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风起南洋 > 第122章 谷前要塞防御体系

风起南洋 第122章 谷前要塞防御体系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3 15:5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数天后

1860年元月初

冯国辉再次来到了烂陀山要塞,对这里竣工的要塞设施进行了详尽的验收视察,总体表示相当满意。

烂陀山要塞共分为里、外两层结构,外层为谷前要塞,占据了整个要塞建筑施工总量的八成以上。

远远看去

宛如一条坚实的卧龙截断去路,高大而坚实的红褐色岩石由洋灰抹缝,层层迭迭砌筑完成,厚重而难以撼动。

岩石城墙背后是用钢筋笼浇筑的80公分混凝土墙,宽达4.6米主墙体由夯土建成,并且内有倾向混凝土砌墙加固。

这是结合西洋与华夏城池要塞建筑优点于一身,精心打造的坚实要塞体系。

在右岸主城墙上

有明显两个突出的欧式棱堡,高高的尖顶式瞭望塔下,密布着各种炮口和射击口,能够与城墙主体形成复合式火力打击体系。

一条奔腾的河流从山谷间倾泻而下,由于时值雨季,宽达80余米的河面愈发的湍急暴躁,河水打着旋的奔腾下泻,发出轰隆隆的急流水声。

右岸要塞主体深入河床中约四米多,边缘呈现半圆形的混凝土底座,并且有上窄下宽的粗钢笼继续向河面方向延伸5米多,表面荆棘密布,铁刺丛生。

这是为了防止敌军进攻时,从河面的薄弱处突破。

所以在顶端还设有的射击台,可供士兵对河中漏网的敌军补枪射击,弥补防御体系中的任何一点漏洞。

沿岸护坡都修筑成80度以上的岩石陡坡,距离河面约三米高,敌人即便从河中大举侵入,也难以爬上陡直的岩石护坡。

右岸要塞主体和左岸附属要塞,再加上封闭了群山中的羊肠小道,共同组成了第一道坚实的谷前要塞。

要塞后方修筑了大片的砖石房屋建筑,用作驻军和商用,两道要塞之间的宽阔谷地如今形成了热闹繁华的小镇,常住人口达3700余人。

这个小镇,因为谷前要塞而得名,所以被称为“谷前镇”。

谷前镇是从泗水城至铁山镇必经之处,因为热闹的中转贸易而兴盛起来,渐渐成为一座繁华的商业城镇。

所有铁山镇的工业产品都输入到谷前镇中转,所以在谷前镇修建了几十座大仓库,更有多达数百家贸易商行,经营不同的品类。

仅煤炭包括焦炭一项,就有数十家商行货栈经营,

谷前要塞主城门由一主两副组成,正常情况下主城门都不开启,除非大帅亲临和军队大举调动以及节庆日庆典,平日里一律关闭。

正常开启的是左右两个副城门,每个副城门都有一条铁轨通过,可供运输煤炭和钢铁产品的马拉重载铁轨车通过。

一般来说

两匹大骡子可以拉拽六辆重载铁轨车,四匹大骡子可以拉拽十辆重载铁轨车,每辆铁轨车载重约两吨左右。

马拉重载铁轨车经过仓库区,就会天女散花一样分出数条支线铁轨,分别驶入各自的仓库中,极大的便捷了装运步骤。

可以看到

两个副城门一个进,一个出,不管货物还是人员都是如此,行驶在铁轨上的马拉重载铁轨车互不干扰,将海量的货物输入进仓库区。

丰收时节的甘蔗,小麦,稻米,平日里大量运输的煤炭,木材和焦炭,都是由一列又一列马拉重载铁轨车输送进来。

而铁山镇出产的砖石,钢铁产品,服装,蔗糖,面粉,精米,油,日用百货和食品也通过马拉重载铁轨车,源源不断的向泗水城输送。

而这个中转点,就在谷前镇。

由于军事管制的需要,铁山镇居民非经特别允许,并获得特别通行证,平日里不允许迈出烂陀山谷口要塞一步。

严禁输出任何军事,民事和工厂之类消息,这里是完全独立于外界的世外桃源,也是南洋军的工业核心重镇,对外则秘而不宣。

能够驾驶马拉重载列车的都是伤残军人,从铁山镇向外输出产品,向内输入煤炭,木材原料时,马拉重载列车一般采取“换人不换人车”的方法。

从外界进入“谷前镇”的马拉重载列车,进入仓库区后,马夫就可以顺序离开,在指定区域休息等待。

剩下的运输路程,则由铁山镇内部派出的马夫驱策骡马,将货物输送至要塞内部,反之亦然。

在军队严格管控下,仓库区内里外双方不允许交谈,不允许接触,甚至见个面都是奢望,更不用说传递消息了。

正是因为严格的保密制度,荷兰殖民总督府对铁山镇这样一个工业重镇的生产能力一无所知。

冯国辉背着双手走在谷前要塞上,在要塞前方是宽阔而平整的广场,广场泥土经过夯打,铺上了石灰层,粉煤灰层和碎石层,不长一棵草,也没有一棵树。

要塞广场是举行大规模阅兵和群众游行的好地方,看上去一览无余,没有任何遮蔽物。

回首看去

在群山掩映的深处,是铁门栓一样的第二道防线,即“谷口要塞”。

站在高大的城墙上,谷前镇鳞次栉比的建筑尽收眼底。

繁华的街道上

商号货栈的布幡牌匾密密麻麻,各种旅社,骡马大店就有数十家,还有茶馆,酒楼,赌场,妓疗和各种商号,往来的行人不断。

路边炸油条,煎果子摊点散发出来的阵阵香气,令这个谷前小镇格外有烟火气息。

街道上往来的人群中,身着军装的官兵们占了很大比例。

谷前镇没有一亩农田,所有的粮食、蔬菜都需要从外界输入,但是繁华的商业贸易让这里格外兴盛,人口增长迅速。

冯国辉站在城墙高处,就能清楚的俯瞰整个谷前镇,从密集的居民区和商业区继续远眺,前方隐隐约约的就是仓库区。

仓库区与居民区有宽约40米的大路隔离开,仓库区建有高大的围墙,以及进出两条轨道线的栏杆和岗哨。

在正常情况下

普通居民和商人都不允许接近仓库区,取货和提货都靠单据,可以在仓库区外办公地点办理,只要支付一部分货运手续费即可。

从仓库区继续往前就是“隔离区”,所谓“隔离区”;

就是为了保障谷口要塞防御功能的充分使用,在隔离区内不允许修建任何建筑,不允许生长树木,只有密密麻麻的野草。

隔离区内也不允许非军事人员进入,若擅自进入,可予以击毙。

冯国辉用了大半天时间,视察了谷前要塞方方面面,对刚刚投入使用的要塞表示相当满意。

由于参考使用了华夏修筑城墙的方法,谷前要塞极为高大坚固,而且城墙厚实,在城墙下方保留有大量的屯兵洞和仓储设施,住在里面凉爽怡人。

“不瞒大帅,以烂陀山要塞为依靠。卑职有信心以泗水师的主力及两镇民兵,硬抗荷兰鬼佬4~5万人的大军正面攻击,至少坚守年余而不陷落,战至最后一兵一卒。”陪同视察的泗水师长伍思文信心满满的表示道。

他的信心不但来源于坚固的要塞防御,泗水师的战斗力,还来源于谷前镇,铁山镇两地的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

谷前镇就不谈了,这样一个贸易重镇在战争来临时,能够发挥的作用寥寥无几。

关键是铁山镇,铁山镇的人口如今已经发展到1.9万余人,各种工厂企业数百家,所需人口还在迅速增长中。

工业化带来了大量就业人口,而这全部为华裔移民所吸收。

如今每月进入泗水港的华裔移民数量超过6000人,约有三分之一最终流向了铁山镇,因为这里可以提供可靠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条件。

这么多工人加上数千名铁矿山土著苦役,是一支潜在的巨大军事动员力量,这是伍思文少将夸下海口的底气。

铁山镇的火药工厂与武器工厂也陆续投入生产,使得南洋军初步具备了武器自己能力,意义尤为重大。

要钢铁有钢铁,要弹药有弹药,要人,有人,要枪有枪,怎么会守不住?

冯国辉回头看了他一眼,加重语气嘱咐说道;

“这里可是我南洋军的老巢,几年来家底都撂在里面了,先后投入的真金白银就有数百万之巨。

丢了这里,南洋军就成了无根之萍,无源之水,距离彻底覆亡也就不远了。

此地防御务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力求尽善尽美,消除任何疏忽和漏洞,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这里就是我们的山海关,万万不得有失。”

“卑职明白,将时刻遵守大帅训示,不敢稍有懈怠。”大帅的话虽不多,语气却重,伍思文神色随之也严峻起来。

冯国辉边走边说,刚刚敲过了警钟,随之也给武思文少将削减了压力。

他说道;

“倒也不用过分紧张,经过两年的筹备,我军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防御态势。

在泗水海峡方面

拥有海军舰队和完善的岸炮要塞火力打击体系,荷军难以逾越雷池一步。

即便被敌攻破,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军第二道防线是泗水城,届时,全军将士将投入逐房,逐屋,逐街道的城市争夺站,力求极大的消耗敌军主力。

试问一下

最终能够走到谷前要塞的鬼佬军队有几多?

以荷属东印度群岛全部军力来犯,恐再增加一倍也不够吧。

我军的防御是以最坏的情况为前提,

即荷兰联合英法等世界列强,对我南洋军实施全面绞杀,而这将是空前惨烈的大决战,绝不可轻匆之。”

“大帅,这个不可能吧?”伍思文听的心头剧震,不由的脱口问道。

冯国辉眼睛眺望远方,脸庞凝重的说道;“不要用任何侥幸心理评估对方,而要以最坏的情况去做军事准备,向最好的方向去努力,这才是一名真正的统帅应该做的事儿。”

“卑职受教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49962500/3670573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