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六百九十七章 树大根深

大明测字天师 第六百九十七章 树大根深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4 08:04:50 来源:顶点小说网

江南某县城,一个商人正在关门上板儿,一个头缠破布,筋骨强健的乞丐就走了过来。

商人叹了口气:“板儿砖李,你不是三天来一次的吗,今天刚第三天啊,怎么就过来了?”

这类乞丐就是丐帮中最受追捧,地位最高的“强叫花”,堪称乞丐中的丐中丐,十分强横。

这种“强叫花”都是各地丐帮中的风云人物,比起卖艺的“艺叫花”,专干脏活的“苦叫花”来,身份高出一截儿。

“强叫花”要钱从来不搞那些低声下气的事儿,也从不向普通百姓伸手,他只向开商铺做买卖的商人乞讨。

乞讨的方式是拿一块板儿砖,挨家商铺走,走到门前,也不废话,十分真诚地说上一句。

“掌柜的,恭喜你发大财啊!行行好给几个吧!”

这时候有经验的商人,一看是“强叫花”来了,都会拿出银钱来施舍。而且出手不能少了,至少一百文。

如果是个没经验的商人,给的少了或是没给,“强叫花”直接举起板砖来,照脑袋上就是一下子。

别误会,不是砸商人的脑袋,是砸自己的脑袋!头破血流,翻身倒地,翻着白眼,堵在你的店门口。

如此一来,你这买卖就不用做了。报官也没用,大明律里哪一条也没说过不许自己砸自己啊!

也有的商人一根筋,老子就是不给,看你能躺到什么时候。他却不知道,每个“强叫花”身后都是有团队的。

帮跟着“强叫花”吃饭的小弟们,会一拥而上,围住商铺嚎啕大哭。边哭边骂,骂得极其难听。

如果到这时候你还敢不给,“强叫花”会站起来,对准你家店铺里最硬的部位,直接撞过去。

人死了,这家店铺也就废了,再也没人敢接手了。老板大概率会吃官司,就算官司赢了,跟丐帮也是结下深仇大恨了。

不但本地住不得了,就是搬家到天涯海角,只要是有乞丐的地方,都得随时提防,孩子会不会被拐走,家里会不会失火……

所以,“强叫花”都是真正的亡命之徒,他们就是丐帮的明星,能养活身后十几人的经纪人团队。

这位板儿砖李,就是本地有名的“强叫花”,见这商人询问,微微一笑,拿起标志性的板儿砖打了个招呼。

“陈老板,不用拿钱,我最近都不上门要钱了。这次来,是跟各家店铺商量点事儿的。”

附近几个商铺的商家都凑了过来,不知道跟“板儿砖李”有什么事儿能商量的,难道是要改绰号叫“石头李”或“菜刀李”了?

“各位老板,多年来咱们相处愉快,定下了规矩,你们也省心,我也省砖省脑袋。

但这次我们丐帮有难了,想请你们帮忙向朝廷说说话,就说本地丐帮一向安分守己,都是好人!

而且本地丐帮与百姓、商户互帮互助,十分和谐,因此建议朝廷不要无故迁怒,免失人心。”

几位商人咧咧嘴

差点没笑出声儿来,但又不愿意得罪这个亡命徒,只得继续听着。

“各位老板若是能帮忙美言,反对朝廷解散丐帮,将来各位的钱,丐帮就不收了。

若是各位想趁此机会落井下石,嘿嘿,反正丐帮多的是不怕死的烂命,各位的铺子和家人都要小心些!”

一个平时最头铁,也被丐帮收拾次数最多的鞋店老板冷笑一声。

“平时你们那厉害劲呢?我有朋友在京城做生意,他说北直隶已经在解散当地丐帮了!

想来很快也该轮到咱们这里了吧!板儿砖李,我看你还是赶紧退出丐帮,找个事儿做,才好活命!

否则就以你平时的所作所为,去西伯利亚种土豆都得披枷带锁的去,还敢威胁我们?”

板儿砖李的眼睛里凶光一闪,随即笑道:“看来王老板是铁了心要和我们丐帮做对了?

也好,那你就给其他老板打个样儿吧!你要记住,乞丐多得很,是死不完的!”

板儿砖李说完,大步上前,噗通一声跪倒在鞋店门口,高声呼喊。

“我就要口饭吃,你给就给,不给就不给,何以下此毒手?”

说完一板儿砖拍在了自己的脸上,顿时血流披面。众人都是一愣。

板砖李却没有再纠缠,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转身就走,边走边大哭大喊,自己被鞋店的王老板给打了。

王老板大笑道:“就这?我还等着你来讹我呢!我看你们还能蹦跶几天!”

众人都劝王

老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王老板也劝大家不要被板儿砖李吓住,他就是个纸老虎!

第二天,鞋店迟迟没有开门,中午时分,众人才知道,王老板全家都被杀了。杀人的正是板儿砖李。

更可怕的是,他压根也没跑。大概是半夜行凶,然后就坐在死者家里,做了一顿丰盛的酒菜,当着满屋子的死人,敞开屋门,大吃大喝。

当捕快们接到消息,赶到现场时,板儿砖李将短刀横在自己脖子上,侃侃而谈。

他说自己昨天被王老板殴打,心怀怨恨,因此报仇,并无其他原因,说完刀一抹,直接自尽了。

整条街上的商户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看着街头巷尾的乞丐们,却没有一个敢跟捕快们说出实情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真的联名写了一封信,敲锣打鼓,大张旗鼓地送到了县衙,让丐帮知道自己按要求做了。

大明各地都爆发了不少恶性案件,各地官府虽然奔忙处理,但这些案件仍然层出不穷,导致百姓们怨声载道。

乡绅和商户们都说,若不是朝廷多事儿,非要解散丐帮,导致各地团头不敢办事,也不会这样,过去多少年不都是好好的吗?

官府清查丐帮中的罪犯,团头不敢不协助,但一直尽力拖延,以至于那些恶丐早已逃离当地。

而民间调查更不顺利,百姓和商户不但不说乞丐的罪行,反而还大声夸奖本地乞丐热心助人,帮寡妇挑

水,扶老奶奶过马路。

最麻烦的,其实还是各级官吏的态度,他们大都跟当地的团头关系紧密。

虽然不敢违抗朝廷命令,但都不够积极,一直互相观望,看其他地方执行得如何了。

而且一些地方,白莲教潜伏的徒众开始改头换面,死灰复燃。他们拿出洗脑的本事,忽悠百姓。

他们指出:朝廷解散丐帮,与丐帮的善恶无关,而是需要人到西伯利亚去种土豆儿。

那么问题就来了,西伯利亚比大明大几十倍,如此一来,丐帮那点人根本就不够!所以抓完丐帮抓平民!

百姓们读书少,谁也不知道西伯利亚到底有多大,更关心的是朝廷为啥一定要抓人去西伯利亚种土豆儿呢?在家种不好吗?

白莲教告诉他们:“西伯利亚种土豆是靠邪术的!他们把人切成碎块,埋在土里,在上面种土豆。

如此种出来的土豆有人体的精华和天地灵气结合,可以用来炼丹,炼出来的丹药就是皇帝平时要吃的!”

这个恐怖的故事征服了很多百姓,因为嘉靖喜欢炼丹嗑药是人尽皆知的!徽王含真饼的事儿历历在目啊!

说嘉靖种土豆是为了炼丹,就像说萧风进青楼是为了找妈妈一样,绝对没人怀疑,这就是人设的力量!

而且在过去的岁月中,被朝廷剿灭的一些土匪山寨,也重新出现了火光。打劫路人,宣称原本是良善乞丐,被朝廷官逼丐反!

当地驻军前去剿

灭时,这些所谓的土匪早就跑没了,山寨里只留下做饭的余温,不见人影。

后来官府觉得为这几个假土匪调动大军不划算,哪里有了劫道的,就派当地捕快衙役们去抓。

结果却发现那些土匪人数虽少,但都功夫不弱,捕快们根本不是对手,被打得落荒而逃。可军队一去,人又没了。

随着各地案件的频发,民间汹涌的舆情反弹,朝堂上的反对意见也骤然增多,大都是批判萧风意气用事,操之过急的。

听得多了,嘉靖也有些烦乱,派人把萧风叫来,询问他接下来如何收场。

萧风淡然道:“师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自然也不会轻而易举。

丐帮传承几千年,虽已病入膏肓,但就像一棵千年老病树一样,哪有刨根不带出泥的?

师兄只管放心,这些混乱,正是丐帮制造出来向朝廷施压的。朝廷此时若有动摇,则前功尽弃。

而且这次若半途而废,今后天下百姓再也不信朝廷会对丐帮真的下手,就会更加畏惧丐帮。

此消彼长之下,这棵老病树再也难以根除,就会继续趴在大明的身上吸取国运,制造混乱。”

嘉靖皱眉道:“不过是一群乞丐,既无兵马,又无地盘儿,大明连倭寇、罗刹、白莲教都打败了,怎么对付丐帮会这么费力呢?”

萧风笑道:“倭寇的退路在海上,因此他们不敢孤军深入,只敢在沿海活动;丐帮看似没有地盘

儿,其实无处不在。

罗刹虽然强横,但却难以隐藏,只能正面进攻。以硬碰硬,大明比罗刹更硬,自然干脆利落。

至于白莲教,其实和丐帮是极其相似的。都是散落民间,都是分布广泛,都是善于伪装,难以察觉。”

嘉靖点点头:“那为何你灭白莲教时颇有章法,如今朝廷处置丐帮却一片混乱?难道这因果非要着落在你身上?”

萧风摇头道:“其实不然。白莲教和丐帮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所求。

白莲教想造反,自然就要有大动作。动作一大,就容易被发现。

丐帮却并无造反之念,他们只想潜伏在社会最底层,这就更难动手。

丐帮就像虱子,常年趴在你身上,小口小口地吸血,你就难以察觉;

而白莲教就像蚊子,总想飞起来吸一大口,早晚会被一巴掌拍死。”

嘉靖叹气道:“道理自是如此,只是朕有些心焦。西伯利亚汗已经回到封地,又写奏折过来催了。

他说他已经留好了位置,准备好了牛羊、草场,尤其是大片种土豆的土地,就等着移民上门了。

这片国运之地,总要尽快兴盛起来才好,否则跟罗刹人打的这一仗,你的杀戮因果岂不白承担了。”

萧风淡淡一笑:“师兄莫急,凡事操之过急,则容易失之粗放。其实乞丐到什么年头都是不可能绝迹的。

人之本性,有勤有懒;人之出身,有贫有富;人之运道,有高有低,天道

不全,留一线与人。

所以我们要永久消灭的是丐帮,而不是乞丐,今后再出现乞丐,大明有的是地方用人的。

丐不成帮,则丐无非丐而,犹如滴水粒沙,不成气候。朝廷或救或收或管或教,都极容易的。”

嘉靖微微点头:“你推荐知县召平安为钦差,不怕他公报私仇,乱了方寸吗?”

萧风淡然道:“嫉恶如仇,何论公私?要连根拔起丐帮,死人是免不了的。

他是一心求死之人,正合适。何况还有海瑞在后面给他善后呢。”

嘉靖诧异道:“海瑞就已经够刚猛的了,你让他给召平安善后,这不是刚上加刚,不怕过刚易折吗?”

萧风笑道:“海瑞是很刚,但他讲理。那些官员在领教过召平安之后,只会觉得海瑞比召平安好多了。”

嘉靖想了想,笑道:“你这是要为海瑞攒些好风评吗?海瑞清廉刚硬,才具却是平平,入阁其实并不合适。”

萧风不置可否,淡然道:“此次根除丐帮,召平安代表的是朝廷的决心,海瑞代表的是朝廷的公正,二者缺一不可。”

朝廷是否公正,北直隶的官员还没感觉到,但朝廷的决心,北直隶的官员已经有了充分的体会。

召平安出京后,先巡查的自然是北直隶。而第一站,就是大兴县。

大兴知县对召平安的光顾并未太在意。在他看来,朝廷的命令刚下,动作慢是天经地义的。

而且召平安之前也不过是

个南平知县而已,相比起来,自己这大兴县可是直属顺天府的,比南平县令要高出一级来!

所以对这个钦差,大兴知县是表面笑嘻嘻,心里不嘻嘻,见面哈哈哈,回头PPP。

心里想着召平安要巡视全国,也不可能在自己这里呆几天,赶紧糊弄走就得了。想不到召平安一落座就直接发难。

“贵县的本地团头,可将名册交上来了吗?”

大兴知县笑道:“钦差大人,朝廷的命令刚下来,总得给点时间吧。我已经让人催过了。”

召平安摇头道:“贵县天子脚下,近在咫尺,命令自然是先送到的。

何况贵县附郭京城,平日里治安自然要比外地好得多。若是贵县这里都需要这么久,其他地方还能办吗?”

大兴知县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啊,正是因为天子脚下,附郭京城,所以来讨生活的乞丐也多啊。

大人还是先去其他地方巡查,下官这边整理完毕后,自然会送交朝廷审查的。”

召平安冷冷地说道:“我听明白了,你是觉得此事你只需向朝廷交代就是了,犯不上向我交代。”

大兴知县心里冷笑,表面却依旧谦恭:“大人误会了,兹事体大,下官自有下官的难处。

大人奉命巡查而已,何必盯着下官不放呢?下官保证,总不会落在别人后头就是了。”

召平安点点头:“这也有理,不过我能否见见本地的团头,亲自问一声是否如此呢?”

大兴知县松了口气:“这有何难?大人且先宽坐用茶,待下官备上酒宴,把团头叫来与大人见面。”

傍晚时分,大兴县团头来拜,酒宴也已摆好,召平安也不推辞,入席后主动拿起酒杯,连干三杯。

大兴知县和团头一句场面话还没说呢,只能也先跟着陪了三杯。然后召平安放下酒杯。

“酒过三巡,礼数已到。来人,升堂!我已通知百姓,今日下午,开堂审案!”

大兴知县和团头都是一惊,不知道钦差大人要干什么,糊里糊涂的被钦差卫队推到了外面大堂上。

此时围观百姓已经很多了,听说有钦差审案,还是事关丐帮的,谁不想亲眼看看?

召平安坐在公案后面,一拍惊堂木:“团头,朝廷要的名册,你准备好了吗?”

大兴团头早已和北直隶团头及知县通过气了,此时胸有成竹,谦卑的跪地磕了个头。

“朝廷有令,小人岂敢不尊?只是确实事繁任巨,一时半会儿不得清楚,还请大人宽限些时日。”

召平安点点头:“这些话,知县已经说过了,本官也很理解。只是朝廷委任本官为钦差,不得不管。

来人,把团头给我按住,左手按在地上,请出天子剑来!”

「来人,把票都给我按住……」

(sdingdiannn/ddk65187210/1057444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