“我们既从事整车制造,又充当零部件供货商,这会不会有一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嫌疑?会不会引来竞争对手的疑虑?比如说在冲击市场规模的时候,跟我们在开辟的市场发生冲突,会不会担心我们停止供货,卡他们脖子?”

“这个问题其实具备时效性,也就是会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而变化。”

张浩南首先针对眼下的电瓶车需求不确定性说道,“现在竞争对手数量稀少,具备消费能力的市场相对集中,总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我们就预计百万辆当下市场好了。那么只要类似中科院投资的项目有三到四个,就基本上瓜分完这个市场,这个阶段,市场上的从业者,还不至于说要用到我们的零部件,毕竟本身也不存在。”

“但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局部地区必然出现爆发式增长,仅姑苏为例,六个县级市过去一年的工业发电量再创历史高点。与之相匹配的,就是外来人口输入,也同样达到了历史高位。要知道,现在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东南亚更是经历了金融风暴,尚且还有这样的抗压增量,倘若度过这一段艰难期,我相信工业发电量必将进一步上探高位。”

“等一下,为什么不参考国民生产总值?”

“因为对我来说没有意义。”

“……”

“……”

张浩南一句话直接把迂回的经济学院副院长给干蒙了。

原本正在认真听的钱先锋更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刘院长,可能你不了解我们那里的情况。”

张浩南犹豫了一下,对经济学院副院长刘谌说道,“我知道全国很早就开始了GDP核算,作为核心经济指标。但在我们那里,真没几个人参考。我想刘院长也听说过很多地区的GDP造假吧?”

“不错,为什么提到这个?莫非沙城也有这种情况?”

“刘院长觉得,GDP造假,是怎么个造假方式?”

不答反问,张浩南问刘谌。

“注水虚高这算是一种现象。”

“那么刘院长见识过GDP往小了做吗?”

“啊?”

“……”

张浩南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有再多跟刘谌解释,而是话锋一转,说道:“类似的情况,也不止核心经济指标,倘若细分到乡村,不仅仅是沙城,像虞山、澄江等地,也都不怎么响应过去二十年的号召,比如‘分田到户’,有大量乡村其实根本没有执行,依然保留大集体。所以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常识,在某些地区,并不是常识,甚至是反常识。”

这一番话,倒是引起了刘谌的兴趣,他突然笑道:“有空带我去沙城转转。”

“一定。”

也是笑着点了点头,张浩南接着道:“随着国家经济,尤其是局部相对富裕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总的市场容量肯定会扩大。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会出现大量野蛮发展的小型相关企业。这些企业可能是乡镇企业,也可能是村办厂。”

“它们并不具备研发能力,毫无疑问就是奉行‘拿来主义’和‘差不多准则’。供应链市场有什么,它们就采购什么,然后通过组装,攒出类似的相关产品。”

“这些小企业,年产量多则几千几万辆,少的,可能就是一个月十几二十辆,一年百十来辆或者五六百辆,赚的就是本乡本土那点微型市场。一家两家没什么,但如果几十家上百家呢?这其中的利润,将会相当可观。”

“而这些企业,在它们诞生自己的研发能力之前,只能依赖上游供应链,是不是我们的竞品生产方,其实已经不重要。”

随后,张浩南拿着茶杯在前台笑着冲与会众人道,“大框架差不多就是这么多,剩下有什么问题,大家继续问。”

(sdingdiannn/ddk93698192/1412293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