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了结果

神都锦绣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了结果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8 21:47:1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神力——神力啊——!”

不知道哪个人突然扯了一嗓子。

紧跟着,几个衣着怪异的人突然走出人群,快速来到阶下平地,向着那残垣断壁的“石屋”,“扑通”跪下,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祈祷或是在说着什么,反正都是些异国语言。

谢岩扫了一眼跪地的几个不知道哪国使节,嘴角微微扬起,显露一抹微笑,旋即又收起笑容,转身拾阶而上,步履轻盈而沉稳,在无数目光注视下,走到过半台阶处,躬身行礼,大声言道:“‘皇家卫岗学堂’,幸不辱命,所制器物,已然大成,微臣谢岩,恭贺陛下,我大唐得此军国无双利器,他日必定纵横天下,大唐万胜!陛下万岁!”

“大唐万胜!陛下万岁!”李义府这一次动作最快,紧跟着谢岩后面行礼贺道。

“大唐万胜!陛下万岁!”一众官员、勋贵乃至各国使节,纷纷行礼恭贺。

“大唐万胜!陛下万岁万万岁!”这一声整齐划一的话语,来自广场数百禁兵,他们人数不少,动作整齐划一,声入云霄。

“妾身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武皇后最后引领四周宫人一齐依礼贺道。

“哈哈哈哈”李治发出一阵朗朗笑声,而后伸手扶起武皇后,同时牵着皇后的手,向前迈出一步,朗声说道:“众卿免礼,诸军平身。”待所有人都站起来后,继续言道:“适才之惊世巨响,乃大唐最强音,‘皇家学堂’不负朕望,制成军国重器,朕,甚慰也!一应有功之臣,容后依律封赏。众卿家,且入殿继续饮宴。”

“谨遵圣谕。”

所有人一齐作出回应。但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此时此刻,武皇后与皇帝那是并肩而立,群臣行礼,事实上,是同时面对帝后二人,或许从这一刻起,已经预示出什么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皇帝也好,群臣也罢,都遏制住想要了解“火药背后的故事”,在异族使节面前,摆出一幅风淡云轻的模样,这是一份默契,源于对“异族”的防范。

“子时”过后,曲散人离,大唐进入“显庆五年”。

转眼,又至“上元节”。

今晚的“卫岗乡”,尤其与众不同!

在经过“试制”、“储备”和“小范围验证”后,以“煤油”为燃料的“路灯”,点亮全乡。

虽然这种“煤油路灯”本身成本不高,但一夜下来,耗费“煤油”也是不少,可谓“使用成本”不低,如果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并无大规模推广意义。但是,作为一种“新燃料”,“煤油”需要百姓知晓和认同,以便民用“煤油灯”走入千家万户。

同样是今晚,第一批制成的“家用煤油灯”于“谢府”内点亮,一时间,府内众人,好评如潮……

只不过,甚少有人知道的是,“洛阳周国公”府上,也开始使用这种“新式灯具”。

“月儿,良辰美景,怎不外出?宫中设宴,亦加推辞,莫不有心事?”

“无有心事。”正瞅着一盏“煤油灯”发怔的贺兰敏月随口敷衍道:“祖母不也未去宫里嘛。”

“祖母老了,疏懒矣。”杨老夫人淡淡一笑道:“这些日子,月儿足不出户,似转了性子。”

“兄长不在,月儿得多陪祖母。”

“行啦,若非‘上元佳节’,汝岂能安心府内?过两日,回乡吧。”

“祖母——”贺兰敏月瞬间笑颜如花,眼中绽放神采,口中却道:“祖母无事,何不与月儿一同回乡?”

“莫要假惺惺了,在乡里,汝有几日安心府中?”杨老夫人有意无意间“白”了贺兰敏月一眼,道:“自去耍乐吧,老身有些困乏。”

贺兰敏月很是知趣地行礼退出。

“小七,依汝之见,那谢县子,可堪‘良配’?”杨老夫人目送贺兰敏月离去,看似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回老夫人话。”老管家杨七缓缓言道:“谢县子乃陛下信臣,其才学当世少有人及,品行更是难得。”

“其人可有缺否?”杨老夫人再问。

“老奴……想不出。”

“大奸大恶之辈,往往亦大智大勇者,相较而言,冯县男更合老身心意。”杨老夫人面对跟随自己数十年的老管家,直叙胸臆。

“可小娘子心思……?”

“是啊!”杨老夫人叹息一声道:“况那冯县男,远在天边,其意莫明,陛下那里亦无声息。”

老管家杨七明白老夫人的意思,那就说好的“贺兰敏月赐婚冯宝之事”,皇帝陛下没了下文,甚至皇后那里,都不曾提及。只不过,他依然小心翼翼地提了一个建议:“老夫人,却不知皇后娘娘,意下如何?”

杨老夫人无言颔首,算是认同此说法。

两日后,贺兰敏月拜别祖母,踏上回乡之路。杨老夫人也没闲着,径直前往皇宫。

武皇后未料到母亲一大早前来,只能命人先领入偏殿休憩,直至伺候皇帝离开,方才得以相见。

母女之间,自无需客套。

杨老夫人很快入正题,问起“赐婚”一事。

“昔年‘点错鸳鸯谱’,陛下颇有悔意,今日再提,恐非良策。”武皇后直接言明道,随即问:“母亲怎想起此事?”

“月儿已婚嫁之龄,久拖无益。”

“母亲所言极是。”武皇后颇认可此话,片刻后,道:“冯县男短日内难以回朝,此事不易。”

“先询得陛下之意,方为上策。”杨老夫人道出心中所想。

“此事确不宜悬久不决,待吾择机禀明陛下为好。”

武皇后如此表示,杨老夫人自不再多说,只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提过“谢岩”这个名字,因为,皇帝陛下真正的心意,无人能够得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别人不提,不代表皇帝想不到,更不用说,还有那位素来以打听“八卦”为己任的大内总管王伏胜了。

数日后,晚间。

当武皇后借口“母亲忧虑贺兰敏月婚事”而问及当初“赐婚冯宝”一事时,李治不由得皱了皱眉,沉默片刻后方道:“事过境迁,不提也罢。”

武皇后懂了,皇帝乃是放弃这个想法。

本以为就此揭过不提,哪知道李治突然又说了一句:“听闻敏月时常留宿‘谢府’,皇后可知缘故?”

“竟然有此事?”武皇后大为震惊,言道:“如此成何体统?简直有伤风化,损及皇家颜面。”

“媚娘言重了。”李治倒是不以为然,说完轻轻打了一个哈欠,显然是有些困了。

武皇后忍住欲问详情的心思,先侍候皇帝睡下。

武皇后奈何不了皇帝,但是王伏胜却没胆子不说,更何况,算不得机密事。

没用多久,武皇后就知道了自家亲侄女,时不时居住于“谢府”的事实,虽然王伏胜再三保证说“仅仅留宿尔,并无其他”,但作为一个女人,要是不明白其中的“情意”,那可就白活了。

然而,武皇后思之再三,决定还是不过问为好,毕竟皇帝意思摆在那里——不提也罢。

“上元节”后第一次大唐朝会,皇帝李治于散朝时,召全体宰相及部分高官留下“议事”,其中包括难得上朝的谢岩。

有别于过往任何一次的是,在李治授意下,大殿内,仅仅留下王伏胜一名随侍宦官和极少数侍卫,其余无关人等,连同记录皇帝起居的史官,全部退出,以至于事后竟然无人得知,究竟“商讨了何事”?

对于这个结果,谢岩很满意,但是非常意外。因为,在皇帝李治心里,第一次产生了极为强烈的“保护”意识!

或许是那“新年夜惊天一爆”,让皇帝对于“火药”乃至谢岩口中的“格物学”有了无限遐想和极度恐惧的感受。令其明白,如石子般不起眼的“小人物”,未必不能作出“惊世之举”。

那么,“保护”乃至“掌控”,对于朝廷而言实属必须。

李治本意,是按以往常规做法,即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等,但是,谢岩通过贺兰敏月经武皇后转述的意思却是——“皇家学堂”里,现在有石子,日后还会有更多类似人物,朝廷应该有一个具体章程,且无论如何,“保护”都是必须。

经过深思熟虑,李治采纳了谢岩之意,不仅“新年夜”当晚未作出任何决议,甚至有意“隐”去许多,直到在广泛听取诸位重臣建议后,才有了今日“朝后商议”。

一般而言,皇帝主动拿出来“商讨”的事情,其实本身就说明了态度,通常来说,大臣们都不会驳皇帝面子,基本都会赞成。

这一次也不例外!唯一有些波澜的,是谢岩当殿提出一个建议——朝廷应当单独设立一个衙门,以管理拥有“特别能力”的“匠人”以及其他人等。说直白些,那是谢岩想要为“科技工作者”争取地位。只是不出意外的被无限搁置。

然而,谢岩丝毫未觉气馁,因为他感觉到了“变化”,至少有些官员对此事已有“默认”迹象,相信用不了多久,会出现更多支持者,毕竟“科技改变事物”的能力,有目共睹,且不容置疑。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sdingdiannn/ddk245254/212536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