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武侠 > 武唐仙 > 第六十四章 武承肆

武唐仙 第六十四章 武承肆

作者:酥酥麻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1-08-25 00:21:12 来源:顶点小说网

“曾賦加矣,尚将援之以更端焉,夫二非周制也,公若曰:昔之人而既加富之矣,何论于今哉?告有若曰:自古闻有忧贫之民,未闻有忧贫之君,君而忧贫,已可耻也,忧贫而人又不信,其奈之何……”

“妙!”

看着萧业一字一句写来,姚崇不由抚掌:“此子破题周正严谨,挟大义,正合人臣本份也!”

“嗯~~”

任知古捋着胡须,缓缓点头。

王珣与袁恕己也是目中绽现奇光,显然是认可。

武肆嗣留着四人的神色。

说起来,武承肆的前半生挺坎坷的,这要从他的父亲武元爽说起。

武德三年,武士彟原配病死,李渊把前隋宰相杨达年逾四旬的老姑娘杨氏配给武士彟,为武士彟连生三女,媚娘是第二女,在武士彟病故之后,武元庆、武元爽兄弟时常欺凌杨氏母女,杨氏带着三个女儿忍气吞声度日,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后随着媚娘当下皇后,杨氏母女媳妇熬成婆,展开报复,把武元庆流放龙州,武元爽贬谪濠州,不久,武元庆死,武元爽又被流放到振州,数年后坐罪处死,武承嗣等家人被驱到五岭以南。

虽然报复了武元庆、武元爽兄弟,心中大快,但是武士彟没了后,也不是个事,于是媚娘让她的外甥贺兰敏之接续,赐姓武,谁料贺兰敏之不自爱,与外祖母杨氏私通,又为非作歹,媚娘忍无可忍,将之流放雷州,武士彟香火再次中断,无奈之下,只得招回武承嗣,接续香火。

由此可以看出,武承肆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能识几个字已殊为难得,萧业的文章他也看不懂,却是见着任知古四人均是嘉以赞许,心里不禁对萧业起了意。

‘呵,兰陵萧氏?被压三十年,我若起用他,他还不感激泣零?’

武承嗣暗暗一笑。

“嗯?史进也开始动笔了!”

突然姚崇又道。

众人的目光纷纷移去。

武承肆见着陆续现出赞许之色,心中又是一动。

也许……这史进也可以留意下?

“诶?陈子昂也动笔了。”

考官只是大略看一看考生的情况,就会移开关注,三千名考生,不仅仅是武承嗣有择取党羽爪牙的需要,朝中各派系也会趁机吸纳所需的人才。

……

不觉中,天色已过了晌午,萧业第一题写完,检查了遍,腾抄上卷,才向外招手。

这不是交卷,而是叫唤吃食。

不片刻,有吏员送来两张肉饼和一碗清汤。

因乡试连考三天,考生光吃干饼是不行的,是以制了肉饼,并由文昌帝君耗费文气保鲜,以防变质。

可以说,仅站在神灵的角度,乡试也比院试重要多了,不惜耗费香火之力。

两块大饼入腹,又有清汤调和着肠胃,萧业只觉身心俱爽,如今的他,已经入了道,修成无垢之体,气血两旺,自然不须如常人那样,饭后要小憩片刻,回复精气,不过萧业仍是微闭双目,调息了大半个时辰,才看向试贴诗。

以建康为题作律诗。

律诗不同于绝句,要求字句、押韵、平仄、对仗严谨,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萧业本能的脑海中浮现出李白的登凤凰台,不禁暗暗一笑,提笔书写。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洛阳不见使人愁。

“嗯~~”

萧业满意的点了点头,揭起诗贴,吹了两下,到底是李白名篇,读起来就是舒服。

在腾抄上试卷之后,又去看五经题。

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第一题来自于周易: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第二题来自于尚书:其唯吉士,用励相我国家。

第三题来自于诗经:自以为始,岁其有。

第四题来自于春秋: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第五题来自于礼记:天子乃命将帅,选士练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凭心而论,这五道题里虽然都没有玄机,考较的却是扎实的基本功,只有通读经史子集,旁征博引,才能信手答来。

默默思索了片刻,萧业提笔书写。

不觉中,一夜过去,到第二天正午,五道五经题答完,检查无误,遂腾抄入试卷。

其实考试考到这个阶段,比拼的已经不完全是学业,而是精力和耐心,萧业就亲眼看到,对面有两个考生考到人事不省,昏迷过去,被抬出了考场,显然是心态崩了。

不过这已经算好的了,在地球历史上,常有学子考到生出幻象,乃至于发疯,几乎每一场都会有这种人,而此世有文昌帝君镇压邪祟,最多也就是吐血昏迷,回去休息一阵子就能恢复,不至于搭上身家性命。

这实际上又是一次优中选优,乡试的出题与会试是一样的,乡试是进京之前的最后一次筛选,把心力、精力不合格者全部淘汰,只允许最优秀的考生进京赶考。

萧业暗暗摇了摇头,用过午膳,休息了小片刻,就开始解策论。

在乡试中,对策论的要求依然不高,主要还是看四书五经,经文是择取的标准,策论只是影响到名次排序,试贴诗的影响力最小。

策论也有五题,每一题都有两三百字,提出问题,要求考生以三到六百字作答,字数不足或者超过,都作废卷处理。

策论同样存在套路。

所谓判必通律,策必稽古,写策论必须从四书五经中择取圣人之言,指出圣人如何解决问题,还要把典故写出来,证明不是自己胡编乱造。

通常来说,考生缺少实干经验,写出来的策论大多如空中楼阔,虚浮不实,考官也不会对策论多做要求,只有在会试时,才真正看中策论,到了殿试,就只考一条策论。

萧业也控制着策论的水平,他给自己定的标准是言而有物,下笔不空泛,兼顾文彩,以免阐述过深,引来了不必要的关注。

毕竟文才领先,尚可说天赋异禀,但是没经历过的事,也能写的妙笔生花,这就有问题了,要知道,这是个道法显于现世的世界,虽然在文昌帝君的镇压下,几乎不可能有以术法作弊的机会,却也并未全无破绽可寻。

比如黄梁一梦……

让你在梦里经历一世,一觉醒来,什么经验没有?

又比如以符篆临时开启灵慧……

凡有这方面的嫌疑,都要尽量避免。

(sdingdiannn/ddk265513/186747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