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撒播种子(一)

神都锦绣 第一百二十三章 撒播种子(一)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谢岩刚刚回到自己房间,韩跃就进来禀报,说:“有客人来访……”

韩跃不是没有说清楚,而是谢岩怀疑自己听错了,所以多问一下:“你说谁来了?”

“‘司农寺’刘少卿,就是刘老国公家的。”韩跃曾和谢岩、刘仁景一起去过“长安”,当然不可能认错人。

谢岩定了定神,马上道:“那还不快请进来!”说着就往外走。

“王三叔已经请刘少卿前去‘会客房’了。”韩跃跟在谢岩后面道。

“会客房”内,王三狗刚刚给刘仁景上好热茶,谢岩就走了进来。

“少卿冒雪远道而来,可有急事否?”都是熟人,谢岩也不用客套,直接问。

刘仁景喝上一口热茶,以暖和暖和寒冷的身躯,然后说:“急事倒也没有,是吾有一事不明,特来相询。”

谢岩道:“何事需烦劳少卿亲自跑一趟,差人知会一声便是。”

刘仁景道:“此事旁人无法说清,只能吾来了。”

“辛苦少卿了。”谢岩向刘仁景拱了拱手,又问:“不知少卿欲问何事?”

于是,刘仁景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大致说了一下……

谢岩听的是又惊又喜又忧虑,惊喜在于,唐朝已经有人开始探索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规律,而不是单纯地考虑农业发展;忧虑的是,土地和人口,在大唐不是一个人人可以说的话题,他们构成了大唐帝国的最根本要素,涉及到大唐的政制、军制和一系列封建社会的根本。在谢岩看来,有些事,能做不能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悄然去改变一些,是完全可行的,只有当改变的地方多了,才具备从根本上改变一些的条件,否则那就是空谈。

谢岩不知道应当怎样说才合适,他很清楚,自己如果不是有千年后的见识,也不可能认识的那么深刻,但此时,什么都不说是不合时宜的。

“怎么办?”谢岩问着自己。

办法一时间想不出,谢岩只能借口自己需要整理一下思路,才勉强将时间拖到次日。

当晚,谢岩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睡不着啊,直到此刻为止,他都想不明白应该怎样去说,刘仁景问的内容,太广、太大、也太敏感,一个弄不好,难保日后不会成为别人攻击自己的工具。

那么,在历史上有类似的事件可以借鉴吗?谢岩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既然睡不着,干脆就不睡。

起身,至桌上摸到火石,准备点燃油灯。

不知何故,火石在撞击和摩擦下,只闪耀出火花,却始终点不着灯芯。又试了两次,仍然没有效果,谢岩就纳闷儿了,平时很好用的,今天是怎么了?突然就不好使了呢?

“再试最后一下吧。”谢岩对自己说。

巧了,这下一次成功。望着被点亮的油灯,谢岩自嘲地说:“不过一盏小灯,又非火种,竟也如此……”

声音戛然而止,谢岩忽然想到了自己说的话“火种”!

“革命的火种播撒在广阔的大地上,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谢岩在脑海里闪现出曾经看过的文学作品,虽然已经叫不出名字了,但是这一段的描述,却记忆犹新,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八个字那是耳熟能详,铭刻在记忆里的。

回想曾经,一代伟人将革命的理想当成火种播撒在大地上,最后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获得成功的过程,对于长在红旗下的谢岩来说,那是绝对不陌生的。

身处大唐,谢岩有心改变一些,此想法,难度之大不比那场“伟大革命”小多少。

把理想,化作种子,埋进大地之中,再不断地浇水、施肥,总有一天可以,发芽、生根,至于能否结出果实,那还需要一些运气和时间了。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谢岩越想越兴奋,他真正的感觉到,自己找对了方法。

许多事都是这样,大方向找对了,细节方面就会变得简单许多。谢岩犹如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谢岩整晚没有入睡,他思如泉涌,许多原本模糊的一些事情,都变得清晰起来。

这一晚,谢岩找到了自己来大唐的目标和自身定位,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天亮后,应该怎么做了。

天亮时分,韩跃和往日一样,端着一盆热水走进谢岩房间。

很意外,谢岩已经穿着齐整地坐在那里,韩跃一边放下热水,一边说道:“校尉,这么早起来,怎不多睡会儿?”

谢岩道:“余下的,我自己来弄,你去找王决。”说着,将一张折过的纸递给韩跃,又道:“这是一份名单,你让他按此请人来乡里。”

韩跃走了,谢岩洗漱、修面以后,离开房间前往刘仁景住处,邀请他一同去食堂共进早餐。

很凑巧,高长史和“洛阳”来的官吏们,几乎同时走进食堂,他们已经准备妥当,将在早餐后返回城里。

高长史和刘仁景相识,见面少不得寒暄一番……

就在众人进完早餐,高长史率众官吏预备辞行之际,谢岩忽然开口道:“高长史,我欲请诸位多留一晚,不知可否?”

高长史很是意外地看着谢岩,只是当着如此多人的面前,无法多问,只能淡淡地问了一句:“谢县男可是还有未尽之事?”

谢岩道:“我刚刚得到一些消息,心里生出一些想法,欲与诸位共论、共商。”

“呵呵,看来我们的‘新安县男’谢校尉,又有了新的想法,老夫很是好奇啊,诸位以为呢?”高长史边说边将目光移至众官吏身上。

官吏们都是人精,知道上司是有意留下,哪里还有人反对,纷纷表示:“吾等欲闻谢县男高论。”

既然决定不走了,那众人也就不急了,坐在食堂里,喝茶叙话,谈天论地起来……

唯有高长史和刘仁景,被谢岩请到了“会客室”,单独面对他们的时候,自然没有必要再说的那么隐晦,而是把自己想说的的内容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下。

尽管谢岩说的很简单,只是提纲一类的概括性内容,可是高长史和刘仁景依然感觉到了“不平凡、不普通!”

只是由于这些内容,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人的认知,所以他们无法判断出,这些内容的意义何在?但是有一点,他们非常清楚,谢岩说的这些,对于大唐、对于百姓民生,对于大唐某些不尽合理的地方,确实有着莫大的帮助。可具体的帮助在哪里?又当如何去实施?谢岩没有说那么详细,他们也很难自己领悟出来,因而,他们对晚间的“共商、共论”之事,更是抱有莫大的期待。

午时过后,常远、黄一清和房元昭、王禧、萧越、杜风六人来到,他们去找谢岩,却被王三狗给拦住了,说:“校尉在接待客人。”

去了食堂,发现众多官吏在,他们又退了出去,不得已只能跑到巡逻队的“公事房”里,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

他们之后,张猛、杨登也来了,原因都一样,没地方可去,只能在这里待着。

冯宝自然无此困扰,他直接去了谢岩那里,然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直到晚饭开始时,谢岩他们才走出房间,前往食堂就餐。

大约晚餐吃到快一半的时候,罗汉易、黄守义和洛克然分别走了进来,至此,谢岩要请的人,已经全部到齐。

许多无关的人,在吃完饭以后,准备悄然离去,哪知道谢岩忽然起身对大家道:“诸位,过一会儿,我将和刘少卿、高长史以及众多同僚一起讨论些事,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留下来旁听,只要别大声喧哗即可。”

谢岩此话一出,刚刚想走的人,差不多全都留了下来,他们都很好奇,想知道这些“大人物”们,要讨论什么?

谢岩让韩跃找来纸笔给房元昭他们四个,让他们负责记录,又让人抬过来一块黑板,放到了一边,做好所有准备以后,谢岩站起来道:“今晚要耽误大家一些时间了,原因嘛很简单,就是和大家讨论一些事情。”

“众所周知,我和冯宝校尉,以及乡里的许多人,都是来自‘武平堡’,我们都很想知道,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现在是各什么样子?很巧,有人带来了那里的消息,我也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黄掌柜,‘洛阳’走‘辽东’的商队应该也有你的人在里面,你可知道现在‘武平堡’的情形?”谢岩转首问黄守义道。

黄守义道:“确实知道一些,大概是人多了,不再是一个没人的军堡了,听说都督府有意派设镇,派人管理,老夫也只知道这些。”

“那‘易市’的情况呢?”谢岩又问。

黄守义摇了摇头,说:“今年的商队还没有回来,老夫还不清楚,仅仅是听说过‘易市’的名字。”

谢岩接过来道:“‘易市’就是当初那些猎人居住的村子,现在成了那一带物资交易的中心,更成为大唐和‘辽东’蛮夷交换物资的主要地方,可以说,‘武平堡’和‘易市’,这两处原本几乎可以说荒无人烟的地方,现在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镇,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的欢喜,与此同时,我更加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今天的结果。”

说完之后,谢岩环顾了众人一眼,跟着道:“我想了一夜,初步有了一些心得,我想就这些心得与诸位讨论一下,看看是否正确,如果我说的不对,还请诸位不吝指教。”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2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