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六百五十章 西苑论道

大明测字天师 第六百五十章 西苑论道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4 08:04:50 来源:顶点小说网

萧风点点头:“师兄,老子说小国寡民最好,是指的天下太平之时,内无忧,外无患,自可清静无为。

但老子知道,若天下纷争,则小国寡民虽好而难存。就如太平之时,女子之美是好事,战乱之时,女子之美为祸殃。

当此时,小国联合也好,被吞并也罢,最终成为大国,这是必不可免的。

而为了让百姓在大国中也能过得好,老子才不得不在《道德经》中教导大国之君该如何治理国家。”

嘉靖缓缓点头:“小国寡民,虽好难存,这话说得有颇有玄机。不得不教导大国之君,听来却是无奈。”

萧风苦笑道:“万事之理,本就是相通的。就如蒙古草原,大明虽不愿与之纷争,却也一直纷争不断。

只有当大明将其纳入疆土,融为一体,才能共享和平。而大明的疆域也随之扩大,变成了更大的国。”

嘉靖诧异道:“怎么听你言外之意,国土变大,还不全是好事儿吗?难道这不是昌盛大明国运吗?”

萧风耐心解释道:“师兄,国运对你修道来说,自然是越多越好。可大明疆域变大,并不会让国运直接变多。”

嘉靖皱起眉头:“这却是为何?国大民多,国运自然昌盛啊!”

萧风举了个例子:“万岁,伊王、徽王作恶多端,让封地百姓水深火热,怨气冲天,这地方是让国运变多呢,还是变少呢?”

这个道理嘉靖自然明白,否则他也不会那么痛快地干掉这两个亲戚了。

“阴阳相冲相抵,怨气重自然是国运变少。”

萧风点头道:“由此可见,要想国运昌盛,疆域大只是一个条件罢了。

还需要在这疆域之内调理阴阳,使其兴盛之气多,冤曲之气少。阳气多而阴气少。

当阳气多到一定程度时,师兄自然就可以飞升了。”

嘉靖并不是随便被人忽悠的,他也是很善于独立思考的,当下提出自己的质疑。

“道家讲究阴阳调和,方为正道。为何国运越强,阳气越多,朕就可以飞升了呢?”

萧风笑了笑:“师兄,蛊神说过一句话,其实是对的。人要成仙飞升,靠的是吸收天地灵气。

但它说人吸了天地灵气飞升,就会亏欠天地之气,导致天下大灾,这却是错的。

因为人本就属于天地自然,天地不予,人岂有强夺之能?老子说顺其自然,道法天地,才是正解。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天地与万物本为一体。

所以天地灵气无处不在,国运也是灵气的一部分。天地灵气并非固定之物,而是如月有圆缺,变化不定。

其实所谓修道飞升,就是想办法增加天地灵气。而这增加出来的灵气,天地自然会授予作养之人。

作养之人得此灵气,自然就可以飞升了。这就是修道飞升的原理之一。

既然是国运,作养灵气之人自然属于一国之君,所以老君才会让师兄以国运修道飞升啊。”

嘉靖听得目眩神驰,但他生性多疑,内心深处仍有一个小人在大喊大叫:真的吗?不会是骗我的吧!

“国运当归天子,按师弟所说,这世间能得道飞升之人,岂非只有皇帝才有机会了?”

萧风摇头道:“这却不是。刚才我说这是修道飞升的原理之一,却不是全部。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修道飞升之路,皇帝有皇帝的好处,却也有皇帝的难处。”

嘉靖瞪大眼睛,表示朕在等着呢,很急,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动起来吧。

萧风正色道:“师兄,古往今来,得道成仙的传说中,都是行善积德之人,可有大奸大恶之徒?”

嘉靖摇摇头,此时《封神演义》这本书还没写出来呢,人们一直以来都笃信好人才能成仙。

萧风点点头:“普通人虽然不能像皇帝一样,作养一国气运为己用,但他们仍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作养气运。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积德行善,例如修桥补路,赈济灾民,除暴安良,扶危济困。

他们以此修行奉天地,天地以此灵气予他们,最终他们就能得道飞升。”

嘉靖不解道:“他们造福之地,不过一城一地;造福之人,不过百人千人。

朕造福大明,幅员万里,造福百姓,亿兆生民,为何他们能飞升,朕反而这么难呢?”

萧风看着嘉靖,淡淡的说道:“福大孽也大,恩深冤也深。百代圣天子,难得一真人。”

嘉靖脑子嗡的一声,就像被一道闪电劈中了一样,满眼的金星直冒,梦回壬寅渡劫之时。

萧风的话太简单明了了,简单到嘉靖都觉得奇怪,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怎么到今天才明白呢?

当皇帝当然是有好处的,全天下的功劳都是皇帝的,气运远比一城一地的善人侠客要多得多!

可当皇帝也是有坏处的,全天下的冤孽也都是皇帝的,阴气怨气自然也比个人修行者要多得多!

一道恩旨,活万千生民,功德无量;一道乱命,千万人头落地,冤山孽海。

赈济灾民及时,活下来的百姓都是国家气运;贪官中饱私囊,饿死的百姓都是大明的孤魂野鬼。

百代圣天子,难得一真人。就算是千古明君,又有几个没有做过几件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儿的?

可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儿,就得不到皇位,也坐不稳皇位。所以当皇帝,注定是要干这些事儿的啊……

想到这里,嘉靖稍微振作起来,看着萧风,像是辩解,又像是赌气。

“皇权天授,历来天子受命于天,为稳大局,有时也不得不委屈几个人。君臣无狱,难道他们还敢心生怨念不成?”

萧风苦笑道:“师兄啊,父子无狱,君臣无狱,这是儒家的信念。道家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道家说的是道法自然,人若天真赤子,初生婴儿。有恩则爱,有冤则恨,岂是身份地位能挡得住的?

在皇帝面前,自然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心怀怨念的,可蒙冤而有怨,乃天地之理,师兄能逆天理吗?”

你他妈的冤枉了人家,欺负了人家,还敢问人家是否心怀怨念,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人家当你的面当然不敢说怨恨,你还就真以为人家心甘情愿地让你欺负?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嘉靖仍然不死心,他也是雄辩之人,自负少有对手,今天跟师弟论道,若是全盘接受,那他也不是嘉靖了。

“师弟,可《道德经》中也说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身为皇帝,自然要止风于青萍之末,防微杜渐,遏制不对的苗头。

人怀不忠之心,不除之,等到人有不忠之事时,岂不悔之晚矣?”

我认为谁不忠,就要干掉谁,这叫防微杜渐;否则等他真干出谋逆造反的事儿来,那还能来得及吗?

萧风点头道:“师兄所言,乃自古以来的天子所为,并无不妥。所以百代圣天子,难得一真人啊。”

嘉靖被萧风噎住了,师兄啊,我没说你这么当皇帝有错,我是说你这么修道不行。

“师弟,难道我当个明君圣主,反而还导致我不能修道飞升了吗?这没道理呀!”

萧风心里苦笑,师兄啊,你这话说的都让我没法接茬,你都自认是明君圣主了,我还怎么指出你的问题呀?

萧风想了想,决定曲线救国:“师兄,《道德经》中还有两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师兄可知何意?”

嘉靖心说不会吧,这两句话三岁小孩都知道,你不会还能给出更新的解释来吧,他缓缓说道。

“天道自然,是将富余之物补给不足之物,以实现平衡;人间之道,却是将不足之物拿给富余之物,变得更不平衡。

这是老子提醒人们,要克制贪欲,不要让穷人被掠夺过甚,让财富过于集中,朝廷就会有危险。”

萧风点点头:“可这话对于皇帝来说,还有另一层意思,师兄可知?”

果然来了!嘉靖坐直了身子,打起精神来。实话实说,他和萧风没事就扯扯淡,论论道,也是一大乐趣。

但像论到今天这么深入,互动这么激烈,情绪这么**,喊声如此响亮的,却还是第一次!

“师兄所说的不错,老子深知,人之道是逆天而行的,财富会不断的从不足的穷人身上,转到有余的富人手中。

而且不单是财富,还有权利,也是如此。钱权自古不分家,以钱谋权,以权谋钱,历来如此。

而这天下最大的有余之人,就是皇帝。皇帝拥有天下最多的财富,最大的权利。

比起皇帝这个‘有余’来,天下人皆为‘不足’,师兄,你说对不对?”

嘉靖点点头,自然是如此的,天下再有钱的人,能比皇帝钱财多吗?再有权的人,能比皇帝权利大吗?

真有这样的人,那也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被皇帝损掉之后补给自己了!抄家谁不会呀!

“可师兄有没有想过,既然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为何人之道却能逆天而行呢?

人本来就包含在天地之内,天之道乃是大道,人之道本来就是小道,为何小道能逆大道而行呢?”

嗯?嘉靖再次亚麻呆住了,就像刚才那个‘小国寡民’,与‘治大国若烹小鲜’一样。

朕把《道德经》倒背如流,古往今来的大家们给《道德经》做的注解也几乎都看过,怎么这个问题就没人提出来过呢?

“这……这却不知,师弟莫非也从仙界之中看过什么解释吗?”

萧风深吸一口气:“师兄,其实人之道乃是小道,天知道乃为大道,小道不可能逆大道而行。

所以人之道和天之道是一样的,都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是一阳一阴,一明一暗而已。”

嘉靖双拳紧握,眼睛瞪得像铜铃,连连点头。一旁的黄锦也对扒灰失去了兴趣,专心的侧耳倾听。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里说的损补是阳,补的是灵气;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里说的损补是阴,补的是财富和权力。

其实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人之道看起来是与天之道反向的,其实灵气的流动方向,却永远是一致的。”

嘉靖愣住了,萧风所说的话,他从没听别人这样说过,可仔细想想,却是合情合理,无可辩驳。

中国古语中就有“吃亏是福”的说法,也有很多“散财得福”的传说。

这么想起来,和萧风的说法完全一致,人们以为人之道与天之道不同,其实只是人们看见的东西不同罢了。

人们看不见天之道中气运的流动,只能看见人眼可见的财富和权力,却不知财富和权力流动方向,和气运是完全相反的!

你损了别人的财富和权力补了自己,其实同时也是损了自己的气运和灵气去补了别人。

所以那些不择手段获得财富和权力的人,最后不但不能飞升,甚至连善果都很难得到。

说到底,萧风一句话就说清了,胳膊再粗拧不过大腿去,人之道凭什么能比天之道更大呢?

嘉靖颓然坐倒,可怜巴巴的看着萧风,就像一下子失去了精气神一样,这个打击甚至比刚才他听到两个儿子要兄弟相残还要大一些。

“师弟啊,我明白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要修道成仙,看来是要舍弃皇位了。

你费心帮我筹划一下,尽快将皇位传给裕王吧,你我师兄弟专心修道,早日飞升。”

嘉靖的语音颤抖,神色颓唐,甚至连黄锦都有一瞬间,觉得嘉靖是真心实意的在向萧风请求帮助。

但他毕竟对嘉靖太熟悉太了解了,只一瞬间,就全身寒毛直竖,低下头抓紧扒灰,连看萧风一眼都不敢。

他怕萧风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些什么来,更怕嘉靖觉得萧风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些什么来。

萧风啊,这一关,只能靠你自己了。冲过这一关,万岁对你应该再无疑虑,但冲不过这一关……

“师兄,并不需如此。否则当初我说以大明气运助你修道,岂不是一句妄言了?

当皇帝虽然要背负比常人更多的责任,但若能化解怨气,昌盛国运,其修道也如高屋建瓴,事半功倍。

对于修道来说,当皇帝是难关也是龙门,普通人既没有这个劫数,也没有这个机缘。

不就是让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吗?不就是让大明官场激浊扬清吗?不就是让大明朝堂正大光明吗?

别的皇帝做不到,我相信师兄一定能做得到!我愿意帮师兄度过这个难关,跳过这个龙门!重回仙界,并肩飞升!”

当啷!嘉靖的拂尘掉落在了地上。他睁大眼睛,呆呆的看着慷慨激昂,语气诚恳无比的萧风,眼圈真的红了。

萧风的声音高昂,身形挺拔,伴随着有力的肢体动作,就像一个战无不胜的律师,在对着法官做第二十一条的结案陈词。

他的脸上写满了真诚,他的眼中含着泪光,他的拳头捏得很紧,就像要用尽全身力气,一拳砸碎阻挡嘉靖飞升的障碍一样,哪怕代价是粉身碎骨!

嘉靖真的惭愧了。如果说上次在这屋里,他红了眼圈,指责萧风不理解自己的苦心,是表演大于真心的。

那么这次,他的真心大于表演,其真心纯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五,已经达到他的极限了。

“师弟弟弟弟弟弟弟……”

“师兄兄兄兄兄兄兄……”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打断两人情绪的是被黄锦不小心碰洒的香炉,香灰飞了满屋,三个人都不得不收起情绪,捂住口鼻咳嗽起来。

黄锦手忙脚乱,喊进两个小太监帮忙收拾了残局,然后给依旧红着眼圈的两人各自倒了杯茶,咳嗽着谢罪。

“万岁,咳咳,萧大人,咳咳,老奴有罪。只是刚才听到萧大人一番话,老奴实在是难以自制啊。

这么多年来,向万岁表忠心的话,老奴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可今天萧大人这番话,老奴听着心里热呀!”

嘉靖温和地看着黄锦,点头微笑:“这是自然,师弟与朕是仙门兄弟,自然是不比他人。

像黄伴和陆炳固然是朕的少年玩伴,朕也一向以朋友待之,只是你们不懂道法,在修道一事上,也无法帮朕。

唉,陶师是忠心的,也是有道之人,只是从徐福的事儿来看,丹鼎一派,在修道飞升中只能辅助,不能为主啊。

若不是仓颉仙师收了师弟为徒,若不是我师尊老君指点师弟来助朕修道,朕还不知道要在这红尘苦海中沉沦多少年啊。”

黄锦举起袖子抹眼泪,心里却想,你可拉倒吧,还红尘苦海呢。

刚才萧风要是敢顺着你的话,让你明天就退位,估计萧府在三日之内就得被圈禁起来。

就算你舍不得杀萧风,也会把他全家囚禁,除了逼他帮你修道之外,连门都不会再让他出了!

凡是跟萧风关系好的将官,都得被换掉;凡是萧风一派的官员,都得被赶到南京去!

但此时走对了关键一步棋的萧风却恍然不觉,仍然一心的在为嘉靖的修道大业着想。

“师兄,所以接下来,咱们要做的事儿,一是扫平日本,去除大明昌盛的千年隐忧。

二是清理冤案,这是最容易也最快的消除怨气的手段,越是冤情重大的案子,洗冤后国运增长就越多!”

嘉靖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此事就由你牵头,带领刑部和大理寺尽快开始吧!”

「深夜更新完,做梦都是投票和催更啊。」

(sdingdiannn/ddk65187210/10619873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