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514.红树岛之争(中秋快乐,祝大家永远快乐)

王忆正准备去红树岛甩梭鱼,但后面开始天气不好,正月里的第一场雨在不期然之间降落了。

这也是今年天涯岛上的第一场春雨。

从节气上来说,今年农历的正月初七是阳历的2月19日,今天是雨水。

太平洋的2月和风,给整个东海带来一场小雨,雨水

淅淅沥沥,给东海上的岛屿镀上了一层水雾。

下雨的日子海风不大,吹在身上也不冷,这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了。

杨枝柳条在风中缓缓摇曳,王忆穿着蓑衣在岛上慢慢溜达,往山上草木仔细看看,海岛不经意间带上了一点绿色。

春天正在酝酿。

“轰隆轰隆!”“汪汪汪!”

春雷绽放,带起生产队里的狗子纷纷吼叫,叫声颇多稚嫩。

现在队里人家日子好了,有了闲余粮食,不少人家开始养狗。

外岛渔民挺喜欢养狗的,哪怕在23年也是这样,当初王忆去考核维修厂的维修工们,走访他们家室,发现几乎家家都有一条狗。

既能看门又能陪孩子玩耍。

毕竟渔民天天出海,家里头空着门,这年头小偷太多,有条狗能起到警戒作用。

岛屿被朦胧细雨笼罩,海洋也在细雨之中,一艘艘渔船的船机发出轰鸣声,迅速破开海浪消失在雨雾里。

生产队在下雨天放了假,多数人家都在家里避雨,这时候适合纳鞋底、做手工,但也有零零星星的人穿着雨披混迹在海岸边。

在这些人里,还有一个打扮跟王忆一样的,是寿星爷。

寿星爷也披了一件蓑衣、戴上了斗笠,独自擎着鱼竿在垂钓。

独钓一杆春水。

这是一个安静的日子,王忆在岛上简单的转了转,吃过午饭说自己要午休,然后回到时空屋抵达23年。

好些日子没回来了,生产队大灶已经开工了。

王忆过去的时候是饭店,不少人在吃饭,还有人在门口对着同伴的手机说:“探店不收钱、收钱不探店……”

走进去一看,好家伙,里面有两桌人正在对着手机吃呢,一个在点评蟹黄饼捞饭,一个在点评海养鸡的鸡汤。

都是赞不绝口:

“贵它是真贵,各位,好吃它也是真好吃。这蟹黄饼真是没话说,鲜味恰到好处,绝对是好东西……”

“一份鸡汤66,这滋味没的说,它有一种很独特的香味,说实话家人们,其他地方确实没吃出过这滋味来。单看一份鸡汤带几块鸡肉66不便宜,但这样一份鸡汤配两碗米饭其实能吃饱,70元吃一个满足,我觉得可以,值!”

邱大年稳坐钓鱼台,正在抱着一本《管理的艺术》下功夫,看的王忆忍俊不禁:

“你有这功夫不如出去巡视一下饭店的治安,你搞管理你能行?你得认清自己的定位,你是保安出身,这才是你的专业!”

邱大年闻言抬头,很惊喜:“我草,老板你可是来了,这过完年就没见着你啊,这都要出正月了,一个正月没看见你!”

他是真的想念王忆了。

也有点担心王忆。

要不是王忆时不时给他微信留言布置工作,他都要给王忆报失踪了。

王忆说道:“去边疆那边了,刚回来歇了两天,怎么样,生意和岛屿都挺好吧?”

邱大年说道:“饭店生意很好,越来越红火了。岛屿直接大变样,你等着去看看吧,我估计你都认不出来了,咱天涯岛现在成网红岛了!”

王忆一愣:“又红了?这么容易就能红?”

邱大年嘿嘿笑道:“也不是很容易,是多方面的原因吧,主要是县里帮忙宣传了。”

“因为咱们不是从残联雇佣不少人吗?艾军辉先帮忙给咱们跟残联拉了条线,残联帮咱们在逗引、快收等平台做了宣传。”

“结果有人质疑咱们是作秀,是蹭一些接收残疾人的大企业的热点,然后咱们的员工就去证实了一下。”

“后面县里运营的几个公众号也帮咱们做宣传,然后这最近不是暖和了吗?岛屿收拾干净也绿了,不少钓鱼佬还有野生游客给拍照录视频的发了出去,就这样糊里糊涂的红了……”

旁边有人过来结账,听到他的话说道:“不是糊里糊涂的红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你们这饭店的菜硬、你们自己拥有的岛屿质量硬!”

王忆冲他抱拳。

兄弟这话挺给面子。

“帮这位老哥打个八折!”

他对邱大年如此说。

结账的中年人一愣,愕然问邱大年:“年总,这位莫非是你们那位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肝胆相照、仗义疏财、豪情万丈的老板?”

王忆听的乐。

这人挺有意思:“帮这位老哥打七折!”

中年人吃惊的看向他又要说话:“我看先生你是……”

“行了行了行了,老哥你别说了。”邱大年赶紧拦住他,“打七折我们已经没有赚头了,你再说下去那成了一个菜没点,我们还得搭俩菜了!”

邱大年的媳妇高亚楠给七折结账,其他桌上听到这话的人纷纷对王忆虎视眈眈,对结账跃跃欲试。

见此,邱大年果断把王忆给拉走了:“老板,得了,咱还是撤吧。”

“幸亏你找我来看店,要是你自己看店,我估计你能把咱大灶给送出去。”

王忆说道:“先等等,我过来发开工利是的红包呢。”

他带着一个背包过来的,里面全是大红包,最少的也是6666。

邱大年说道:“等会再发吧?这会还挺忙的,人多手杂,我担心出点事。”

王忆想想也行,便点头。

邱大年见此要领他上楼喝茶,王忆说道:“先等等,我弄了一箱子酒,83年春节时候八大酒厂联合出的,应该是好东西。”

刚结完账的中年人听到这话下意识问:“83年八大酒厂联合出的酒?二龙戏猪酒?”

王忆说道:“好像是这么个名字,一共十六瓶酒,八个酒厂各有两瓶,每瓶的包装上都带了一条龙。”

“你知道这款酒?那你等等,我出去抱回来给你们看看。”

这中年人一听赶紧跟上去。

王忆照例是开着自卸三轮过来的。

一箱酒都在车上。

这酒肯定高端,是组织上给叶长安准备的,整个翁洲没有几箱子。

叶长安特意带到天涯岛准备在大年夜上喝,但王忆来了个狸猫换太子,换了拆瓶五粮液而收下了这箱酒。

本来这酒的外包装很普通,就是个厚实的纸壳箱,上面写着‘八大酒厂名品,共贺新春佳节(特供)’。

白酒收藏行业有说法,一般明摆着写‘特供’俩字的都是糊弄人货色,但也可能出好货,而一旦出好货那就往往是珍品了。

这八瓶酒便是如此。

王忆用个木头箱子给包装起来,然后他用氧化剂处理过纸壳箱了,又往上撒了一些灰尘,让它看起来很有些岁月痕迹——

没办法,酒瓶子可以不处理,解释成这箱子酒当时被珍藏起来所以崭新如故,但外包装箱子必须得处理,八十年代保存白酒,没人能把酒箱子也给保存的崭新如故。

中年人看到他开着三轮车载着这么一箱子酒,顿时有些吃惊:“这老板就是老板,你、你载货方式相当粗犷啊。”

王忆说道:“男人嘛,要的就是粗犷。”

他搬下木箱子打开,里面是个普通粗糙的纸壳箱。

处理之后,已经有了年代感。

纸壳箱再打开,里面是十六瓶整齐排列的名酒。

邱大年拿出一瓶看了看,赞叹道:“这么新啊?我看着不像83年的,像是83天前的。”

王忆说道:“保存的好,这酒是从一个老干部家里收来的……”

“给我看看行吗?”中年人急忙问。

王忆点点头,邱大年把酒瓶递给他。

这一瓶是汾酒,贴的是八十年代普通标识贴纸,中间两个大字是‘汾酒’,下面是‘杏花村汾酒厂出品’的小字。

然后不普通的是它跟当时的汾酒透明玻璃瓶不一样,用了陶瓷瓶,瓶身上环绕烧铸了一圈龙形标志。

中年人拿着酒瓶缓缓转动,看的很仔细。

邱大年看着箱子上的字问道:“这上面说的是共贺新春佳节,那83年是龙年吗?”

王忆说道:“不是,是猪年。”

邱大年顿时疑惑了:“猪年怎么酒瓶子上是一条龙啊?”

王忆说道:“因为每一家酒厂都出了两瓶酒,这是两条龙,而咱们传统文化里有一个成语叫‘二龙戏珠’,二龙戏猪!”

邱大年听后哈哈大笑:“83年就玩上谐音梗了?”

王忆看向中年人问道:“先生是白酒行业的从业者还是收藏家?”

中年人说道:“老板猜的真准,我是前一类,一个白酒经销商。”

“这套酒我曾经听人介绍过,也看到过酒瓶,但从没遇到过一套没开封的酒,而且还是保存这么好的酒。”

他拍了拍酒瓶小心翼翼的放回去,把其他酒瓶挨个拿出来看了看。

八家酒厂的酒瓶样式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上面商标贴纸和龙形图案。

中年人看不准真假,他不是行家,只是听说过这套酒。

不过他心里应该猜测这酒是假的,嘀咕说:“太新了,这保存的也太新了。”

邱大年问道:“这不该是保存的越新越值钱吗?”

中年人下意识的说:“那也得是真——真新,哈哈,老板这款酒确实很新,那老板你发财了。”

“这套酒挺贵的?”邱大年再次问道。

中年人说道:“挺贵的?不是一般贵,说一句无价之宝都不为过!”

“我可没夸张,这是1983年的新春酒呀,里面用的都是各酒厂的陈年佳酿。”

“别说是八大酒厂成套出品了,即使是茅台、五粮液、汾酒这些大牌酒的八十年代初普通瓶装酒,那也得是价值以十万计!”

王忆来兴趣了。

他当时就知道这套酒很值钱,但不知道具体值多少钱。

不过正如中年人所说,八十年代的茅台、五粮液随便拿出一瓶酒都值钱,何况是这种联合出品的特殊产品。

这种酒当时就很贵——甚至不是钱能衡量的,王忆找叶长安打听过,这酒是八大酒厂为十二大后第一个新年送上的贺礼,全是给大领导大干部们准备的。

邱大年问道:“要是卖给你的话,你愿意出多少钱?”

中年人急忙摆手:“对不住,年总,我可买不起,我这身家配不上这样一套酒。”

邱大年眼睛一亮:“真的假的?就这么贵吗?”

中年人暗道这可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假不假的问题,但我能说实话吗?我是这么没情商的人吗?

然后他感叹道:“肯定贵呀,八大酒厂本来是计划从83年到90年,八大酒厂连续八年共同出品贺春酒。”

“但83年酒厂之间关系搞崩了,这计划只执行了一年便被终止了,所以这酒成了绝唱,后来身价一路高涨,现在属于有市无价——价格真不好说!”

你买我鼓吹,我买才不买。

而邱大年眼睛越来越亮,给王忆悄咪咪的使眼色。

饭局中又有其他人出来。

竟然还有人知道这款酒,他是在自媒体上见到过介绍。

这人很感兴趣,急忙掏出手机说:“我找找网上的信息,难不成这还真是那一套名酒?”

短视频APP打开,推送的第一条就是个美女坐在板凳上翘起黑丝二郎腿,文案是‘我要做你的老婆’,下面配词是‘美腿姐姐、谁还没有个大长腿’……

围观的几个人顿时嘿嘿的笑了起来。

这人急忙划走,下一条视频是个披肩发、白紧身衣、黑紧身裙配肉丝的少妇在迈着一晚600块的脚步然后转身摇摆起屁股,音乐是‘我是你的小呀小苹果’,文案是‘翘苹果的后背摇’……

邱大年当场倒吸一口凉气:“老哥,你这天天刷什么啊?一开屏就给你推送这玩意儿——行啊,下次来了小老弟给你弄一盘子海马炖羊鞭!”

这人疑惑的说道:“什么呀?这是怎么回事?这APP怎么胡乱推送?”

说着他急忙往下划视频。

屏幕上又开始“擦玻璃”……

有人问道:“先等等、先等等,刚才那个翘苹果是谁?能不能让我看看她的ID?”

这人不言不语,索性直接关键词搜索,把这套酒给搜了出来。

但搜出来的信息用处不大,介绍的内容跟第一个中年人相仿,并没有关于它具体价格的介绍,因为市场上只存有这套酒的酒瓶子或者部分一两瓶酒,并没有整套酒现世。

邱大年对此失望叹气。

王忆觉得没什么。

这套酒他本来也没打算卖,就是想要留在生产队大灶里当吉祥物的。

他把酒搬进去,让邱大年在墙壁上安装个钢化玻璃保险柜,到时候将这十六瓶酒分别放入。

邱大年说道:“老板我不是说,咱这饭店的档次越来越高了,要不要开分店啊?现在有点应付不过来,要不是限制,那订桌的能订到一个礼拜之外去!”

王忆说道:“可以开分店,但不在城市里开了,去咱们岛上开个饭店。”

“岛上鸡鸭猪的齐全,海鲜更多,然后请个厨艺靠谱的师傅来负责大厨,给咱们岛屿增加一点人气。”

今年开始岛上要投放水产进行养殖了,有点人气是好事。

毕竟那么大一个岛屿呢。

对于这个年代的天涯岛,王忆这边有规划。

既然岛屿如今已经收拾出来了,建起了集成式楼房也翻新加固了老房子,这样一来何不利用一下?

多多少少也能创收。

他想要把天涯岛上的农渔业都给发展起来。

农田要耕种。

海洋要养殖也要捕捞。

不图生意做的多大、赚到多少钱,能把天涯岛给拾掇的热热闹闹即可。

他喜欢热闹。

邱大年手头上有岛屿地图,王忆拉开拿记号笔在上面涂抹规划了一下:

“这里、这里,这些地方都有农田,不过如今荒废了,把它们给收拾出来,雇佣点农民过来种田种菜……”

“这几个地方是水井,看看有没有水、能不能利用起来,现在外岛有海水淡化设备吧?来一套,日产海水起码得两千升级别吧……”

“渔场是重点,等天气暖和了开始下网箱搞养殖。嗯、嗯,也有放养的苗子,反正咱们承包岛屿的时候政府这边有投资要求,往大里整,整出个正经养殖场……”

“鸡鸭猪的养殖要注意,也得雇佣人,不过咱是微小企业,你和墩总弄点信得过的心腹过来负责就好……”

他把自己的构想大概的说给邱大年听。

很简单,就是个海岛新农村的发展项目而已。

邱大年掏出录音机和笔记本记录起来,跟他暂时敲定了发展方向。

这事一聊,时间过的就快了。

王忆抬手看看时间把剩下的活交给邱大年,自己先行回到83年。

后面两天,83年的外岛都在下雨。

王忆没事干,时不时便来23年跟邱大年聊一聊,也领着邱大年到天涯岛去看了看。

正如邱大年所说,天涯岛如今大为改变。

山峦整体还是荒芜氛围浓厚,但已经热闹起来,有一些人气了。

码头上停靠了小渔船,岛上除了生产线建起了一座小冷库。

受制于UPS的供电功率,冷库的容积只有六百个立方,专门用来存放一些海鲜和屠宰后的鸡鸭猪肉。

王忆舍得投钱,这岛屿发展的很快。

所以什么新农村、什么乡村振兴,这些事都很简单。

有钱就行。

初十,22号,拨云见日,外岛连绵了两三天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

这场春雨破开了海岛冬日迷雾,唤醒草木春季的生机。

雨幕落下,一座座小岛就在跳出的太阳里迎来蜕变,海风渐暖、海水渐蓝、草木将绿。

诸多鲜艳的颜色在和煦的阳光里交相辉映,构成了含有蓝色又点映丝丝绿痕的春光!

这便是外岛的只此青绿。

外岛气候很好。

还没到元宵节呢,漫山遍野的树木已经长出嫩芽,野草更是开始拔丝,投影于人眼睛,于是岛上山上开始映上了青绿色。

生活是个圈,节气也是个圈。

又是一个春天降临东海,外岛渔民见惯的春日,又在一座座岛屿上开始崭露头角。

王忆带上秋渭水和老黄、带上一些劳力去甩梭鱼——

梭鱼渔汛到来的时候,狗都能捕捞到这东西,因为它们身躯比较长,狗眼疾手快也能咬住它们。

此时红树岛上春色更浓。

遥望海岛还没什么,但靠近后能看到不久前光秃秃的树木也全数抽芽了。

到处都是嫩芽。

他们赶到的时候,码头处正在忙活,有建筑队在从运输船上往下卸建筑材料、卸装备。

而在旁边则有几艘渔船飘荡,船上有人皱着眉头,在岸边则有一群人盯着他们虎视眈眈。

船上的是渔民,岸上的是天涯岛社员。

双方没有剑拔弩张,但空气里的氛围可不太好。

王忆乘船到来,双方都有些欢呼雀跃:

“那是王老师来了?行,王老师是个能说理的人,让他说说理。”

“王老师带着人来了,太好了,不是要跟咱比谁的人多吗?那就比啊,看看是谁人多!”

秋渭水见此说道:“王老师,事情好像不对。”

王忆想起前几天跟寿星爷聊的话题,猜到了对峙双方的原因,忍不住的叹气道:“不好办,这是有渔民想来捕捞被咱们的人给挡住了。”

确实如此。

来的一共是五艘渔船,归属于两个不同的村庄,船上的人王忆都印象,彼此之间认识但不熟悉,应该是来天涯岛看过电视吃过饭。

也是有这个缘由,所以双方才没有直接明火执仗的干起来:

外来渔船想捕鱼,被天涯岛维修组给制止了,双方以此引发了矛盾!

果然,王忆开船靠过去后立马有人向他告状:

“王老师,你是公众又明理的大学生,你来评评理,这红树岛海域自古就是咱公家的地方,我们来捕鱼怎么不行了?”

“就是,哪怕你们承包了红树岛,那附近海域也不能都属于你们吧?没这样的道理!”

“王新肃他太霸道了,说你们承包了红树岛就承包了这里的海域……”

王新肃怒道:“当然了,这是规矩,我们承包了红树岛,红树岛周围这边的海域紧接着红树岛,那就是归我们用了,这里面的渔获也是归于我们的。”

“整个东海都在紧接着红树岛,那整个东海都归你们行不行?”立马有人反唇相讥。

“王新肃你真行,解放前的渔霸都没有你霸道!”

“咱去找王队长,看看王队长怎么说,难不成他王队长不是人民的干部了、不是人民党员了?现在他天涯岛发展起来了,就要当资本家来奴役咱人民群众了?”

船上乱糟糟,王忆听的一个劲摇头。

其实他这会领着小媳妇牵着狗,更像是出来欺行霸市的渔霸。

他开船靠近几艘渔船扔了几根烟出去,说道:“同志们、同志们先别着急也别生气,咱们有话说话,有理讲理。”

“老话说的好,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声高,咱们慢慢说。”

他现在威名很大,在渔民们眼里,他是城里大官的孙女婿又跟其他大官关系好,甚至跟治安局局长称兄道弟,这样面对他心里多少有点怂。

另一个王忆领着天涯岛干的好,他们跟着沾光了,看电视、去吃饭、看电影,甚至天涯岛还给他们岛上打了水井。

那么于公于私,他们在王忆面前都硬气不起来。

而王忆又给他们分烟先说好话,他们拿到香烟后燃点,愤怒的情绪有所减缓。

王忆说道:“首先咱们都知道,这岛屿确实被我们王家给承包了,是吧?”

渔民们有的点头、有的不服气要反驳。

王忆摆摆手说道:“先听我说,别着急,待会我愿意听你们说话,咱们不就是要讲道理吗?”

这样所有的渔民都点头了。

王忆继续说道:“其实咱们的矛盾很简单,人民内部的矛盾,谁也别想着扣帽子、挑捻子。”

“岛屿承包,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海域也该归属于承包人,这是国家明文规定,这个可以去城里找公家打听。”

“实际上我们承包红树岛目的就是为了四周海里的渔获,否则我们承包岛屿有什么用?岛上不能种粮食不能种菜,这个咱们都知道,种粮食种菜还不够来往飞鸟祸害的。”

“那你们可以抓鸟啊。”有人立马说道。

王忆摆手:“不能抓,我们跟省里有关单位签下保证书了,不光不能抓鸟,还得保护岛上的鸟!”

“承包岛屿是要花钱的,实实在在的花钱,把钱交给国家,其实你们和我们都知道,这承包的就是周围的海,就是为了弄点渔获。”

“因此咱们矛盾是什么?是我们承包的范围有多大!”

渔民们抽着烟叹气。

心里不服气却没什么好说的。

承包海岛当然连带着可以承包一片海域,否则光是承包岛屿,谁会承包呢?承包了又没用!

王忆看向岛屿合计了一下,说道:“这样,现在是新社会新时代,要发扬新风格。”

“我们岛屿占据的海域规模不大,沿着海岸线往外伸展出来一百米就行了,怎么样?”

维修组和船上的社员都不愿意了:“啊?才伸展出来一百米?”

“王老师,这这这、咱们这还承包个屁,这么点海面下能有什么东西?”

“王老师你不能心慈手软,他们这些人我都知道——高鸣,我记住你了,以后你别再上我们天涯岛,别去看电视也别走亲戚了,更别想来我们门市部买东西!”

“记下他们,以后更不让他们去买药看病!”

听到这些话,外岛的渔民愁眉苦脸。

胳膊扭不过大腿啊。

天涯岛,他们得罪不起!

王忆听着身后愤愤不平的吵闹声皱起眉头,大喝道:“咱王家现在是谁当家?你们当家还是我当家!”

大家伙纷纷停止抱怨和谩骂,纷纷说:“王老师你当家。”

王忆说道:“我当家,就听我的!”

“红树岛海岸线往外延伸一百米是咱们承包海域范围,再往外的渔获就不归咱们了,但是!”

他重重的咬了下字,说道:“但是,同志们,我们今年开始肯定要搞海洋养殖了,养殖期间一些鱼笼啊线绳啊难免会往外拓展,到时候你们可以在一百米外海域捕捞野生资源,但不能碰我们养殖的东西!”

这话是讲道理的。

现在刚改革开放没几年,海上情况比较混乱,不少人占国家便宜,随便找一片海就养淡菜、养紫菜、养螃蟹。

前两年的80年开始,国家攻破了花蛤的人工养殖技术,于是又有人随便占领无人岛的海滩养花蛤……

这些养殖场所都是偷偷占了国家资源的,但渔民们不会去打捞人家的东西,这算是渔民约定成俗的小规矩。

王忆说了自己的要求,其他人便纷纷点头。

矛盾化解。

维修组继续干活,社员们开始分船下网捕捞梭鱼或者钓梭鱼,王忆乘船去查看码头的建设情况。

这里工程队中负责的叫戴彬,在部队服役的时候是个班长,退役后一直跟着常太阳。

常太阳已经给他说过王忆的背景,所以哪怕双方第一次相见,他还是对王忆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

“王老师,您今天过来视察工作?刚才您事情办的真敞亮,让人很佩服!”

王忆笑道:“戴班长谬赞了,我们社员还觉得我处理的很软弱呢。”

戴彬摇摇头:“您这不是软弱,这是讲理、这是同情老百姓。”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在旁边都看明白了,其实那些人很尊重你,你要是坚持赶他们离开,他们不会赖在这里更不会跟你顶牛。”

“可你还是选择先退让一步,这种态度、这种心胸是难得的。”

他的话说的诚恳,弄的王忆怪不好意思。

但戴彬说的是实情,他愿意退让就是同情渔民,反正他们又不靠红树岛四周海域里的野生渔获吃饭,何必非得跟渔民们争夺利润呢?

让利与他人,这是一种心胸。

戴彬夸赞之后开始给他介绍起工地进展。

刚开工不到一个礼拜,进展却已经很快了,底层基桩打好了,已经开始往下送建筑材料了,一旦建筑材料送到位,剩下的工作很简单:

铺设码头桥面,加固整体结构,这样一座码头便建成了。

(sdingdiannn/ddk94034255/70321499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