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逆袭1988 > 第1725章 东成西就

逆袭1988 第1725章 东成西就

作者:拾寒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04 19:16:15 来源:顶点小说网

王林在米国的时候,周伯强已经和国内的老朋友联系上了。

对方也对这种合作办学很感兴趣,已经向校领导做了汇报。

有时候世事就是这样无巧不成书。

原来哈工大内部,也有一个声音,就是到南方某地择址建分校。

哈工大的实力自不必多说,它是国内一所老牌的工科名校,素有北方清大之称,其工科实力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清大。是国外高等教育办学的样板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大学工科排名全球第6名,工程学位于全球前万分之一。从科研实力来讲,它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载人航天多项技术难关。从师资力量来讲,它聘请有近40位双院院士,组建了超过30个教学团队。曾被称为“国宝级大学”。

王林想筹建的大学,如果能和它合作,那起点就高了!

哈工大方面回复王林,请他回国以后,双方约个时间见面,就此事详谈。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振奋人心。

王林在硅谷的行程告一段落,他也懒得再去其他城市参观访问,打道回国。

回到国内后,王林当即约了哈工大方面,双方共同来到深城进行考察。

哈工大虽然说总体实力很强,而且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避免的,南方的经济发展是快于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到南方进行发展,像哈工大这样地处于东北的学校,自然对南方的影响力要小一些,也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这自然也造成了招生的问题。

所以说哈工大选择在深城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开办校区,也能增加学校的影响力。

高校的领导层早就有到南方建分校的想法。

可是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又是残酷的。

毕竟以深城的生活开支和房价水平,哈工大本部难以负担得起在深城工作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

不仅是工资待遇,还有学校的建设发展,基础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都离不开资金投入。

做为部属高校,哈工大的经费不足以支撑起一校多地办学,必须要依靠办学地的相关支持才能维持运转。

就在他们想睡觉的时候,有人送上了枕头。

这个送枕头的人,就是王林。

王林何许人也?

爱秀集团的董事长!

国内的首富!

身价几百亿!

有这样的大老板愿意合作办学,双方一拍即合。

可以说,王林想办大学的想法,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办起事来,东成西就,无比快捷。

深城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经济飞速发展,急需名校的加持。

市署的管理者们早就讨论过,要引进名校资源。

在引进哪里的名校时,大家的想法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偏远地区的名校!

因为偏远地区的名校,才能真正的重视深城分校,因为他们需要深城市的资源,而不是过来薅经费。

爱秀集团、深城、哈工大,三方各有需求,各有优势,很快就确定了合作办学的框架。这件事情一经报道,便引起了轰动。

深城市为了支持哈工大办分校,提供土地、政策上的支持。

而王林代表爱秀集团,提供资金。

哈工大提供师资力量。

与此同时,王林在深城选定了一块土地,用来打造他的东方硅谷。

哈工大的深城分校区,也就落户在这里。

这个片区,被定名为爱秀科技园。

当园区挂牌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就在这片荒芜的郊外野地,将涎生全球最伟大的半导体公司,也将打造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产业。

爱秀科技的总部大厦、工厂,以及哈工大的深城校区,都将在年底开工建造。

王林和哈工大方面达成人才合作计划。

在深城校区建成之前,哈工大的化学和微电子科学工程相关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材料物理或者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电子科学相关的专业人才,毕业以后都可以优先被爱秀科技录取。

搞高科技,必须有人才!

有了哈工大,王林搞半导体才有了底气。

在王林出国期间,周霞负责了爱秀集团的两件大事,一是秋季时装周,二是季秋广交会。

周霞不负重托,给集团拿到了160多亿人民币的订单,虽然没能超过王林在的时候,但也算有了一个好的收获。

爱秀科技也有了南韩企业的代工订单。

这个订单虽然小,却是爱秀科技公司的第一个订单,王林自然会认真去完成。

此外,王林还要加快芯片代工厂的建设。

他答应过格鲁夫,会在适当的时候,请对方来到爱秀科技参观考察。

在此之前,王林要做好一切准备。

如果能拿下英特尔的代工,那爱秀科技才是真正腾飞的开始!

幸运的是,这个时间节点,欧美企业向我国开放了光刻机的售卖。

他们这么做,当然并不是怀着什么好心,而是想打压我国自主光刻机的研发。

国内的企业争相购买国外的产品,造不如买,谁还投资光刻机?

这是一招绝户之计!

可惜当时没有人看得明白。

王林看透了这一切,但他并不拒绝国外的光刻机。

他现在没有议价能力,也没有实力和时间,去搞自己的光刻机产品。

半导体、芯片、互联网、手机,这些新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留给我国商人的时间不多了!

王林要尽快赶上国外的技术,拿到更多的代工订单。

他在购买国外光刻机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扶持国内光刻机产业。

回国以后,王林主动联系到了清大那位研究光刻机的教授,双方密谈了三个多小时,至于他们之间谈的什么,外人无从知晓。

不过,谈完话以后,那位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离职加入了王林的爱秀科技。

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在这个人人下海经商、个个向钱看齐的年代,一个大学教授的离开,并不是什么稀奇的大事,还不如一个明星换了经纪公司能引起世人的议论。

何况爱秀科技这么优秀,吸引人才是必然之事。

别说大学教授加盟了,便是院士加盟,世人看到也会觉得理所当然。

王林给爱秀科技的定位是十分明确的。

一个是给人做代工。

一个便是研究芯片的生产设备。

至于芯片的设计研究,王林没有想过要去做。

因为王林知道,这一块的工作,有的是人去做。

当大家都以为芯片的设计最重要的时候,王林却选择了做制造芯片的机器。

正常人看来,设计芯片的肯定比生产的工厂要赚钱。

办代工厂,既累又苦,利润还低。

欧美大厂对此不屑一顾。

但王林却选择了这条最辛苦的道路。

请来了光刻机领域最厉害的教授,王林成立了爱秀科技最重要的一个研发部门。

这个部门,这个团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尽一切能力,研究出新一代的光刻机技术。

我国的光刻机技术,曾经领先于世界,处于最先进的水平。

1964年我国科学院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1970年代,我国科学院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光刻掩膜工艺;清大研制第四代分部式投影光刻机,并在1980年获得成功,光刻精度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而那时,光刻机巨头A**L还没诞生。

1982年,科学院109厂研制出KHA-75-1光刻机,这些光刻机在当时的水平均不低,最保守估计跟当时最先进的canon相比最多也就不到4年。

1985年,机电部45所研制出了分步光刻机样机,通过电子部技术鉴定,认为达到米国4800DSW的水平。这应当是我国第一台分步投影式光刻机,我国在分步光刻机上与国外的差距不超过7年。

很可惜,光刻机研发至此为止,我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有了造不如买、科技无国界的思想。光刻技术和产业化停滞不前。放弃电子工业的自主攻关,诸如光刻机等科技计划被迫取消,导致20年技术积累全部付诸东流。

1994年,江城无线电元件三厂破产改制,卖副食品去了。

九十年代以来,光刻光源已被卡在193纳米无法进步长达20年,这个技术非常关键,这直接导致A**L如此强势的关键。直到二十一世纪,我国才刚刚开始启动193纳米ArF光刻机项目,足足落后A**L20多年。

光刻机是采用类似照片冲印的技术,把掩膜板上的精细图形通过光线的曝光印制到硅片上的设备,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也是目前顶尖科技的代表。

高精度光刻机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核心零件便有8万个左右,共需要超10万个零部件,因此,光刻机也有了“现代光学工业之花”的称号。如此高的制造门槛,也就导致了光刻机制造领域的玩家也寥寥无几。

还好,王林出现了。

他在1995年横空宣布,进入半导体产业。

这个时间,正好是我们电子产业即将断代的时候,也是我国光刻机产业还不是太落后于外国的时候!

王林伸出他的大手,接住了时代赋予他的半导体接力捧!

他能否带领爱秀人,在半导体领域闯出一片别样的蓝天?

(sdingdiannn/ddk76786946/7530012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