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逆袭1988 > 第1443章 宴请

逆袭1988 第1443章 宴请

作者:拾寒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11 19:34: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王林见他们不懂,便道:“我换一种说法,顾问班子。这样是不是好懂一些?”

周伯强和邓大宝哦了一声:“军师?谋士?”

王林笑道:“也差不多吧!”

邓大宝问道:“为什么要组建一个这样的班子呢?”

王林道:“其实,我们构建智囊??团,是公司的战略之举,这个智囊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智囊团的重要性,不言自喻。”

周伯强道:“请这么一批人,工资不菲吧?而且他们又不到公司来上班?这划算吗?”

王林道:“智囊团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他们不来公司上班,可以做到旁观者清。而且这些人都是相关行业的顶尖人物,他们比我们更专业。百家争鸣,可以为我们公司保航。”

邓大宝道:“可是他们并不懂企业经营之道吧?”

王林道:“智囊团只给公司出主意,提供建议,比如说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给公司的现行机制把脉,我们遇到难题也可以请教他们。最后做决定的人,还是我们自己。”

周伯强道:“王总,请恕我直言,咱们公司这么多的人,博士、硕士也有一大堆了,什么样的人才没有?需要到外面找几个人来当军师吗?”

王林笑着解释道,企业智囊团有两种,一种是共同的内部规划和股东提供的智力帮助,但这种有效的智囊团能否产生价值取决于公司的人才数量。一般这样的智库主要是大型企业和上市企业,有实力招聘这样的高素质策划人才,储备这样的股东。

第二类是外部智库,也就是外脑。包括专业智库、独立个人和社区组织。专业机构不难理解,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可以找到有相应需求的智库,即智力服务机构。独立个体是指在某一领域成功且有声望的个体,帮助提供一些战略帮助。社区组织正在选择自己期望的行业和有价值的组织,并通过组织和社交活动寻求个人智库的帮助,这也可以帮助企业系统的相关战略和实施策略。

财富500强公司,大都有自己的智囊团。他们有一个智囊团合作的常年名单,包括各种智囊团:战略、产业发展、政策分析、R&D、产品等。他们不断寻找相关的智库,这是企业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王林说道:“所以智囊团并不遥远,我们需要的是它真正的效率,这是我们公司在发展道路上必须要走的。他们主要是我们提供咨询服务,为我们公司高层提供意见和建议,判断运营计划,提出各种设计。不仅是我个人,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咨询他们。”

周伯强和邓大宝相视一眼,沉吟不语。

王林继续说道:“智囊团还可以向我们反馈信息,跟踪调查实施方案,将运行结果反馈给公司,便于纠正。他们可以对公司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问题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甚至可以替我们预测未来,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我们选择。”

邓大宝道:“他们参不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比如说,我们营销部门的工作,以后是听我的,还是听他们的?”

周伯强道:“对啊,这个智囊团的地位如何?是高于我们所有的副总?还是平级?如果遇到冲突,到底听谁的?”

王林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

谁都不想权力外落!

邓大宝来告状也好,周伯强安排人手到营销部也好,都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权力!

王林需要打消他们心存的顾虑。

“其实你们也知道,设立政治顾问和军事战略家,已经成为历代的常规组织。从市场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来讲,智库也应该属于经济实体的组织套路。绝大多数企业,常年无法招到足够合格的专家学者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于是采用外部和联合的方式组建智库,组织临时性的调查研究,借助外部的经验和思维力量,帮助企业解决重大发展问题,度过难关。这种方法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当然了,这是企业的权宜之计,但不是根本之计。”

周伯强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智囊团,只存在一时?并不是常驻机构?”

王林笑道:“我是说,他们的作用,并不能替代公司内部的人才,更不能替代你们这些副总!”

周伯强道:“公司的决策,还是我们来做?”

王林点点头,说道:“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的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周老总,邓总,你们可知道,刘邦所说的是哪三个人?”

周伯强道:“这个故事我听说过,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

邓大宝笑道:“我也知道。张良、萧何、韩信!”

王林道:“对。刘邦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说自己的成功,不是自己行,而是自己能用那些有本事的人。刘邦深悟领导力的精髓,领导越大,权力越大,盲点越多。不管什么事,领导都可以说了算,是因为他有权力,并不是他有这个能力。

因此,能听进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就是个好领导,反之,就会犯错误。刘邦打仗听韩信的,治国听萧何的,战略上听张良的,所以他就成功了。

王林借古喻今,说道:“我之所以有今天,我也得益于你们的帮助。单靠我一个人,又怎么能管理这么大的公司呢?我现在想组建智囊团,也是想拢络更多的高端人才为我所用。但是!”

他微微一顿,引起注意,然后加重语气说道:“公司的决策,还是由我们来做。公司的大小事务,还得靠你们去执行!你们能理解我的心思和想法了吗?”

周伯强道:“我能理解,就是组建一个参谋部嘛!还不是公司内部的,是外面的人组成的。”

邓大宝问道:“需要给他们多少钱呢?那些大佬,可不容易请动。”

王林道:“据我所知,国外那些大企业,他们与智库合作的支出一般占公司销售收入的3%以上,他们会在年初将这种合作纳入预算。”

周伯强和邓大宝都吓了一跳,震惊无比。

邓大宝失声道:“3%的销售收入?我们公司年销售上百亿,那不是得拿出几天个亿来?”

周伯强也是动容:“王总,这可太多了!不划算!”

邓大宝道:“是啊,一年拿出几十万玩玩无所谓,拿几个亿?那太浪费了吧?”

王林听他说出一个玩字,便知道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智囊团的作用。

这也难怪他们,这个年代的人,别说打工的了,便是企业家们,又有多少人知道智囊团?

国内的私营企业,真正的发展起来才几年时间?

九十年代那些叱咤风云、牛气一时的大企业家,都是依靠个人的能力、手段、人脉、资源,再加上几分机会和时运,忽然之间就发了财。越是有钱的人,他们越是自负、骄傲,他们才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呢!

有人成功靠的是平台,有人是因为时来运转,却都当成了自己的个人能力,盲目自信,大肆扩张。

很多企业活不过三年五载,就是亡于这个原因。

而拥有大智慧的人,都能看到自身的不足,能利用别人的长处为自己服务。

王林笑道:“我说的是国外的情况。国内的人才,工资不需要那么高。一个教授,一年工资才多少?”

周伯强道:“那么,我们需要请哪些人来当智囊?”

王林道:“这个我们需要商量一下。公司最需要的当然是经济学家。”

邓大宝道:“经济学——家啊?”

王林道:“对,我们要请,就请那些最有名望的人!这还有一个好处,我们可以借重他们的人脉和资源。”

周伯强道:“咦,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王林道:“周老总,你有没有认识的大师级人物?”

周伯强想了想,说道:“这个事情,你应该去请教汉民。我知道有一个经济学家,跟他有来往,汉民也经常向他请教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

王林道:“此人叫什么名字?”

周伯强道:“好像是叫什么钱教授,具体叫什么名字我不记得了。我跟他也不是一路人啊!平时没有打过交道。”

王林道:“姓吴?是不是钱颖?”

周伯强道:“好像是这个人。你知道他?”

王林道:“听说过。钱颖跟周领导熟吗?那我得去拜访周领导,请他牵线搭桥。他们这群人,也是有圈子的,我们只要找到了其中一个,再通过他来找其他人,又相对简单了。”

周伯强道:“王总,就算要找,也不能找同一个圈子的人,分开找,可以听取更多不同的意见。”

王林道:“这个建议很好。你们有认识的大拿人物,一定要介绍给我,我亲自去请!”

邓大宝笑道:“王总,这个我就真的外行了,我认识的最大拿的人物,就是你了。”

王林摆了摆手。

周伯强道:“要不多问问大家?人多力量大,总有人认识那些专家、学者呢?”

王林道:“好。那么,成立智囊团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邓大宝和周伯强还是很高兴的。

因为王林做这么重大的决定,没有和其他人商量,只和他俩谈了谈。

这说明王林最重视的人还是他俩。

下班以后,王林打了个电话给周汉民。

周汉民中午要出席一个宴会,宴请的对象是东洋来的一个经贸代表团。

这几年间,我国和东洋的关系算是比较缓和的。

很多的日资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进入我国。

王林想约个时间去拜访周汉民。

周汉民道:“王林,有什么事吧?有事就说事,我们之间,不必拐弯抹角。”

王林哈哈笑道:“还是领导懂我。领导,是这样的,我听周老总说,你认识钱颖教授?”

“认识啊,怎么了?”

“我想请领导帮个忙,引见一下,不知道方不方便?”

“那你过来吧!”

“现在吗?”

“老钱中午也要参加宴会,你现在过来,正好跟他见上一面。”

“那太好了,谢谢领导,我这就过来。”

“到锦江饭店吧!”

“好的,领导。”

王林挂断电话,出来看了看几个秘书。

“司晴,你跟我走。”王林说道。

“好的,王总。”司晴起身答应。

郭玲玲看着王林,见他并没有开口,也就没有说话。

王林带着司晴出了门。

冷檬低声道:“郭姐,王总今天怎么不带你了?”

郭玲玲道:“肯定是要喝酒。我酒量不行,司晴的酒量大。”

冷檬道:“难怪王总从来不带我外出,就是因为我酒量不行吧?”

郭玲玲笑道:“你很想跟王总外出吗?”

冷檬道:“当秘书的,谁不想跟老总出去啊?”

郭玲玲道:“以后会有机会的,也不一定非得会喝酒。不过你得有你的长处,王总带你出去,得用得上你。不然为什么带你呢?”

冷檬道:“我也没什么长处呀!”

郭玲玲道:“那就老老实待在办公室吧!”

……

锦江饭店毗邻淮海路商业圈,建筑的特色是将欧洲传统风格和现代设施融为一体。

王林平时很少来这边吃饭,因为饭店的风格更偏向于政务接待风格,而且有些老气了。

他们到达的时候,正好碰到周汉民的小车。

周汉民的车子停了一下,他探出头来,朝王林的车子挥了挥手。

王林也连忙探头,跟周汉民打了声招呼。

忠叔放缓了车速,等周汉民的车子进去以后,他才跟在后面缓缓开进去。

车子停稳以后,周汉民和王林见面。

“今天来的这些东洋人,有些难对付。”周汉民背着双手,“可是,不管他们的项目给不给我们市,这餐饭我都得招待!”

王林笑道:“领导,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周汉民道:“我就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样的经贸考察团,我一年也不知道要接待多少,但真正留下来的,又有几个呢?”

王林道:“先看看再说吧!”

周汉民点点头,挥了挥手,一行人走进宴会大厅。

(sdingdiannn/ddk76786946/7664952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