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稻为桑

大明测字天师 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稻为桑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18 08:05: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此时在严府中,严嵩也在为儿子的智慧点赞,但他却不知道儿子的真正心思。

平心而论,严嵩从未想过要对嘉靖怎么样,更没想过要对大明怎么样,这份底线他还是有的。

严嵩可以纵容儿子杀人、变态、贪财,甚至为了帮儿子除掉萧风,默许了儿子和鞑靼人眉来眼去。

但严嵩绝不希望儿子和倭寇扯上关系,更不会希望儿子和白莲教交朋友。所以对这两方面的事儿,严世藩从来都是不会跟严嵩说的。

也因此,严世藩自然也不会告诉严嵩,这次把萧风抬到江南总督的位置,真实目的是让常安公主随着他出宫南下。

严世藩认真地欺骗着严嵩:「父亲,今日你在朝堂之上,雄辩滔滔,让万岁直接任命了萧风为江南总督,想来萧风到此时还不明白为什么呢。」

严嵩满意地点头:「东楼啊,这都是你的妙计。江南改稻为桑,阻力何其大也。那些百姓都极力反对,一些小地主也担心会被大地主趁机兼并,挑头闹事。

要想推行,必须有铁腕铁心,必然起腥风血雨。这时候把萧风抬到江南总督的位置上去,可谓一箭双雕。

若是事情顺利,那自然是我的功劳,因为是我提议改稻为桑的!若是不顺利,责任自然是江南总督办事不力!

最妙的就是,以萧风的性格,他一定不会赞同这个主意的。可这个方案前日万岁已经批复内阁,下令全面推行了!他若敢阻挠,那就是直接和万岁作对!

万岁的性格,没人比我更清楚了。不管是他多喜欢的人,只要触碰了他尊严和自信的逆鳞,他都一定不会放过的!

到那时,萧风失宠是早晚的事儿,现在我把他捧得越高,将来他摔下来时就会越惨!」

而此时在西苑的萧风,在听到常安公主要和自己一同南下后,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严嵩是已经彻底和严世藩站在同一阵线上了吗?

应该不会,以萧风的推测,严嵩和嘉靖的利益共同体依然很稳固,至少目前,他还不该有和白莲教合作的动机。

所以,严世藩应该不会把此举的真正目的告诉老爹,那么,严世藩究竟是以什么理由,说服严嵩捧自己当江南总督呢?

所谓荡平倭寇,振兴大明,这都是屁话,严嵩绝不会真的因为这种原因就让自己得到这么大的好处,以严嵩这老鸭煲的处事风格,一定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师兄,我此去南方,除了歼灭沿海倭寇,铲除白莲教之外,可还有其他大事要做的吗?」

嘉靖忍不住大笑起来:「你好大的口气啊,还歼灭倭寇,铲除白莲教,这哪是一任督抚就能完成的?

何况我也没打算让你干满任期,张经告老,可他在朝堂中自有一批支持者,此时内阁若举荐严嵩的门生故吏,必然会引起那些人的激烈反对。

而若是任用张经的支持者,那又会让人说朝廷是错罚了张经。因此严嵩此时将你推举出来,刚好是两派人都不会强烈反对的。

你帮朝廷平稳过渡一段时间,我自然会让你回京任职的,岂有让你和常安一直呆在江南之理?」

萧风心中暗叹,果然,小看谁也不能小看了嘉靖,自己这位师兄,看似专心修道,其实对朝堂之事无比敏感。

严嵩以为自己利用一套天衣无缝的道理说服了嘉靖,引导嘉靖按自己的设计走了一步,其实嘉靖同样是顺水推舟,用严嵩的提议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激烈党争,维持了朝堂的力量均衡。

「不过你既然问到了,我确实还要嘱咐你一句。朝廷已经在江南各省逐步推行改稻为桑之策,这是要挣海外蛮夷和游牧民族金银的好事儿。

大明实行海禁,是为了防止海

外蛮夷的狼子野心。但我大明的丝绸瓷器,在各藩属国中多有商旅贩卖出海,大明却不会干涉。

就是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他们中也有富豪贵族,对这些好东西十分钦羡。既然你已经主持了互市,自然也是赞同增加这些物品生产的吧。」

萧风静静的听嘉靖说完,嘴角挑起一丝微笑:「师兄所言极是。只是我还有一些顾虑,请师兄参详。」

嘉靖点点头,黄锦给嘉靖添了茶,拿起萧风的茶杯来:「萧真人的茶凉了,也换点热的吧,凉茶喝了不好。」

萧风冲黄锦笑了笑:「多谢。师兄,江南历来为大明粮仓,改稻为桑是好事,只是需要提前做些准备,否则好事也可能会出乱子的。

就像和鞑靼人互市,之前大明也试过,只是鞑靼人并不规矩,所以互市就难以持续。

这次仰仗师兄之福,击败了鞑靼人,有了这个基础,互市也就顺利多了。」

嘉靖微笑点头,萧风果然对改稻为桑有些看法,不过他很懂事,并没有表示反对,还狠狠地拍了自己的马屁,很给面子嘛!

「所以,我建议朝廷不妨多建粮仓,以增粮食储存之用。大明要训练更多骑兵,高粱等饲料本就需要大量囤积。

而这些饲料,万一赶上荒年,那就是能救命的粮食。朝廷手里有粮了,自可从容推行改稻为桑。

百姓能挣到钱买粮,对改稻为桑也就不会那么激烈地反对了。」

嘉靖点点头:「只是这建仓屯粮之事,只怕一时难以完成吧。大明的粮食产量盈余并不多,如何快速地增加粮食产量呢?」

萧风笑了笑:「长城之外,山海关以东,到处都是肥沃田地,却无人耕种啊。」

嘉靖一愣,苦笑着摇摇头,他极少在臣子面前示弱,在萧风面前却独有一份真诚。

「师弟,关外女真诸部虽表面臣服大明,其实不过是比蒙古人弱小,不敢对大明如何罢了。

可大明眼下也没有精力派兵驻扎,保护耕种。」

萧风站起身来,对嘉靖施礼:「师兄,眼下鞑靼人仍对大明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沿海倭寇未平,白莲教暗流涌动。关外女真诸部面和心离。

大明此时就算织出了再多的丝绸,奈何四面环敌,商路不畅,也难以换成真金白银。

若师兄信得过我,给我一年时间,从这四面之中,至少给师兄打出一条商道来。

到时师弟将亲自为师兄主持改稻为桑之策,望师兄恩准。」

嘉靖的笑容淡了一些,沉默地喝茶,等一杯茶喝完后,才开口。

「你确有此心,但其实并无把握,因此也是缓兵之计,朕没有冤枉你吧?」

黄锦低着头,暗暗叹息。萧风啊,你明明都看透了严嵩的圈套,为何还一定要往圈套中跳呢?

有些事儿,不是你一个人能扭转的呀。

萧风并没有被嘉靖的冷淡和诛心之语吓到,反而云淡风轻的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事君以忠,事亲以诚。以君臣论,万岁是君,臣不可不忠;以道门论,你是师兄,我不可不诚。

我毕竟年轻,见识可能不足,但想到什么,就不该隐瞒。至于是对是错,自有万岁裁夺指正。

这是万岁的大明,臣不敢擅专。臣只知道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嘉靖愣住了,心里默默地念着最后的那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话让嘉靖有些感动了,但真正让嘉靖有些不安的,却不是这句文采飞扬,震撼人心的名句,反而是倒数第二句。

对,就是这句平平无奇的:这

是万岁的大明,臣不敢擅专。

我刚说了个朕,你就变成了臣。然后告诉我,这是你的大明,跟我有个毛线关系,你愿意咋折腾就咋折腾吧。

是你要靠大明国运修道,又不是我,我在上面是有户口的。

我一心帮你上岸,你却不知自爱,你对得起我吗?

嘉靖无奈地喝了口茶,然后发现茶杯空了,黄锦也在琢磨着萧风的话,竟然忘了给嘉靖添茶。

嘉靖顿时就找到撒气的地方了,把茶杯重重的在桌子上一放。

黄锦这才惊醒,赶紧给嘉靖续上茶,嘉靖赌气不喝了,盯着这杯茶运气。

「师兄,最近想起在仙界看过一本书。上面说到海外有一仙藤,落地生根,根下生果,连绵不绝。其味甘美,足可饱腹。

我测算过,此物应该已经在西方现世,只是海路遥远,那些获得此物的国家又当作至宝,不肯外传。

我已经让张天赐从沿海一带重金求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那些偷偷往来贸易的走私船只,必会有人铤而走险,夹带仙藤,以求高价的。

等我将此仙藤在大明推广开来,大明百姓应该就不会有粮食匮乏之忧了,师兄的政策也可从容推行了。」

嘉靖心里一热,师弟虽然跟我赌气,但其实一直在默默地帮我想办法啊,我竟然还怀疑他在套路我!看書菈

嘉靖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掩饰自己的表情。

「如此甚好,就按你说的办吧,给你一年时间,筹备粮食,打开商路。」

萧风淡淡一笑:「师兄,那若是内阁弹劾我阳奉阴违,不肯推行国策怎么办呢?」

萧风知道,不管嘉靖对自己怎么好,让他宣布他已经定了的事儿马上作废,这种自己打自己脸的事儿,他是绝不可能干的。

嘉靖看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是江南总督,手握大权,内阁只有督促的份。没有朕下旨,你真以为内阁能动得了张经吗?」

得,嘉靖这是在教师弟耍无赖了,黄锦低着头偷偷一笑:「万岁,天不早了,该安寝了。」

嘉靖皱皱眉:「很晚了吗?萧风要离开很久,朕还想多听他说说呢。」

黄锦不说话,一不小心碰掉了银盘子上摆着的两块牌子,一块上是卢靖妃,另一块翻着,看不见。

嘉靖马上伸了个懒腰:「师弟啊,想来也就这些事儿了,你好生去做吧,不用担心,一切有我呢。」

萧风起身告退,黄锦低头捡牌子,两人没有任何的目光碰触,但萧风知道黄锦在帮他。

此时是结束这次对话的最好时机,有时意犹未尽,远比等到无话可说时再结束要好很多。尤其是当你要和人分开很久的时候。

他会很想你的。

(sdingdiannn/ddk65187210/3727980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