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风起南洋 > 第101章 征服大军起航

风起南洋 第101章 征服大军起航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25 13:57: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几天后

1859年9月2日

巴达维亚总督府

算算以施罗德维特使的使团一行离开巴达维亚已经有十余日,至今还没有丁点的消息传来,夏尔总督有些烦躁的坐不住了。

二楼办公室里

政务官詹姆斯-劳登与总督秘书戈森斯来到总督办公室,这是一间有30多平方的房间,布置着欧式的办公桌和一排书柜,还有一个精巧的酒柜。

陈设很简单,就是夏尔总督日常办公的地方。

“还没有什么消息吗?”

“是的,尊敬的总督大人,我们的皇家海军分舰队从巴达维亚抵达泗水也需要4~5天时间,我想……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回来。”

“但愿如此吧,见鬼,这两天我都烦躁的难以入睡。”

“我的建议是来两杯威士忌,他可以很好的舒缓情绪,会让您拥有一个很好的睡眠。”

“好吧,我可以试试。”夏尔总督神情和蔼的接受了建议,抬起手中的雪茄烟吸了两口,这才问道;“詹姆斯,你对这个施耐德秘书了解多少?”

施耐德秘书是属于内政管理局驻扎官吕歇斯的下属,内政管理局主要是管理近20万荷兰白人殖民者,受理相关的土地纠纷,勘界,查稽,颁发证书等一应工作。

土著管理部门是内政管理局的一个小分支,是二元殖民统治的典型机构,负责管理整个东印度群岛殖民地华人和土著。

这个部门日常只有3~4个公务员,具体由施耐德秘书负责,勉强算中层殖民官员,也是荷兰本土派遣的白人官员之一。

夏尔总督被派遣到东印度群岛也仅仅三年半时间,除去漫长的旅途和履任之后,占用了大量精力的上层社会圈子交际,留下能够了解下属的时间屈指可数。

对这个施罗德先生,也仅仅有个大致的印象而已。

若不是总督府的一众高官们全都推诿塞责,不愿接这个特使的苦差事,这种好事也落不到施罗德先生头上。

总督特使诶,超威风的好不好。

平日里巡视各地的“总督特使”众人打破头了抢,那可是到下属殖民地城市吃拿卡要的好机会,能够狠狠的肥一波。

据说吕歇斯先生在担任副驻扎官期间,通过给总督大人上贡35万荷兰盾拿到了“巡阅殖民地总督特使”一职,然后历时7个月,走遍了荷属东印度群岛下属大大小小57个城镇。

期间,吕歇斯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调解了各种案件和纠纷,无非是某白人占了另一户的田,某白人仗势欺人占了另一白人的矿,谁谁谁又杀了谁之类的陈年旧事。

吕歇斯先生也捞了一百多万银币,具体数字传出来有多有少,反正不是个小数目。

回来以后

吕歇斯先生又给总督大人上贡了数十万荷兰盾,这才踢走了前任,坐上驻扎官的宝座,这都是有缘由的。

总督大人同样也在捞钱,这三年半的任期足足捞了几百万,仅调整各地白人公务员的职位就赚得盆满钵满。

他不捞行吗?

当初夏尔总督也是凭借着贿赂国王和王国大权贵家族,才能得到总督这个美差,来到南洋地区狠狠的捞一笔。

否则荷兰王国几百个贵族,这好事凭什么落在他头上?

面对总督的问话,政务官詹姆斯-劳登皱着眉头,努力回忆对施耐德秘书官的印象,包括在某些酒会上的闲聊,然后谨慎的说道:

“据我所知,施奈德先生是一位品德高尚,行事严谨的公务人员。他有着良好的家教和一个美满家庭。

他的妻子据说来自北部的弗里斯兰,是个红头发的女人,身材很好,也相当健谈。

我在乡下的牧场里有几匹漂亮的阿拉伯马,曾经邀请施罗德夫人前来观摩。度过了几天愉快的日子,那真的相当棒。

哦……关于施罗德先生,我只能说很不错,是一名合格的公务人员。”

夏尔总督和总督秘书戈森斯两人眼睛默默看着詹姆斯-劳登先生,然后默契的转移视线。

关于詹姆斯-巴登先生与施耐德夫人不得不说的故事,只不过是这个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小小的花边绯闻罢了。

到了这个鬼地方就等于流放,虽然能够大笔的捞钱,但许多年来形成的默契,允许白人官员和他们的妻子疯狂一把。

你可以不赞成,但不能破坏它。

在总督办公室里的讨论最后无疾而终,在消息传递相当闭塞的今天,在没有得到能够验证的确切消息之前,只有等待。

同一时间,泗水港码头。

比预计的时间多花费了两天,冯国辉集结的大军总计3670余人,已经陆续登上了12艘货船,将在镇海和镇江两艘风帆战舰的率领下,一路劈波斩浪地驶向三宝垄地区。

为了此战,冯国辉也算下了血本,将陈勇这只独苗的骑兵营255骑全部带上。

只不过将娇贵的战马全部换成了大骡子,整个骑兵营只有不到60匹战马,若是闷死在船舱里,估计陈勇这个营长会气得吐血。

从西班牙人处交易得来的360多匹良马,如今都放养在烂陀山的养马场里,个顶个的金贵,也没有舍得用在此战上。

一匹良马少则二三百银币,多则五六百甚至上千银币,不但比大骡子金贵十几倍,甚至比人命都值钱。

在泗水海峡之战中,阵亡的士兵抚恤金是68银币,这相当于当地工人4年的总收入,可连良马的一条腿都买不到。

战舰汇聚,旌旗飘扬。

冯国辉满怀壮志豪情的站在“镇海”号炮舰的船舷边,对着码头上成千上万送行的群众挥手致意,然后大声命令道;

“鸣响锣鼓,全军启航,目标三宝垄地区。”

“遵命,大帅。”

伴随着号令下达,岸上和船上喧嚣的锣鼓齐鸣,一艘艘风帆大船在海风的鼓荡下,风帆兜满了海风,依次驶出了泗水港口。

在外海峡处编组成了一只长长的船队,向着西北方向的三宝垄地区急驶而去。

在泗水港口

一排立着几十个绞刑架,每个绞刑架上都悬挂着一具尸体,迎着海风飘飘荡荡。这是大军出征时杀头祭旗所致。

这些被绞死的人,都是私自逃窜巴达维亚企图对南洋军不利的华人家族,其中有与乔家姻亲的黄家,左家,家族骨干男丁西悉数绞杀,妇孺充作奴役。

南洋军作为典型的军阀势力,黄油加大棒这一手玩的很溜,对内部异己势力镇压毫不留情。

这些天来,南洋军招募的新兵已经超过2600余人,在大军出征后还将继续招募,以补充现有兵力的不足。

南洋军大举出征,泗水城交由冯兆亮,郑秀才,麦老蔫几人共同镇守,联同新兵3000多人的军事力量,再加上胡、林两大家族襄助,城内零星的势力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三宝垄距离泗水的陆上道路有313公里远(注,直线距离269公里),海路要稍远一些,顺风顺水的话也需要一天一夜航程。

时值九月初的西北信风,南洋军的大船队一路顺风疾驶,浩浩荡荡的杀向中爪哇的三宝垄地区,太极旗迎风飘荡。

沿途海边的小渔船见到后,全都慌不迭地四处避让。

荷兰殖民者的风帆大船向来蛮横,经常碾压撞沉几吨和十几吨的渔船小舢板,死了只有白死,根本无处去伸寃。

但在避让过后,这些小渔船上的船民个个神情惊疑不定。

因为这些大船上悬挂的旗帜不对,好像是传说中……太极旗。

附近的渔民多少有些见识,一些南洋商会的日用百货商店开到了附近的乡镇上,在那商店的门口插的可不就是太极旗吗?

那这些迎风疾驰的风帆大船,还有那些荷兰鬼佬炮舰究竟属谁?

这么一想

这些周遭的渔民全都迷糊了,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破头都想不出来是怎么回事。

站在旗舰“镇海”号上,巨大的风帆涨满了海风,拉扯着庞大的舰身一路劈波斩浪,在海面上划出长长的雪白航迹。

冯国辉站在舵手边的位置,这里比甲板船舷高了一层楼,眼前忙碌操帆的水手和左右两排整齐的24磅舰炮,事无巨细全都落入眼中。

迎面海风劲吹,冯国辉心中万丈壮志豪情涌动,一浪又一浪的冲击心田,让他亢奋的难以自己。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他此刻的激情。

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那种开疆拓土的成就感溢满胸膛,简直让人为之迷醉,难怪无数英雄为之竞折腰。

这就是力量,这就是权利之蜜糖。

深呼吸一下,冯国辉强制按耐内心的激荡,神情镇定地回首看去。

一行共计14艘风帆大船衔尾疾进,长长队列的延伸到五六里开外,洁白的风帆遮天蔽日。

每一艘战船上甲士如林,旌旗飘扬,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战意,这是一只征服的大军。

他满意的回过头来,眼睛眯缝着看向眼前的海天相接之处,白云下点点海鸥翻飞,一侧大陆的海岸线若隐若现。

冯国辉要牢牢的记住这一幕,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一刻。

当岁月老去,坐在躺椅上细细回味,何尝不是甘之如饴呢?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49962500/3670575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