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九锡 > 第362章 360【君心何寄】

九锡 第362章 360【君心何寄】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7 08:46:4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62章 360【君心何寄】

陆沉今日履任南衙,京城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有很多人暗中关注。

当陆沉波澜不惊地被众人迎进去之后,御街上似乎有一些身影随之消失。

明竹堂内,三位都指挥使坐在下首,满面笑容地望着主位上的年轻人,偶尔目光会转向旁边那名亲兵手中的木匣。

匣子已经半开,露出里面一枚倒转的金印。

这枚金灿灿的印鉴仅有成年男子半个拳头那么大,用羊脂玉搭配青金石篆刻而成,底部刻有“大将军印”四个字。

乐明鸿等人尽力克制着自己的目光,但是心里的艳羡和嫉妒怎么都压不住。

像大将军这种顶尖军职历来是可遇不可求,李景达和刘守光盘踞多年,其他人只能望而兴叹。

李景达改任定州都督,空出来的大将军之位立刻被成州都督侯玉接任,根本没有给京军这些都指挥使跑门路的机会,他们亦知这是那几位大人物和天子达成的交易,不容其他人插手。

到如今南衙上层再度发生变动,陆沉凭借这两年斩获的功劳平步青云,创造大齐一百六十多年历史上除开国武勋之外最快的升迁记录。

更关键的是他才二十一岁。

这下不光乐明鸿,左玉山和严秉也立刻打起精神,拱手道:“请大将军示下。”

虽然相见时间还不长,但是陆沉给他的印象可以用坦诚来形容。

此言满是试探之意。

乐明鸿自然不相信这些敷衍之语。

他这番关于正事的开场白只能说中规中矩,丝毫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迹象。

严秉忽地低下头,只为掩饰眼中的惊讶。

左玉山顺势恭维道:“大将军字字珠玑,末将获益匪浅。”

一阵寒暄和吹捧之后,陆沉微笑道:“承蒙诸位美誉,本侯愧不敢当。本侯对京军两眼一抹黑,虽说有陛下让枢密院送来的名册,目前仍然不知就里,连各位麾下的将官都分不清。以后日子还长,望三位将军能够鼎力支持,协助本侯练出三支精锐雄师。”

陆沉微微颔首,不急不缓地说道:“各位将军,锐士营的进步并非本侯一个人的功劳。锐士营最初筹建时候的六千人,有将近一千人是跟随本侯经历过广陵之战的锐卒,后续五千人亦是荣国公从淮州各军之中选出来的精锐。简单来说,锐士营不是一张白纸,它在成立之初便具备很强的实力。”

左玉山心中百折千回,身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带兵武将,他当然明白陆沉的功劳是多么惊人,可这位山阳侯实在太年轻了,只比他的长子稍微大一些,这又怎能不让他嫉妒?

纵然三人各有怨望,面上仍旧得装出毕恭毕敬的姿态。

乐明鸿面上的笑容略显勉强,现在的场面大大超出他的预料。

原本以为陆沉挟天子圣意和赫赫战功而来,即便今天不会公然掀桌子,也会想方设法敲打他们一番,谁能料到陆沉会对他们推心置腹?

乐明鸿和左玉山状若无意地交换了一下眼神,旋即谦恭地说道:“素闻大将军带兵之法超凡脱俗,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将锐士营练成比景军更胜一筹的精锐,就连宝台山里的义军在大将军的磨砺下,都能和景国的战兵奋力一战。末将无比敬佩大将军,还望大将军可以不吝赐教练兵之道。”

当然,这三人能够坐稳京军主将之位,皆非心思单纯的普通人,不至于被陆沉几句话就说得昏头转向。

关键在于他平实和坦然的态度。

其实他讲述的道理不算高深,基本每本兵书里都会提到,堂内三人皆出身世族,不缺兵书操典参详,对这些道理烂熟于心。

尤其是方才这番话,可谓光风霁月一片真心。

陆沉脸上笑容不变,只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乐明鸿,说道:“这件事说来话长,诸位可有耐心一听?”

陆沉前面说得很客套也很谦逊,虽然没有当场挑明一些事情,但是这种引而不发的姿态更让人心中忐忑。

陆沉淡然地观察着三位都指挥使的反应,继续说道:“本侯接手锐士营,起初不过是强调队形阵列的操练。三位将军理应知道,战场上不光考验将领的指挥能力,更取决于士卒能否完美执行军令。若想做到这一步,将士们是否能维持完整的阵型至关重要。”

“左将军言重了,这些都不算什么高深的道理。”

陆沉微微一笑,从容道:“当锐士营的将士熟悉阵法后,本侯便逐渐加入更多的操练内容,诸如体能、力量、格斗、兵击、旌旗、号令和阵图等等。锐士营的训练很艰苦,本侯说句实话,应该比京军将士艰苦数倍以上。”

三位都指挥使相继面露愧色。

陆沉摆摆手道:“三位无需多心,本侯不会翻旧账。不过,本侯希望你们可以明白,锐士营之所以能承受如此艰苦的训练,并且取得长足的进步,是因为本侯在最开始便制定三条铁一样的规矩。”

三人闻听此言,不禁正襟危坐,凛然道:“请大将军示下!”

陆沉竖起一根食指,正色道:“其一,锐士营的军饷必须全额发放,在本侯手下没人敢克扣将士们的饷银。其实想要做到这一点难又不难,本侯明白京军内部盘根错节,哪怕一个小小的校尉都有可能是某家的公子少爷,你们身为主将必然会很头疼。”

“大将军明察秋毫,末将敬佩之至!”

立威军都指挥使严秉有感而发,神色略显激动。

乐明鸿轻咳一声,插话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末将何尝不知军饷才是一支军队战力的根本,只是……哎。”

他重重地叹着气。

陆沉对他打断严秉的小动作恍若未见,温和地说道:“其二,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错必罚,贪墨军功者绝不轻饶。如此方能保证将士们奋勇杀敌,没有后顾之忧。话说回来……这也是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

左玉山悄然苦笑一声。

练兵之法说到底不难领悟,问题是主将能否做到。

陆沉之所以能在锐士营如臂使指,一方面是因为边军内部的状况相对京军来说比较简单,另一方面则是萧望之对他毫无保留的支持。

锐士营只有陆沉一個人能发出声音,其他人必须听从,否则就会被直接乱棍打出去。

左玉山心中喟叹,倘若给他这样一个完全没有掣肘的条件,他难道就不能练出一支精锐雄师?

陆沉唇边微微勾起,继续说道:“其三,将兵同甘共苦。三位将军乃是军中宿将,想必不需要本侯解释这一点。”

乐明鸿抢在剩下两人前面说道:“大将军这三点训诫真令末将茅塞顿开。还请大将军放心,末将回去之后,一定会按照大将军的要求操练镇威军将士。”

左玉山和严秉瞬间清醒过来,连忙跟着表态。

陆沉亦不在意,悠悠道:“京军存在的问题是长年累月导致,并非朝夕之间可以解决。本侯奉陛下旨意统管镇威、崇威和立威三军,自然希望能与三位将军携手并进,早日磨砺出三支铁军,但也不会操之过急,还望诸位放心。”

三位都指挥使同时起身领命。

乐明鸿心中有一种古怪的感觉,陆沉这般和煦的话锋和坦诚的姿态,似乎比起强夺军权更加可怕。

陆沉抬眼望着三人,随即朝另一边的亲兵微微颔首,那人便从袖中取出三本小册子,分别交到乐明鸿等人手里。

“大将军,这是……”

左玉山不解地问道。

陆沉微笑道:“这本册子前半部分是本侯训练将士的心得,后半部分则是这两年边疆战事中,本侯的一些感悟和总结。”

此言一出,明竹堂内陷入一片死寂。

对于任何一位军中大将而言,这都是足以传家的宝贝!

将门子弟因何出现?

不就是老子带儿子,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让家中子弟可以学到战场上无数人用鲜血印证的经验和教训。

如今陆沉居然毫不迟疑地送给他们?

乐明鸿望着这位年轻国侯脸上浅淡的笑意,呼吸不受控制地急促起来。

左玉山眼神复杂,握着小册子的双手微微发颤。

严秉更加不堪,眼眶竟然略显泛红。

陆沉摆摆手,起身笑道:“三位将军,既然你们如今在本侯麾下,本侯理应对你们坦诚相待。京军牵扯极多极深,本侯对此心知肚明,不会仓促之间逼迫你们做出改变。不过,本侯素来有个优点,那便是耐心很好,相信本侯可以等到破云见日的那一天。”

这番话几近于明示,乐明鸿等人装傻都装不了,可又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们手里的小册子宛如千钧之重,压得三人心神恍惚。

陆沉最后说道:“今日只是来见见三位将军,七天后本侯会在城外校场点阅三军,还望诸位及各军将士做好准备。”

“末将领命!”

这一次包括乐明鸿在内,三位都指挥使的回答无比响亮。

临走之前,陆沉忽地驻足回头说道:“对了,希望那一天不要太遥远。”

三位主将一直将他礼送出南衙,望着二十余名骑兵策马离去的潇洒身姿,乐明鸿站在台阶上,良久才幽幽道:“这位侯爷可真是……”

他欲言又止,然而这次没有人接过他的话头。

左玉山和严秉对视一眼,很快便岔开目光,没有多言。

……

御街之上,亲兵头领秦子龙好奇地问道:“侯爷,小人不明白您为何要将那本册子给他们。这些人摆明都是顽固派,侯爷说得如此明白,他们竟然还没有任何表示。”

陆沉笑了笑,淡然道:“先礼后兵,不为过也。”

秦子龙心疼地说道:“可是那些册子……”

陆沉抬头望着明媚的阳光,悠然道:“有些道理是纸上学不会的,再者,我怎么可能真将那些最宝贵的心得和经验轻易地送给他们?我只是给这些人一个台阶,一个分化然后内斗的机会。”

秦子龙听不懂后面那句话,但是只要确认陆沉有所保留,没有变成冤大头,他便放心下来,脸上浮现灿烂的笑容。

周遭亲兵们也都轻声笑了起来。

便在这时,后方忽地传来一声高呼。

“山阳侯请留步!”

陆沉勒住缰绳扭头望去,只见一骑驰来。

正是大齐枢密使郭从义。

(sdingdiannn/ddk34909003/1382638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