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贞观小闲王 > 第507章 东征争议

贞观小闲王 第507章 东征争议

作者:悟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1 09:25: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王玄策动作很快,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刺史府的人筛选了一遍,

有罪的下狱,无罪的回到自己的岗位。

说是李慎代理刺史,其实他就是那么一说,就以他那慵懒的性子怎么可能天天去公堂。

所有的事情还是要王玄策来办理,李慎还美其名曰让王玄策锻炼锻炼。

王玄策写的奏折李慎看过后盖上自己的大印,签上自己的专属签名后,让驿站快马加鞭送往长安。

而李慎则是在刺史府里开盲盒。

“哇,这么大一颗珍珠,真是漂亮啊。”

“哇,春香,你看这块玉,是不是很漂亮。”

“哇,居然还有鸡血石,真漂亮,就是小了点。”

李慎带着自己的两个贴身婢女,坐在一堆盒子旁开启了探宝之旅。

~~看不见~~~

清晨,长安城的门刚打开一匹快马就驶向皇宫,

今天正是上朝的日子,唐朝是十日一朝,也就是十天上一次朝,汉朝以来一直是五日一朝。

很多人以为是减少了工作量,那就错了,老板怎么会让员工少干活呢。

唐朝把原来的五日一休,改成十日一休,也就是本来两天假改为一天假。

不上朝不是不上班,不上朝的时候,官员照样要上班,或者跟李世民议事,或者是处理政务。

上朝只是例会,总结一下十天来的事情,有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此刻作为民部尚书,唐俭正在汇报给东征高句丽的军队送去多少粮食,多少物资等等。

很多官员,尤其是世家的官员都对东征有意见,

“陛下,如今东征已经消耗了我大唐两年的税收和粮食,征召劳役四十万人,如此劳民伤财,怕是会有损根基。”

中书侍郎郑镜思谏言道。

这是李世民回来后的第一次大朝,本来大家都要给点面子的。

李世民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秒懂,反驳道:

“郑侍郎此言差矣,如今我东征军已经占领很大一片区域,今年就能占领整个鸭绿江以西,

到时候我大唐就多了一大块领土,这上面的百姓就是我大唐的子民,上面有辽阔的土地可以耕种粮食。

还有矿产也是丰富,这乃造福百姓的事,郑侍郎为何会说是有损根基呢?

而且,我大唐乃礼仪之邦,我们的东征军实则是为了救助高句丽千千万万的受苦百姓的。

传回来的战报想必你也清楚,高句丽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甚至是易子而食,犹如人间炼狱。

我们是去解救他们,有什么错么?”

长孙无忌这番话把郑镜思说的哑口无言,心中暗骂长孙无忌,还拯救百姓,大家都是一个山头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呢。

谁不知道就是趁虚而入,趁着高句丽混乱的局势借机侵占高句丽。

“长孙仆射这话某不敢苟同,高句丽一直都是我大唐的属国,如今我们竟然要趁虚而入,这实乃不是大国应该所为的。”

尚书左丞卢承庆站出来说道。

长孙无忌一看,竟然敢组团出战,正准备开启战斗模式,上面坐着的李世民开口了。

“太子,你对两位爱卿的话有何看法?”

众人一愣,这是什么情况,陛下不是已经派出战将了么?怎么又让太子上了?

李承乾微微一笑对着李世民说道:

“回阿耶,我大唐乃礼仪之邦,确实要做仁义之师,而且前隋就是因为耗尽国力,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大家才反的前隋。国虽大,好战必亡。”

李承乾一开口下面的大臣们都是错愕,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赞同了,

而老臣们一个个都是皱着眉头。

只有李世民微笑的点点头说道:

“嗯,你说的很对,继续说。”

李承乾继续说道:

“但是,还有一句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些年来,我大唐虽然国泰民安,四方来朝,

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忘记了我大唐的天威,周边宵小不断挑衅我大唐的威严,吐蕃是如此,薛延陀是如此,高句丽亦是如此。

如果我们不用雷霆的手段给与他们沉重的一击,他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

所以灭掉高句丽是必要的手段,十弟说过,这叫外交手段,打一批,拉拢一批,

灭掉反抗我们的,拉拢臣服我们。”

李承乾一口气说完,朝堂上鸦雀无声,就连李泰跟李治都看着自己的大哥,

这些年大哥变得居然这么能说会道了?

不过怎么看怎么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臣以为太子殿下说的很对,大国虽然要有大国的风范,但是也要时常的...嗯,纪王怎么说来着?”房玄龄说到一半停住了。

“秀一下肌肉。”李承乾提醒道。

“对对,要时常的秀一下肌肉,要让周边属国看到我大唐的力量,震慑宵小。”

房玄龄很赞同李慎说的秀肌肉说法。

“太子殿下能有如此远见,进步之大,这着实乃是陛下之功啊。”长孙无忌立刻跟上。

两位左右仆射都如此说了,下面的官员也都赶紧附和,世家的官员本来都准备好的说词,现在却也只能被迫停止。

他们可是收了高句丽使节不少钱财礼物,虽然他们知道让大唐撤军很困难,不过拿人家的手段,只能试一试。

“报~~~~有纪王殿下的加急奏折。”外面有人来报。

朝臣听到后一愣,就连房玄龄等人都不禁感叹,纪王还是纪王,别人的奏折哪怕是加急都是要先送到尚书的,

也就这位小王爷才会直接送奏折直达皇帝,根本就不在乎他们尚书省。

“拿上来。”李世民说道。

很快王德就把奏折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一看,上面不是李慎的笔迹,不过这个笔迹他认识,纪王府八成奏折都是王玄策所写。

李世民曾经想要把王玄策提拔上来,为朝廷所用,不过王玄策婉拒了,

还连累李慎被李世民一顿训斥,然后李慎回府又对王玄策一顿训斥,骂他不争气云云。

(历史小课堂开讲了,

简单说两句,马周就是这样被李世民选中的,马周家贫,后来到了长安,寄宿在中郎将常何家。

有一次唐太宗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常何因是武官不懂朝政,所以马周就替常何撰写奏章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二十多条建议,叫他上奏,

条条都合唐太宗心意,唐太宗怀疑常何没有这样的才能,询问常何,

常何说:"我没有这个能力,是我家客人马周写的。他每次和臣谈论,无不以忠孝为宗旨。"

唐太宗当天就召见了马周,在马周尚未到达期间,唐太宗派人催促了四次。待到马周来后,唐太宗和他谈论得很愉快,令他在门下省供职。

马周可是宰相人物,要牢记哦。吹牛逼有用。

下课。)

(sdingdiannn/ddk68762391/3670534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