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393.蜜薯成熟时(月底求月票)

我在1982有个家 393.蜜薯成熟时(月底求月票)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27 12:00:10 来源:顶点小说网

突然之间,酒桌上风云突变。

王忆一把将前来陪酒的王东峰拉到一边,很热忱的从秋渭水身边搬到了盛大贵身边,抬起酒瓶就说:

“来,老爷子来一杯北大荒,回忆一下青葱岁月!”

“来来来,同志们赶紧举杯,愣着干什么?赶紧举杯欢迎盛专家的来访,咱们祝他身体健康、长命一百二!”

他还记得盛大贵这人应该寿命挺长的,起码九十几的时候还接受过一些瓷器专家的探访。

所以就祝人家长寿一百二吧,这种情况下长寿百岁不太合适。

众人都被他突然之间的热忱给惊呆了。

徐横呆呆的问:“变脸这么快吗?”

盛大贵被逗得哈哈大笑:“王老师可没有变脸,他自始至终就这么热情啊!”

他问王忆:“王老师,看来你们需要一位烧窑的技术员?也看来我这老同志可以发挥余热了、要被返聘了。”

王忆笑道:“我们当然想要返聘你,不过你的身体还能承受的住吗?以盛大叔你的技术和经验,如果不是腰腿的拖累,恐怕刚退休就会被返聘吧?”

盛大贵说道:“这是实话,我们那个组的同事,都是退休之前就会被厂家或者窑厂抢走。”

“我的腰和腿是没办法,算是献给国家了。就这老腰老腿你让我去给大单位当技术员我干不成,但你们只是建起一个砖瓦窑厂,我觉得我能行。”

他进一步说道:“主要是如果你们想认真搞砖瓦窑厂,肯定需要一个当班的技术员,我可以给你们当技术顾问,给当班的技术员提供一些协助。”

但能当班的技术员,天涯岛这边还没有谱呢。

主要是外岛没有相关行业,历史上都没有,这导致了大家伙都缺乏能贴上边的人脉。

王忆则进一步问道:“盛大叔,如果我们给你安排两个学徒,你来带学徒,手把手教他们慢慢出师,这能行吗?”

盛大贵点点头说道:“烧砖烧瓦不比烧陶瓷器复杂,这个简单,让我带学徒我肯定能带出来,但要出师的话那三五个月不得行——要看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上进心。”

王忆拍了拍旁边王东峰的肩膀,说:“你看我们这个社员的学习能力怎么样?”

他又对众人说:“我认为峰子这人还是挺有上进心的。”

王东峰挠挠头嘿嘿笑道:“王老师,你看走眼了!”

其他人便哈哈笑。

王忆瞪他道:“你小子,难道你想一辈子当销售员或者渔民吗?有机会当技术工,你还不赶紧大力把握它?”

王东峰弱弱的说:“不是,王老师,当销售员有啥不好?城里的销售员可牛气了。”

“而且我主要是也不是不想进步,是我自家知道自家啥情况。我念书的时候念得不好,学到四年级没上完就跑了,回来摇橹了,你现在让我去学技术,我怕我学不来。”

坐在一旁的满山花看到儿子这幅怂样真是火冒三丈。

她上去就在儿子大腿内侧拽起一块肉拧了一圈,骂道:“你个臭狗肉上不了席面的东西,王老师都说了,多好的机会,你竟然、竟然——你气死我了!”

王东峰疼的龇牙咧嘴。

他赶紧对王向红说:“队长你知道我的,我这个人、我这个人你让我嘴贱行、油嘴滑舌行,让我去干活我也肯干,当销售员还马马虎虎,干技术我真干不了。”

“特别是这砖窑厂是咱们社队企业以后的重点,我怕我干不好,给你和王老师丢脸、给咱队里造成浪费!”

满山花这边很生气,但也无奈。

儿子这次的话还真是事实。

王向红叹气道:“算了,让大阳来学吧,大阳好歹念完了小学,他这个人也有上进心……”

“峰子也有上进心。”王忆淡定的说。

他转头对王东峰说:“你想跟石红心成一对,是不是?”

王东峰点点头。

王忆问道:“那你有什么本事、什么技能,能让人家石家人看中你?”

“石红心这个女同志我知道,要强、厉害、上进,你要是只会摇橹撒网,那婚后你想当家吗?你能当得起她的家吗?”

“可你要是当了技术员,那一切就大不一样了,不管是她是咱社员还是她们石家人,都得尊重你这个懂技术的!”

其他人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满山花更是满脸感激的看向王忆。

她知道王忆是有心要扶自家孩子一把。

而王东峰弱弱的解释道:“王老师,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但徐老师知道,就是本来红心是想跟徐老师过日子的,但他俩为啥没成呢?”

“别瞎说,我俩那就是普通的革命战友关系。”徐横急忙摆手,“我俩性格不合适,都太强势了……”

“对喽!”王东峰高兴的说,“就是这回事!”

“红心也说,她跟徐老师不合适,两个人都要强、都刚烈,以后在一起免不了争吵甚至打架,所以她回去后仔细想了想,发现她跟徐老师确实注定不能成为两口子!”

“可是我、我嘿嘿,我是一坨泥巴,我这人就是喜欢油嘴滑舌两句,但没有主心骨,人家说啥我听啥、人家怎么捏我怎么办,嘿嘿,红心还真是看上了我这点!”

“我们要是成了家,那她就是主心骨,有什么事她打主攻我打助攻,她怎么安排我怎么干——红心也是看明白这点了,所以现在才跟我处对象!”

饭桌上一时鸦雀无声。

王东峰这么一说话,其他人真是无话可说。

只要我够咸鱼,那就没人能卷的动我!

王向红却有些生气,说道:“你你你、你真是个好样的!你还真有脸说出这种话啊,你说咱王家子孙还有你这样的啊?!”

王东峰心虚的说:“队长,你不是一直讲实事求是吗?”

“你以前开会还总是跟我们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我现在就是在实事求是嘛!”

王向红也无话可说了。

王东峰确实在实事求是。

满山花这边更是唉声叹气,然后对众人说:“你们现在理解我以前要把峰子送去大码公社给黄瘸子当上门女婿的心思了吧?”

正如王东峰先前所说。

自家的事自家最清楚。

对满山花而言这话很适用,真是自家儿子自己最清楚。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王忆也不想再劝说王东峰了,郎有情妾无意,再劝下去就要当舔狗了。

结果这时候盛大贵突然说:“东峰这个小伙子是个好小伙子,没有脾气,机灵,听话。这是当学徒的绝佳人选,唉,你不愿意跟我学烧窑技术真是可惜了。”

王东峰愣住了。

我的墙头草性格竟然还是个优点?

王忆想了想,凑在他耳畔低声说了两句话。

王东峰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他瞥了眼秋渭水又看向王忆,迟疑的问道:“真的?”

王忆郑重的点点头。

王东峰立马下定决心:“好,盛师傅、队长还有王老师这么看得起我,我不能再推辞了,我要是再推辞下去我都不是泥巴了,我这变成鼻涕了,软踏踏又让人不愿意沾染的鼻涕!”

“这肯定不行,那你们都给我脸我就得兜着,我要变化、我要上进!”

他喊了句口号后站起来给盛大贵添茶,举起茶杯弯腰恭敬的说:“师傅,我给您添茶了,您喝茶。”

盛大贵笑着接过茶杯放下,说道:“你想明白了?以后要跟我好好学技术了?”

王东峰坚定的说道:“师傅您放心,您以后说什么我就听什么、让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一定会当一个好学徒的。”

“您只要喝下这杯敬师茶,我就是您的大学徒啦!”

盛大贵说道:“烧窑是辛苦活更是技术活,要做技术你得记住喽,要有三心,虚心、细心、用心!”

“拿这杯茶来说吧,这茶水可是刚从茶壶倒出来的开水,你说你给我敬了茶我能直接喝吗?是不是得等它凉一凉再喝?哈哈!”

他说完大笑出声,很开怀。

本来因为看到了满山花回到家乡后激动哭泣的场面而有些意气消沉的他,终于又开心兴奋起来。

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了!

满山花的流泪让他一度又自责又担忧——

老同志人很好,虽然他是雇佣了满山花当保姆,但依然会为满山花和家人、和家乡的分隔而感到自责。

以前他以为天涯岛的王家生产队很落后、很贫困,自己给满山花开工资属于帮扶了农民家庭,这样他还感觉挺好的。

结果今天来到天涯岛他才发现压根不是这么回事,现在人家社员们家家户户不缺粮食,又有收音机又添置新家具,隔三差五有肉吃有酒喝,这样他给出的工资对于满山花来说就不是很有必要了。

算不上是雪中送炭,应该属于锦上添花。

所以这样他就担忧了:满山花会不会因为不缺他给出的这点薪水而不再回去照顾他呢?

这几个月来他习惯了满山花的照顾,一旦独自一人肯定没法生活,当然他可以再招聘一位保姆。

但问题是再招聘的保姆会有满山花这么勤快、老实、负责任吗?

有以前大码公社那女人教训在前,他必须得对这点打一个问号。

不过现在好了。

他对整个天涯岛来说都变得有价值了,以后他甚至都可以不用待在那座封闭的水泥楼房里了,可以住在这生产队里,然后帮助生产队发展砖瓦窑厂的事业!

这下子他不但不是累赘了,反而成了全天涯岛的贵人。

这次他可以雪中送炭了,还是对整个生产队进行雪中送炭!

于是后面不管吃海鲜还是喝酒他都异常开怀。

因为这是他用手艺赚到的!

王忆也很开怀。

他没想到砖瓦窑厂建设路上跨出的第一步竟然是先招聘到了一位技术员。

行了,这份工作可以开始了!

夜色褪去,黎明到来。

新的一个周来临,又是礼拜一,又要升国旗了。

天气冷了,学生们穿上了胸口印有‘中国’二字的运动服来上学,太阳升起来照在他们身上,真是朝气蓬勃、生机也蓬勃。

秋日的光芒洒落海上、洒落岛上。

经过一场大扫除,天涯岛的四个社员小组变得分外干净,阳光照耀门外院里显得分外亮堂。

社员们该出海的出海、该晒鲞的晒鲞、该收拾菜园的收拾菜园。

红光满面、步履轻盈。

从他们的精气神能看出他们对当前生活深感满意。

昨晚的电视剧让他们尤其满意:“《十一块金牌》真好看,不比武打电影差。”

“对,韩慕侠真厉害啊,你看他出招时候那个眼神,跟吃人一样,看着就是高手。”

“那个洋力士装什么牛逼?看着太气人了……”

这部电视剧是大陆第一部武侠剧,吸引的不光是大人更是孩子,孩子们课间甚至不去玩棋牌了,都凑在一起聊电视里的剧情。

外队来听课学习的教师们大感兴趣,昨天礼拜天他们回家忙着晒鲞去了,没有过来看电视,没想到错过两集这么精彩的电视剧。

印刷机几天忙活,毛笔字帖印刷的差不多了,有些老师周一过来拿了字帖又听了一上午的课,他们便准备回去复课了。

不过还有的老师要继续听下去,学校给他们开了一个礼拜的假期让他们来听课学习。

虽然这些老师只是来听课没有讲课,但跟学生们在一起共同上下课、同吃同喝几天下来也有感情了。

另一个这年头格外讲师生情,然后听课的老师们要离开,引得好些学生泪光闪闪,甚至还有哇哇哭的。

李岩京今天也要回学校复课了,他给王忆准备了一份临别礼物,是一个红色塑料皮笔记本。

本子封面上印刷着泰山风景,下面有四个字是‘祖国风光’。

王忆翻开后扉页上还有李岩京亲手写的一句领袖语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他也送给了其他教师一个这样的笔记本,给秋渭水的笔记本上写的是:“高举领袖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

李岩京家里条件不宽裕,而这种带塑料封皮的笔记本在82年的外岛不便宜。

王忆在公社百货大楼看到过,一本就要一元钱。

李岩京送出去好几本,肯定都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

于是王忆不让他吃亏,沉思之后同样送给他一个笔记本,这本子是皮革封面带钢笔。

他在上面也留了字,写的是从报纸上抄下的一首挺有意思的小短诗:畅迎红日走,终生莫停留。志在百花繁开日,一览观赤球!

另外他在笔记本正面封皮的后面插上了一张照片,是李岩京和天涯小学的学生们在一起听课的照片。

彩色照片!

李岩京拿到笔记本后便笑了,坦诚的说:“王老师,我就知道我给你送一份礼物,你会给我回一份更好的礼物。”

他打开笔记本后要朗诵小短诗,结果一下子看到了别在里面的照片,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呀,是、是彩色照片!这是什么时候给我照的呀?哈哈,把我照的还挺伟岸的!”

王忆笑道:“是我们的小摄影师给你拍的照片,给你拍了不止一张,以后我都洗出来托人交给你。”

李岩京开心的笑道:“这太好了,这是我这辈子第一张彩色照片,以前的都是黑白照,包括咱们在县一中结业典礼拍的合影也是黑白照。”

抚摸着照片、抚摸着本子,他脸上又露出一丝忧郁之情:“唉,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只来听了这么四五天的课程,真想在你们队里学习一个学期。”

王忆说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李老师你别伤心也别难过,如果你喜欢我们学校,那欢迎你礼拜天经常来玩。”

“或者说这样,我们队里准备组织一场排球比赛,这是响应国家号召,用比赛的形式来庆祝铁娘子们取得世界大赛两连冠的冠军、也是用比赛的形式来开展女排勇夺冠军精神的学习工作。”

“你们多宝岛肯定要参加的,到时候你做领队来参加比赛吧。”

李岩京说道:“我可当不了领队,这工作不得我们队里的干部来当?”

“即使要找教师当领队,可我们学校那么多的教师呢,还有公办教师,哪能轮得到我?”

王忆冲他挤挤眼:“很简单,我给你一本排球比赛的书你回去多看看,等你们队里要组织排球队的时候你就自告奋勇当教练。”

“你懂排球知识和技战术,在教练人选方面肯定占优势,到时候你们队里大概率让你当教练,即使不让你当教练也会退而求其次让你做领队。”

李岩京听到这话很高兴:“要是真有这样的书那可就好了,但我听说现在市里、县里关于排球的东西都卖完了,排球、排球书等等,连市里图书馆关于排球的书都被借光了!”

王忆回听涛居拿出一本《排球运动教程》递给他。

这本书的印刷风格最简单,黄色书封上有个抽象的人在打排球的线条,外岛人甚至都看不懂这线条的含义,所以它的风格便显得简单起来,跟八十年代很配。

此外他也拿出了一个排球出来,直接塞给了李岩京:“带回去给你们队里社员训练用。”

李岩京看到崭新的排球后更惊喜,却死活不肯要,他说这皮球现在太珍贵了,自己不能占太多便宜。

他对王忆说:“王老师,你给我的本子带着钢笔,这是顶宝贵的东西,我有了这样的笔记本当备课本,那我们学校的老师肯定都羡慕,所以我不能再收你的礼物了。”

“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你抽空去我们学校听一下我的课?我、我,我教书教的不太好,想让你给我指点指点。”

王忆说道:“行呀,你回去安排一下课程,看看哪天下午有课吧,我可以下去去你们学校听课。”

李岩京见他痛快答应下来很是高兴,他深情的看着王忆,感动的说:“王老师,你对我真好。”

王忆避开了他的目光、迟迟没敢接这句话。

氛围不大对。

要下午去听李岩京的课程,那最近可不行,他得等到十月下旬才有空,因为这两天队里还要收地瓜。

今年队里农田种植最多的就是地瓜!

王向红尝过王忆带回来的地瓜好吃,便做出大规模种植地瓜的决定。

海岛农田适合种植地瓜。

因为岛上的农田多数就是沙田,适合种西瓜、地瓜这些瓜。

王忆可是从22年弄了好些地瓜苗子回来,现在一块块农田里爬的都是地瓜藤蔓。

因为拥有沙田,外岛好些生产队都会选择种地瓜。

天涯岛以往也会种植很多地瓜,自然不是为了烤着吃,而是为了晒地瓜干或者冬天蒸地瓜当干粮。

其实社员们挺不喜欢地瓜这种干粮的,吃多了胃里反酸或者烧得慌。

但他们没有吃过王忆从22年带回来的西瓜红蜜薯,这地瓜的味道真是太绝了。

王向红吃过,他对这甜蜜味道记忆犹新,所以一直在等着挖红薯的季节。

如今中秋节已过半个月,地瓜秧子开始败劲了,哪怕之前连续几场秋雨洒落,可地瓜已经长到头了,叶子逐渐发黄。

王向红天天去红薯地里查看情况,如今地里的红薯沟上开裂了,这是底下地瓜大丰收的标志,是地瓜长得大又多才把泥土撑裂出了一个个的口子。

裂口越大证明红薯的个头越大,产量越高。

今天礼拜一的下午好天气,万里晴空中还有几朵白云在飘荡,王向红吃过午饭后便吆喝起来:

“全体社员请注意,全体社员请注意,咱们队里红薯田迎来大丰收,今天下午咱们集体收红薯、集体收红薯!”

学生们一听又有队集体活动而且还是收红薯很开心,吃过午饭赶紧回家去准备家伙什。

生产队年年都会收红薯,红薯产量高,一亩怎么着也有个四五千斤,这东西不稀罕,所以生产队允许大家伙收红薯的时候啃着吃。

新鲜红薯挺好吃的,学生们平日里没得吃,到了中秋节之后收红薯的时间,那可以放开肚皮吃个饱。

不过他们也就吃个新鲜,实际上红薯连续吃上几天就能把人给吃怕。

还是那句话。

反酸,烧心!

王忆换了衣服也得参加劳动,等到日头稍微偏西一些他去找王向红,这时候阳光不太晒了,可以上工了。

王向红蹲在了最大一片农田的地头上。

农田不算大,纵向上能有个二十多米,横向上有七八十米,这一共是两亩二分地,但今年种红薯的时候又往外阔了阔,能有个两亩半到两亩七分地之间的规模。

田地里头红薯绿叶黄叶交错,很繁茂。

风吹过,地瓜叶此起彼伏,真是只看这叶子就会让人生出丰收的喜悦之情。

看见王忆来了,王向红冲他招招手笑道:“你从红树岛挖来腐殖质当肥料的主意真好。”

“主要是王老师有办法杀死里面的虫子。”几个老人扛着二爪抓钩来了。

“是,主要是得杀死里面的虫子,咱都知道红树岛那些烂泥混了好些鸟粪能当肥料,可不敢用啊,里面多少虫子?你弄到红薯田里,一旦孵化了就是虫灾,能把红薯全给毁了!”

“哎呀,不说这些了,今年红薯是大丰收了,你们说这次一亩地能不能出六千斤?”

王真尧老人用抓钩抽打碎一些红薯藤蔓后看向地里撑开的裂缝,说道:“六千斤?我看六千斤打不住!你们看看这地上的裂缝,跟老牛逼的缝子一样,这下面得塞了多少红薯?”

王忆竖起大拇指。

这话到头了,老爷子,你的比喻真是绝了!

王真尧看他竖起大拇指还以为是夸赞自己的眼力劲,便得意的问道:“王老师,你有文化,可你不懂农田作业,对不对?你不会干农活,不懂咱农业收成……”

“八千斤!”王忆断然道。

王真尧诧异的问道:“什么八千斤?”

王忆说道:“咱们今年一亩地能出红薯八千斤!”

听到这话,好几个老人吓一跳:“你这是冒进主义啊,咱队里种红薯多少年,最好的年头最好的田地一亩才能出六千斤。”

“对啊,八千斤?那还是红薯吗?那是、那是土坷垃!”

王忆说道:“挖挖试试吧,我觉得能出这个数!”

这数不是他说的,是他当初买红薯苗时候老板承诺的。

他买的都是脱毒红薯苗,产量很高!

所谓脱毒红薯苗是通过剥茎尖技术把红薯里面的有害病毒给去掉,因为红薯是无性繁殖,病毒会一代代的传下去——相当于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红薯在繁育,所以会导致病毒蓄积。

病毒蓄积影响红薯的产量会降低,通过脱毒保持红薯的原有特性,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红薯的生长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农田,一队学生也过来了。

大人扛着二爪抓钩或者锄头,还有人提着扁担挑着竹筐,学生们则提小竹篮、拎着杀鱼刀,各有分工。

收红薯是每年的例行工作,就像晒鲞一样,不用王向红特意去安排,社员们已经知道自己该去哪片农田忙活了,三五成群、呼朋唤友的便去了。

王向红指挥最大的这块田地,这边人也多。

学生先进瓜田里弯着腰找出红薯藤蔓中贴在地面的大根,一刀割上去断了根子藤蔓便自由了。

他们先去割开藤蔓,后面便有妇女老人用抓钩上去挑起藤蔓开始翻转,将藤蔓缠成一团团的汇聚于一处然后统一抬到地头上。

地瓜叶和地瓜藤蔓不能随意处理。

还绿着的要摘下来喂猪,枯黄的才能收集起来晒干以后当柴火。

一丝一毫不能浪费。

随着一垄沟的地瓜藤蔓被卷出来,开裂的地皮露了出来,看到的人纷纷点头:“今年好收成啊!”

一些老汉拎起锄头、抓钩往手里吐口唾沫搓一搓,准备正式开工。

王向红领着干活,干活之前他先叮嘱:“同志们啊,一定记住了,今年的红薯品种不一般,大家伙下手一定要有数,可不能给出坏了,那样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老汉们对此不以为然,笑道:“有什么好浪费的?大的好的入库存起来,小的瘪的歪瓜裂枣的带回家蒸了,碎了烂了的喂猪,一点不浪费!”

“这红薯品种有什么不一般的?还能长出花生来不成?哈哈,红大紫、白大紫、地桑根、掉把子、十里香,不就这些吗?”

各种各样的红薯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颜色,各有各的味道。

老汉们说的这五个品种就是现在全国范围内最流行的五种红薯:

红大紫和白大紫块大产量高,只是颜色一红一白,吃起来不太甜比较面。

掉把子色红块大,淀粉含量低,生吃脆爽就跟水萝卜一样,但容易掉把儿、容易坏。

地桑根和十里香的产量差一些,其中十里香味道最好吃,蒸熟后很香甜。

当然这都是王忆听社员们聊的,他没吃过这年代的红薯也不准备吃,红薯他只吃西瓜红蜜薯。

他也下手忙活,老师们都下手帮忙。

黄有功背着手在地头上踱步然后沉吟:“落叶黄,天高云淡风清凉,金秋十月社员忙,硕果累累入仓房……”

好些人看到这一幕露出地铁老汉看手机般的表情。

王忆冲黄有功喊道:“黄老师,行了,别吟诗作对了,今天是劳动课,赶紧上手吧。”

黄有功略矜持的脱掉外套中山装,挽起里面衬衣的袖子,这才下地忙活起来。

有社员便揶揄他:“这是城里来的哪个大干部?”

抓钩和锄头下地,然后一串串红薯被拖拉了出来。

蜜薯不会长得很大,但是数量多、个头也匀称,光这一点就足以让社员们惊叹了。

82年红薯长得个头很不均匀,拿人的体型来打比方,就是有的是女兆日月,有的是郭小四。

学生们看到红薯出来了纷纷嬉笑着上来抢着吃。

拿到红薯他们不洗,扒拉掉泥土用衣服擦一擦就往嘴里塞。

然后旁边的老汉们气急败坏的喊:“草鞋,你干啥拿我的衣裳擦红薯?”

“嘿,别动我衣裳我,我衣裳、我我,我那是的确良!”

“黄老师你赶紧看看吧,你的衣服被当成……”

“吾草!”黄有功回头一看不等提醒他的人把话说完便惨叫一声,“我衣裳!”

他把衣裳脱下放地头,这会成了学生们的毛巾,好几个学生用他的衣服擦红薯。

当然他们不是针对黄有功,但凡有人把衣裳留在地头上,这会都已经沾染上沙土了。

还好,沙田的泥土并不泥泞,抖一抖便能把衣服抖擞干净。

学生们不嫌脏,红薯擦掉沙土不牙碜之后就行,他们立马放在嘴里啃了起来。

咔嚓咔嚓和嘎嘣嘎嘣的声音不绝于耳。

西瓜红脆生且多汁,学生们一吃就吃的亮了眼睛:“哈,这个红薯真好吃!”

“这不是红薯,这是什么果子!”

社员们听了他们的话后有的好奇有的疑惑有的撇嘴,还有的笑道:“我看你们是半年没吃红薯又馋这一嘴了,等你们吃它个三天五日的,我看你们还怎么说好吃。”

不管是收拾藤蔓还是从土里扒红薯都要弯腰干活,这田里没有强劳力只有轻劳力、弱劳力和半劳力,大家伙干这一阵也累了。

王向红说道:“行了,先歇歇、都歇歇,同志们都拿一个红薯尝尝,你们尝尝就知道这红薯的滋味怎么样了。”

他说完自己赶紧挑了一个。

挑了一个被锄头拦腰斩断的,他抹掉泥土啃掉断口,然后咬着吃了起来:“好吃!”

(sdingdiannn/ddk94034255/7126418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