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687章 用狗叫声背书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687章 用狗叫声背书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687章 用狗叫声背书

“这个周耀贤呢,虽然不是开国时第一批授勋的,但也差不了多少。在余杭……还是很有一定威望的。几个子女也基本都早早投身工作……”

“废话就不要讲,管他周耀贤还是周耀八,一句闲话,大家啥意思?我晓得组织原则是要讲证据的,但这种事情,讲证据有意义吗?张浩南那里,你们跟我犟是没有用的!”

很少见在金陵大饭店开了个会,省府大院也头疼这种事情,按理说跟两江省没一根毛的关系,是粮食集团内部的斗争,当然往上再延伸,那就没必要了,搞扩大化对谁都没好处。

可是现在柴氏股份彻底没了安全感,原因就在于跟张浩南又又又又“闹掰”了,而这次可跟柴氏股份本身没啥关系,是粮食集团内部有人作妖。

从团结角度来看,“友好外商”有情绪,那是很合理的事情。

中央是很看重此次合作的,因为国际化战略是大战略,不可能不搞。

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跳板,就是海外六千多万华人。

不管他们是不是亲华还是**,那是不重要的事情,反正国内只要讲“华夏”讲“炎黄”,那国际势力对海外华人就不存在完全的信任。

哪怕华人在当地占比只有百分之一不到,也会如此。

换位思考很简单,这帮华人的“母国”是个大国,更是個强国。

柴氏股份跟艾德蒙已经做好了“柴氏国际”的改组,固然艾德蒙没安好心,但从中央的角度来看,外资利用率增加是有正向激励作用的。

你阿美利加生意做得,我老法兰西或者英吉利……做不得?

所以国内通常来说,宣传“血浓于水”“源远流长”,是成本最低的正当手段,说是零成本有时候也不为过,无非是春晚唱首歌的事情。

因此现在谈判回退,商务部是最恼火的,哪怕知道这是在演戏,不是真的要回退,但部门工作从来都是以稳为主。

果子不熟,摘了必定涩嘴。

而海外华人资本集团出于利润追求,也会选择应和两声,惠而不费的事情嘛,还能比其它的资本集团更优先进入大中华市场。

中央对于这些并不在意,因为急是急不来的,这需要发展的眼光来看,时机成熟就是成熟,不成熟就是不成熟。

帮张浩南说话是假,提升两江省在个别领域的狗叫权,对接下来几年的发展,是绝对的利好。

绝大多数流求商人,不如一个卖“忘崽”牛奶的,这也是一个朴素现实。

换哪个国家哪个政府,除非脑子抽了,才会视华人为自己人。

于是压力尽数压到了两江省这边,希望地方配合工作,而魏刚在省里开会,就是趁机搞点事情。

这时候不一定就是要吸引北美资本,西欧的老牌粮食资本,也会因此而调整战略,至少顾虑会小得多。

魏刚的想法就比较粗暴,他想要多“讹诈”一些粮食集团的项目。

最典型的就是流求商人,来了喊两岸一家亲,回去照样拿钱给人搞独立,能够坚定立场统一基调的,万中无一。

而且在某些谈判上,这是可以拿出来说的事情,毕竟连粮油市场如此关键的市场都开放了,中国还能说不开放吗?

艾德蒙的资本能来,那还有什么资本不能来?

这是利害问题。

其中酒业、粮油、地产这三样,是他最中意的。

以前是绝对没有这样的机会,但借着张浩南又要咬人的姿态,两江省跟进唱红脸,就能以组织团结的名义,从粮食集团的同志那里,接一点项目来帮个忙。

两江省上下,那肯定是很愿意为同志们分忧。

“周耀贤毕竟是老同志,要照顾到老同志的情绪……”

“江北地区的白酒品牌建设,我看,完全可以扩大。而且,我个人认为,省里可以全盘考虑,然后借鉴‘沙啤’的模式,搞大集团多品牌战略,避免重复竞争。同时在进入其他白酒市场时,在兼并合作上,也留有了余地,更照顾到了当地政企的面子。周耀贤这个人,我看就不要多讨论了,老革命怎么了?”

弹了弹烟灰,魏刚语速很快,方言朝官话靠的感觉,让人听起来非常吃力,不过说的内容,基本都是听懂,秘书们也快速跟与会领导沟通,所以整体效率还是过得去的。

“其次呢,我听说粮食集团有一部分投资是当作资本储备的,会往房地产倾斜。目前首要目标,就是两浙省的核心城市。明州有些资本集团,已经跟粮食集团做了沟通,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估计,最多两三年,应该会有地产投资专项公司。甚至很有可能直接就是地产公司的形式。”

走过的桥确实多,魏刚这番话一出口,会场上不少人都掏了一支烟点上,认真琢磨着魏刚说的事情。

房地产要大热,现在已经基本上是共识,再加上柯城那边吃到了两浙省建筑原材料的红利,陈正现在是两大功绩加身,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他眼光超前。

不过这些操作,都需要政府介入某个环节,土地出让金是一回事,直接搞房地产,那是另外一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还有,津门航运局跟‘沙洲物流’还有‘沙城造船厂’已经谈好了租赁合同,会有那个什么挖泥船过来。再加上从欧洲采购的两条船,盐渎、郁州两地的港口建设,完全可以增补创收项目。比如说粮油,省里直接去谈啊,那放在郁州也好,盐渎也好,起码能省出六七个亿,间接来讲,省里整体就能多出来这点钞票机动……”

嘬了一口烟之后,魏刚接着道,“粮食集团原本是打算在明州上大项目的,现在完全可以分一点过来,不需要大,有就最好。你们不要忘了,江北的菜籽油产量不低的,这还只是菜籽油。有产出就有进口,完全可以直接通到郁州。人员不管是管理上还是作业上,如果说有不熟练的,从沙城港借过去好了,突进培训,同步建设,能极大地压缩地方发展时间,最重要的是,省里整体的两极分化,可以缩小。现在江南的工厂太多,江北的负担太重,这是不合理的,要想办法创收,提振积极性。”

呼……

吐了口烟,魏刚翻了两页面前的纸,看向一边,然后伸手晃了晃三根手指,“白酒,房地产,粮油,这三样,稍微敲一点竹杠,就差不多了。大项目不一定要有的,像房地产,趁机入股就好。”

随后,他看着做城建开发的人说道:“让粮食集团来省里开发房地产,我不支持,张浩南也认为没有啥大好处。但是,粮食集团如果去两浙省或者松江市做房地产开发,我们完全可以入股,这是个好机会。张浩南的个人判断,央企的地产项目部,未来普遍都会是两千亿以上。这是他的判断,我没有造谣,你们可以会后跟他亲自确认一下。”

整个两江省的地产价格天花板就在建康,其余城市都多少会压一下,不压是不行的,工业和商业,在地产面前,就要开始严格区分。

地产价格上抬的结果就是工厂大量衰退,这是客观规律,毕竟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

而商业就耐受性强得多,毕竟地价高了之后,商业房租把压力转嫁给租赁者即可。

建康毕竟是省会,脱产人员、非农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必然是最高的。

这种情况下,再引入粮食集团的地产项目或者公司,那就有点蛋疼了,对底层会相当的不友好,只能克制一点,做点投资就行。

魏刚并不清楚粮食集团内部到底谁跟那个叫“周耀贤”的老革命有关系,不管什么关系,哪怕是血缘关系,隔着一个太湖没什么好讲的。

而且既然是部队里的,那就建康军区里面说话,这些工作,两江省的省府大院做起来并不难。

“听说好像是余杭那边有个副总,但不确定是不是有关系。不过魏主任讲得对,这个机会……放过实在是可惜。完全可以复制张总在松江遭遇枪击的操作,而且难度还更低,毕竟粮食集团在省里,也有分公司嘛。”

“江北的白酒业要是整合好,确实不错。尤其是一些规模不太大的地方国有白酒企业,在现在的发展状况、市场环境下,与其因为竞争力衰退而消失,不如尽量整合,重定标准,在现有的环境下,搏一条出路。”

“其实,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流失,在评估上,也要做好考核。优质品牌,强势企业,就尽量自由发挥,那些小型企业,竞争力弱小的,再吸收起来,组织起来,提高竞争力……”

会议的节奏相当快,基本上在敲粮食集团竹杠这件事情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的小分歧,主要还是在怎么分饼做饼上,这就是省里的内部矛盾,毕竟两江省的山头也多,多得吓死人。

比如秃头老汉觉得在盐渎、郁州搞粮油仓库或者生产基地是好事儿,事实上也确实对基层农民是有利的,但有些时候,这事儿对某些“地头蛇”而言,未必是好事。

所以偶尔会出现一些魔幻的事情,当地根深树大的“坐地虎”,无所谓基层有没有好处,关键是他们有没有好处。

魏刚并不能刚过所有人,因此他今天在酒店开会,就两个原则:第一,大家一致对外“敲诈勒索”;第二,拿张浩南的狗叫声,来为今天的会议发言背书。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804385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