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风起南洋 > 第119章 船厂

风起南洋 第119章 船厂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25 13:57: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数天后

泗水港口

港口相较一年多前扩大了许多,新港口栈桥边,停靠的几船风帆货船正在装卸货物,一片繁忙景象。

上百辆骡马大车往来不停,还有很多的摊贩和挑夫,以及刚刚下船的华裔移民,显得热闹非凡。

泗水港口里停泊了数十艘货船,新旧码头都全力的运转了起来。

仅这一项

就为泗水城每年带来了上万个工作机会,超百万银币的高额税收。

港湾里

高低不等的七座丘陵山头上,修筑的七星要塞岸炮火力能够控制整个泗水海峡,与海峡南北两座低地炮台相呼应,能够形成严密的火力网,令来犯的敌军望而却步。

在七星要塞的另一侧

高大的厂房建筑隐约可见,这里就是冯国辉最为重视的造船厂新址。

造船厂露天船台边上

一身戎装的冯国辉正在与英国工程师约翰-斯通交谈,此人是高薪聘请的英国工程师负责人,拥有丰富的船舶设计建造经验。

曾经参与“大西方”号铁轮船建设,并主持30余艘大小不等的铁质货船建造,履历和经验相当丰富。

约翰-斯通说道;

“尊敬的冯先生

造船业是高度工业化的协作产业,需要每一个工人具有娴熟的技能,你的人手还要大量的培训才能上岗。

就目前来看

需要给1号船台再建造一个厂房,这里的雨水很多,热带瓢泼大雨说下就下,会给建造工作带来额外的困难。

不可忽视的是

雨水可以腐蚀铁板,还有各种进口的造船工具,并且给重要的铆接工作,带去严重的影响。

所以在厂房没有建造完之前,暂时无法启动第一艘船舶的试制工作。”

冯国辉说道;

“请约翰斯通先生放心,第一号船台厂房建造工作已经着手准备,近日就将开工,我们将增加人手赶工建造。

预计在年底前,船台厂房就会建造完毕。

我希望第一艘开工建造的是600吨级的铁质货轮,主要应用于离岛近海运输航线,相关的船舶设计图纸还希望尽快完成。

等到船台厂房建造好后,便可以投入试制生产。”

“这没有问题,尊敬的冯先生,等到钢铁行吊安装到位后,第一号船台就具备了生产能力。”

“这太棒了,人手方面还有什么缺失?”

“应该准备差不多了,我们正在培训400多名船厂工人。等到明年,第一艘钢铁货船开始建造,这些工人可以跟着英国师傅参与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看来约翰-斯通先生都安排妥当了,那我就放心了。”冯国辉与约翰-斯通边走边说,两人很快走到了正在建设中的2号和三号船台。

船台是建造货轮的最基本设施,按照设计要求。

1号和2号船台可以满足建造3000吨铁质船舶以下的需求,3号,4号和五号船台满足1万吨铁质船舶的建造需求。

二者不同的就是厂房高度,3号,4号和5号船台厂房建筑要更高大,更宽阔,铁质行吊也更大,更强。

船台是一个倾斜向下的平缓坡面体,上端建有厂房,从前到后都有铁轨,系桩,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船台底座,钢铁行吊等一系列设施组成。

船舶建造完工后,可以自由滑落入水。

2号船台的混凝土整体以及铁轨已经都建造完毕,还有系桩,钢铁行吊以及蒸汽折弯机,蒸汽剪切机,高温炉等一系列设施没有到位。

高温炉是铆接必须的设备,尤其将钢铁铆钉加温至通红,然后用人力铆接,就是大锤和垫板互相配合,完成铆接工艺。

3号船台这里,如今还是挖的一个大坑,又深又长,一直通达到海边。

这里因为刚刚下过雨停工了,大坑里还有一些明显的积水,但是不深,

因为这个深坑本身也是倾斜向下,逐级降低,一直联通到海边,有利于排出积水。

深坑已经用混凝土浇筑了底板,编织了密密麻麻的钢筋笼子,在热带雨水的洗礼下已经开始生锈。

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都是东印度群岛雨季来临的时候,这段时间雨水又多又频繁,伴随着台风大暴雨。

不但给工程建设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而且非常不利于军事战争。

热带丛林中道路泥泞不堪,隔三差五的就是暴雨连绵,山洪频发,这对军事行动简直就是灾难。

所以,荷兰殖民者在此期间一般不会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是要等到雨季过后。

即3~4月份,那是危险的窗口期。

船厂里有大量的工人在施工,沿着海边一大片高大的厂房已经耸立起来,那一片是船厂的库房和办公楼,以及宿舍区。

中间宽阔的大片平地上,已经被规划了物料堆放区,转运区和几个车间,这都在建设中。

船舶建造所需的工字钢梁,冂字钢梁,口形钢管,船板等等,都要在车间里加工成型,形成船舶部件,最终再装配到船台的铁制货轮上。

600吨和2000吨的货轮,所需部件的尺寸和钢板厚度都不同,所以需要单独建造。

600吨货轮建造的钢板只需要8mm就行了,而两千吨货轮的钢板至少需要12mm,否则强度无法达到要求。

冯国辉和约翰-斯通先生一路走一路聊,看得出来,约翰-斯通先生对船厂建设的进度非常负责,抓的也很紧,这是一位态度非常严谨的船舶工程师。

“尊敬的冯先生,我对于这些东方工人的服从性和执行力感到惊奇,让我不由得想到德国工人,同样的内敛严谨。”

“约翰-斯通先生,你的观察力非常敏锐,东方人有成为最好工人的潜质。”

“也许吧,但是他们非常腼腆,不善于交流,这在复杂的工业化生产中,可不是一件好事。”

“呵呵呵……我们正在筹备工科学校,为约翰-斯通先生和你的工程师们提供一份额外的工作需求,可以成为兼职教师。在薪水方面,应该让人满意。”

“哦……那太好了。实话说来到远东这个地方,每个人都想多挣一些钱。”

“那些英国工人也应该有机会,对于其中完成高中以上学历的英国工人,我们可以聘请为英语教师,或者物理和数学课程,提供比工人更为优厚的报酬,当然这要经过考核。”

“嗯,这很不错。我知道这些英国工人大部分都经受过五至七年系统教育,承担这份职责应该没问题。只是希望不要和本职工作冲突,影响了船厂建设进度。”

“这方面会统筹安排,英国工人尽量以培训新职员为主。在船厂走上正轨之后,逐渐的将工作重心转到工科学校上。”

“呵呵……只要薪水合适,我想没问题。”

两人走到船厂办公室这里停下脚步,这里是一排的平房,皆是红砖砌成,如今也是英国工人和工程师的宿舍兼教室。

每个房间里都有三四十名工人接受培训,配有通译,最前面还有黑板。

幸亏是在南洋地区,有很多精通英法荷语言的华人子弟,通译人才并不难找,才能满足培训需求。

数百船厂工人正在上课,而在另一边,多达两千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的建设中。

骡马大车往来不断的输送石子,沙子,钢筋,红砖和其他建筑材料,一栋栋建筑正在拔地而起。

在前方空地上,一排有20多个露天大锅灶,上端只有简单的草棚遮盖雨水。

这里是船厂的大厨房,20多口大锅灶里都在冒着蒸腾的热气,有的烧的是热汤,有的烧的是饭菜。

热汤就是海边的海带汤,一大锅热汤撒一大把盐进去,每天从早到晚煮了一锅又一锅,煮好了就放进大桶里让劳工任意取用。

肚子饿了也能垫垫,渴了也能解渴,更能解决乱喝生水带来的腹泻和其他问道。

普通土著劳工吃的是海带饭团,就是海带搅碎了加煮熟的米饭混合而成,黑乎乎的一大团,营养而又压饿。

海带都是小船从附近采割而来,在长竹杆前面加一个镰刀,就可以收割大量的海带,装的满船满舱,根本也吃不完。

工地专门有五六艘小船,每天都去采割海带,回来时海带堆的足有一人多高,就是土著劳工的主食之一。

船厂工人吃的要好一些,他们的大米饭不掺杂这些海带,但是作为主菜之一,海带也少不了。

比如海带烧肉,三四斤肉就能烧一大锅海带,基本上只见海带不见肉。

短时间吃还好些,长时间吃了直接闻海带而色变。

英国工人和工程师主食是面包,这些英国人吃不惯大米,所以特供的是面包,腌咸菜与各种肉类,算是最高等级的伙食标准了。

英国工程师每一天有二两肉伙食标准,工人一两肉伙食标准,搭配一些蔬菜,土豆,算是比较好的了。

整个船厂建设后勤开支并不大,因为这些土著苦役不需要支付工钱,主食也是农民缴纳的粮食以及下海捕捞的海带,额外支出的金钱很少。

关键在于,南洋军对这些土著苦役并不苛待,基本上都能吃饱,这就很难得了。

这些土著即便在家里,哪年不挨饿呢?

这就杜绝了闹事的最大根源,各种工程建设的进度也能够得到保障,让整个南洋军辖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49962500/3670574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