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封侯非我意

大明测字天师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封侯非我意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18 08:05: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胡宗宪接到内阁诏令,命他回京述职,另行任用。

仇鸾十分不舍,他难得遇上一个能帮他干活,又分钱很少的搭档,因此一直上书朝廷,希望能收回命令,让胡宗宪在大同继续呆着。

但朝廷的命令一天不变,胡宗宪就只能收拾包袱走人。临走时,胡宗宪再三叮嘱。

“仇将军,一定要记住萧真人的话,守住城门,防备夜袭,巡查城防,随时加固!”

仇鸾连连点头,他别的事上可以糊涂,跟自己性命相关的事,他绝对清醒的很。

胡宗宪到了京城,先住进了驿站。他在京中是有房产的,但他回京述职,没有陛见之前,回家是不妥的。被人责问,大小是个罪过。

胡宗宪向来是七窍玲珑心,岂会在这种小事上被人抓住把柄?何况这次莫名其妙的被调回来述职,他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因此步步小心。

也因此,胡宗宪并没有上门去拜访萧风,虽然他早就想跟萧风见面了。他消息灵通,早已得知萧风此时的处境。

胡宗宪一直是努力和各方势力保持平衡的,所以他至少不会明面上特别亲近哪一方。

所以,他也没去见严世藩,而是给两边都写了封拜帖。给严世藩的那封口气极其谦卑,表示刚到京城,待陛见后在登门拜望云云。

严世藩看了一眼就放下了,他对胡宗宪不是特别上心。胡宗宪是个聪明人,这点严世藩承认,不过还没聪明到能让他另眼相看的程度。

这次把胡宗宪调回来,也不是他想把胡宗宪怎么着。是严党在宣大一线的官员,说仇鸾自从到了大同后,对严党颇多抱怨,还打击严党官员,不可不防。

而且还提到,胡宗宪为官圆滑,不论是跟仇鸾还是严党官员,都相处的很好。但给仇鸾出了不少好主意,帮助很大。

既然要防仇鸾,那胡宗宪这样的聪明人,就不能留给仇鸾当左膀右臂。所以胡宗宪去哪儿没关系,官职升降也无所谓,只要离仇鸾远点就行了。

随着告状信来的,还有一大笔厚礼。严世藩心里明白,仇鸾是个贪财鬼,但手段有限,有了胡宗宪帮忙,肯定是大捞特捞,而且不给别人留骨头的那种。

严党官员吃惯了肉的,现在一下子连骨头都啃不到了,自然要想办法。他们知道弄不走仇鸾,但知道把胡宗宪弄走,以仇鸾的智商,是斗不过他们的。

对于严党官员的小心思,严世藩是偏支持的态度。毕竟严家的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这些官员的贡献,他自然要保护小弟。

何况他也发觉仇鸾到了大同后,明显翅膀硬了,发了财都不给自己上贡!

有心直接办了仇鸾,可仇鸾已经不是当时低声下气来求他的那个仇鸾了。

嘉靖本来就对仇鸾有份旧情,现在又经常夸仇鸾去大同干的不错,已经不能轻易动他了。

所以,调走胡宗宪,符合严家的利益,符合严党的利益,堪称一箭双雕!

眯着眼睛的严世藩,却没想到,其实这是一箭三雕,只可惜射箭的人却不是他。

萧风接到的信,内容却大不一样,简单明了,语气亲热,如同老友。

“闻萧兄卷入皇子一案,弟深为担忧,然尽知萧兄乃当世真人,道法高深,机智过人,定能履险如夷。

弟此番回京述职,十分突兀,心中惴惴。与兄虽未谋面,然多次传书,自觉如故。故在萧兄繁忙之际,仍唐突厚颜请萧兄指点迷津。”

信的最后是一个字“困”,想来写这个字的时候,胡宗宪的心里有很多困惑难解吧,否则他也不会像自己所说的舔着脸在这个时候麻烦萧风了。

萧风哑然失笑,若是旁人,此举可能确实唐突了,但对于胡宗宪,他却没有这种感觉。

一来他大概知道胡宗宪也是历史有名的抗倭名臣,恐怕只有戚继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二来凭着俞大猷和画姑娘的两层关系,以及之前胡宗宪帮忙连线仇鸾,配合卖糯米的事,两人堪称没见过面的老朋友了。

萧风盯着这个“困”字,提笔蘸墨,给胡宗宪写回信,没有寒暄,没有废话,直奔主题。

“‘困’乃圈中生木,终难成材,你命中注定边塞扬名,不可留在京中,哪怕让你升官也不要同意。

‘困’乃有木之因,你这次被调离大同,主使之人名字中必然草木茂盛,今后若遇到这类名字的人,需小心甄别。

你写的‘困’字,木中一竖时笔墨将尽,下面变得很短小,木字好像个‘太’字,圈中有太,在全国防线上,符合这个特征的,当为太原城。

若万岁问你所欲,你可极力请旨前往太原城,降品亦可。”

写完信后,萧风想了一下,走到前面院子中,戚继光正在院子里练刀。

他的刀法十分特殊,既不像俞大猷那般霸气十足,又不像张无心那样快如闪电。他的一招一式看似沉重笨拙,十分别扭,就像他的刀应该更长一点才好。

而且他虽然是一个人在练刀,但感觉他像是在和谁一起合练一样,就像是缺了一半的刀法一样。

戚继光一套刀法练完,看见萧风在旁边观看,赶紧擦擦汗走过来。

“萧兄有事?”

“你这刀法好怪啊,我记得那晚上你打架时用的可不是这种刀法啊!”

“哦,这刀法不是我打架用的,是我单独创造出来交给军士们在战场上用的,不重单兵战力,注重提升整体军队的战力。”

萧风明白了,这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戚家刀法吧。

“有个人,我想让你去见见,顺便帮我送封信。”

戚继光很干脆的说:“好。”

萧风笑了笑:“你不问是谁吗?”

戚继光笑了:“你让我去见的人,差不了。”

“胡宗宪,你应该听说过吧,这个人,你早晚得见,早见有好处。”

戚继光想了想:“听说过,只是没见过面,也没打过交道。听说此人八面玲珑,但也十分有才。”

“除了这些之外,他还和你有个共同的爱好,你们俩见面可以好好聊聊。”

“哦?什么爱好?”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的脸一下红了:“这,这是小弟少年时写的诗,从未给人看过,萧兄怎知……是了,萧兄道术高深,倒也正常。”

萧风心想这和道法有毛关系,你这首诗我年轻时背过啊。

看着戚继光离去的矫健背影,萧风心里升起一股难言的情绪。

胡宗宪、戚继光,这两个同样既聪明圆滑又意志坚定的抗倭英雄,在历史上的结局却有天壤之别。

这两人的会面被自己提前了好几年,会不会就此改变他们的命运呢?

(sdingdiannn/ddk65187210/394094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