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兴汉室 > 第五百五十三章 黄屋左纛

兴汉室 第五百五十三章 黄屋左纛

作者:武陵年少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24 00:52:34 来源:顶点小说网

“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汉将李建论】

“先是颜良所部前锋折损了两万,再算上文丑等部一共死伤四五万有余,袁绍自称十五万,难道就真有十五万么?”皇帝指着对面的麾盖,轻蔑的笑道:“不过两三万可战之兵,就敢虚张声势,是笃定我会见好就收?”

“如今士气正盛,破敌就在顷刻,正当一鼓作气,再令高顺等将进兵。”荀攸沉着的说道。

这话正中皇帝下怀,他拊掌说道:“好,袁绍都敢亲自出阵,我岂能被他比下去?即可传令,御前近侍、郎卫、兵卫、辅兵等兵马闻鼓出阵。”

他这其实是做做样子,主要是彰显皇帝作战到底的决心,在皇帝正式出营前,代表着皇帝身份的大纛开始缓缓向前移动。皇帝立在赫然威势的皂盖戎车上,身着武服,腰佩斩蛇剑,一手扶着车拭,在击鼓声中缓缓移动着。

当军中大纛一旦移动,在战场上的高顺等南北军将校士卒皆看得清清楚楚,近三万人一下子振奋起来,他们发出愉悦的欢呼,知道这仗还远远没有结束。

袁绍的亲自领兵只是稍稍减轻了吕旷、韩荀等人的压力,并没有起到扭转局势的作用。他出营前临时接纳了郭图的建议,命五六万辅兵在营中故作声势、试图借此吓退高顺等军,将此战暂时告一段落。

可好容易勉强站稳脚跟后,面前的南北军不仅不退,反而重新连成了一片、结成阵势。袁绍等兵马才喘了一口气不久,随着敌军身后的一阵旌旗摆动,连同袁绍与他的亲信谋士、将校们不约而同的发出一片‘嘶’的抽冷气的声音。他们面前笔直高挺的竖立着的是——

天子大纛。

皇帝亲自出战了。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正面击败皇帝引以为傲的南北军,如果两支同样的南北军在战场相遇,一方绝对打不过另一方有皇帝亲临坐镇的兵马。

就在大纛矗立军前随风摇动的一瞬,这场战斗就已经要画上句号了。

袁军溃败。

虚张的声势一下子败露无疑,袁绍不敢带着率领现有的残部与锐气正盛的南北军一决生死。就在对方骑兵刚起步准备冲锋的时候,袁绍便带着数百骑兵与韩荀等人绕营逃窜。与此同时,营中一干不明真相的民夫也被组织起来,强令驱逐着出营,给朝廷的进攻与追击制造了不小的混乱。

张猛与庞德各率轻骑首当其冲,身周全是民夫逃兵,驱赶砍杀不绝,严重拖延了他追击的步伐。张猛连杀数人,大怒的发令道:“先冲杀出去!追袁绍要紧!”

军司马侯折紧随其侧,闻言提醒道:“乱兵太多,如不杀散招纳,恐有不虞。”

张猛一心只想去追击袁绍,随口驳斥道:“你懂什么?若是擒斩袁绍,不单此处,整个天下都定了,哪里还会有不虞之患?”

接着又把侯折喝退,兀自依从前计。

庞德在一旁还算冷静,他不断地吩咐左右高声齐喝,让人跪地投降、弃械免死。

因腿慢留下断后的吕旷面对着疯狂杀戮的张猛等骑吓破了胆,有心想逃,却也是被这一窝蜂的民夫冲散了阵列,困在当中进退不得。这时赵云、沮隽等部也携步兵杀来,吕旷不等对方有何动作,主动从马上跳下来,匍匐在地,苦苦求饶道:“莫要杀我,我降!我降!”

此时营中一片混乱,本来就数量众多的民夫一旦没了秩序,很快就能将南北军吞没在茫茫人海里。

皇帝见袁绍望风而逃,担心眼前这股乱象会持续下去,便只命张猛率五千骑追击,剩下的兵马皆以稳定局势、收降纳叛为要:“命庞德、沮隽能收降就收降,如今仍是彼众我寡,虽然敌将不再,但也要当心困兽之举。赵云率步兵营入袁氏大营,清点粮草、辎重,辅兵营暂奉沮隽号令。”

贾诩眼睛一眨,幽幽道:“冀州经年久战,袁氏营中不知尚存粮草几何、军械几许。这数万民夫皆为陛下赤子,岂能放任杀戮称功?不然向东网开一面,不做追剿,任部分乱兵、民夫逃离四散,以示陛下仁德。”

皇帝明白了他的意思,如今仍在战时,尚未彻底功成。从遥远的关中等地运粮过来一路上已经艰难不已,十石粮草在路上就要耗费泰半,若是一下吃掉这几万民夫和乱兵,不仅要花费心思去防备、改编他们,更会徒增军需耗费,加大后勤负担。

荀攸立时提出异议:“乱兵逃窜乡里,残害地方,如之奈何?更或者,乱兵纠集余众,袭扰粮道,朝廷岂非徒添一患?”

“粮草转运之兵每每以数千计,彼等丧胆之众,岂敢劫粮?”贾诩轻轻否定了荀攸的第二个反对理由,对于第一个却不置一词。

“不能一味放任,先做收降,等战事毕,再逐一遣返、或就地安置屯田。”皇帝眸色深沉,拒绝了贾诩这个危险的建议,缓缓说道:“总归不会在军中待多久。”

荀攸奇怪的看了一眼贾诩,对方近来不知怎么的,行事多有偏激、诡道,做一件事情要同时实现几个意图,让人弄不清这究竟是贾诩的自作主张,还是有皇帝的暗中授意。

“子敬。”皇帝扶着车拭,刚指挥了一场大胜的他很好的克制了心中的狂喜,语气平静,表情只比寻常要更多几分笑意:“可为我说降聊城?”

护卫在皇帝身侧为数不多的殿前羽林郎鲁肃闻言,慨然答道:“不用使人,聊城闻此大战,自有奉印来降者。陛下如若肯准,臣愿携数骑,为陛下说降清河、安平二国。”

清河与安平皆在聊城以北,是冀州的腹地,清河西边就是邺城所在的魏郡、东边就是青州,安平国又处在河间、幽州等郡之间。两处若是易手,不单可以将袁绍彻底逼入死角,更能截断渤海与魏郡之间的联系,呼应刘虞在冀北燕南的攻势。

如今袁绍大败,冀州必然内部空虚、人心惶惶,以鲁肃之能,打着朝廷的旗号,将有极大的机会不费一兵一卒促成此事。

“善!”皇帝毫不吝啬的就给了鲁肃这个几乎唾手可得的大功,他一边说着,一边命人牵来一匹白马,这神骏高大雄壮、威武不凡,浑身雪白发亮,是羌人敬献的宝马、更是皇帝的御骑:“你携我诏书,乘此马速去速决。”

鲁肃从自己的栗色马背上翻身下来,激动而不失恭敬的拜谢道:“臣敢不效死命!”

皇帝哈哈一笑,道:“去吧!在甘陵等我。”

荀攸心细,他想起刚才皇帝命人一干殿前郎自荐上阵的事情,与张横那些急着上阵杀敌、立功心切的殿前郎相比,鲁肃所获得的恩惠是何其慷慨!如此也能对比出二者之间的优劣,乃至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潜力——皇帝总是不吝于厚待、赏识亲信。

看着局势渐趋稳定,荀攸忽然想到,同样是拒绝诱惑、恪尽职守留在皇帝身边,鲁肃都有此犒赏,那别的人呢?

许褚沉默着骑在马上,像一座护卫宫门的阙楼。

未过多时,战场便被整理完毕,此战除了逃散、战死的以外,共俘虏三万多人,粮草十余万斛,可以满足十万大军半个月的需求。皇帝回到营中听闻斩获,不咸不淡的点了点头,说道:“袁绍溃逃时忘记烧粮草,倒是可为我军所用。”

他又问己方战损,此战除了远在青州的越骑营以外,南北军连同辅兵、兵卫、郎卫等部共四万余人,伤亡竟有六千,其中更有一半是属于南北军的精锐。

皇帝在心里忖度着,如今俘虏的数量几乎等同于麾下军队的数量,的确如贾诩所言,不但造成了一定的粮草压力,更增添了不安定的因素。想到这里,皇帝先例行说了一番嘉奖的话,同时对高顺、严颜、张猛等有功之将各自封侯不等,又拜沮隽为偏将军,与降将吕旷管束整编收降的三万部众,赵云随即接任虎贲中郎将的职务。

至于赵云空出的步兵校尉却是没有例行由南北军内部将校中选出,而是皇帝选派了自己身边的卫士令王忠担任。

王忠是最初一批追随皇帝的亲信将领,当初皇帝微服闾里,他以亭长之资挺身护驾,后来提拔为卫士令至今。卫士令守卫宫廷,是最靠近皇帝、负责皇帝随身安保的关键职务。这几年王忠很少抛头露面,或是改任升迁,大抵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皇帝对他信任倚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替换。

此时皇帝麾下兵马不多,只给将职却无兵马分配,很容易引发事端。而南北军各部各营编制已定,出于权衡的需要,将职最高只到中郎将,皇帝也不会打破规矩,开设‘羽林将军’之类的军职拔高禁军将领的地位。

所以除了沮隽、赵云等人必要的职务调动以外,皇帝都只给了爵位与物质的赏赐,好在众将都知道情况,大胜一场的他们对未来功勋的兑现很有信心,同时也不愿离开待遇极高的南北军,故而也没有什么怨言。

“庞德。”皇帝看了眼乘兴追击,败兴而返的张猛,眼神一转,出声说道。

“末将在。”

“明日午后,你即刻领长水营骑北上甘陵,与先行出发的鲁肃互作声势,为我大军开道。”皇帝将这个先锋任务交给了庞德,袁绍主力大败后,相信这一路上都不会有太大的抵抗。

张猛又羡又妒的看了眼庞德,按捺着没有说话。

只听皇帝又说道:“这几日捷报频传,不但淮南、徐州,就连樊稠等部亦有胜讯。今日一战,朝廷胜局已定,天下转瞬即平,此皆得苍天之助,我大汉历代先帝之佑,更是诸君奋力之功!待功成之时,朝廷何吝封侯爵赏?只盼诸君再接再厉,胜而不骄,再立新功!”

“愿与陛下共复太平!”帐下诸将、诸臣齐声赞道。

皇帝事先有意隐瞒了凉州的变故,先放出四处捷报的消息,让全军都知道朝廷势如破竹、胜利就在眼前,等到凉州之变开始有意识的慢慢传开,这件事的负面影响就会降到最低。毕竟南北军中有许多是关中人、六郡良家子出身,凉州变乱,关中危急,一旦处置不好就会极大的影响到凝聚起来的军心士气,所以皇帝对此事极为审慎小心。

“传令全军休整三日,过后原地开拔,赶赴清河。”皇帝点了点头,旋即下达军令,又吩咐左右将此间胜讯传告四方,尤其是借此督促曹操、徐晃、张辽等将,激励他们坚持力战。

军议过后,君臣简单的举办了宴饮,便各自散去。

皇帝独留了贾诩、荀攸等臣在帐中商议了一番军事,所得出的结论无非是以袁绍现存的兵力,绝不会在清河站住脚,要么往西逃亡邺城,要么往东逃亡南皮。

对此,贾诩与荀攸一致认为袁绍会逃往南皮而不是邺城:“邺城虽有淳于琼、张郃、蒋奇等将,兵马三万有余,但魏郡地处并州、司隶之间,如今魏郡以东的清河将为我军所得,而其北处的赵国又因刘公之故屡有动乱。袁绍若是逃于此处,便是自陷死地,一则孤立,再无援兵,二则也自绝彼等与青州、淮南等地消息,徒以待亡。”

“退守南皮确实是他唯一的去处。”皇帝也同意两人的意见,轻声道:“南皮有伪帝,渤海郡又是他起家之地、远比邺城要让人安心……”他蜻蜓点水般的提了一句袁绍对冀州豪强的防范,很快又接着说道:“渤海背靠大海,北有幽州袁熙可为支援,南有青州袁谭可做呼应。彼若是还想负隅顽抗,必会是抛弃冀州大部,退守渤海了。”

“臣以为,我军此时仍不可冒进,需待魏郡克复,冀州人心归附之后,再联合张辽、樊稠等兵合围南皮。”荀攸谨慎的说道。

“先驻甘陵等消息吧。”皇帝略微忧悒的皱了皱眉,暂时将事情定了下来。

(sdingdiannn/ddk164194/88474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