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投资时代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基金销售神话!

重生之投资时代 第四百二十一章 基金销售神话!

作者:依稀初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3-22 18:39:04 来源:顶点小说网

“苏总,恭喜啊!”

见到苏禹到来,原本与于晓兵正交谈甚欢的华商银行支行行长微笑地靠近苏禹,伸手招呼道:“这样火爆的基金份额申购现场,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苏总在国内资管行业的影响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李行长客气了。”苏禹呵呵笑道,“今天还得多谢李行长亲自过来督导工作啊。”

李行长笑着回应道:“应该的,毕竟苏总你们公司可是我们支行的首要大客户,我们若不能服务好你们,岂不是我们的失职?说白了……我们银行也只是服务业嘛,你们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哈哈……”苏禹大笑了一声,说道,“李行长这话说的,可真是风趣。”

“实话实说啊。”李行长姿态放得相当低,“我们整个支行,确实也都指望着苏总你们吃饭啊,所以希望咱们以后……还能够加深一些合作。”

苏禹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道:“李行长确实是个优秀的合作伙伴,你放心……我这人是很讲旧情的,只要大家能够合作愉快,我没道理不跟你们行继续合作,不过在合作期间,李行长也得为我们争取一些有利条件才是。”

“这是自然。”李行长说道,“要是你们公司,愿意接受新增贷款的话,那就更好了,最近国家在这方面有政策,如果苏总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公司争取到10个亿以内的低息贷款。”

苏禹微笑地回应道:“这就不必了。”

当前公司资金账户上,都还躺着好几个亿的现金。

而且,公司本质主营业务,是资管业务,并不是重资产端的业务,根本用不上太多的运营资金,贷款经营,真就毫无必要。

“苏总每次都断然拒绝,总是让我的这番好意,无任何发挥余地啊。”李行长呵呵笑道,却也知道苏禹是肯定不会接受他所提出的贷款业务的,毕竟禹航投资公司现金流极为充盈,且当前公司在运营上,也没遭遇到需要急速扩张规模的事情。

苏禹微笑地道:“李行长的这番好意,我肯定心领的,你放心,如果有一天我们禹航投资公司有贷款需求的话,第一时间,绝对忘不了李行长,不过……就是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李行长愿不愿意帮忙了?”

作为像‘华商银行’这种国内顶级银行机构来说,苏禹是最清楚它们的脾性的。

那就是在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它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硬塞给你;在你恰恰需要钱的时候,可能大概率需要的额度贷款,就批不下来了。

所谓‘晴天撑伞,雨天收伞’。

在金融机构严格的内部风控体系下,往往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苏总说哪里话?”李行长呵呵笑道,“你们‘禹航投资’的信用评级,在咱们银行内部,一直都是相当优质的,只要苏总一句话,贷款额度上,别说10个亿,20个亿我也帮忙替苏总你们公司申请下来。”

现如今禹航投资公司的资管规模,已经达300亿左右了。

按照300亿的资管规模,就算不计算禹航投资在资管业务中,所获得的超额业绩分成,只计算基金管理费,那一年的基金管理费,也超过10亿规模了,然后再计算禹航投资最近一年投资的各种项目,参与的股权、股票投资,公司明面上的收入、资产合计,那都是远超20亿这个规模的。

如此,经过初步评估后,从银行机构贷个20亿,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也因为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此刻李行长才敢在苏禹面前,信誓旦旦地说出这番话。

当然,如果禹航投资真愿意贷这么多钱,李行长也是打心底里高兴的,因为他知道对于此刻的禹航投资公司来说,20亿的数字,对方还起来,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负担。

“20亿?”听见李行长提及这个数字,苏禹微微惊讶了一下,说道,“李行长还真看得起我们禹航投资公司啊。”

李行长回应道:“不是我看得起你们禹航投资公司,是我知道苏总在国内金融市场中独一无二的赚钱能力,就国内金融交易市场来说,20亿的这个数字,对于苏总来说,真就是小菜一碟了。”

“李行长这高帽戴的,我实在有些受宠若惊啊!”苏禹回复道。

随着俩人简短的闲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整支‘禹航3号’基金可申购份额的数量在锐减,而华商银行专用托管资金账户里面的入帐资金,却在飞速膨胀,一步一步地向着百亿关口迈进。

上午10点15分,所剩基金份额锐减到35.25亿。

10点45分,基金所剩的可申购份额,锐减到了22.32亿,而此刻聚集在公司内部的投资者人流,依然没有任何的减少趋势。

11点02分,基金所剩的可申购份额,开始锐减到20亿以下,而这个时候,聚集在公司内部的投资者人流,彼此间的骚动也变得越发明显和激烈,甚至还有人因为插队,差点打起来了。

11点30分,在两市盘面定格,市场迎来午间收盘的一刻,禹航投资公司内部的投资者人流,依然没有丝毫减少,而这个时候,还没有申购上基金份额的投资者群体,内心的焦躁和急迫,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当然……在大家焦躁和急迫中,也有一些投机分子,开始转手溢价倒卖刚刚到手的基金份额合同。

11点55分,临近午间12点,整支‘禹航3号’基金的可申购份额,开始锐减到5个亿以下,即整个线下申购活跃,至此也进入到尾声阶段。

而到了这个时候,除了接待会议室里聚集的几百人以外,公司外面排队的人群,在明确知道申购成功的机会渺茫后,终于开始慢慢散去,当然……在这阶段中,溢价出手购买其他人手里基金份额合同的投资者人员,也是瞬间增多。

12点16分,在大家最后的疯抢下,‘禹航3号’基金线下申购活动,在所有可申购基金份额全部销售一空之后,戛然而止。

最终,在整个上午,共计接待了3678位线下投资者的情况下。

‘禹航3号’基金的整个线下申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终于算是完成了,累死了。”12点40分左右,已经空了的公司接待会议室里,公司基金业务部经理于晓兵擦了擦额头上不知道流了多少次的汗水,向苏禹报告道,“线上、线下的申购活动,都已圆满完成,根据后台数据显示,共计7592位投资者参与了咱们新发行基金的申购,其中……有139位投资者,进行了1000万份额的顶格申购。”

“好!”苏禹轻轻拍了拍于晓兵的肩膀,然后又环首看了看会议室里的员工,以及华商银行派驻的几个工作组,微笑地道,“辛苦大家了,李秘书已经安排了午餐,今天中午大家就一块用餐吧。”

说完,苏禹与华商银行的那位李行长一块有说有笑的走了出去。

而于晓兵以及公司其他员工,则跟随在俩人后面。

到了吃饭的地方,秘书李小玲,以及公司行政处的几位员工,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山珍海味、秀珍佳肴,一应俱全。

看见满桌的美味佳肴,所有人的肚子都咕噜作响。

毕竟此刻时间已经过了下午1点钟了,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大家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大家随便坐,随便吃,不用客气。”苏禹看着在上午工作中出力的公司员工,以及华商银行的工作组,还有媒体方、证监局的一些人员,说道,“今日公司基金发行的工作,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全靠大家的辛苦支持。”

说完,苏禹轻轻地从桌上端起一杯酒,爽快地敬了大家一杯。

在他表完态之后,接下来大家就比较随意了,有人高声阔谈,有人狼吞虎咽,有人攀拉关系,互相喝酒,有人彼此庆祝,畅谈未来……总之,在上午高度紧张工作之后,这一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松了下来。

苏禹喝了两杯酒,简单的吃完了饭,然后让于晓兵控场,自己就随秘书返回了公司。

毕竟,虽说‘禹航3号’基金的发售事宜,已经圆满完成了,但接下来……封闭运行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当苏禹回到公司,还没有来得及来到交易室。

他的手机上,一连串的恭喜短信,已经是蜂拥而至,同时……关于‘禹航3号’基金100亿额度,半日内即销售一空的新闻,也迅速登上了国内各大财经新闻网站的头版头条,引起了整个国内资管投资界的关注和讨论。

“这什么速度啊,100亿规模的基金,半日内就销售一空了?”

在关于‘禹航3号’基金产品各种新闻满天飞舞的时候,这一刻的禹杭,精达投资公司内部,总经理顾池江简直是惊掉下巴:“就算是提前造势,业内公募基金的销售,也没这么快啊,什么时候……国内的高净值客户群体变得这么疯狂了?”

他们要想发一支新基金,可谓是求爷爷、告奶奶也没人愿意申购。

然而,这事一旦发生在‘禹航投资公司’身上,其结果就彻底颠覆了业内三观。

“这也许就是‘财富’的魅力吧!”顾池江身旁,基金经理林廷宗忍不住感慨道,“其实市场冷淡,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市场缺钱,而是大家见不到足够的赚钱效应,不愿意投资进来。”

在林廷宗看来,‘禹航3号’基金的发行,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功。

其道理,也莫过如此。

那就是作为基金的管理人,苏禹凝聚起了这种极致的赚钱效应,所以不管股市投资环境多么冷,这些投资者在极致的赚钱效应下,还是愿意大手笔的,不顾一切地进行投入,甚至是抢着投入。

“你说得对。”顾池江点了点头,“业绩神话铸就的赚钱效应,使市场上的那些高净值投资者们,也在瞬间失去了理智,私募产品,半日100亿的销售奇迹啊,在整个业内,真就是闻所未闻。”

这样的销售神话。

可以预见,不止将苏禹抬上业内明星基金经理的顶流位置,还会将‘禹航投资公司’抬上国内一流私募基金公司的位置。

这是顾池江求而不得,但又无比羡慕的事情。

同样的,在精达投资内部核心基金管理人员无比震惊,三观都被颠覆的一刻。

非私募机构中,诸如华商证券自营投资部这种国内一流大型资管机构,内部核心资管人员面对着‘禹航3号’基金产品刚刚创下的基金销售神话,一时间,也是目瞪口呆,惊骇莫名。

“呵呵,半日100亿的销售规模,这就算是咱们公募基金,也是有好几年没看见过了吧?”燕京,华商证券自营投资部,总经理廖光华不禁感慨道,“禹航投资的这位苏总,真是越来越牛了啊!”

“半日100亿的销售规模,不止最近几年没见过,混合投资的股票型基金产品,之前就没出现过这种销售速度。”廖光华身边的助理接过话说道,“这一次‘禹航3号’基金的发售,简直是震碎了业内的三观。”

廖光华微微颔首道:“是厉害!我听说这支基金在公开发售的时候,其发行方还规定了每个投资者的申购份额上限?”

“对!”助理回应道,“个人最多申购1000万份额。”

廖光华听见传言果然为真,不得不赞叹道:“很牛啊,在限制了个人申购份额上限后,还能取得这个销售成绩,真是令人不得不惊叹。”

“确实。”助理应道,“现在消息爆出,整个国内资管行业,都沸腾了。”

廖光华点了点头,说道:“沸腾一下好啊,之前大家都说市场缺钱,基金发行不出去,国内投资者没有投资基金产品的意识,现在……恐怕没人敢这么说了吧?真是厉害啊,国内的业内现状,完全被他一人给打破了。”

而正如廖光华助理猜测的那样。

这一刻,国内的整个资管行业,不管是私募、公募成分,还是国资管理背景成分,所有的业内资管人士,面对着‘禹航3号’基金创出来的销售神话,都是三观崩碎,觉得完全不可思议。

(sdingdiannn/ddk17760307/76387509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