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 第267章 我要掀了这苍天(1)【二合一】

再次进入新的身体后,白圣因为感知到边上有人,而且数量不少,这种情况下如果原身已经断气的话,没道理没被发现,所以大概率可能正在办丧事。

基于这方面考虑,白圣虽然有立刻运起龟息养元术修复身体,但并未急着睁眼,而是依旧屏住呼吸先梳理记忆。

然后原身生平便可谓一目了然。

她是著名的大汉反贼头子。

更是唯一的女反贼头子。

至于前因后果嘛,那便得从头开始说了,原身姓吕,吕后的吕,当然,跟吕后有没有关系就不好说了,毕竟诸吕之乱后,与吕后和吕氏关系稍近些的便被灭了族,即便有关系,关系也很远。

她家属于商户,母亲生了她后没多久就病逝,父亲不愿意续弦,也不愿意纳妾,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基本便是将她当儿子在养,教她经商之道。

成年后,原身并没有嫁人,而是选择立女户招婿,成家立业,顶门立户。

继承家族产业,并将之发扬光大

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

在经营自家产业的同时,原身还顺带着生了个儿子,取名吕英,也算是替他们吕家传续香火,并对其甚为宠爱。

儿子年纪稍大些后特别想进步,简洁而言就是想当官,但又因为他们家是商籍,根本没资格入仕,原身不想看到儿子失望,最后便设法花钱给她儿子寻了一个捕头的职位,官吏官吏,吏怎么也能勉强算半个官,好歹让他过过瘾。

吕英不缺钱,当上捕头后,指头缝漏点就够跟他干活的捕快欣喜不已了。

所以他这捕头当的挺好。

至少下面的捕快很快便认可了他。

再加上他不缺钱,不会没事去敲诈勒索商户,甚至百姓,故而本地百姓对他的感官也不错,能力怎么样不好说。

可至少在原身金钱的支持下。

他人不错,是个公认的好人。

如果一切就这么发展着倒好,可惜事不遂人愿。天元三年,大旱,很多百姓根本交不起赋税,本地县宰便要求做捕头的吕英,去将那些交不起赋税的百姓抓起来。吕英当了三年捕头,也见过些穷人,所以十分不忍心,更不愿意。

过程可能发生了些言语上的冲突。

具体如何原身其实也不知道。

反正结果是,原身儿子被杀了。

原身并没有十分冲动的立刻去做些什么,而是忍着悲痛收敛儿子尸体,然后便开始散尽家财,救济贫苦,结交八方豪杰,私下偷偷铸造刀剑,最终于儿子被害三年后,也就是天元六年起兵。

过程响应无数,只花了一天便顺利攻入当地府衙,将本地县宰当场砍死。

也就是害死原身儿子的那个县宰。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顺利?

当然是因为那个县宰,确实不得人心,以及本地百姓早就被逼到即便现在不造反,过段时间恐怕也会反的境地。

原身儿子吕英,不是因为三年前本地大旱,不愿意去抓那些交不起赋税的百姓才被害了吗?而实际来讲,近三年来,本地虽然没有连续大旱三年,但各种天灾就没绝过,百姓们的收成锐减。

可是县宰为了自己的政绩,既没有上报灾情,请求减免赋税,也没有积极兴修水利,减轻各种天灾的危害,只知道用尽一切手段,确保赋税不少分毫。

甚至于能多收就多收。

结果就是他靠着每年分文不差,甚至还会增加的赋税,连得数年好评,即将升迁,本地百姓则快要活不下去了。

虽然还达不到易子而食程度,可也把能卖的都卖了,或者已经卖身为仆。

同时也正是因为他要升迁了。

原身才不得不赶紧起义。

因为当这个县宰尚在本地时,原身还有点把握能够起兵将他杀了,替自己儿子复仇,可一旦他升迁去了郡里面。

杀他难度一下子就提升了许多倍。

所以,即便原身还是感觉自己准备的并不是很充足,仍然毅然决然起兵。

结果却是……

过程顺利的原身都觉得有些离谱。

原身当时只养了三十几个游侠,一百多个私兵,曾经接受她救济,且明确愿意帮助她复仇的庄户和贫民,也仅有三百多人,加起来都凑不到五百个人。

本来她以为这点人手攻打县城。

可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想要杀县宰,更是困难重重。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她起兵后,毫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入了县城,两个捕快联合十几个青皮混混,给守门的士兵下了泻药,借机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那两个捕快,一个叫应产,五年前母亲重病,吕英给了他二十两银子替他母亲治病。还有一个叫卓马,六年前卖身葬父,吕英替他父亲办了丧事,又提拔他做捕快,算给了他一个立身之基。

那十几个青皮混混本来是乞丐。

吕英看他们可怜,便特地买了个院子安置他们,同时教他们做些小生意。

有他做捕头帮衬,倒也安全。

只是吕英死后,新捕头是县宰提拔的忠心走狗,雁过拔毛那种,他们原有的生意做不下去,只能沦为混混青皮。

勉强维持生计的样子。

而就这,还是因为吕英当年给他们买了个院子,让他们有地方住才拥有的待遇,不然他们恐怕得再次沦为乞丐。

类似的事,吕英没少做。

不然也不会成为公认的好人。

应产和卓马,知道原身有起兵复仇的想法后,便偷偷联络了他们觉得应该愿意帮忙的人,结果还不错,他们联络的人即便不愿意帮忙,至少也没告密。

方才造就原身轻松入城的局面。

而这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攻打县城的过程中,不但县城本来的守卫人员基本没几人反抗,边上还有不少普通百姓积极响应,拿着锅碗瓢盆,锄头木棍,加入了她的队伍。

最后也只有县宰,以及县宰的几个亲信,包括他那个走狗捕头反抗激烈。

然后有的被乱棍打死。

有的被乱刀砍死。

县宰则是先被打了一顿,紧接着原身亲自用刀斩下他的头颅,悬挂出去。

替她儿子报了仇。

本来这时候,原身其实已经算是了却心愿,即便死了也值。但她的这番操作毕竟是造反,而且还杀了官,即便她现在愿意束手就擒,跟她一起造反的人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原身实在不愿意辜负那些愿意提着脑袋,帮她复仇的人,所以最终决定,继续为民做主。

然后吧,可能百姓确实饱受压迫。

愿意跟她造反的还不少。

不到两年时间,原身她便成功占下了几十个县城,将近三分之一个郡府。

天下共计三十六郡。

也算有了一百零八分之一的天下。

不过大汉朝廷并不怎么重视,只是下令要求本地郡守赶紧镇压,不然便要严惩,目前情况是,本地郡守祝怀瑾正在努力招揽人手,以及跟豪强们借兵。

好方便联手覆灭原身。

而原身此时,也确实困难重重。

这么说吧,原身她毕竟不是专业造反的,既没有什么指导纲领,也没有什么明确目标,还缺少底蕴,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家族资产底蕴,都不咋样。

她最开始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替她儿子报仇,后来持续造反,主要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实在容不得她后退。

时至今日,跟着她一起造反的主要还是些失地农民,遭受贪官污吏迫害而破产,甚至于家破人亡的小商户,至于士族,别说士族了,识字的都没几个。

很多方面原身都不怎么搞得定。

与其说是割据势力,不如说是稍微大点的山寨,或者说整体秩序比山寨要好点,但跟割据势力还是有很大区别。

原身只能用管理生意的形式。

勉强控制住现在的领地。

然后前段时间,原身因为身边实在没人能够帮她忙,手下也没多少懂行有能力的人,事事亲力亲为,最终自己是殚精竭虑,披星戴月管事,病重而亡。

遗愿的话总结来讲其实也很简单。

就是希望能够掀翻这大汉苍天。

为民做主,重建秩序。

她特别喜欢千年前大贤良师张角说的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可如今时过境迁,苍天依旧,只恨黄天不临啊!

记忆梳理到这的时候,白圣还有些疑惑,因为按很多世界的常规命运轨迹走下去的话,大贤良师张角虽然没成功塑造黄天,但确实送了大汉苍天一程。

他死后不到百年,大汉便亡了。

可如果张角都是千年前的人了。

原身怎么还生活在大汉?

为此,白圣只能摒弃原先对原身记忆一扫而过的态度,继续深入梳理,着重了解有关于大汉和历史方面的信息。

然后才总算恍然。

这个世界是真的绝望且窒息。

因为这个世界的大汉,已经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先是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第一帝国,持续两百余年。然后汉光武帝刘秀乱世崛起,再兴汉室,开创大汉第二帝国,再次治世近两百年。直到大贤良师张角横空出世,并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想要覆灭大汉。

后来天下乱了几十年,很多人都以为大汉确实要亡之际,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孙子刘湛,在其父刘禅投降后,带领剩余不愿投降的人,再一次大兴汉室。

建立大汉第三帝国,续命三百年。

之后还有圣祖刘裕开辟大汉第四帝国,以及神祖刘明开创大汉第五帝国。

刨除五大帝国中间的两百年乱世。

大汉也存在了近一千两百年。

因为他们都奉刘邦为汉初祖,国号也一直为汉,所以世人都默认汉朝始终如一,中间乱世也只是大汉低谷罢了。

刘秀复辟汉室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认为大汉天命未绝,后来刘湛再续汉室之际,无疑又有更多的人认为大汉天命尚在,刘氏当为天子,深入人心。

等到圣祖刘裕横空出世。

开辟大汉第四帝国之后。

不论是世家门阀还是普通百姓,基本都已经坚信,只有刘氏有天命,不管天下怎么乱,最终还会落入刘氏之手。

从此之后,想造反,领头者就必须姓刘,如果不姓刘,都没有哪个懂点历史的人愿意追随。因为这几代的王朝更替太邪门了,邪门到世人已经坚定不移的认为,不姓刘都没有资格追逐帝位。

等到神祖刘明开辟第五帝国后。

就更没人对此有异议了。

刘姓已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姓氏,同时也是最受当朝帝王忌惮的姓氏,忌惮到什么程度呢,其他姓氏的人造反,无所谓,甚至于不在意,除非把事情闹到难以收拾,否则大汉朝廷都不乐意管。

但如果姓刘的造反,别说造反了。

就是某个山寨寨主姓刘。

都得赶紧派大军剿灭。

不仅普天之下的世家门阀以及很多百姓相信,只有刘氏有资格追逐帝位。

就连刘氏皇族对此也坚信不移。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陷入困境,也导致张角的请大汉赴死,成为一句虚言,而刘姓则成为天下所有姓氏之首,地位不可撼动。

天下似乎都成了刘氏的棋盘。

只有他家有资格执棋。

也正因如此,如今的大汉朝廷对于姓氏管理十分严格,绝对不允许私自改姓,更不允许乱认祖宗。百余年前还搞过一次大清洗,就是全面调查所有姓刘的,把不能拿出明确证据,表明自己刘姓源头的家族,全部逐出刘氏宗谱,不允许他们继续姓刘,必须改成其他姓。

现在,大汉第五帝国也已经存在两百四十八年了,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的有识之士,基本都已经意识到,下一轮乱世即将来临,恐怕又会有一位新的刘姓帝王推翻如今朝廷,开创第六帝国。

而这些情况,正好揭示了原身为啥不受重视的核心原因,因为她不姓刘!

没人觉得她能掀起什么浪来,所以朝廷不重视,连带着士族,包括稍微识点字的,有点才华的,都不来投靠她。

这种情况下,原身的遗愿。

确实还真有点难度。

(sdingdiannn/ddk53556902/3670559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