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 第42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2)

白圣倒是知道,现在卫子夫已经又有了身孕,肚子里怀的那个,应该就是未来的废太子刘据了,即便陈阿娇明天大婚,后天就怀上,那也远远来不及。

不过倒也没打击她的志气。

又鼓励了两句,便将她们母女俩打发走,然后晚膳还没吃,刘彻就来了。

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来,是把几个比较重要的大臣,也就是丞相御史大夫等人都带了过来,九卿负责财政和税收的也跟了过来,显然,他应该是看了昨天白圣让陈阿娇带过去的那本书,不敢不听的同时还有些担心安危,所以才把大臣带着以防万一,顺带也能帮忙辩驳。

有些话他这做晚辈的不太好说。

那也就只能让大臣们代劳了。

而且如今的他,也不是十几年前的他,连保护自己亲信的能力都没有,所以来之前他就有提前交代过那些大臣。

让他们千万别客气,该说说。

自己必保他们无恙。

所以这一次会面,与其说是祖孙两人的会面,不如说是白圣被迫干了一次政,还是建元帝直接把朝政,乃至于朝堂当中的重要官员一起搬到了长信宫。

白圣再怎么看不见,那也没有彻底瞎掉,进来的不止一个人,还是能感知到的,再加上边上女官立刻附耳描述。

所以她很快便弄清楚了情况:

“无须多礼,彻儿,你想加税?”

趁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口请安,白圣便抢先一步,先发制人的开门见山道。

这话确实把他们惊住了。

特别是刘彻,他很确信自己只是内心有这个想法,并没有对别人说过,不过很快他就想起白圣在那本书上标红的内容,以及自己这次带来的官员组成。

大体也能想明白缘由。

所以很快便稳定情绪,回复道:

“皇祖母明察秋毫,朕确实是这个想法,过去多年来,我大乾与匈奴间大战,屡次失败受辱,幸而天降奇才卫青于朕,此次直捣龙城,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胜仗,百姓也是兴奋激动非常。

人心鼓舞,士气十足。

所以朕打算乘胜追击,把匈奴打到再也不敢入侵我大乾,把以前受的屈辱全部还回去,现在唯一问题就是缺钱。

先帝和皇祖父轻薄徭役多年。

也是藏富于民。

所以朕打算增加算赋和口赋。”

“朕准备将口赋的收取年龄提前到三岁,并适当增加一些,算赋的话,则是恢复高祖年间的旧制,一百二十文。

但因您说增加赋税要告知于您。

所以朕才特地过来告知!”

算赋和口赋,其实就是人头税。

算赋针对的是成年人所收的税,高祖年间每人收一百二十文,文帝年间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减少到了四十文,并且一直持续到如今。而口赋的话,则是针对未成年人收的税,二十文,过去从七岁开始征收,直到其成年转为算赋。

当然了,这是正常情况。

商人奴婢算赋要加倍,女子十五岁到三十岁还没结婚的,算赋要加五倍。

是大乾赋税的支柱之一。

如果翻上四倍,虽然难以让最终税收也翻四倍,但增加一半应该没问题。

说着的时候,建元帝明显有点兴奋过度,甚至可能已经在脑海中想象,自己带着这些臣子,把他皇祖母说的哑口无言,从此再也不敢有异议的模样了。

但是吧,现实情况与他想象的稍微有那么点差异,白圣还没来得及说话。

他带来的大司农就赶忙俯首劝道:

“陛下不可,自文帝以来算赋一直都是四十文,如今陡增三倍,恐百姓难以接受,口赋征收年龄降低到三岁,更是恶政也,民间必会大量杀婴溺婴啊!

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建元帝是真的怎么也没想到,第一个开口反对的竟然是他带来的人,脸可以说是当即便垮了下来,好在这时候少府的负责人很积极,当即便大声反驳:

“大胆,你是在说高祖皇帝定下来的算赋不合理吗,陛下只是将算赋恢复高祖年间的旧制罢了,怎么就能称之为翻了三倍,当年文帝怜惜百姓,将算赋降下来,可又没有说从此便不能再升。

以前无事,算赋低也就罢了。

如今要对匈奴开战,百姓享受了这么多年好处,多交点算赋怎么了,这是他们为国贡献,你说百姓交不起,分明是在否认文帝和景帝几十年与民生息。

与民生息这么多年。

百姓怎么可能这点钱都交不起!”

作为皇帝的钱袋子,以及所有口赋钱都要收归少府,所以,此时少府的负责人,是理所当然要鼎力支持建元帝!

“大司农,如今粮价多少?”

这时,白圣突然开口问道。

大司农顿了一下,先是朝建元帝行了一礼,然后才转头,朝白圣行礼道:

“回太皇太后,约四十文一石。”

“百姓亩产粟米多少?”

“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

“也就是说,每年的算赋就需要三石粟米,合计一亩地的全部收入吧。”

“不是,粟米能够卖到四十文,但从百姓手里收可能只需要付出三十,甚至于二十文,文帝年间大丰收时,粟米收购价甚至于一度低到了十文一石。”

“这么说的话,即便粮食的价格相对乐观,就按普通百姓也能卖出三十文一石的价格来算,一个六口之家,即便四个孩子都没成年,每年光是为了缴纳算赋和口赋,按彻儿说的那个数统计。

需要付出三百二十文。

合计需要三亩半田产的的收成。”

听自己皇祖母和大司农两人一直说到这,建元帝当即便有些不满的打断:

“一共三百多文,三亩半而已!

当年晁错不是说五口之家有百亩田呢吗,三亩半,这才算得了多少啊!”

“他说有百亩田,你就当全天下五口之家都有百亩田了,哀家告诉你,多的是一家五口,二十亩田都没有的人。

而且除了算赋口赋,不还有田租呢吗,除此外还有献费,以及百姓需要承担力役和兵役,不想去同样要交钱,力役每年一个月,一月三百文,兵役总计两年,而加起来就是整整七千两百文。

这还只是哀家知道的。

私底下有没有摊派,有没有什么苛捐杂税,诸侯国内部存不存在私自加税行为,依旧不好说,还有他们难道不需要吃饭,不需要添衣服吗?生病了不需要看病,以及婚姻嫁娶不需要花钱吗?

出了点天灾或者出了点疾病事故。

只能要么卖田,要么借高利贷,然后还不起高利贷,田产依旧被人收走。

你以为景帝年间,五口之家有百亩田,现在的五口之家还能有百亩田吗?

如果不是很多百姓已承担不起。

文帝当年为什么要减少算赋?”

白圣知道建元帝并没有经历过民间疾苦,但是即便如此,她依旧很愤怒。

因为他这么一加税。

民间又不知要有多少家破人亡者。

对本就贫穷的人而言,往他们身上增加很少的赋税,也犹如大山一般难以支撑,风调雨顺时可能还能勉强撑住。

可一旦出点天灾,很多百姓便撑不住了,只能借贷、卖田、逃亡、卖身。

这些百姓大多都是国家的根基,也就是自耕农,当一个封建农业国家自耕农数量越来越少,雇农越来越多,国家财政和国家秩序真的想不出问题都难。

这是主要赋税徭役,其他杂税和临时税收徭役资料不好找,但反正普通人日子不好过,真的是没有天灾饿不死就是盛世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53556902/3670581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