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兴汉室 > 第六十七章 索隐行怪

兴汉室 第六十七章 索隐行怪

作者:武陵年少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24 00:52:34 来源:顶点小说网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

初平四年二月二十一。

即便已是入春,寒冷的天气依然没有过去,哪怕是有明亮的阳光透过树木的遮挡,稀稀落落的洒在地上。空气也显得格外清新凉爽,只是视野开阔了许多,不似冬日那般阴沉抑郁。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刺史府的苍头奴仆老早就起来了,该生火造饭的生火造饭、该清扫庭院的清扫庭院,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府里原来留守的、或是各地豪族担心刘虞起居,提前送来的奴仆们要么被打发回去、要么就派去做些杂役和琐事了。只剩下几十个刘虞从老家一直带在身边的忠仆,彻底接管了这座私密的庭院。

刘虞起了个大早,膳食吃的是简单的脱粟饭与酱菜,吃完了之后他也没有动身办公的意思。看着阳光还算和煦,院里无风,他便命人在庑廊里铺上一层蔺席、一层毡毯,就那么凭栏跪坐在席上,手里捧着碗热茶,瞪着地上跳跃的光斑怔怔的出神。

他来并州已有数日之久,这几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他适应在并州的生活,也足够他暂时压住理当征辟的本地士子的晋升时间,好让自己有空间腾挪转移。这段时间他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拢共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在各县走访、打听,从寒微之中发掘了许多人才,比如他看到一个年轻仆隶,因在牧羊时私自读书,而被其主人鞭打辱骂,刘虞嘉其好学,当即为这个叫王象的年轻人赎身,并录入为掾吏;此外,他还征辟了为避战乱而隐居并州的外地士人,如河内人杨俊。

第二件事则是南匈奴的消息,右贤王去卑遣人来称,将有近两三万户匈奴人以及大量贵族将随他迁至晋阳。只有等这些匈奴人都到了,护匈奴中郎将夏育就能在自己随行带来的两千人的基础上,从匈奴人中抽丁选兵。在拥有了一定的军事力量后,刘虞才有足够的底气面对那些拥兵自守的地方豪强,才能进行下一步计划。

劝农从事赵该却不知道刘虞心里在想什么,他满腹心事的走到刘虞的旁边,垂着手不说话。

“杨俊到了么?”正在低头啜饮的刘虞随口问道。

赵该在他对面坐下,答道:“按行程,应是明日就到城外。”

杨俊本来是在河南隐居,不知何故从去年年底转而避地太原郡,这次刘虞知闻对方的声名,特意派车去所在县邑征辟。按道理说,刺史初来乍到,不第一时间征辟本地士人,反倒去选一些外来侨户士人,这已经很明显的向外界传出了新刺史与本地豪强不谐的信息。

一般的外地士人看到这种情况绝不会那么急着站队,而杨俊则不一样,他与晋阳令司马朗既是同乡又是熟人,与司马氏关系匪浅。在与司马朗简单的进行书信交流以后,他没有任何惺惺作态,极为爽快的接受了刘虞的征辟,给本州其余尚在观望局势的外地士人一个极大的信心。

“嗯。”刘虞放下茶碗,眼睛仍盯着庭院地上摇动的光影,杨俊的应征无疑是一个表率,刘虞即便是出于千金市骨的用意也得破格礼遇:“明日记得提醒老夫,老夫将在城门外迎他。”

赵该应下,旋即神色一动,有些隐晦的进言说道:“杨季才能如此爽快的应征入仕,晋阳令在其间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气。”

“若是没有下过一番功夫,这次来并州,还轮不到他家。”刘虞嘴角勾起一丝哂笑,他淡淡说完,转头又看向赵该:“两者既是乡人,明日也请他随我一同相迎,刘郡守就不用劳驾了。”

“谨诺。”

“上党的消息可有?”刘虞将身子挪过来,正面对着赵该:“如今太原郡的流民皆已收服,却不知上党郡的情形如何。”

这话却是问到了与赵该利益攸关的事情,他说道:“据说上党的流民也不多,典农中郎将张辽甫一到任,便四处派人招募,将万余流民纳为军屯,并从中挑选青壮组成屯田兵。”

“军屯?”刘虞眉头一抖,不由说道:“老夫不是已经发去公文,要将流民尽皆聚于民屯,归劝农曹掾治理么?张辽何不听命?”

如今正是刘虞想方设法要加大屯田系统的权重的时候,张辽这么做等若是在本来就少的权力中分掉了一部分,甚至漠视了刘虞的公文。

“早前陛下已给张辽降下诏命,让他屯田养兵,何况这也是他职责所在。”赵该嘴上看似是在为张辽开脱,其实是想怂恿刘虞为他出头,好让他这个劝农从事能够有权力管到上党的屯田:“只是上党郡农曹掾传信来抱怨说,郡守骆俊办事有些偏颇,竟让流民全归入军屯,反倒让他清闲了不少。”

张辽无论身份还是地位,都不是庞德可以比拟的,刘虞能管的到庞德,可不一定能管的到张辽,何况对方还有皇帝的诏命。

刘虞想起张辽作为皇帝麾下爱将,突然从北军这个一线部队调往屯田二线,中间没有一个缘由和目的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他当下只得无奈道:“也罢,且由着他去吧,听闻上党郡坞堡林立,情况不比太原要好多少,骆俊身边有张辽替他掌军,也算是一个倚仗了。”

这话倒是有些出乎赵该的意料,以他对刘虞的了解,自家这位上官最不喜欢的就是下属与自己唱反调、不遵自己的号令。当初公孙瓒就是因为如此,所以才与他发生龃龉,如今张辽虽然未见跋扈,但也是同样没有理会刘虞的公文。何故刘虞没有像以前对公孙瓒那样口出怨言,反倒是容忍理解下来了?

他纯粹是没有想过如今的时机、情况以及对象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自然不能照本宣科。

“话虽如此。”赵该抿了抿嘴,换了一个角度迂回道:“使君这些天任用侨居并州的士人,虽可稍减本地豪强之势,但这也不是长久之策,使君迟早得接纳本地士人,以作安抚,不然以后施政恐会有所窒碍。”

看着刘虞平静的神色与沉默的态度,赵该为难的说道:“是故,使君首倡屯田,以增我等屯田官员的权势,藉此以为凭仗,这才是使君在并州得以安稳之法,可是这张辽——”

刘虞知道他的意思,他微微皱眉,有些不耐的摆了摆手,说道:“走到这一步已然足够,无须再起纷争,时下我等应该看他会怎么走。”

“王公?”赵该心里暗叹了口气,见事不可为,只好将此暂时放下,顺着对方的话往下说道:“此人虽然致仕,但其心未死,在并州一带深有,名望各地豪强几乎都以其为首。如若不是他在,单凭并州这些散而不聚、没有领事者的豪强,又如何会与使君对立?”

刘虞不由哂笑,这场博弈的主角与其说是他与王允,但其实他们二人都是棋子。只是自己知晓自己的身份,至于王允就不知道如何想的了。

王允精于权谋,但未免太过天真,居然还想着与皇帝再斗一场,殊不知皇帝早已下了杀心,要连带着将他们连根拔除。眼下只不过是要拿他做饵,钓身后的大鱼罢了。

这时候掾吏王象从外走进,说是外面有客人请见。

刘虞接过名剌一看,心里顿时有了底,他不慌不忙的看向赵该,怡然道:“瞧,他们主动找上来了。”

等到他们走进客堂,看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毕恭毕敬的坐于席上,也不等对方自我介绍,刘虞便开口问道:“你就是王昶?”

“是。”

王昶一看刘虞不悲不喜的样子,赶紧站起来见礼,心里不免有些惴惴。

刘虞缓缓坐下,对王昶摆手示意不必拘束,又吩咐道:“羲伯,快去将陛下赏赐的茶拿来沏了,给这位王郎尝尝。”

王象闻言,立即走出去拿了壶茶,分别给众人倒了一碗。

刘虞一边啜饮着,一边问道:“王公是你什么人?”

这个王公自然不是在问王昶的父亲,王昶明白刘虞所指的是谁,如实回道:“是在下族亲。”

“喔。”刘虞又接着用慰问的语气说道:“王公自赐金致仕以后,都在家忙些什么?”

“在家植了片竹林,搭了间竹屋,整日在里头注释经书。除此之外,还新增了一个嗜好,钓鱼。”

“钓鱼?”刘虞笑了,手里把着茶碗,若无其事的说道:“王公还有这等雅兴。”

“王公曾说,钓鱼可以养气修心,让人风雨不惊,凡俗皆忘。”

刘虞心里冷冷忖道,日子过的像个隐士,可这身在江湖,心却时刻挂记着庙堂,这反倒有些虚伪做作了。

于是他放下茶碗,不无嘲讽地言道:“王公这哪里是钓鱼,分明是在学太公望钓龙啊!”

(sdingdiannn/ddk164194/85743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