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风起南洋 > 第90章 上马第二套炼铁高炉

风起南洋 第90章 上马第二套炼铁高炉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25 13:57: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大帅于揾钱一道上极有心得,每每出言提点,仲是振聋发聩,让我等颇有收益啊!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林某受教了。”

“宗义兄,林家之于钱庄一道侵淫颇深,如今结合西洋之经营理念,当融汇贯通为已所用,方为正道。”

“大帅赠言,林某敢不从之?”

“如此甚好,无论日用品公司还是钱庄,都是我南洋军的钱袋子。南洋钱庄交由宗义兄打理,理当与秀才同心协力,推行新钱的发行,着力扩展储蓄、信贷业务,此为当前首要。”

“林某省得,一定全力配合秀才公推行新钱发行。”

“嗯……”

冯国辉应了一声,他这番软硬兼施,总算将泗水城林氏家族分支绑到自己的战车上来,心中自是十分欣慰。

有了这个把柄,巴达维亚的甲必丹林宗广也被迫低下了高傲的头颅,频频在暗地里向南洋公司示好。

重要的是

林氏家族常年经营钱庄业务,将钱庄业务遍及整个爪哇岛乃至于苏门达腊,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华人大商家。

如今为己所用,能够将宝贵的经营理念和经验应用在南洋钱庄上。

冯国辉适当的提点一些后市的经营理念,比如揽储放贷,通存通兑,异地汇票取款之类的便利业务,就能促进南洋钱庄的顺利发展。

从成立伊始,就站在很高的水准上。

收服林家的作用还不仅仅于此,在泗水城的四大家族中,乔、黄两家被连根拔起,彻底清算,昔日的势力至今已荡然无存了。

而胡、林两家如今绑在南洋公司的战车上,达到了冯国辉拉拢一派打击一派的目的,更有利于迅速恢复泗水城的局势,稳定民众信心。

有一个安定的大后方,这对如今飞速膨胀起来的南洋军极为重要,而且有着鲜明的示例作用。

南洋军并不是一味的打打杀杀,而且善于笼络和用的人手和势力,这包括华裔和土著在内,可以让更多的底层民众能够看到希望。

下一步

冯国辉还计划适当的招募一些土著士兵,主要是一些城镇土著居民,用作南洋军的附属力量使用。

说白了,就是炮灰。

这有助于将城市底层土著居民拉拢到南洋军的阵营中来,等到手上都沾染上白人殖民军队的鲜血,那么就是同一战壕的友军了。

当然了,这一计划暂时还没有付诸实施。

这是因为考虑到新一批的三千余人新兵成军时间不长,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历练,建立认同南洋军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饭要一口口吃,步子也不能迈的太大。

所以,进一步的扩军只是停在计划的纸面上,没有很强的需求付诸实施。

更何况作为炮灰部队,土著士兵不需要经受完整的军事训练,也不需要精良的火器装备,基本上有些大刀、长矛这些冷兵器就足够了。

大战临时招募,也完全来得及。

几人在花厅里吃着茶,一边谈论着当前着手的事务,气氛显得十分融洽。

说了一会儿

郑秀才提到了紧锣密鼓筹备中的钢铁厂,目前的相关高炉设备基本安置调试完毕,正在准备最后的点火试生产事宜。

预计在7月底,会展开为期3~4周的试生产。

钢铁厂向来是冯国辉关注的重点,相关配套厂矿设备投入,迄今为止超过百万银币,包括上游的选矿厂,烧煤窑,钢铁厂房建筑和配套设施,是南洋公司天字第一号大项目。

若是论暴利的程度,钢铁厂远远不及香料贸易,这是由香料贸易本身的供需矛盾突出决定的局面。

而钢铁则不然,英国就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钢铁产出国,有能力对外大量出口钢铁产品,法、美两国则是后起之秀,在这重工业领域大有潜力可挖。

这使得在世界范围内,钢铁产品的价格都保持在平稳的水准上。

以现在的南洋市场来说,每吨优良钢铁的价格约在42~46银币之间,上下浮动的范围不大。

以南洋钢铁厂一个月二千吨产量计算,产值约在8万银币左右,一年不足百万银币。

除去成本,获利约在六至七成左右。

之所以获利能达到这么高,主要源于铁矿山奴役数千名近乎免费的苦役犯劳动力,再加上自家的矿山,又不缴纳什么税收,怎么可能不赚钱?

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把全部的投入成本赚回来。

“钢铁厂的生产筹备工作不能放松,正式投产以后,我考虑利用钢铁厂的铸造生产能力,再上马一套高炉炼铁设备。”

冯国辉说到这里,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望向眼前的几人后,继续说道;

“从现在矿山生产进度来看,矿山开采和铁矿粉生产都大有余量,完全能够支撑第2套炼铁高炉的生产。

这几个月下来,也储备了不少原料。

我们给钢铁厂规范的厂区范围很大,别说增加一套高炉炼铁设备,就是增加5套,6套都够了。

若能达到年产5万吨钢铁的规模,那我南洋军在整个南洋地区或者东亚地区,规模化的钢铁产能都可以称之为第一。

这为今后发展钢铁轮船建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如今英国的3.2万吨钢铁巨轮“大东方”号都下了海,我们的目标用不着放那么高,只要能建造出两三千吨的近海货轮即可。

我相信,这将会成为泗水地区工业发展的新开端,进一步促进地区繁荣。”

冯国辉这番话给了在座众人以充分的信心,泗水地区的消息并不闭塞,英国制造的“大东方”号3.2万吨巨轮于1858年2月下水的消息,已经通过报刊杂志渲染的尽人皆知。

排水量数千吨的蒸汽机客轮“大西方”号和“大不列颠”号,分别在1837年和1843年下水,并在北美航线取得巨大商业成功。

这让英国工程师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有了建造万吨巨轮的想法。

他认为;大轮船可以减少运营成本,载运相同数量的乘客或货物,大船比小船更经济,更具市场竞争力。

1852年3月25日,布鲁内尔画出这艘万吨巨轮的草图,这个体量的巨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轮船的7倍。

冯国辉没有那么好高骛远,他设想中的下一步发展造船厂,重点以两至三千吨货运铁轮船为主,主要应用在沟通南洋各重要港口航运贸易中。

更大的轮船,对港口码头设施提出了太高的要求,绝大部分港口都达不到。

以3000吨轮船为例,普遍吃水在5米5至6米之间,现今南洋各地区的港口基本都能应付。

而万吨轮船则吃水动辄10米以上,“大东方”号的吃水达到了16米,哪怕是巴达维亚,吕宋,新加坡、广州都达不到这样的极高要求。

胡华东尤其兴奋,他曾驾驶着风帆货船抵达印度的钦奈港,在那里见识过英国人的蒸汽铁轮船,并曾经认真的观摩一番。

只不过那艘蒸汽铁轮船只有1400余吨,但也让他大开眼界。

没曾想,大帅竟然也有意发展泗水地区的造船业,这让他兴奋不已,衷心的说道;“西洋素来船坚炮利,远超我等,若是有朝一日,泗水也能造出如此神异之铁轮船。纵然能看上一眼,我等死也瞑目了。”

“哈哈哈哈……华东贤弟不必如此,区区几艘铁轮船而已,又值当甚么?”冯国辉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

他神情豪迈的一挥手,仅这份心胸格局就让人钦佩。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随着南洋公司的飞速崛起,冯国辉也放弃了当初准备购买风帆货船的打算。

而是准备另起炉灶,以从英国聘请的造船技工和工程师为主,辅以年轻而有学识的华侨子弟,打造一座现代化的造船厂。

今后南洋公司的运输船队全部由蒸汽铁轮船组成,造船厂前期生产的货船,以承接自家运输公司的订单为主。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对外承接造船订单。

这样一来,钢铁厂发展第2套炼铁高炉就非常有必要,因为造船业使用的钢铁数量相当大。

仅英国建造大东方号巨轮,使用的各种钢材就超过17,300余吨,这几乎是现今钢铁厂全力生产9个月的产量。

所以,造船业是不折不扣的钢铁消耗大户。

发展重工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此,现如今,在钢铁厂的试生产中,已经可以铸造9磅,12磅,乃至于16磅火炮。

下一步计划配备7星要塞的32磅岸炮,也将由钢铁厂铸造生产完成,这就是重工业的威力。

拥有一家钢铁厂,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火炮等重武器制造能力,想要多少有多少,战争潜力无限的扩充。

这是种多少香料都带不来的重工业生产能力,对于南洋军这样的割据势力意义重大,绝非金钱能够衡量。

只要能够生产出32磅长管岸炮,就能够用炮兵火力彻底封锁泗水海峡,令荷兰海军舰队难以逾越一步,这就是绝对的威慑力。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49962500/3670576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