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 第2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2)

“什么?”

窦氏先是一惊,但随即便反应了过来,并面露苦涩:“哀家早该想到的。

刘家刻薄寡恩又非一天两天了。”

她之所以始终不愿意放权,彻底回归后宫,做个颐养天年的老太太,就是生怕出现这些事之后,她会无能为力。

可一旦死了,依旧是无能为力。

作为历经四朝的存在,很多大家明面不敢说的事,她都能算亲身经历者。

或者至少也算旁观者。

“哀家当初其实是不愿意让阿娇嫁进宫的,只可惜哀家那女儿坚持,本以为彻儿是个好的,能看在她姑姑大长公主助他得太子之位和哀家的面子上善待阿娇,没想到跟他父亲爷爷一个样子。

终究是步了孝景薄皇后的后尘。

刘家的凉薄,可真是一脉相承。”

窦氏此时,其实已经不能算是解释了,而是内心情绪和一些想说的话,一直没有地方倾诉,此时总算有了个倾诉渠道,也不怕被别人听到,自然得说个痛快。而白圣并没有阻止,权当是照顾老人的,静静待在她边上做个倾听者。

“当年吕后薨逝没多久,外戚吕氏便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代王被选中进京继位,随即,当初吕后赐婚为代王妃的吕氏女,以及代王妃的四个嫡子便陆续暴毙而亡,虽说哀家是因此才得以从一个侍妾成为皇后,可依旧是心寒不已。

替他生了四子的正妃,以及四个嫡子说舍弃就舍弃,哀家又算得了什么?

故而当初即便被册封为皇后。

哀家依旧是兢兢战战,生怕出错。

可就算如此,哀家因病目盲后依旧还是被文帝厌弃,若非百官维护,薄太后对哀家也还算满意,恐怕哀家就不是皇后,而是废后了,幸好文帝活的不是很久,要是他也活到七八十岁,恐怕哀家依旧会被废,启儿太子位也很难说。

文帝驾崩后,启儿继位。

哀家为太后,薄太后为太皇太后。

又几年,薄太皇太后去世,我儿景帝便迫不及待的废了皇后,废了薄太皇太后当初给他选的远房侄女,薄皇后。

薄家仅剩爵位也被他找借口废了。

很多人都说哀家昏庸,才会想让小儿子梁武王做太子,兄终弟继,殊不知哀家之所以想让幼子继位,就是看出了孙子终究不如儿子亲,孙子一旦继位必然会扶植自己母亲的娘家,对付哀家。

吕氏衰而薄氏兴。

薄氏衰而窦氏兴。

未来如何几乎已经可以预测,恐怕必然是如今的王太后娘家兴,哀家娘家衰,可如果依旧还是我儿继位,绝对不会如此,至少能够让窦氏多兴盛几年。

可惜启儿跟他父皇一样够狠,他父皇能用计,活生生逼死有从龙之功的舅舅薄昭,启儿自然也能设计逼死帮他镇压七王之乱,武功赫赫的亲弟弟武儿。

再加上百官不认同兄死弟继。

最后反倒是哀家和武儿的错了。

如今听完你说的未来,哀家的猜想和担心,竟然大多都成真了,他们父子两都要废后,都要打压先帝时得势的外戚,扶植自己母亲娘家,并掌握朝政。

武儿就是没他们心狠,太过天真。

才会英年早逝,抑郁而终。

若是武儿登基,必不会如此。”

“有没有可能正是因子肖其父,所以景帝才会废了刘荣,并且特地挑了刘彻当太子,当皇帝最怕的应该就是自己选的继承人与自己性子不一样,并难以贯彻自己的想法,从而人亡政息吧。”

听到这,白圣忍不住嘀咕了句。

然后窦太皇太后愣了下,并再次苦笑:“哀家这些年竟没你看的透彻。”

“当年高祖皇帝就因为惠帝性子不肖他,嫌弃其太过于柔弱,不似人君之相,所以屡次想要废其太子位,若非吕高后力保,恐怕根本没机会登基称帝。

罢了罢了,说之也无益。

至于遗愿,还是尽量多活几年,并且为窦氏安排好退路,免得回头步了薄氏的后尘。另外帮帮娇儿吧,哀家也不知该如何帮她,你自己看着办,当初就不该让她入宫,若是没有入宫,以她郡主的身份找个好人家,再轻松不过了。

对了,还有,万不能让儒生得势。

那些儒生为了获取权利,竟然胆敢刻意扭曲篡改先贤典籍,迎合上意,如此德行之人,若得权势,必然为祸害。

黄老学说,方是正道。

文景盛世因此而来,必不能舍。”

“无为而治吗?我明白!”

白圣当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而窦太皇太后,则是一脸诧异的看着她:

“何以如此解释?”

“与民生息,无为而治,只是黄老学说一部分,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清静无为,主逸臣劳,宽简刑政,除削烦苛,应乎时变。

皆为黄老学说要义。

乃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经过窦太皇太后这么一番解释,白圣才知道她一直以来的理解有误,黄老学说压根就不是单纯的无为而治,而是以道家和法家学术为核心,取其余百家精华,并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学说。

应乎时变指的就是,黄老学说并非一成不变,会根据政治社会的需求,进行适当改变,从而适应政治社会环境。

唯一不变的是法治德治并重。

道家与法家的根本不能丢。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对,大乾开国已经经历了五六任皇帝,现在所面临的情况与开国之初的情况截然不同,若是治国方法一成不变,怎么可能不出乱子?

况且要是真始终坚持无为而治。

也不会有七国之乱和削藩了。

可见黄老学说,其实还是挺能灵活变通的,特别是其中强调的,法律是天下之度量,人主之准绳思想,更是比只强调礼义仁智信的儒家,强上太多了。

如此交流完毕后,窦太皇太后生怕白圣懂得太少,特地选择将自己全部记忆都复制一份交给白圣,然后才放心与她签订岁月之力交易契约,并且离开。

而白圣也是直到此时,才获得与窦太皇太后肉身融合,阅读记忆的权限。

说实话,要不是搜索了下,我还真不知道黄老之学的核心是法家和道家。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53556902/367058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