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 第63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63)

随着弹劾内容一一证实,建元帝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按律执法,将那些违背律法,中饱私囊的官吏纷纷下狱。

同时紧急对变法内容进行修正。

也就是俗称的打补丁。

比如说增加了一些监督机构,要求很多生产工具上留下工匠的名字等等。

但即便如此,建元帝与儒家还是损失惨重,特别是儒家,因为那些被下狱的官吏大多都是儒家门人,毕竟变法是他们提出来的,执行的也是他们,当然得用自己人,如今出问题时要惩罚的。

自然还是他们。

然而这只是白圣报复的开端,因为紧接着,白圣便在全国各地大小城市大建蒙学私塾,正式开始扫盲启蒙教育。

启蒙书籍都是黄老一派的内容。

初级学堂加入百家学派基础内容。

中级学堂可以选择某一个派系进行深入学习,但儒家不在内,儒家属于选修,只要触类旁通的了解一下就行了。

高级学堂就是稷下学宫,教授各种最新知识的同时还提供研究资金等等。

先前白圣其实就有针对自己工坊里的工人子弟,三军亲人子弟进行过教育普及,那时候之所以只局限于自己人。

主要是老师不够,资金不足。

所以当然得优先考虑自己人。

谁有好事,都不可能先想着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只要不是彼此有什么深仇大恨,那肯定得优先考虑亲戚朋友之类,再不然也得是自己的亲信啥。

而如今将范围扩大到全国,报复儒家只是很不起眼的一点,即便不报复儒家,最多迟了一两年,她也会这么干。

毕竟一个学说想要长存于世,还是得传播,得有足够的受众,知道的人越多越不容易失传。敝扫自珍,不到一百年恐怕就没人知道了,或者被扭曲的一塌糊涂,不管未来怎么发展,反正现阶段想要维系黄老学说的地位以及打压儒家,将他们传播出去,就是最佳选择。

可以说白圣先前的那些行为与这一操作相比,真的能用温婉客气来形容。

而现在的操作。

只能说是一刀直戳儒家大动脉。

儒家那边在破防的同时,还有些惊疑不定,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太皇太后到底哪来的钱,又哪来的那么多教师?

明明太皇太后的财路都已经被他们切断了大半,可为什么还能有钱建这么多学校,甚至于不收费,并提供一天两顿饭,给所有适龄孩童进行免费启蒙。

“怎么办?照这样下去,只要三年时间,整个大乾下一代接受的启蒙可就基本都是黄老学说了,到时候我儒家哪还有什么未来,总不能就靠我们收的那些弟子,与全天下所有人相抗衡吧?”

“太皇太后到底哪来的钱?”

“她肯定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来钱渠道,否则根本不可能支撑得起这么庞大的消耗,怎么办,毫无头绪啊!”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太皇太后好像都不怎么使用铜币了,拿出来的都是上币,金和银,有没有可能太皇太后在什么地方找到了金银矿,并且偷偷开采,所以才能没了收入后依旧有钱用。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虽然依旧难以彻底掰倒太皇太后,但彻底斩断她的收入来源,削弱她势力还是没问题的。”

“也对,如今最大的危机无非就是太皇太后手里有钱,只要她没钱了,这些私塾自然就办不下去了,到时候难以收场,指不定非但没什么美名,反倒还会被骂,我们启奏陛下,同时自己私下也查一查,尽量摸清楚太皇太后的金银到底是从哪偷采的,到时一网打尽。”

“善!”

儒家那边并不傻,他们一直都很清楚,太皇太后难搞就难搞在,她手里有钱有权,权可能相对虚浮,但钱是实实在在的,足以稳住她虚浮的权,只有斩断太皇太后财源,才能将她彻底镇压。

再加上对白圣资金的仔细观察。

很容易就判断出白圣可能有什么大规模获取金银的渠道,而这时候不做生意,想要获取金银,能有什么渠道呢。

无非就是自己采矿,自己冶炼呗。

不过聪明的可不止儒家,建元帝那边稍加思索之后,也做出了类似猜测。

并且开始积极探寻金银矿所在。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查,都没有查到白圣有在哪边开采金银矿,只查到她似乎运了不少人去海外,如果太皇太后偷采的金银矿是海外金银矿的话,那他们可就没辙了,毕竟他们手再长,也无法管到那些不属于他们大乾领土的地方。

甚至就是一些诸侯王的领地矿产。

他们都不太好管。

也就是在这时候,殷商古国派遣外交官员前往鸿胪寺请求归附,这是一种比诸侯王更加自由的附藩,每年象征意义上贡些特产,认你做老大,其他的还是自己管理自己,宗主国并无权插手。

本来小国附庸并不是什么大事,自从大乾几次击败匈奴,并且覆灭了西域三十六国之后,最近这些年一直陆续有胆小的国家过来归附,殷商古国号称自己是殷商遗民,也不算太离谱,本来建元帝都没打算见他们,更别说关心了。

但离谱的是,殷商古国的国君亲自过来,并且在长信宫拜见太皇太后的时候与太皇太后一见如故,一个说见了太皇太后,就像是见了自己早已亡故的祖母,一个觉得小国国君贴心可人,然后太皇太后直接在长信宫,将殷商古国的国君认做自己的干孙子,并祭祀祖庙。

毕竟又不需要封王啥的。

所以倒也不用建元帝同意。

紧接着更离谱的事就来了,殷商古国的国君子辛,原名窦子辛,不过对外号称殷商遗民,姓子,说自己感念太皇太后收自己做干孙子的恩德,特献上黄金三百万两,白银一千万两,算寿礼。

然后太皇太后也当即表示自己很感动,从没有见过这么孝顺的孙子,立刻命令自己手下所有工坊开工,准备把从现在生产,一直到她干孙子子辛离开期间,所生产的所有东西,都算作回礼。

真真是孙孝祖母慈啊!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53556902/3670579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