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风起南洋 > 第93章 农业建设不能放松

风起南洋 第93章 农业建设不能放松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25 13:57: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一个半月后

1859年8月22日

在一众精兵的环卫之下,冯国辉带着郑秀才,冯兆亮,林宗义,胡华山,胡老虎等人,走在宽敞明亮的切马利德街上。

如今的切马利德街已经改名,叫做7月1日大街,这是为了纪念南洋军正式成立的日子。

原来面积广大的乔家老宅,如今改建成了南洋公司总部所在地。

南洋公司下辖的各家分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办公,乔家老宅的对面就是南洋钱庄,无论公司转款还是转账都十分便利。

7月1日大街是率先改造出来的街道,这里也是富户云集,南洋军一众首脑骨干集中居住的街道,比起其他的街道多了一份尊贵和森严景象。

这条街道上高门大户林立,随处可见的军官及其家眷,还有来回不停巡视的警察,令这条街道格外不同。

重新整治过后

原本的泥土街道铺砌上了整整齐齐的青石条,隔出了绿化带,新建了高规格的公共厕所,就隐藏在绿意盎然的乔木背后。

仿佛是一个土妞换上了洋裙,略施粉黛后格外不同,变得格外娇媚起来。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下雨天,再也不会沾的一脚泥,晴朗天气也不会灰尘飘扬,变得清爽整洁了许多。

冯国辉从自家大宅出来和众人一路说说笑笑的,就来到了南洋公司总部(注,原乔家大院),与众人一起迈步便走了进去。

“大帅端的是好手段,泗水城的街道经过这一番整治后,焕然一新。让我等居住几十年的老人都认不出来,简直比巴达维亚还要气派,整洁干净更胜三分。老朽唯有钦佩无以复加,啧啧称奇也。”

“林翁恐怕有所不知,这城市下水沟渠的妙处,要等10月份雨季来临后,方才能尽显神异之处。”

“哦……林某洗耳恭听。”

“林翁想必知道,到了雨季,这泗水城往往大雨过后一片汪洋,城东的高处还好些。尤其是城西家家户户无立锥之地,全都泡在泥汤浑水中,需过几日方能消退。”

“不错,此乃天灾地涝也,非人力可为。”

“林翁谬误了,大帅主导的城市下水沟渠工程因势利导,从城中高处逐级而下,能够将大量的降雨汇集到沟渠中迅速排出。做到不积水,不洼不涝,不影响城市民众正常的营生,此乃是真正的功德也。”

“若然如此,实乃万民之福。”

冯国辉面带微笑的走在中间,听到左右的吹捧心中着实受用,但还没到忘乎所以的地步。

听了几句后便说道;

“我东爪洼地区地处热带,日照充足,降雨多,非常适宜于特色农业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在城镇建设中,要注意下水沟渠的建设,万万不能忽略之。

鬼佬殖民该地区只一味的索取,不思建设,在城镇公共建设中的欠账很多,道路和下水沟渠只是最基本的方面。

今后还有大量的桥梁,城乡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需要建设,也需要在其他城镇中复刻泗水城的成功经验。

城市中要筹办学校,大力兴办教育,以悠久的华夏文明教化蛮夷,心慕中华正溯,方为正理。

有了优美的环境,要教导市民人人爱护。

革除旧有随地便溺的恶习,由各街坊组织负责任的老大娘巡视本街道地盘,对随地便溺,破坏城市公物的恶行予以罚款。

抓到一次,罚款一角,累犯加倍。

城市公厕还要继续修建,务求两三百米就有一座,男女厕位分开,方便人们日常生活所需。

相关警察,教育,卫生等开支,要列入市政委员会每年例行的公共开支经费中,这些钱可省不得……”

一边说着,众人来到了南洋公司总堂,冯国辉径直去上首坐了,其他众人各分左右坐下,随即就有侍应奉上了茶水。

完成了南洋军的二次改编后,手下的各步兵团分散至东爪哇各地,正在对偏僻乡村和山匪流寇团伙进行持续清剿。

不断有捷报传来,陆续清剿的山匪流寇团伙已有二十九处,毙俘匪徒3170余人,整体治安环境为之一肃。

如今的南洋骡马商队和种植园运输队,无论日夜行走在东爪哇的道路上,基本上没有遭受匪徒侵扰的担扰。

这与一年前相比较,简直天壤之别。

加上如今通往各城镇的道路都经过拓宽、加固修缮,从北到南只需要区区3日便可以抵达,极大的节省了运输途中的人力物力。

钢铁厂、糖厂陆续投入生产,冯国辉得以将精力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并且据此作出了相应的规划。

南洋公司关注的重点,也转到了农业生产领域。

千万别忘了,南洋公司一夜暴富的基础就是靠香料走私,再换取大笔金钱的同时,才能全力的推行工业发展。

几十家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就是农业反哺的结果。

首先,就是特色种植园进一步扩大香料的生产种植规模,推广科学种植经验,在施肥,松土,扦插修枝技术,田间管理方面加强交流。

自有的37家种植园将进行整合,集中组织人手扩大开垦荒山野地,力争用2~3年时间,将原本的种植规模从3.85万英亩增长到8万英亩以上。

直现有年产一千四余吨的香料产量基础上,力争翻两番达到5000余吨规模,实现亩均单产和总产双增长。

至于麾下数十万亩农耕土地,将要清除木棉,剑麻,可可等效益不高的农作物品种,改为集中种植大宗的稻米,蔗糖,油棕,甜菜,木薯和花生等农作物。

稻米,木薯是主要粮食,蔗糖用于榨糖,油棕,甜菜和花生用于榨油,制作润滑油和食用油。

剩下的残渣是饲养牛,马,骡子,猪和鸡鸭等家禽的最好饲料,更有利于农业的增产增收。

至于很多人提出不种植木棉,剑麻,可可这些作物,那么麻绳,麻袋这些常用品没了原料,可可也很受欢迎。

解决方案很简单,从爪哇其他地区买呗。

整个东爪洼地区的农耕面积并不大,种植的农业品种既多又散,在种植技术不完善的条件下,产量相当之低下。

当地的土著向来懒惰而又不求甚解,基本上胡乱种下去就不过问了,完全靠天收。

什么深耕,翻土,施肥,育秧,除草打虫田间管理,追肥啥的通通没有,是非常原始的种植方式。

若不是一年三熟的好天气,加上森林中瓜果遍地,无论怎样都能混个肚儿圆,早就不知道饿死多少人了。

冯国辉如今有计划的在岩望城以西清剿过后的地区,开始安置华人移民村镇。

同时引进华人成熟的农田耕作技术,对这些田地进行深耕细作,提高农作物产量,实行规模化农业生产。

比如这一片大田3000英亩还是5000英亩,要么全部种植稻米,要么全部种植蔗糖,要么实行甜菜和稻米轮种。

简化品种有利于防范病虫害,更有利于田间管理和增加亩均产量。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土著佃户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这一块种这个品种,那一块种那个品种,一块大田里种什么品种的都有,挤挤挨挨的互相影响。

如今不同了

种植什么农作物品种有南洋公司下达计划,各个华人村镇负责执行。

这个村子种稻米就全是稻米,那个村子种甘蔗就全是甘蔗,纳税以外的农户自留部分,南洋公司负责按价收购。

在给这些华人移民划分的大田之外,每家每户的家前屋后都留有两三分地菜地,可以任由他们种植自家吃的蔬菜瓜果,饲养鸡鸭畜禽,也可以养上两三头猪。

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自家吃菜的问题。

只要打理的好,过上幸福美满的小日子不成问题。

只有农民生活宽裕了,肚子填饱了,才愿意多多的生儿育女,诚心实意的支持南洋军的扩大发展。

冯国辉作为东爪哇最大的地主,给华人农民佃农的田租是四成五,而且村里有集体的农田建设和道路建设的活动,必须无偿的出人出力,参与建设。

遇到外敌侵犯时,农户必须抽丁支前,积极参加民团护村护家。

乍一看,四成五的田租似乎不少。

实际上农民的税负并不重,因为田租只征收大田的赋税,而不征收每家每户家前屋后的菜地,这部分是免税的。

而且东爪哇地区一年三熟,一茬菜少则四五十天,多则六七十天即可长成,在供应一家人吃菜之余,还可以轻松多养几十只鸡鸭。

当然了,若是养猪还是要到野地里去打猪草,家人就要更辛苦些。

南洋军治下的华人城镇没有什么苛捐杂税,也不允许乱收费。

农民进城摆摊,统一收每天一角钱的摊位费。售卖猪,牛,骡,马等大牲口要交税,售卖自家产的鸡鸭和蔬菜就不要交税了,只要缴纳摊位费即可。

这样的规定既简化了手续,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得到普遍的拥护。

在农闲的时候

将以村为单位修建各自门口的道路,沟渠和桥梁,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年复一年的持续下去。

相信用不了几年,这些村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交通和农田水利设施也会逐渐完善起来,奠定美丽新农村的基础。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49962500/3670576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