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逆袭1988 > 第1663章 中方有奇才

逆袭1988 第1663章 中方有奇才

作者:拾寒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17 20:16: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中秋过后,南韩友好城市访问团,来到了申城。墴

以周汉民为首的接待团,对南韩团队进行了亲切热情的款待。

王林应邀出席了当天的接待晚宴。

南韩的访问团来了有二十几个人,清一色的都是青年男女。

虽然同是亚洲人,但其实南韩人有着他们的特征,特别是和我们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南韩人脸部的特点还是看得出来的。

最起码王林很容易很分辩他们,看一眼就知道这是个南韩人。

因为刚过中秋,所以在招待宴席上提供了月饼。

一个韩国男人捏着一块月饼,很大声的用汉语说道:“这相当于我们的松饼。你们过的中秋节,是从我们国内传到你们这边的,这月饼也是学我们的松饼制作的。”墴

周汉民等人愕然无语。

中秋节什么时候成了南韩的了?

月饼什么时候是学南韩人的松饼了?

中秋节这个节日,追溯历史,起源于上古时期,在汉代开始就已经是中华民族的既定节日,直到唐代奠定全国性节日的地位,如今更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可见大家对中秋节的重视。

现在居然听到有人说,中秋节是他们南韩的,就连月饼也是他们的!

怎么能不叫人错愕难当?

对方是客人,说了不正当的言论,要不要反驳?墴

不反驳的话,岂不是默认了对方这番话?

反驳的话,又要怎么样反驳?

周汉民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说句实话,文化,你不宣传自己的,就会失去话语权。

不要小看意识形态。

就算是以后成了世界第一大国,在人文上,我们的电影能不能超越好莱坞大片,成为宣扬我们文化的载体,并被全世界广泛的流传和接受?

人文的宣传,不能硬来。墴

不是你说什么,别人就接受什么。

南韩的文化输出靠kpop,东洋的文化输出靠动漫,娱乐动漫都是能戳到年轻人的兴趣点的,我们要是也能找到带着我国文化的输出,就算也同样是动漫或者娱乐,只要有一个可以出头的,就有机会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慢慢普及我国文化。没人喜欢争论和被出征,自我感动并不能让别人感动。

现在有人明目张胆的偷中秋和月饼,岂能坐视?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大笑声响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发笑之人。

周汉民嘴角微微上扬,因为他看到是王林在发笑!

那些南韩人正沉浸在自我陶醉当中呢,忽然听到这阵明显带着嘲讽意味的大笑,不由得愕然看着王林。墴

王林越笑越大笑,越笑越肆无忌惮。

南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还是看着王林。

王林轻轻擦了一下眼角笑出来的泪花,摆了摆手,说道:“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笑你们的,实在是忍不住了!一个人无知是无罪的,但把无知当有趣,还拿到台面上来说,那就是愚蠢了。”

刚才说中秋是南韩的青年人,是南韩的一个企业家代表,看样子在他们国内混得还不错,脸上写满了优越感。

他的名字叫金瑞镐,这就是他的名字,并非音译。

古代和近代南韩人的名字都是用汉语写的,南韩为了提振民族自信,去汉化以后,身份证上还是保留了汉字姓名,左侧用韩语书写,右侧括号填写汉字。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史书大部分也是用汉字书写的。墴

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南韩人都以会汉语、会写汉字为荣。

他们的古迹、庙宇,也保存着很多的汉字。

金瑞镐很不高兴的耸了耸眉头:“我说的不对吗?中秋和月饼本来都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王林不疾不徐的说道:“据史书记载:南韩之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大唐。”说的就是南韩的服饰是刻意模仿唐朝人而改制,就这么一个从周朝开始就是诸侯国,在明清时期更一直都是我国的附属国,你们觉得,中秋和月饼,到底是谁学谁的?你们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是欢迎的,但你们抄袭过去以后,又反过来诬蔑我们抄袭你们的?这样的小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金瑞镐道:“我们一直都过中秋节,也吃月饼!并不是抄袭谁的。”

王林道:“在你们南韩,的确有过八月十五的习俗,不过你们过的是秋夕节,更严格一点讲,你们过的是秋收节。秋夕,又称作嘉俳、嘉俳日、仲秋、仲秋节等,是你国的四大名节之一。而嘉俳又含感恩之意,尤其是表达对农作物丰收的感激。说得更具体一点,你们对八月十五的称呼是Chuseok,而在你们的语意中, Chuseok是庆丰收的意思,音译更像秋收。”

南韩人很是惊讶的看着王林。墴

王林说出来的这些知识,对一个南韩人来说,都未必知道,但王林一个外国人,却知道得这么清楚明白。

这就好比一个外国人,能流利的说出我们的古文翻译一样,令人惊奇。

周汉民都觉得奇怪,王林怎么这么厉害?知道这么多的知识?

他是知道的,王林并没有去过南韩。

但他并不知道,关于中秋之争,在后世闹得更加沸沸扬扬。

王林关注时事,对相关的知识都有涉猎,平时也用不上,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他说得有理有据,说得南韩人哑口无言。墴

王林又侃侃而谈:“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我国的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周汉民笑道:“王林说得好啊!其实嘛,这是天底下所有华人共同的节日,也是东亚和东南亚文化圈共同的节日。大家多吃点月饼吧!”

金瑞镐很是郁闷,因为他提不出反对的证据。

关于中秋之争,他们终于不再发声。

但是这帮南韩人就是想找优越感,当在中秋上争不过王林后,又开始寻找新的优越感。

他们开始谈论南韩飞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人民群众过上了多么好的生活。

南韩被认定为发达国家,还需要十年以后。墴

九十年代的南韩,在经济上的确比我们领先一些,这是不争的事实。

王林说道:“我们都是从二战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你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一穷二白。你们弹丸之地,是怎么发家致富的?我略知一二。最开始,你们是依靠米国的援助,才得以温饱。而我们自力更生,就解决了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周汉民暗暗喝彩!

王林说得太好了!

金瑞镐道:“我们的确依赖过米国一段时间,但从七十年代开始,我们就脱离了米国的控制。”

王林哈哈笑道:“脱离?一个有着米**事基地的地区,你觉得是什么?”

金瑞镐怔忡。墴

王林道:“你们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得益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当时你们什么也没有,只有人,还有临海的地理优势。基于这样的条件,你们的高层决定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像纺织、电子、零件、玩具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他的话,再次打击到了南韩人的自信心:

“这种产业投资小,技术含量低,劳动力需求大,资金回笼快。很多地区在工业化之初都是选择这种道路,像德国制造,东洋制造,最开始都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不得不说,你们赶上了好时候,成为第一批接受西方国家产业转移的地区。再加上有米国给你们兜底。贵国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到米国,使得贵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王林的言外之意,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南韩之所以发展得好,其实就是得到了米国的扶持。

王林就差把殖民两个字说出来了。

金瑞镐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兀自嘴硬的说道:“我们的重工业和新兴技术产业都很发达,并不是谁的世界工厂!知识密集型产业也很发达!”墴

王林道:“这一点我并不否认。因为我们也在发展这些。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贵国为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重工业的建设之中,派遣矿工去往西德挖矿,这些人在西德的生活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有一篇报纸上有这样一个图,贵国的男人在井下挖煤,女人在洗着尸体,而西德人却在咖啡厅喝着咖啡。”

南韩人的脸色彻底变了。

这些过时的新闻,他们肯定也是知道的。

王林道:“我说这些,并不是贬低你们,相反,我一直都想向你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但是,我们做的是学术交流,而不是像政客一样,在这里做无用的你争我夺。更不能随意的去贬低对方。”

南韩代表团的负责人轻咳一声,打了个哈哈,岔开了这个话题。他对王林很感兴趣,小声的向身边人询问王林的身份。

当得知王林并非大学教授,也非政署领导,而是爱秀集团的董事长时,这个负责人耸然动容,直言道:“中华有这么厉害的企业家?他所的企业,将来的成就,肯定不在我国的三星之下!”

(sdingdiannn/ddk76786946/75647266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