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风起南洋 > 第85章 大炮和军服

风起南洋 第85章 大炮和军服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25 13:57: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基于最初从西班牙商人手中购得的七门拿破仑大炮,加上英国商人转售的44门9磅和12磅库存拿破仑大炮,南洋公司共拥有51门野战火炮。

为此组建了两支野战炮兵营,一支由胡华山担任营长的第一炮兵营,配属26门拿破仑大炮,全员共计335人,拟驻守烂陀山要塞。

另一支由法国早已退役的胡梅尔斯上尉担任营长的第二炮兵营,配属25门拿破仑大炮,全员共计296人,拟驻守七星海岸要塞。

胡梅尔斯上尉是由西班牙人推荐来的炮兵教官,时年已经63岁,早年间曾在拿破仑皇家炮兵部队服役。

后期因为生活所迫,成为一个流浪于西亚,北非,南洋等地区的老雇佣兵,曾经参加多场殖民战争,甚至多次参加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的雇佣军队,简直是一个流动的殖民战争博物馆。

此人嗜酒又嗜赌,常常将挣来的钱财花的一干二净。

年龄大了以后,已经接不到雇佣兵的活计,是西贡地区法国社区下层社会的一员,吃了上顿没下顿。

冯国辉最看重的是胡梅尔斯上尉丰富的战争经验,此人无疑是一个优秀的炮兵军官,所有的炮兵条例谙熟于胸,有助于实现炮兵营训练和建设的正规化。

所谓的二营长只是个噱头,此人并不懂华语,一切的交流都得通过副营长冯超转译,对整个部队就没有任何掌控力。

在铁山镇不远的树林边

炮兵2营也在这里进行训练,模拟实弹发射动作,训练炮手瞄准技巧,一举一动非常规范。

炮兵是全盘照搬法国炮兵的训练条例和作战条例,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经纵横欧陆最有力的两大铁拳;即骑兵和炮兵。

法国炮兵训练规范而先进,战斗力亦位于世界陆军前列。

冯国辉一字不改的全盘照搬,任命胡梅尔斯上尉为炮兵总教习,额外多发出一份丰厚的薪水。

双份高薪把这个法国老头哄得眉开眼笑,愈发尽力的倾囊传授,发誓要将这支炮兵锻造成为南洋地区的第二法军,重现昔日辉煌。

当前阶段

炮兵第一营和炮兵第二营都在烂陀山军事基地集中组训,能够加入炮兵的都是识文断字的优秀华人子弟,薪水比普通步兵高一倍,伙食待遇更是强了不少。

冯国辉把这600多名炮兵当做未来炮兵发展扩大的种子,给予了高度重视。

不但加强军事训练,而且实施了忠诚化的洗脑教育,加强了专业化军事理论教育,后勤保障的等级也较高。

炮兵每天上午参加军事训练,下午参加学习班,晚上温习功课,每天的日程安排满满。

同样他们的训练日程也要长得多,约需5个月左右才能够完成封闭集训,如今的训练进程才达到三分之一。

但是从他们身上,冯国辉欣慰的看到了一些欧洲强军的影子。

唯一让人遗憾的,就是他们身上斑驳杂色的服装大煞风景。

“军服制作的如何了?”

“报告长官,成衣厂正在加班赶工,目前已经制作出来的军服计有二千三百余套,缺口部分计划一周之内完成。”

“走,过去看看。”

冯国辉勉励了一番训练中的炮兵军官,大意无非是“对当前的训练进度相当满意,精神风貌非常好,要继续保持下去,将部队锤炼成为一支忠诚敢战,技艺精良的铁军,不负昔日辉煌的法一帝国之名”云云。

对军队的教育,无论在任何时候“忠诚”始终摆在第一位。

离开了炮兵训练场,冯国辉很快来到了铁山镇上,成衣厂就坐落于此。

这家成衣厂配备了25台胜家牌缝纫机,缝纫速度达到每分钟600针,拥有177名女性员工,是镇上较大的企业。

发展至今

南洋公司已经分裂出南洋日用百货商店,南洋贸易商行,南洋工业公司,南洋矿业公司,南洋地产租赁公司等一系列企业,实现专业化的经营。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将原本庞杂的南洋公司业务一一厘顺,各自独立核算,独立经营,年终收益一目了然。

比如南洋工业公司旗下就有钢铁厂,七家木材厂,11座煤窑,26座砖窑,拥有成衣厂,两家榨油厂,5家磨坊,农具厂等等。

还有建设中的米厂,糖厂,卷烟厂,洋灰厂,铁丝钢缆厂,帆缆厂,面粉厂等等,在工业领域扩张的范围肉眼可见的迅猛增长。

制衣厂就属于南洋工业公司下属的服装厂,这也是一家新成立不久的厂子,主要为南洋公司旗下的军队和雇员提供统一的制服。

空暇之余,可以制作大路货的成衣产品,通过南洋日用百货商店的渠道售卖,额外赚取一份收益。

在25台胜家牌缝纫机没有抵达时,制衣厂的女工只能用手工缝制服装,即便一天干上12个小时,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

等接收了这批缝纫机后,经历了最初的熟练阶段,制衣厂的生产效率噌噌的往上涨,对比极为明显。

在没有接受缝纫机前,制衣厂每周能够制作的成套军服只有250~280件,平均每名女工一套半的样子。

接收了25胜家牌缝纫机后,每周制作的成套军服迅猛上涨到550套……723套……1162套……

预计新的一周,产量不低于1500套。

冯国辉来到这里视察,看见车间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缝纫机运转的“哒哒哒”声音交汇成一片,仿若美妙的乐曲一般。

一个个女工们都在埋头缝制,他们的工钱是底薪十计件,做出的服装越多,拿到的薪水就越高。

这种与众不同的薪水发放方式,极大的刺激了普通劳动者的热情。

很多女工自愿加班到十四五个小时,就是为了赶制更多的军服。

这些女工大多是军人家属,非常珍惜能够工作赚取薪水的宝贵机会,这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

“不错不错,工人们的劳动热情很高涨,按时完成军服订单看样子不成问题。”

“请老爷放心,厂里有信心提前完成军服生产订单。这些女仔也不傻,每天加班到天黑,赶都赶不走,揾钱机会仲会放过?”

“嗯,生产环境还要加强一下,新布弄到地上都脏了。”

“知道了,老爷,我马上就让他们丢下手中的活计,清扫车间,把地方都规整出来。”

“对,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冯国辉在车间中一边走一边说,看着一侧高高堆迭的军服,露出满意之色。

从英国进口的洋白布经过染坊加工,一律染成了土黄色,而这也是军服的底色。

爪哇岛既不产棉花,也不产棉布,所有的棉布一律都是从英国进口,既便宜又结实耐用,受到当地人的广泛欢迎。

英国洋布也是双边贸易中的大宗物资,每次进口动辄上万匹,其消费群体是东爪哇地区的六十余万人,市场极其广大。

仅这8个多月时间

南洋公司从各种渠道就进口了十三万匹洋布,计有31船货(注,每船货不仅有布匹,还有工业日用品和机器设备),重量总计2550多吨。

如今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轻工业产品生产者,其纺织工业占据轻工业产值的八成以上,居于绝对领先位置。

自从英国人研制出生产效率更高的珍妮纺织机后,廉价而优质的英国白布洪水一样的倾泻到世界市场,打的竞争对手连连后退。

无论法国、英国还是美国的纺织业者,都无法与之抗衡。

在整个南洋地区,英国洋布也是最大宗的工业出口产品,无人能够与之匹敌。

在清庭失控的东南半壁江山沿海省份,洋布已经将传统男耕女织的手工土布冲击的七零八落,从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沦落到不足二三成。

只是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地区和山区,依然还能见到手工土布的身影。

由此可见,洋布的威力之大无可匹敌。

在整个南洋地区,早已经是英国出口白布的市场,什么法国布,美国布全部都是渣,很难看到其身影。

检看了一番军服的质量,冯国辉果断下令,下周六开始全军换装,并且将举办隆重的换装仪式。

时间还有十天,完全来得及。

统一的军服着装,是南洋军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步骤,意义非同凡响。

与此同时

将开展南洋军的进一步扩编计划,以适应日渐壮大的军队规模,厘顺军事指挥体系,确立以冯国辉为核心的军阀体制。

南洋军换发的土黄色军装,从整体上看不如英国龙虾兵红色军装,法**队蓝色军装那么醒目,那么耀眼。

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军装,主打的一个轻便简洁加便宜。

英**队被称之为“红杉军”,染织需要的胭脂虫价格昂贵,普通人很难消费的起。

英国龙虾兵全套的红色军装制作费用,从军服外套,背心,衬衣,裤子,鞋子到军帽,还有纽扣徽章,加起来是南洋军一套军服的5倍之多。

价格虽然昂贵,但实用性并不高。

土黄色染料便宜又大众化,非常适宜于大规模生产,士兵穿梭在泥地里摸爬滚打,隐蔽效果好,实用性强。

虽然没有英国兵那种绚丽拉轰的效果,但是在战场上,谁愿意受人瞩目呢?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49962500/3670577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