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官道之绝对权力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人事变动

市里的报告会讲完之后,安江便折返回了琅琊县,召开了中央精神传达会。

开了几天会议后,一切才终于宣告结束。

不过,这几天,安江的日子却是过的不太舒畅。

倒不是人还没走茶就凉了,而是玉兰女士回了华中,赵颖又在忙碌开发区的一摊子事,带团去外地考察,昔日身边莺莺燕燕环绕的他,竟成了孤家寡人,白天无吊事,晚上吊无事。

而在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风潮结束没多久,齐鲁省便迎来了密集的人事调动。

首当其冲的,自然便是华中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潜江,转任齐鲁省政法委书记。

这消息,着实是叫不少人大跌眼镜。

要知道,老政法委书记内退之后,很多人都以为,现任公安厅厅长会顺势提拔,却不曾想,竟是由李潜江这位外来户给占了。

莫说是这些人震惊了,李潜江从中组部得悉消息后,也是有些错愕,核实再三后,才确定一切为真,心中更是喟叹连连,谁能想到,当初的毛头小子,如今竟是能帮到他解决一场即将面临的退休危机,事业焕发了第二春。

李潜江给安江打了电话道了谢,而且说到齐鲁后,要跟安江聚一聚,但被安江婉拒,说李潜江初来乍到,还是先适应岗位,其他的都好说,李潜江便也同意了。

紧跟着,便是华中省长乐县县委书记徐建立调任齐州市市委副书记。

这消息,着实是震撼了不少人。

要知道,算上安江的话,这已经是华中调来齐鲁的第三位干部了,副部、副厅、正处,可说是三个级别占全了。

这一切,让不少人遐想万千,心中暗暗好奇,难不成,齐鲁省未来要出现个华中派不成?

再之后,便是青州市代理组织部部长唐国明调任泉城市市

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唐国明的人事调动,虽然不像李潜江和徐建立的人事调动那样在全省范围内引发了震荡,可是,在青州一地引发的震荡,却是不亚于一场地震。

要知道,唐国明头上代理市委组织部部长的代理二字还没摘下来呢,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位置是非唐国明莫属,可谁想到,竟是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数,唐国明竟是离开青州转任泉城,这两个岗位虽然都是副厅,但究竟哪个更好,就见仁见智了。

而更让人好奇的是,唐国明离开之后,市委组织部部长的这个位置会花落谁家。

很快,有不少嗅觉敏锐的人便意识到,唐国明这可能是在给安江让路。

毕竟,安江刚刚拿下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殊荣。

当初安江的那位老搭档徐建立,可是直接转任成了齐州市的市委副书记,安江顺势做个市委组织部部长,好像也不是那么说不过去的事情。

只是,以安江的年纪,倘若真的入主市委组织部,那就真的是文学作品照进现实——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而接下来,琅琊县的人事调动,更是佐证了所有人心底的猜测。

琅琊县县纪委书记杜天林升任县委副书记,同时兼任县纪委书记。

县委副书记兼任县纪委书记,这是极为罕见的情况,可以说,杜天林的位置是含权量大增,虽然不是正处级,却是胜似正处级。

如此突兀且罕见的人事调动,除了安江即将离

开琅琊县,为了谋求延续干部考核条例的延续性所做的筹谋之外,的确是再没有其他能解释的原因了。

对于外界的纷纷扰扰,安江并没有在意太多,而是做好每天应做的工作,并且趁着离任前,又对琅琊县干部进行了一次规模声势浩大的干部考核。

考核的结果,基本上令人满意,工作作风有了颇大的扭转,不少昔日专心做事,却因为没有政治资源得不到升迁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一些过去因为没有政治资源,或者是不会走门路,失去晋升机会的干部,在走上领导的岗位后,竟变成了他们昔日最讨厌的那种人,开始进行权钱交易。

对于这样的干部,安江自然是没有手软,责令杜天林对这些人严肃处理。

不过,安江也明白,人吃五谷杂粮,位置不同,想法也不同,出现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重要的是,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能有制度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不敢贪、不想贪!

当然,比起这些,摆在安江面前最难的一个问题,还是李嘉民的安排。

他没想到,李嘉民竟是选择了前往乡镇基层工作,而且,还是要去琅琊县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五峰乡工作。

按照李嘉民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扎扎实实的为老百姓做一点实事,希望让老区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嘉民,你要知道,五峰乡的基础条件不太好,发展潜力有限,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的问题很严重,你这一去,也许就会被困在那里,很难再出来了,对你未来的发展不太

好。不要一时冲动,就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安江听完李嘉民的话后,目光凝重的看着他,沉声道。

这世上,有些地方,天生就是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而五峰乡就是这样的地方。

五峰乡地处琅琊山脉深处,九山半水半分田,基础情况极为恶劣,能走出来的年轻人都已经离开了,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五峰乡在琅琊县都是一个出了名的发配之地,只有那些站队失败,彻底边缘化的干部,才会被安排到那里,从此彻底消沉,一蹶不振。

不久前,安江才收到了县教育局打来的报告,说五峰乡的一些村小学,三个年级的学生加起来只有十几人,而且入学人数越来越少,再加上新招上来的老师也没人愿意去五峰乡,所以希望砍掉这些村小学,节约教育资源支出,集中在五峰乡乡中心小学采取寄宿制办学。

这份报告,安江还放在案头没有批示,因为他很清楚,砍掉村小学的话,那就意味着村子里的孩子们,都要跋山涉水的去上学,而且对于一些家庭条件差,或者是父母在外务工,只有罹患基础病的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的家庭来说,想要就近陪读也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只能选择寄宿制,到时候,还幼小的孩子就要面临与亲人分离的生活。

虽然说,有句俗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但早当家,不是说早离家!

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一刀切的去解决,不妥当,也难安心。

这样的环境,正如安江所说,李嘉民若是去了,只怕真就是难出来了,哪怕是他之后想提拔李嘉民,可是,李嘉民也拿不出一份合格的政绩!

(sdingdiannn/ddk19488337/367047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