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废土:文明崛起 > 第162章 新辉集市

废土:文明崛起 第162章 新辉集市

作者:射雕英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4 09:38:07 来源:顶点小说网

新辉城的规模和济源城差不多,而且都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大劫之后全世界的景象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新辉城规划整齐许多,盖起没几年的土砖房就像一个个的火柴盒,方方正正的。

墙壁上写着许多红黄色标语,有的已经褪色,有的是新写的。

“向七个孩子的母亲李千兰学习,生儿育女为华夏!”

“恭喜郝刚同志突破101口水井新纪录!”

“向救火英雄江鹏同志致敬!”

……

振奋人心的口号,让张义不由得激动起来,到处都是好人好事,真是太好了。看来,新辉城的整体文化水平很高,识字的人不少啊,书籍在这里一定更畅销。

骑马走在街头,张义觉得自己回到了久远的过去,一个他在历史书上了解到的时代,人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的心理很平衡,社会的风气也很好。

在这座城里绝对没有黑帮,甚至连小偷都极少,张义可以断定,百姓们的生活是稳定的,就是有点儿穷困。

张义注意到,来来往往的人都很瘦,男女老少穿的衣服很破旧,颜色很单调。

不能忘了,这是在废土世界,不管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先要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

为了照顾这里的百姓,张义决定拉低纸张、书籍和笔墨的价格,包括生活必需品也是,让人们都能买得起。

……

众多的人自发的聚集在道路的两旁,惊讶的望着来自磨盘城地区的商队。

要不是有骑兵连队开道的话,众人早吓跑了。磨盘城地区的人各个身材魁梧,一看就能征善战悍不畏死。其中甚至还有一个胖胖的少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笑呵呵的望着路边的人。

他不会是吃两脚羊长大的吧?

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

陈司令亲自陪同一位小麦肤色的年轻人,两人骑着战马并排走在队伍中,不时说说笑笑。看来这个年轻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他看上去气宇轩昂,英俊潇洒,笑容和善可亲。

“他的名字叫张义,磨盘城的老大!”

“你们知道不,就是张义带领一帮兄弟干掉了霸主曹将军!”

“天呐,土匪头子来咱新辉城做什么?”

……

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传到张义的耳朵里,他并不介意,只是“土匪头子”这四个字扎心了。

想消除由来已久的偏见,是需要时间的。

“人们还不了解你,请不要生气。”陈司令安慰道。

“怎么会?”张义笑道,“日久见人心,人们迟早会知道的,我们是一群充满善意的人。”

两人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陈司令相信张义,但老百姓们还抱着警惕的态度,毕竟他们被土匪们骚扰几十年了。

陈司令把张义等人领到城西头的一片空地上,许多垃圾堆还没有来得及清理。事实上,以前留下来的废墟是很难清理的。

大块的混凝土、损毁的水泥电线杆,还有无数的碎玻璃混在一起,对忙于开荒种地的人们来说,根本无暇顾及。

“我打算把自由市场建在这里。”陈司令说道,他和别人一样,都习惯了垃圾堆的存在,熟视无睹。

“很好,陈司令,”张义说道,“我不知道新辉城的税收政策是怎么定的?”

“嗯,税收,”陈司令说道,“不瞒你说,新辉城还没有税收一说,但和小中华接壤的地方设有边贸市场,收取10%的商税,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执行。”

良心啊。

比起济源城30%的商税,简直有天壤之别。

“好,按照这个税收标准,我可以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降到老中华的一半。我们薄利销售,只为建立起我们之间的友谊。”张义说道。

“多谢,多谢!”陈司令连声感激道。

……

新辉集市顺利开张了。

这座城里住着2万多人,加上附近城市闻讯赶来的购买者,市场潜力也不小,利润一样的可观。

张义很快发现,有一些人出手还是很大方的,无疑是官员的家属,官员们得到的供给要比普通百姓高,所以他们的生活条件其实还是不错的。

在张义的调度下,负责商部的乔大有派来一个叫杨波的年轻人,已经熟悉西部商路的全套运作,就由他负责东部商路。

销售额不断攀升,两三天的时间,带来的第一批商品就出现断货问题,看着样子也是有多少卖多少啊。

张义让石敢当返回万春寨,准备接收和运送第二批商品。

但石敢当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各山寨的巡防工作,绝不许山寨里的少数不法之徒,乘双方往来之际做偷鸡摸狗的事,败坏张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友谊。

陈司令把张义安排在一家宾馆里,新辉城唯一的宾馆,主要是接待上级领导和往来的官员,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

陈司令就住在宾馆的隔壁,这样双方便于见面洽谈。

张义和萧寒住在宾馆里,其他商队人员在新辉集市附近搭建起帐篷营地。水、粮和柴等问题,在陈司令的安排下都得到解决。

需要耐心等待几日,陈司令向上级递交了开展贸易活动的申请报告,并提供了相关的样品。

就在四五天的时间里,新辉集市的规模得到迅速的发展。眼下是农闲季节,人潮都涌向自由市场。除了采购磨盘城地区的各类商品外,老百姓们也拿出在废墟中找到的各种物品进行交换,夹杂着老古董、旧图片、锈迹斑斑的电器等稀奇古怪的东西。

当然少不了各类小吃、剃头的、修鞋的、卖膏药的,甚至还有偷偷摸摸给人算命的。

在张义看来,人们的风俗习惯其实和济源城大同小异,中华传统的三教九流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是一道命令就能杜绝的。相比之下,济源城的人间烟火气更浓一些。

张义和形形色色的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几天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不是大中华的公有制不好,而是没有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出现片面的做法。

有机会的话,他想和大中华的领袖们好好谈谈,看对他们能不能有所帮助。

(sdingdiannn/ddk26614808/827506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