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慷慨天山 > 第八章 沙梁子挖地窝子

慷慨天山 第八章 沙梁子挖地窝子

作者:奕辰辰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5-20 14:03: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寒流来的凶猛,走的也快。第二天傍晚时已经彻底过去,气温开始回暖。

刘振华比司号员起的还要早些,站在营地中央向垦区的方向眺望着。

天山上还覆盖着白茫茫的雪,放晴时和晚上截然不同。一道道黑色的沟壑,将白雪分割开来,在晚上有些狰狞,现在却是有几分可爱。

司号员吹响了起床号,整个营地经过一夜的寂静再度“活”了过来。

“今天这个天气,咱能一口气赶到垦区!”

指导员拿着地图对刘振华说道。

刘振华沉默不语,双眼仍旧牢牢的看着远处的天山。逐渐强烈的阳光刺的他眼睛有些疼,他却舍不得移开。

“这山真他娘的好看啊!金红金红的,跟地主老财的聚宝盆一样!。”

刘振华感叹道。

指导员也放下地图,和他一起眺望起巍峨的天山。

这座将整个新 疆一分为二的壮阔山脉,不知在这片土地上矗立了多久,而刘振华等人的目的地,就在眼前这座山的山脚下。

从景化前往垦区的途中一路顺畅。

荒无人烟的地方很容易失去方向,不过刘振华是侦查兵出生,只要抬眼看看日头,就能分辨清楚该朝哪走。

在地图上,垦区的位置被一个红圈圈起,没有名字,没有地标,尽皆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典型的风头水尾。

沙漠的风吹过垦区的戈壁,再刮向城市。天山的雪水流到此处,早已被戈壁上的沙土地吸的干干净净,连水汽都剩不下。

这里远离了他们知道的所有,前人从没有足迹到此。刘振华抬头望着天,视线没有任何阻挡,很高很远,离云和太阳都很远。

寒流虽走,风却不停。裹挟着的风沙在白雪上覆盖了一层诡异的黄色。

烈日、霜冻、寒风,盘桓在戈壁滩上,唯有刘振华和身后战士的呼吸与之抗衡。好似整个世界上都在这里迷失了,变得毫无生气。

四处都静悄悄的,静的却又让人窒息。风吹雪和沙,更没有打破这种死寂。只剩下齐腰高的红柳和梭梭,怒视着隔壁和极为遥远的天,丝毫不妥协更不会祈求任何怜悯。

战士们不论是面向什么方向,站着还是蹲着,都得硬挨着寒风的鞭打。

刘振华双手叉腰,反复打量着这片自己今后就要在此扎根的地方,一脸严肃。

“这地方怎么待……比南泥湾还差!”

“南泥湾至少还有窑洞住,这里雪地光天的……连挡风的地方没得……”

“我一个老乡比咱们先开拔半个月,说晚上那狼嚎的,就像在耳朵边上似的……”

身后战士们的议论传入刘振华的耳朵,身旁的指导员也是一筹莫展。如此的自然环境已经远远超过了能用语言解释的范畴,两人都不知该对战士如何开口,只能紧锁眉头,撇着嘴角,尽力绷住自己的情绪。

过了片刻,刘振华慢悠悠的转过身,对着战士们半开玩笑的说道:

“这地方不错吧?!”

全连没有一个人回答。

“咱们连垦区得有个名字,上面没给,你们谁有好想法?大家一起取个!”

刘振华为了调动下大家的情绪,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一说起名字,战士们又热闹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议论个不停。刘振华干脆举起地图,对众人说道:

“从地图上,咱们垦区东边有道梁,一直往西通过去连着沙漠。不如就叫沙梁子!”

指导员当先拍手叫好:

“这名字又好记又响亮,以后出去碰见人就说咱是从沙梁子垦区来的!”

新 疆土话里,对什么东西都爱加个“子”。内地的洋葱在新 疆叫‘皮牙子’,女人叫‘羊缸子’,小男孩是‘巴郎子’。‘沙梁子’这个名不说有多好,起码接地气,谁都能听懂,也能理解。

取名字为的就是让战士们对这里有一种归属感,垦区的名字就和部队的番号一样,不需要花里胡哨,但一定要捅进战士们的心窝子里,让他们打心眼儿里觉得合适!

取好了名字,首要解决的便是住的问题。

这难不倒刘振华。

当年能在南泥湾挖窑洞,今天就能在天山脚下挖地窝子!

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极为简陋的居住方式。和字面意思一样,就是在地面上掏个窝子下去。

刘振华拿起坎土曼,给大家伙儿做起了示范。

他先在地面上平平整整的挖下去个方形的土坑,然后再用红柳和梭梭的细枝粗枝分别做成檩条和椽子。最后在上面铺上芨芨草,化了些雪水和泥,压在芨芨草上,形成一层厚厚的“草泥”,便算是地窝子的屋顶。最后在正中间留个天窗,就算是挖好了!

“只要比咱们以前挖的战壕宽一点就行了,门口不用大,猫着腰能进去,能躺平了睡觉就行。另外千万要注意冻土层!绝对不能用蛮力!得从边缘上一点一点的把它撬松动了,再挖。不然再硬的坎土曼都得崩卷刃了!”

刘振华提醒道。

冻土层从地面算起,一直往下有90公分甚至1米多。冻土层里混着戈壁石,有大有小,和冻土牢牢混在一起,是挖地窝子时最大的拦路虎。

“以后就不用睡大炕了!听说迪化成立最好的饭店就是两人一间,咱们在这里也能享受!”

刘振华看战士们对地窝子还有疑虑,出言调侃道。

地窝子不能挖太大,尤其这是为了临时应付。只能挖个“两人间”、“三人间”。再大的地窝子得等开春了去林地里砍树,把树枝子撑在里面当梁柱才行。不然地窝子就容易塌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刘振华自己带着两个班先挖出伙房,剩下的由指导员带着挖营房。

“炊事班先生火做饭!其余人执行任务!”

人是铁饭是钢。行军了一整天,现在还要干活儿,战士们早就饥肠辘辘了。连队从营地里带了不少馕当干粮,炊事班长还带了些白菜、胡萝卜、皮牙子,都是耐放抗冻的冬菜。

伙房最重要的就是位置。

做饭得生火,生火就有烟,所以伙房必须得选个通风好的地方。

不过风太大了也不行,吹得火势滔天,会把伙房都一并烧没了?这里可没有多余的水用来救火,刘振华渴了也都是随手抓一块雪,塞进嘴里。

刘振华走走停停,终究是找到了一处通风好又不直冲着风口的地方。

“连长,挖多大的伙房?”

住惯了营房的战士摸不准具体的尺寸。

刘振华在心中大概估算一番,用步子划出了大致的构架。

“就这块见方的挖下去,差不多够咱们用的!”

战士们应了一声,刚把抢支在一旁,围城篝火状,坎土曼已经啃下了一块冻土地,虎口都被震的生疼。

刘振华点出了这两个班中块头最大的几人,成立两个突击队,和自己一起先把这层动土挖干净后,再让剩下的战士们一鼓作气的往下挖。

“嘶……”

“连长你没事吧!”

一不留神,刘振华又拉扯住了以前的旧伤。

机枪手立马上前把他扶到一旁休息。

刘振华拄着坎土曼,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让他赶紧去干活儿。

日头正高,地温也有所回升,正是一天中挖地窝子最宝贵的时间,耽误不得!

略微休息了片刻,刘振华也重新甩开帮子干起来。

伙房旁还要再扩出来一块作为菜窖,刘振华用手中的坎土曼在伙房后左后侧又划出来一块地方。

“炊事班长!”

“到!”

班长小跑着到刘振华身旁,等候命令。

“菜窖的位置是放在左边好还是右边好?”

刘振华看着自己刚才划出来的地方,左右比较着问道。

“连长,左右都不影响。但菜窖得深些,还得防水。不光是冬天的雪水化了渗透进去,还有开春的雨水!菜窖一进水,粮食都扛不住,泡烂了没法吃了。”

炊事班长说道。

这样的地面情况,多挖十公分都是个大工程!

刘振华抬头看了眼太阳,距离天黑还三四个小时。

新 疆在中国最西,首府迪化和内地的时差足有两个小时多。每天过了四点半才是下午,夏季的时候天要到接近十点钟才会黑。即便在二月,天黑也要到七点多。

“两米五,够不够深?”

刘振华问道。

“差不多够了。等入夏之后,我带着班里人再往下挖点就行。”

炊事班长回答道。

只要能先渡过这两个多月,等开春天气暖和了一切都好说。

刘振华带着突击队整整挖到天黑才算是把伙房弄出来个模样。还特意把顶子钉子弄成三角状拱起,为了防雪水、雨水倒灌,还有风沙不会堆压在顶子上。

伙房完成后,战士们却还未挖完自己的“两人间”、“三人间”。

“今晚怕是得露宿了!”

指导员忧心忡忡的说道。

“打雪墙挡挡风,先过了今晚再说吧。”

刘振华说道。

这是和本地老乡学来的土办法,把雪当场泥巴,就像“干打垒”一样,内里直立,外层有坡度。比人坐下来高个十几二十公分就可以。一般是迎风打成一个拐角,四面不围合。围合起来,反而易起小旋风,在里面打转,把人吹的更难受。

刘振华把整个连队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收集周围的散雪,将其集中堆放。第二组负责将自己的铺盖卷围中空的墙壁,最后一组则全是个头高的,将集中起来的雪倒进铺盖围起来的空挡。

这积雪想要铲进里面、再压结实,必须得从第二组人的身子上掠过去。不到片刻功夫,散落下来的雪花就在他们的帽子和衣服上裹了厚厚一层,几乎都看不清脸。

雪墙打好后,挖地窝子时从冻土层李翻出来的鹅卵石垒成了个塔状的炉子烧火,全连的战士们都躲在雪墙后面,地上铺着铺盖,挤在一起,抱团取暖。

“那天行军冻伤的,到中间来!”

刘振华说道。

冻伤不好的很慢,尤其是容易复发。

新 疆戈壁滩上冬天的夜晚温度可以逼近零下40多度,刚撒完的尿,都能立马冻成冰块。炊事班锅里的烧的开水,边缘离火远的部分,都会浮起一层薄薄的冰片。

“一个炉子虽然不够暖和,但雪墙把风挡住,还是好多了!”

刘振华搓着手对指导员说道。

虽然连里都是火气正旺的小伙儿,但还是暖和些好。暖和些不生病,睡的也踏实,开荒建设垦区才有足够的精神!要是休息不好,吃饭都不香,哪还有力气挥坎土曼?

“等咱们把地窝子都挖好,再多化些雪水和泥,给每个地窝子里都立上一面火墙!”

刘振华说道。

炊事班熬了一大锅白菜萝卜汤,热腾腾的,将冻硬的馕饼子泡在里面,立马就软乎了。一口热汤,一口馕饼,香极了!

刘振华没有喝菜汤,把自己这碗让给了连里的新兵。

“冻的真他妈结实……”

冻硬的馕饼像块铁疙瘩,差点把他的门牙崩了……只能先揣在怀里,用体温把它暖软些再吃。

指导员坐在铺盖卷上,背靠着雪墙,从口袋里掏出随身带着的笔记本开始写起字来。

“写啥呢?”

刘振华凑上前去,揣着双手问道。

“嘿嘿,编了个顺口溜,晚饭的时候给大家鼓鼓劲!”

指导员笑着回答道。

部队里吃饭前唱歌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原本就是为了给战士们提升士气,增加彼此之间的团结,算是一项承袭已久的活动。

“地窝子好,地窝子强……”

刘振华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着指导员笔记本上写下来的句子。

“后面的呢?”

“后面还没想好。”

指导员挠挠头说道。

顺口溜也不是那么好想的。

既要符合实际情况,还要通俗易懂,积极向上。战士们文化程度都不高, 好多人还不识字。要是听不懂,就更别提学会了。其次还得押韵,整个顺口溜得有个固定的韵脚,听起来才顺耳,说着朗朗上口。

“地窝子好,地窝子强……”

刘振华念叨了几遍,竟是续下去了一句。

“地窝子冬暖夏又凉!”

指导员一听,觉得很不错,赶紧把这句话记了下来。

地窝子冬天挡寒风,夏天遮烈日,可不就是冬暖夏凉?这句顺口溜续的不仅押韵上口,更贴合实际。

“然后呢?”

指导员肚子里文词儿不少,但论起动这样的脑子却是不如刘振华。

刘振华背着手,起身来回转悠了几圈。看看已经成型的地窝子,再看看脚下的戈壁滩,脱口而出,说道:“地窝子好,地窝子强,地窝子冬暖夏又凉!瞧着一片戈壁滩,谁知脚下是营房!”

刘振华带着战士们一起把这新编的顺口溜热闹的喊了几遍,众人吃饱喝足,困累劲儿一股脑的涌上来,纷纷裹着自己的铺盖,蜷缩在雪墙墙根下睡觉。

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呼喊,刘振华当即起身,枪已握在手上了膛,食指扣在扳机上。

“哨兵!”

即便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刘振华还是定了哨位,布置了哨兵。

一个明哨,一个暗哨,只不过从以前的两个小时减少到一个小时。

夜色下,整个戈壁滩都变成了混沌一片。

那位新兵战士,半夜出来解手,结果被一双双绿油油的眼睛围住,吓的动弹不得,哭腔喊了起来。

“啪!啪!”

刘振华朝天开了两枪。

“这些畜生再围上来别打死,鸣枪吓跑就行了。打死了,它们也容易豁出去,那咱们过夜就麻烦了!”

狼最记仇,同伴要是死了,它们会带着复仇的情绪和刘振华它们不死不休。

对哨兵交待完,刘振华把那新兵扶起来,替他掸了掸身上的雪泥。

“晚上再出来解手叫我和你一起。别怕我呼噜打的响,用力一推就醒了!”

(sdingdiannn/ddk95968034/419243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