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风起南洋 > 第152章 铁山军校

风起南洋 第152章 铁山军校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5 07:04:3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大帅冯国辉返回泗水后,连续三天处理了积压如山的很多文渎事务,现身公众场合,主持了泗水教育学院成立暨第一届招生仪式,泗水第二医院落成典礼,政府大楼奠基仪式等重大项目,并且亲切的慰问了南洋军受伤官兵。

处理完这些琐事后,大帅冯国辉便马不停蹄的前往铁山镇,主持铁山钢铁厂第三座炼钢高炉点火暨试生产典礼。

在典礼上

面对现场的4700多名工人和各界嘉宾,大帅冯国辉高度评价了铁山钢铁厂作为军政府钢铁工业的核心企业,在带动下游相关制造业生产和满足就业方面,起到了模范标杆作用,社会效应广泛。

南洋军政府大力发展现代造船工业,造船工业是钢铁消耗大户,这对钢铁厂的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南洋军在近期的扩张军事行动中,增加了大量土著苦役犯,铁矿山与煤矿山的劳动力充足,增加产能就是题中之意了。

第三座炼钢高炉投产后,南洋军政府钢铁产能将飙升到每个月1.2万吨,年产能接近15万吨,足以满足当前的需求。

这样的钢铁生产能力,达到了法兰西第三帝国的四成左右,而且全部都是先进的高炉炼钢,质量比土法炼钢高的多。

法兰西第三帝国的钢铁产量中,超过六成是土法炼钢,高炉炼钢的占比较小,总产量与南洋军政府在伯仲之前,每年约14~15万吨。

这不是说法兰西第三帝国工业落后,而是由于其自由经济的体质,钢铁工业的发展受限于产能和需求,也受限于资本家的眼光,不会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情况。

而在南洋军政府

大帅冯国辉将钢铁工业作为重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且依托钢铁工业发展造船业,下游钢铁机械产业和农具,武器等诸多领域,是政府主导的超常规发展。

二者的重视程度不同,投入大相径庭,南洋军政府的工业发展自然走上了弯道超车的捷径,发展的既快又好就不稀奇了。

在铁山镇上游

第二座选矿厂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投产后,将能支撑起年产30万吨钢铁的原料需求,再建几座炼钢高炉不在话下。

在有利政策的扶持下,铁山镇就像吹气球一样的发展起来,城镇规模比年初增长三倍有余,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87万人。

远远看上去街道宽阔,建筑林立,黄昏时分钢铁厂和其他企业下班后,街道上的人潮汹涌,各家商铺开门做生意忙的不亦乐乎。

街头巷尾传来浓浓的烟火气息,饭馆酒肆人满为患,一片欣欣向荣的工业城市气息扑面而来。

据六月底统计

铁山镇已经发展出各类企业1321家,从钢铁制品到蒸汽机,从船锚,螺旋桨,钢缆,农具,锅具,服装到枪械制造,再加上饭馆酒肆,茶楼妓院,典当中医,日用百货等等,可谓是门类齐全。

更难能可贵的是,整个铁山镇的居民九成九都是华裔,城镇治安在整个南洋军辖区首屈一指。

那些在铁矿山,选矿厂,焦煤窑,砖窑干活的两三万名土著苦役犯,并不算铁山镇居民,寻常也没有机会到镇上游荡消费,基本看不到人影。

汹涌的华人移民潮,让南洋军政府苦并快乐着。

如今在南洋军政府内,最辛苦最忙碌的就是移民署官员,他们将办事机构直接迁到港口,实施抵港登记,立档,教育分流,至地方政府接收,安置跟踪一条龙服务,并且实施专人负责制。

也就是说一批华人新移民抵港,300人分流安置到内陆梭罗市,那么在履行港口移民署的一切手续后,移民所还会派遣专人领队,陪同这300名华裔移民前往梭罗安置。

每个小队约三到四人,设置一名领队。

他们负责全程安排交通工具,比如从泗水至岩望目前已经开通了钢轨运行的马拉列车,那么领队负责安排乘坐哪一班马拉列车。

抵达岩望后,有一段从岩望至梭罗约18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步行抵达,一般需三天时间。

那么移民署领队需要在岩望城获得当地移民署分支机构的支持,300人需领用三辆骡马大车,运载一路所需的粮食,洁净用水等物,让体弱者走不动时可以暂时搭载马车。

抵达梭罗后,移民署领队需要向当地交接新移民,并且跟踪安置情况,最后与当地移民安置机构签署交接文件,确认后返回。

这算是完成了一次移民安置任务,而每一个移民署的官员,每个月都需要完成3~4次移民安置任务。

有的距离远,有的距离近,视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今随着华人移民潮的大局涌入,这些移民所的官员明显感觉压力大了很多。

以前在一个队只有七八十人,如今一个队动辄三四百,夸张的甚至更多。

往往这边刚抵达安置地,那边港口的催促电报又发来了,得马不停蹄的赶回去继续接任务,搞得疲惫不堪。

正是由于这些普通职员的辛勤工作,南阳军政府辖地生产恢复情况喜人,原本中爪哇腹地大片撂荒的土地,如今基本看不见了。

田地间郁郁葱葱生长的农作物,一个又一个村屯有了烟火气,华人新移民正在以高效率有序的替代过往的土著部落,成为广阔田野上星星点点的灯火。

作为爪哇岛最大的地主,冯国辉从上报的佃税收缴数字,就看到了一个陡峭上扬的曲线,每个月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农产品和物资也日益丰盈起来,这让南洋军政府开始规划在每个城镇建立粮库,用以收储大量的粮食。

爪哇岛土地丰饶,雨水日照充足,而且没有低温霜雪灾害,农作物一年三熟。

只要华人新移民勤劳肯干,吃饱肚子压根就不是个问题,现在该考虑的是怎么样吃好?

南洋军政府对华人和土著的农业政策截然不同,对华裔农民政策宽松,允许开垦荒田,允许利用多余的粮食饲养鸡鸭家禽,允许饲养猪,牛,骡子,驴等大牲口,只不过要征收交易税。

允许利用家前屋后种植果树,允许去市集买卖农产品,当然了,这都要征收交易税,一般是农产品价值的十分之一。

这大大放开了华裔农民的手脚,也掀起了家禽,家畜饲养的热情,定居不久,生活便得以大幅改善。

军政府还允许华裔农民购买土地,用不了多久,一些善于吃苦耐劳的精明华人就会通过积累,成为大大小小的地主。

而这一切,南洋军辖下的土著部落通通不能享有。

土著部落只能耕种政府指定的农作物品种,不允许土地交易,不允许私自饲养家禽家畜,不允许私自买卖,不允许开垦荒地,不允许在家前家后种植果树等等。

想要获得这些特权,那就必须成为一名华人。

成为华人的途径有几个,一个是将女儿嫁给华人农民,那么他们的子女自然就是华人,可以享受华人农业优惠政策。

要么就是迎娶华人女子,改华姓,说华语,上华语学校,入华籍。如今的土著贵族和部分土著地主就是这么做的,积极向华人靠拢。

要么参加土著仆从军,在战场上为南洋军卖命,作为军属可以享受特别优待,也包括农业优惠政策。

说白了,就是人为的制造社会族群不平等,通过政策威力促成土著人与华裔移民融合,最终全都归拢于华夏大家庭。

那么这种社会族群的不平等,会不会引发暴动和其他社会动荡呢?

这完全不用担心,南洋军如今的赫赫威名能够止小儿夜啼,统辖下的土著部落早已经被吓破了胆子,表现的特别乖顺。

若是搞什么幺蛾子,南洋军下狠手的清剿那是直接清空一片地区,连妇女幼儿都不会放过,全都各有去处。

胆敢搞暴乱的人,尽可以试试。

梭罗市以东至岩望城的广大中爪哇腹地,八成以上的土地已经被华裔占据,尤其是肥沃的梭罗平原上,那些星罗棋布的村镇都是华裔村屯。

南洋军通过强硬的军事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大片内陆地区人口结构,至少省了一百年水磨功夫。

原本是几代人完成的民族融合进程,在刺刀下短短的一两年就完成了。

冯国辉在铁山镇住了几天,考察了当地企业的发展,感觉较为满意。

一旦释放了华人的主观能动性,其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和惊人的热情,让冯国辉都大感吃惊,随即放下心来。

铁山镇上已经成立了11家商会,基本包含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大陆移民,这些商会成为了政府下的不花钱二级机构,自觉的维护市场秩序和交易公平性。

在治安,税收,城建,法制等各方面,商会也积极的发挥作用,辅助政府将政策落实下去,并且涉及到细枝末节的方方面面。

当地商会自发的捐款,捐物,为镇警察局盖房,建岗亭,捐出一笔钱作为办案赏金,用于改善普通警察生活。

还有商会捐建厕所,社区医馆等等,参与建立私人华文学校,竭尽全力的发挥作用。

这都是非常积极的一面,南洋军政府对此喜闻乐见,并且鼓励商会成员发挥更大作用,并且投身于政治,积极的建言献策。

市议会,镇议会,就是这些商界中人非常仲意的身份,政府也有意引导一些负责任,有慈善心的商人参政议政,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冯国辉在铁山镇的最后一天,是去了铁山军校参加成立仪式,这是南洋军培养连排级基层军官的军校,现有在校学生629名。

铁山军校的前身是铁山教导队,从初期三个月的军事培训到如今两年完整的军事教育,这也是逐渐走向正规化的正确步骤。

在铁山军校中

有共计17名法,德,英教官,另有42名华人教官,他们大多是受伤后转入军校教育的军官,师资力量相当强。

在军校大礼堂里,大帅冯国辉以校长的身份,对广大的军校学员发表推心置腹的谈话,提出了“少年强,则华夏强”,“吾辈军人当以传承伟大的华夏文明为己任,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视军人荣耀为生命,忠诚于领袖,忠诚于民族,并为此奋斗终生”等激情澎湃的期许,引来热血军校学员的高声欢呼,掌声雷动。

年轻有为的大帅白手起家,率领一群弟兄们建立南洋军,频频打击白人殖民者,为华人在南洋撑起了一片天,这样的传奇原本就是学员们祟敬的对象。

领袖光环的加成,让这些年轻的军校学员们热血贲张,激动的难以自制,在大礼堂里就高呼起“校长万岁!”“大元帅万岁!”,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响彻内外。

冯国辉对这些年轻的军校学员相当满意,在动员讲话过后,为优秀学员亲自颁发了奖章,亲切勉励他们学好本领,将来为南洋军建功立业。

南洋军想要真正的成为东印度群岛的主人,将势力从爪哇岛扩张到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群岛和新几内亚群岛等广大地区,仅凭现有的军事力量远远不够。

冯国辉计划在两年后,统治基础稳定和华裔人口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情况下,进行一次大扩军,目标是将军队人数翻上一番,达到7~8万人规模。

也只有这样,才能实行强力的军事扩张,成为东印度群岛的主人。

到了那时候,这批刚刚毕业不久的新锐军官,就会成为新组建师团的基层军官,从而保障南洋军在规模大幅扩张的同时,战斗力水平依然在线。

铁山军校培育出来的青年军官,是未来南洋军的种子,等他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起来,那就是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

如今他一手军事,一手民政,将绝对的权利紧紧掌握在手中,以超越时代的眼光部署未来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前进,走的很稳。

南洋军如今在气势如虹的时候戛然而止,在前线采取绝对的守势,别说荷兰总督府大吃一惊,南洋军内部一些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军官,也频频的发出怨言。

这些军官不出意外很快的就会安排调入后方,并且解除现役,安置到各地乡村去做一个安居乐业的地主,从此过上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

南洋军只需要一个声音,大统帅做的决定不容置疑,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

至于是否理解?

那就要看军官个人的悟性了,作为上位者,冯国辉没有给手下军官解释的必要,明白要执行,不明白更要执行。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49962500/3670570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