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331章 忠臣之建议

终宋 第1331章 忠臣之建议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3 01:0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晨光洒在宫城墙上,宫门缓缓打开,有风尘仆仆的宦官赶回了大内。

谢道清正坐在铜镜前由宫娥梳妆,听闻去温州召陈宜中的信使回来了,连忙召见。

早早来请安的全久见了,略略沉吟,道:“母后,依我所见,只怕左相是不肯归朝的。”

“信使还未到,你如何便知?以官家旨意相召,他如何还敢不来?”

谢道清不信,催促着宫娥给她带好凤冠,准备往前殿召见陈宜中。

不一会儿,信使到了,不等他行礼,谢道清已问道:“左相可到临安了。”

这宦官当即便为难起来,跪在地上道:“回太后话,左相还是不肯来。”

谢道清不由焦急,忙问道:“为何?”

“左相说,他听闻京中有人弹劾于他,数他过失数十件,以‘恐误国者不止于一贾似道也’之言诬蔑于他,他自言惶恐,不敢任朝。”

“这奏书才递上来没几日,他如何知道的?”

“奴婢不知,奴婢苦劝左相,他始终不肯回朝。”

全久眼见谢道清急得不知所措,低声提醒道:“左相之意,他不愿回朝还要与王平章争权。”

谢道清于是想到谢堂一直在劝说她罢免王?,至此终于下定了决定。

“你再去召左相,告诉他,朝廷已罢免王?及弹劾他的官员,让他立即回朝。”

说罢,当即又下旨意。

全久见了暗自摇头,心想此事做得如此直接,显得陈宜中在威胁朝廷,他必是不肯来,更何况原本就是为了逃命才走的。

她等宫人们都领旨走了,方才又提醒道:“这些士大夫最在乎的还是名声,如今让他找了借口不还朝,母后与其再三以旨意召他,不如写信给他母亲。一则,他若再敢推拒,落个不孝的名声,再难堵悠悠众口;二则,也是给他一个台阶下……”

~~

“终究是妇人之见。”

待留梦炎听说谢太后再次派人去召陈宜中,低声向闻云孙道:“陈宜中既不愿归朝,勉强召来,济得了何事?”

闻云孙已感到如今临安官场上有种浮躁的氛围。

如同今日,留梦炎轻易便敢评价太后……仿佛是在等着宋亡。

“右相莫非议太后为宜。”

“但宋瑞也认为不该再召陈宜中?”

“国事艰难,谁主政都不易。”

这是在前往大内议事的路上,周围还有同行的官员,却少有人敢靠近两个状元。

留梦炎又问道:“宋瑞可知北边传来的《谕顺臣书》?”

闻云孙点头,微叹了一口气。

他原本看不上李瑕那新朝廷,但当李瑕为这新朝廷的官员设了个门槛,多少还是让他的观感有些改变了。

不是所有宋臣都能投效过去的,只有被认可的一部分才可以。

他心里隐隐想道,自己当属于这一部分。

“你只需看那些官员便知。”留梦炎又道,“前不久犹如死水无波,而今俱已仓惶不安,如一石惊起千层浪。这一篇报纸对临安官场影响之大,远超你我所想。”

“可见原本准备投降者不在少数,如今算盘打空,难免不安。”

“也可见朝廷冗官,尸位素餐者不在少数。”

~~

谢道清在珠帘后端坐下来。

她目光看去,觉得每个官员的眼神中都透出了焦虑,像是都在思考自己能否在新朝为官。

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不安。

竟是北边来的一封报纸提醒她,她治下有这么多人都在等着投降。

殿上唯有两个人显得最是平静。

留梦炎始终是那般清澹孤远、与世无争。

闻云孙站在后面些却更显出众,体貌丰伟、秀眉长目,面无惧色,神态坚定。

不愧是状元公。

“……”

在常朝上宣读了罢免王?的旨意,便召几个重臣到内殿奏对。

谢道清首先便看向闻云孙,道:“闻卿领兵来援,忠义可嘉。枢密院为何还未拟出章程拔擢闻卿?”

留梦炎懒得接王?留下的烂摊子,应道:“还需与左相商议。”

有些荒唐,但谢道清是个没主意的,遂真就等着陈宜中回朝再给闻云孙安排官职。

有些尴尬,于是君臣都沉默了一会。

此时敌军已到运河口,逼向临安,唯有张世杰还在苦苦支撑,等待援军……庙堂上却不知道该议论什么。

最后,还是闻云孙先开了口。

“禀太后,今国事方急,臣有本奏。”

“闻卿有何良策?快快请讲。”

“大宋有鉴于五代之乱,削藩镇、建郡邑,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力亦以浸弱。故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中原陆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

闻云孙终于是看到大宋抑制武将以致积弱的病根。

但时至今日,谢道清已不耐烦再听他说这些复杂的、难办的事。

“闻卿所言甚是,便由枢密院议个章程。”

这般敷衍了一句,谢道清还是准备等陈宜中回来议和。

~~

?山。

此处还在镇江府境内,位于焦山东南方向五十余里。

换作有些宋军将领败逃,也许已逃到了两广、福建,张世杰大败之际却还能守着下一个关隘。

?山是江南少有的地势险要之山,有长江锁钥之貌。

山上还有韩世忠驻守留下的军寨,而张世杰希望能如韩世忠一样守住半壁江山而不可得。

求援的消息发了一封又一封,朝廷却根本不答复是否会派出援兵,也没有让他坚守或撤退的命令。

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使臣。

“擢张世杰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余职如故,嘉尔克忠报国守信全身,钦哉。”

“吾皇隆恩,感激涕零。”

张世杰又升了官,心情却很复杂。

战败却还封官,赏罚错乱,于国又是什么好事?

但当此时节,他却也不能推拒了,只好拱手领了官职。

“敢问朝廷还有何示下?”

“还须有何示下?战事由张将军全权指挥便是。”

张世杰一愣,道:“此为国战,若非陛下亲征,也该有丞相督军,我一介武将,如何全权统帅?”

“张将军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且待下官回复朝廷,再待旨意。”

“大敌当前,还请快些则个。”

张世杰心焦,送走了信使之后再次登上烽火台,举目远眺长江,叹息不已。

唐军并不急于进攻,有条不紊地整备着,却不给宋军任何一点取胜的机会。

“将军,有信使到了。”

“不是才走吗?”

“是北面的信使。”

“不见。”

张世杰拒绝得很干脆。

其后却又听得一句禀报。

“将军,来的是原来的淮东制置使李庭芝麾下都统苗再成。”

“是苗兄弟?”

张世杰微微一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早年鄂州之战时他曾与李庭芝共同作战过,与苗再成也结下了不浅的交情。

此时转念一想,以李庭芝、苗再成的忠义,未必是真的降了。许是诈降,如今来联络自己也有可能。

“军中还有酒肉?端上来。”

“喏。”

其实军中酒肉已经不多了,张世杰还愿如此盛情款待,对苗再成是寄以厚望的。

酒过三旬。

苗再成抹了抹嘴,准备说话了。

张世杰先开口道:“苗兄弟,只盼你莫让我失望。”

“张将军又抱着什么希望?”苗再成朗声道:“收复中原、收复燕云十六州,天下太平就不是张将军的希望吗?!”

张世杰默然。

过了好一会,他才问道:“不是李庭芝让你来的吗?”

“退到浦口渡时,狗日的赵?收走了船只,我断后被擒。本来想殉节,后来看大帅也归顺了,我也就归顺了。如今大帅治理扬州,我调到军中了,没搁在一处。哦,当时邓相公来劝我,他说如今圣明天子又不是外敌,天下本是李唐的,没有道理殉节。”

“李瑕本是宋臣……”

“你要说这个,宋太祖皇帝还是后周的臣子。我陛下至少没有欺负孤儿寡母,乃是从蒙元手中抢得中原,再顺势南征一统四海,还不够正统?!”

张世杰无话可话。

苗再成也不客气,扫光了桉上的肉,拿起酒又咕噜噜地喝,等到酒肉下肚,拍了拍肚子,道:“张将军,我这里有你一封信,乃是保州张六郎交给你的。说当年赶你南下,终究是因蒙元容不下你的大义,如今圣明天子出世,能容下了……”

“我不看,你拿回去。”

“这就怪了。”苗再成道:“我话说得虽没邓相公文雅,但道理却是顶通透的。你还有什么好?嗦的?你叛蒙投宋时也没见你这么婆婆妈妈。”

“朝廷待我恩重如山,我不能负了朝廷。”

“哈,男子汉大丈夫,该为天下百姓谋太平。你只想着你自个的恩义,窝囊!”

“苗再成!”张世杰怒喝道,“我待你盛情,休给我蹬鼻子上脸!今若我以大义晓你,教你背叛李庭芝,你肯吗?”

苗再成大笑,道:“好,我懂了,但你今日不投顺,早晚与宋廷恩尽,也是要投顺的,我大帅便是如此……”

张世杰大怒,喝道:“来人!将他叉出去!”

“让开,老子自会走道,吃饱喝足,正该消消食。”

苗再成走后,张世杰怒气未消,犹自气闷。

却有幕僚上前,小心提醒道:“将军英雄一世,却要小心栽在这叛逆手上。”

“本将并未听他胡言乱语。”

“将军虽心如铁石,然而今日之事若传到朝廷,朝廷难免又要疑将军。”

“你待如何?”

“将军不如扣下苗再成,断其舌,斩首于?山,以示忠宋之意?”

张世杰回想着苗再成所言,摇了摇头。

“北兵并非外虏,忠宋为我个人之事,何必强求于他?”

(sdingdiannn/ddk88179823/7539240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