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692章 一如既往,一言难尽,一往无前

第692章 一如既往,一言难尽,一往无前

六月二十日,两江工业大学毕业典礼,四零四的牲口都有去处,有下乡的,有读研的,也有被央企国企选走的,还有进政府部门的,即便去私企打工,那也是去“浩南哥”的企业。

现在牲口们也都清楚“浩南哥”到底有多牛逼,摸索了几年,才算知道了这鸟宿舍里居然有一座山——金山。

“‘浩南哥’,你是首富不?”

“不是。”

张浩南很肯定地回答,牲口们跟他一样,喜欢喝可乐,今天一个个穿着学士服拿着可乐瓶转悠,跟张浩南合照算是个重点项目。

全校所有专业班级的合照,都会加上“浩南哥”。

认识不认识不重要,以后单位领导看过合照就行。

哪个懂行的敢吃饱了撑的,赌一把合照上的“财神爷”跟自己下属没关系?

“卧槽,‘浩南哥’,你这都不是首富啊。”

“哈哈哈哈哈哈……”

今年的党伟也是吃尽了苦头,他本以为自己的老家缺水少粮很苦,万万没想到,这江淮大地,也有为难之处。

“算了,我再留下多呆一阵吧。”

“大别山咋样?”

被“浩南哥”的态度吓了跳,党伟什么时候见过这个形态的“浩南哥”,一时有些错愕。

“拟个‘愿望清单’给我,我回头让人安排。”

其实去年党伟是害怕了的,疯狂给张浩南写信,然后夜里一边哭一边将这些信烧了。

那年他才二十一岁。

山里还有人自己卷烟丝,都是抗战时期留下来的手艺活儿。

只是感慨,却没有退缩。

要相信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这也是需要勇气的。

至少,自己还是有支持的。

有了邮政帮忙,才有了党伟后来的工作取得成果。

“……”

理应头铁!

牲口们聊着天,也会多愁善感,散伙饭之后,也就那样了。

这是个头铁的年龄!

“我当初劝你去靠近建康的淮西农村,就是不希望让你见到突破想象的贫困环境。不过,伱能坚持下来,去最艰苦的地方,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浅薄了。”

“你小子,学会抽烟了啊。”

怕是没有用的。

张浩南站了个上风口,党伟也就点点头,继续抽着烟,烟并不好,他也不敢抽好的,怕回不去。

这是张浩南跟党伟说过的话。

这个年龄的人,理应奔放热情,理应怀揣梦想,倘若什么都不敢尝试,又如何称之为青年呢。

“太他妈苦了。”

没有邮政的支持是不行的,因为老百姓不信任,党伟脑袋后上方缝了六针,左肩胛骨其实也缝了三针,只是牲口们并不知道。

党伟将烟蒂踩灭,然后冲张浩南鞠了一躬。

年轻不气盛,那还是年轻人吗?!

“好的,谢谢‘浩南哥’。”

回过头来再看,党伟陡然觉得这也不算什么,如果跟“浩南哥”比的话,他不用想都知道“浩南哥”面对的挑战,比他更加恐怖得多。

这其中,会有多少当地的误解、怀疑、仇恨……不言而喻。

得空的时候,找了个偏僻地方点了一支,学士服跟法师袍一样,学士帽随意地夹在腋下,党伟手指有了老茧,粗粝得像极了当年送他来建康上学的父亲。

牌价也能快速拿到,而且是稍微提前一天,这样就能组织老百姓收货、运货,然后集中到邮政驿站。

当地的邮递员,一个人管着一个乡,哪家是哪家,谁家有几个娃添几个人,张口就来,绝不忘记。

“嘶……呼。”

党伟学会了抽烟,他原本是不抽的,但老乡们嘬焊烟的时候,都会尝试着客套一下。

“谢谢‘浩南哥’!”

“你抽你的。”

这世上从来没有天生的“鱼米之乡”,都是要披荆斩棘的。

有时候选择就是一念之间,往前一点点,就完全不一样。

“对不起浩南哥,我这就……”

党伟摇摇头,“把人请出来难,把东西送进去难。吃水难,用电难……行路也难呐。”

党伟还顺便多修了一個土木学位,去年还拿了电工证,今年因为有“浩南哥”的卫星还有花瓣公司的无线通信技术支持,大别山现在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山区“农村供销合作社”。

弹了弹烟灰,党伟轻描淡写,“站在山上,往东南西北看一圈。浩南哥,你知道吗,原来贫困县和贫困县,是连在一起的。十几个县,几千个村,全是连着的……”

想要做事,除了个人努力,还要看历史进程,“浩南哥”对党伟来说,就是诸多历史进程中的一支。

“妈的,居然就毕业了。”

骂了一句,将学士帽戴上,看上去跟同学们并没有区别。

同样是意气风发,同样的风华正茂。

今天特别热闹,要读研的人还能顺便接触一下海外校友,要不要出国今天再做决定也来得及。

至于各省派出来的代表,县长这种级别的也就是凑凑热闹,核心圈子进不去,也就个别有人介绍的,才能在一群高官面前亮个相。

媒体团非常之多,安保级别也拉满,武泰安跟以前的老同事们也算是难得聚了一次。

“武哥,最近忙不?”

“一言难尽。”

闭了耳麦,跟京城来的老同事互相发了支烟,坐观察车上慢慢抽,武泰安一脸的不堪回首模样,“他妈的在松江都能出现枪击案,上哪儿说理去?而且还拆过两三回炸弹,真心是累。”

“不是听说挺自由的吗?”

“废话,那多自由啊!他妈的在国外瞎溜达看跳脱衣舞,也不管周围视野开阔不开阔,想坐哪儿坐哪儿,管他妈的狙击手不狙击手的……”

“武哥冷静,冷静……”

破防的武泰安骂骂咧咧,老同事们听了也是头皮发麻。

保护目标恣意妄为的作风,简直就是脱了缰的野狗。

劝也是白劝,说也是白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听的人都觉得浑身难受。

“老子在这破学校反正里三层外三层查了个遍,爱咋咋吧,他妈的……”

叼着烟,烦躁的武泰安现在就盯着媒体团,其余的问题不大。

各种海外来的学者,有专门的场内安保,全程盯着,倒也不必担心。

这次两江工业大学的毕业典礼,安保规格非常高,就是因为来了太多顶级科学家。

安独秀这个级别的就有十多个,算得上科学界的峰会了。

对顶流科学家的保护,一向是重中之重,所以今天倒也不全是为了保护张浩南,当然主要还是保护他。

在场的所有科学家都是可以复制的,不是“塞恩”那种独一无二的超级天才。

今天其实张浩南也个人防护做得很好,学士服下面其实是防弹衣。

防刺服倒是不需要,他跟一群老头儿站一块,视线还是不错的,个人警觉性极高,有站位奇怪的,张浩南还是会注意。

这一点让武泰安也是佩服的,合着这牲口知道自己有多讨人恨?

可即便如此,张浩南浪的时候,也确实是浪得可怕。

该夸人生死置之度外呢?还是该说傻大胆?

正如武泰安抱怨的那样……一言难尽。

“张总,听说国家计划委员会要改组?”

“消息不是早就传出来了吗?也有通告啊。”

“这不是时间不太清楚嘛。”

“我也很少关心这种国家大事啊,京城那边不是消息应该更灵通一些?”

“说是这么说了,但都没有准信儿……”

打听消息的官场“老油条”不分级别,跨行就必然出现消息壁垒。

对很多人而言,张浩南是最顶级的“情报贩子”。

至于企业家,当看到张浩南穿学士服的时候,还是有些恍惚的。

因为这时候才会想起来,这货……居然才大学毕业。

真是离谱。

安掌门现在春风得意,中央有些部门希望他去别的高校也发挥一下热量,意图就比较直白,不过这就涉及到了争吵。

中央跟地方部门的,部委跟部委的,高校和高校的,部委和高校的……

“浩南哥”挪个窝,涉及到多少事情?

再矜持的豪门,这光景都是想入非非的。

今天刘谌也过来了,他六月下旬还有个调研,要去钟吾,也是做“三下乡”,来学校也是顺路。

“这个‘石臼湖S1号线’,真通过了啊?”

“政务院本来就有规划的,跟建康市政府的计划关系不大。是更上级的总体规划。”

“战略规划?”

“嗯。”

张浩南点点头,“我只是让规划提前,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再有呢,正好提前验证一些技术。‘石臼湖S1号线’的经验,以后会用到山城、江汉还有鄱阳湖沿岸地区的。所以这次参与的高校也多,我跟各大高校的关系不错,也就不会出现不必要争权夺利。”

“战略规划……”

刘谌沉吟了一番,想了想,问道,“核心城市是松江吧?”

“肯定的。”

“带不带淮西省?”

“在框架里面,实际上之前的华东六省一市加中原省的大基建项目,就是个前置工程,只不过刚巧我的生意也重合。”

政务院这两年还是挺爽的,压力骤减了不少,所以有了余力延缓老工业基地的衰退。

船大难掉头,但调整航线不触礁,那就是好事。

现在华东地区的大基建经验,能不能成,五年后见分晓。

这五年,就是想办法如何让老工业基地少吃苦。

中央的战略规划,现在还只是一个初步构想,那就是“长三角一体化”,一体化不是用嘴说的,是需要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各级公路、航道、物流中心、城市规划等等同时发力的。

其中还有劳动力分流、劳动力就业市场、高校分布、科研机构规划等等内容,哪一样都需要资源的无脑堆砌,并且还要在看不到前景的时候,赋予投资信心。

现在政务院是不敢想象能走多远,只能尽力而为,税改、教改、土地财政、医改……动哪一样,都是成百上千的人命。

在这个旋涡中,政务院不管是谁,要拍板担责的勇气,是无上限的。

“粉身碎骨”倒也不是吹牛逼的大话,确实是事实。

刘谌听张浩南这么一透露,就感觉姑苏即将迎来一波起飞。

如果这个战略规划的“核心”是松江,那么,“核心”分流出去的资源,理论上第一波就是离得最近的崇州、姑苏、嘉禾。

然而崇州跟松江隔着长江,嘉禾在两浙省是“粮仓”,一个望江兴叹,一个有心无力。

唯有姑苏,庞大的人口,先天的地理优势,必然会吃下更多的资源。

“我明天就要去钟吾,是考察扩大当地产业园规模的可行性。”

“那刘老师您现在肯定是要加大扩大规模了吧?”

“肯定的。”

刘谌原本还担心损失一批常规制造业,现在却觉得可以提前转移,对钟吾市来说,只要是工厂,那都是利好;而姑苏市则是需要做好土地储备,迎接大潮。

“离开钟吾之后,就是去一趟新郑,也是考察。”

“那还真是巧了。”

其实市场和官场上,不少人奇怪为什么华东六省一市的大基建会带上中原省,然而有一个冷僻的知识,中原省的内河航运,是能直接通到长江的。

只不过以前“朝中无人”,再加上工程量确实太大,一没人二没钱,说什么都是废话。

再加上即便开沟挖渠,有水的第一件事情,还是保“粮食增产”,这就相当的无解。

没有更上面的大政策,底下必然群魔乱舞,各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小鬼。

现如今是通过淮河的内河港开发来绕开中原省内部的无意义内耗,没敢再深入,不过已经有了点效果,毕竟“特鲁姆普集团”的酒店用品项目中,已经有卫生纸这一项落地。

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不好说,张浩南也不行。

因为“浩南哥”也无法预测淮河及淮河支流到底能不能坚挺住,万一来个大旱,又疯狂抽水浇地,怕是地下水下降也救不了内河航运。

一旦起冲突,没有中央出手主持大局,国字头下来也是白搭,老乡可不管你那许多。

能不能产生良性循环,就是这两年的事情,或者说,明年就会见分晓。

张浩南说“真是巧了”,也正是因为刘谌的两站考察目的地,跟政务院的战略规划刚巧契合。

作为相当厉害聪明人,刘谌隐隐约约有点想法,他的职业规划,也越来越朝着抓住时代机遇而去,他感觉张浩南肯定知道点儿什么,不过中央的战略规划,少打听为妙。

他终究不是秃头老汉那种疯子,连政务院的文件都敢“顺手牵羊”。

时机要是成熟了,张浩南不可能不照顾他这个“刘老师”。

跟张浩南寒暄过后,刘谌就带着秘书离开,然后找了个人少的地方,他直接道:“我口述你记录,抓紧时间,我怕一会儿忘了。”

“我带了录音笔。”

“也行。”

然后刘谌整理着思路,把刚才内心中推导出来的一些猜想,直接口述了出来。

秘书开了录音笔,同时也摊开本子速记,刘谌的语速很快,但秘书的手速也不慢,许久之后,秘书惊讶地问道:“老板,真的会有产业大转移?”

“与其说是大转移,不如说是再分配。我想,这应该是某个大战略的前置基础,打好了这个基础,才会有战略升级。”

说罢,刘谌道,“一会儿准备点礼物,给樊素**士送过去,不用太贵重,毕业纪念品。”

“好的。”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803349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