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兴汉室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劝惩勉进

兴汉室 第四百八十七章 劝惩勉进

作者:武陵年少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24 00:52:34 来源:顶点小说网

“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埶声名,尽心纳忠。”————————【后汉书·马廖传】

这本来是徐晃打算给太史慈的安排,如今到了张绣手上,居然让他有失而复得之喜:“末将遵令!”

蕲县有李丰、乐就等兵马两万,但张绣自诩兵强将勇,袁术又将淮南精锐一扫而空,是故根本没有将那一伙杂兵放在眼里。

大计略定,徐晃派出张绣、太史慈为一路,先行拔掉袁术伸进沛国的势力。然后点齐奉义校尉周瑜、行军长史刘晔、汝阴都尉许定、以及徐商、吕建、吕常等部将,全力攻打驻兵淮上的陈兰、雷薄等将。

大军开拔之时,各处营中忙忙碌碌,一时无人有闲暇往徐晃跟前闯。也就这个无人关注大帐动静的时候,身材清瘦的帐下吏吕贡将一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带入了帐中。

吕贡是荆州南阳人,与吕建、吕常同为亲族,俱是徐晃在驻兵南阳时征辟招募的本地豪强。吕贡年岁稍长,为人沉稳有度,颇有才学,被徐晃留为帐下属吏。

只见吕贡进来后一言不发,把人带到跟前后便转身离开,到外间去忙他的事了。

徐晃并不担心对话是否会传于他人之耳,未等吕贡后脚迈出帐门,便对眼前这个年轻人说道:“我本来是不想见你的,坦之。”

“伯父。”年轻人体格魁梧、面容粗犷,年纪不大,颔下便已留了把短须,他态度恭敬的朝徐晃拜了一拜,说道:“我在营中已经听说了,田国相与太史校尉不日便会出援徐州,阿翁的托付有所回应,我此行虽没做什么,但也算无愧阿翁与刘使君了。”

“我未曾在此事上发过一言,一切都是国家授命。我向来秉公持正,你若是这般看我,就是有意轻贱我的声名。”徐晃面色沉毅,冷冷的告诫道:“还有,什么叫无愧于‘刘使君’?这天底下姓刘的虽多,但值得尊奉的,永远只有一个。你与关云长,还有那个刘使君若是到这时候了还看不透,这场仗结束了,也就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了。”

这年轻人正是关羽的长子关平,由于刘备在淮阴遭到袁术的一场大败,麾下数千残兵退守下邳。如今袁术已经率步骑四万逆泗水北上,刘备既忧心抵挡不住,又惊惧朝廷会因为他屡战屡败而将他视为无用,这样即便他最后留存下来了,论功行赏,也一定没有好的轮到他。

所以刘备费尽心机的去周旋筹措,让关羽、张飞等人组织民、兵防守城池;通过陈登、孙乾劝说徐州豪强慷慨解囊。又发动累积的人脉,四处联系附近的强援,甚至寄望于能在皇帝身边有个可以说话的人,缓解他当前的困境。

在这些人里面,关平就是其中之一。

关羽与徐晃同为河东乡人,少年相识相厚,当年关羽因为犯事杀人,徐晃时为郡吏,特意为他开了方便之门,纵其远遁。现在想起来,还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他还照顾过关平一段时间,两家关系亲近,这也是刘备说服关羽派儿子来疏通关节的原因。

关平的性格不像其父关羽那般强势傲慢,他待谁都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此时欣然受教:“伯父说的是,小子一定谨遵教诲,万事皆以国家为念。”

“我这可不是奉劝。”徐晃知道对方表面温和,其实骨子里也是个固执己见的人,他略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关平的肩,说道:“你说实话与我,除了你,刘玄德还遣了谁?田畴那里也派了人吧?是谁?可是田豫?”

“唯。”关平犹豫了一下,便如实答道,接着又主动交代了句:“还有麋国相。”

“麋芳?”徐晃一愣,随即恍然道:“他去了天子行在?”

关平用一种不屑的口吻说道:“广陵等地失守以后,他畏死惧难,早已打点了行装。刘使君不愿强留,又担心他在此扰乱军心,只好派人将其送走了。”

下邳国相麋芳是均输令麋竺的弟弟,而麋竺又因为其妹与王氏的关系,从而成了皇帝的远亲连襟。皇帝看在舅氏的份上,没准还真会对刘备多几分容忍,想到这里,徐晃倒是对刘备的手段高看了一眼。

“此事我不会瞒下,会将其原本始末上疏国家,以示坦诚。”徐晃直截了当的说着,又打量了几眼关平,这些年不见,对方倒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大人了。他点了点头,又说道:“至于你在来时,关云长对你还有什么交代没有?”

“我?”关平迟疑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那你就留在我帐下吧,徐州兵险,那个地方谁也保不了你。”徐晃毫不客气的替关平下了决定,他曾抚养过对方一段时间,情同亚父,这份庇护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以如今的局势,河北暂且不论。袁术携重兵赴徐,欲与袁谭合兵,曹、刘二人皆在东海、下邳一带抵御。你年纪尚浅,去了也不抵用,倒不如留在我麾下担任都伯,淮南空虚,正是你建功之时。”

徐州那滩浑水,就连刘备本人都不知能否脱身出来,自己还是不要再把关平往泥淖里赶了。

关平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回忆来时父亲的言语,似乎也没有要他回去的意思,反倒是一副任由徐晃处置的态度。他想徐州或许形势紧急,就像他父亲当年孤身远逃外地,看顾不来,只得留他托付徐晃一样。

安排好了关平,徐晃独坐帐中,将这件事的原委写就奏疏,放入缣囊之中,准备呈交皇帝御览。然后又静思片刻,只待吕贡忍不住揭帐看了几次后,才出声吩咐人去请周瑜。

周瑜仍是身着戎装,风姿倜傥的从帐外走进,见徐晃先行了礼:“见过将军。”

“战衅一开,便是敌非友,周郎难得随军至此,可莫忘了要事。”徐晃特意点醒道。

周瑜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件,展开递给徐晃:“在下早已备好,还请将军过目。”

“周郎倒是直白。”徐晃目光一扫,很快看完了书信的内容,将其折好,又递了回去:“我本不欲插手此事,朝廷有怎样的考虑我也不懂。但孙策之归附,于此战、于国家是大为有利的事情,所以我不得不过问一二。但愿此信过去,孙策能迷途知返,襄赞兴复大业。”

徐晃凡是提及上面,口中永远只有‘国家’、‘天子’等字眼,可见他对皇帝的一片忠贞。周瑜这回难得从对方嘴里听到‘朝廷’两个字,不禁抬眉多看了他一眼。

(sdingdiannn/ddk164194/883389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