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赵宁岳飞 > 第342章 第六次宋夏之战?

赵宁岳飞 第342章 第六次宋夏之战?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0 来源:顶点小说网

砍了王燮,杨沂中背负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王燮不是武官,王燮的延安府知府,是标准的文官,而且是地方大员。

在大宋朝,你杀个武官朝堂上那些文官不会说什么,但在没有皇帝的明确旨意下,杀一个文官,就不行了。

可在这里,杨沂中最大,手里还拿着赵官家的圣谕和金牌。

延安府经过了轮调后,谁想要反抗,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王燮的脑袋被挂在延安府的城楼上,罪名也被公布出去。

一时间,肤施县全军震动。

“张帅,跟我们走一趟京师吧?”

“那是自然的,本帅身正不怕影子斜,本帅早就察觉到王燮贪污,弹劾他的奏疏已经呈报京师。”

张深是怕了,是真的怕了。

这杨沂中不按常理出牌,连知府都敢杀,真不怕他这个刚坐上去的军督使转眼被人撸下来?

十二月二十六日,陕西总制置司,张浚召集了所有官员、幕僚议事。

吕祉说道:“一路跟踪李仁礼的人回来了,李仁礼从会州回西夏,沿路向各州府官员都有送礼,收没收,无法得知。”

京兆府统制官刘子羽说道:“这些官员越发放肆,敢私自见他国使者!”

周围的人都沉默不言。

时局看似平稳如常,但经过这轮轮调,下面暗流涌动。

那些官员可不是傻子,废止已久的更戍法突然推行下来,有些人多多少少已经嗅到了不妙。

吕祉感慨道:“他们胆敢冒着被弹劾的风险私下见西夏使者,恐怕是另有原因。”

“哦,吕参议此话怎讲?”

“会不会手中有把柄,担心此轮查处,所以提前……”

他说到这里,就没有说下去了,在座的诸位都懂。

西夏有动兵事的预兆,陕西内部又在清查,一些官员这个时候突然对西夏使者变得热情起来。

谁都不是傻子。

地方官员投敌这种事,在这几年的河北、河东可不少见。

便在众人议事之时,外面传来了声音:“报!延安府传来紧急信函!”

“进来!”

进来的人将信函呈递给张浚,张浚看后,忍不住说道:“延安府知府王燮涉嫌贪污抚恤金被斩首,经略使张深被罢免羁押入京听审!”

他此话一出,屋内更是一片死静。

吕祉甚至忘记茶已经煮沸了。

这封信函自然是杨沂中写的。

“张相公,何人敢杀王燮?”

“是杨沂中来了。”

军督使亲自来陕西?

众人不由得深吸了一口凉气。

这足以说明朝廷此次态度之坚决!

吕祉不无担心地说道:“眼下西夏边境兵事不明,内部轮调结束,官员异心,张相公,我们……”

“既然陛下已经行动了,那我们也必须要开始动手!”张浚语气突然变得坚决起来,“我等深受君恩,此危难之际,诸君当有必死之决心!”

众人起身,作揖道:“吾等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接下来,张浚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任命鄜延路兵马总管刘锜为鄜延路经略使,总政鄜延路军政,并着令其速速清查鄜延路抚恤金一事。

二、速速捉拿与西夏使者有接触的地方官员。

三、发紧急军涵于边境各个军镇,严防西夏。

四、命永兴军路经略使范致虚彻查长安会战战死者抚恤金。

五、命秦凤路经略使赵点清查抚恤金案。

陕西总制置司一连串的命令发出后,京兆府开始厉兵秣马。

陕西有六路,从东到西,分别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熙河路。

这四路的南边有两路,分别是永兴军路和秦凤路。

鄜延路撤换了经略使,又有刘锜的人马坐镇。

接下来严查的是南边的永兴军路和秦凤路,这一安排无疑是最大程度削弱了清查对边境的影响。

当然,按照官僚一惯的特点,命令从上面下来,每下一层,就会松懈一分。

清查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既然已经轮调完,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威胁就不是内部了,内部的经略使如实阻扰清查,随时可以撤职入京听审。

最大的难点是内部新人的安排。

不能只知道弄死人,不找人顶替吧?

而且不能随便找人顶替,毕竟牵涉到新的治理。

如果只毁灭,不注重重建,还不如维持原来的格局。

仅仅新的人事安排,永兴军路经略使范致虚就和张浚大吵了起来。

张浚主张的是彻查到底,范致虚主张的是要有缓和余地,很多将领手里不干净,但这些人都是陕西本地人,对军防熟悉,你把他们撸下去后,上来的新人两眼一抹黑,怎么办?

十二月二十八日,杨沂中抵达京兆府,全面协助张浚开始整顿陕西。

傍晚的时候,范致虚一封弹劾奏疏,十万火急往京师扔。

按照张浚和杨沂中这么查,在外敌虎视之下,陕西六路都得完蛋!

后来赵鼎回忆陕西彻查一事,也总结了:范致虚所言不无道理。

连赵宁也承认,范致虚的观点是对的。

既然赵宁都认为范致虚的观点是对的,为何还要派杨沂中去彻查?

这牵涉到政治中,体制博弈的问题。

赵匡胤建立的一套行政体制和军政体制,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弹性十足。

所谓的弹性十足,简单点来说就是各方制衡,不是谁一个人说得算。

地方有经略帅司总领军政,又有总制置使这种临时老大,还有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这些制衡司法和民政。

知府衙门、知县衙门都有六曹,地方还有治安巡检、土军、弓手等等势力。

试想想,张浚和杨沂中一套清查的命令下去后,要经过层层官僚执行,这个过程会消化掉多少真正清查?

这就是制度的弹性。

而现在遇到的最大的弹性就是范致虚。

范致虚是永兴军路经略使,永兴军路位于陕西腹地,治府在京兆府,也就是以长安为中心。

如果没有张浚这个总制置使,范致虚在陕西六路经略使地位是最高的。

历史上靖康年间总领二十万大军勤王的也是他范致虚,而不是鄜延路经略使张深。

这更说明了大宋军政制度的弹性。

也正是在这种弹性的制度下,赵宁才敢雷霆君威般地要对陕西动手。

十二月二十九日,大雪,在陕西开始大清查的时候。

泾原路西安州通判任得敬连夜逃离,潜入会州,通过一路撒钱的方式,越过会州,进入了西夏境内。

靖康四月十二月三十,除夕这一晚,任得敬抵达兴庆府,将目前泾原路的实情告诉给了夏主李乾顺。

就是这样一个官员,加速了第六次宋夏之战的到来。

(sdingdiannn/ddk60839783/365284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