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 第276章 我要掀了这苍天(10)【二合一】

在新来的郡守上请罪折子,并且甩锅给本地豪族世家之际,怀安帝却根本无暇顾及,他正在为刘太羽恐慌不已。

五年前,安南郡越王屡次上奏表示安南郡赋税过重,百姓苦不堪言,希望朝廷能够考虑实际情况,给予减免。不能因为安南郡之前多有土司造反,就课以重税,连累安南郡的百姓民不聊生。

长此以往,土司造反更不可能绝。

须以仁政善待,方能抚民。

然后越王就被怀安帝直接派人下旨拿下,判定他此举是为邀名,是为损朝廷之利,收买安南郡的土司以及百姓。

要将他拿去京城问罪。

如果不出意外,最起码也是一个终身圈禁,运气差点的话可能还会被斩。

好在越王手下及时获知消息,同时越王在安南郡本地名声也相当不错,很多百姓都知道,越王有此灾,全是因为替他们说话。于是在越王手下的操作和鼓动之下,当地百姓直接一拥而上,将过来传旨,扣押越王进京受审的钦差全部杀了,越王全家自然也因此被救下。

在手下和百姓的簇拥之下。

越王果断起兵造反。

事已至此,不造反,那他就只能直接自杀了,说不定还能保个全尸啥的。

而能活着,谁又想死呢!

因为造反者姓刘,不但簇拥支持之人颇多,朝廷也相当重视,事发后,怀安帝当即大怒,并且调遣五十万大军围剿,越王则打出伐无道,均赋税,天下大吉的口号,正式开始自己造反之路。

伐的是无道昏君。

均的是各郡赋税。

大汉帝国三十六郡,不同郡州的赋税是不一样的,最开始总体来讲其实还算公平,就是人多的地方,富裕的地方多交税,人少贫瘠的地方少交税,上田水田多交税,下田旱田少交税,多交的那些郡州虽有不满,但他们收入也高。

多交点税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所以勉强能够忍受。

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开始不错的政策,后续就慢慢变了味,豪族世家的土地兼并,人口的增加等等,都在一步步促使百姓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不仅重税郡州如此,薄税的郡州也差不多。

再加上某些郡州的某些人不小心得罪天子,还会被迁怒,并且课以重税。

各州赋税变得越来越不平衡。

百姓怨念也越来越重!

所以越王的这个口号,至少很符合安南郡百姓的心思,另外还有不少其他被课以重税的地方,同样有暗暗支持。

只是因为他没表现出很明显的天命特征,故而最多暗地给予一些帮助,并没有多少世家豪族光明正大的站队,现在的世家豪族可都学精了,除非他们觉得,某人的天命征兆已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否则一般绝对不会轻易站队。

反正有那天命在,他们也没指望自己登基,何必拼命,保全自身最要紧。

刚开始,因为朝廷那边调兵需要时间,以及越王对世家豪族的态度又相对温和,所以越王很快就掌握了安南郡。

并且还顺带着在附近好几个郡。

都占了不少地盘。

直到朝廷五十万大军正式袭来,他才慢慢的开始陷入苦战,并僵持不下。

安南郡一直属于南蛮瘴气之所,即便这些年有所开发,但很多外地人依旧难以适应,越王正是凭借着这天时地利人和,才勉强能与朝廷僵持不下,可时间越往后拖,对越王也就越不利,因为越王的地盘相比较于朝廷还是太小了。

后勤粮草方面严重跟不上。

到去年的时候,越王的军队粮草已经欠缺到快要吃人的程度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原本坚守的一些原则也不得不打破,比如说盗墓获取资金,比如说开始针对一些不法豪族世家进行抄家。

而这些操作对越王而言。

其实更像是在引鸠止渴。

因为挖坟盗墓和对豪族世家进行抄家,虽然让他们暂时获得了些许资金粮草,能够继续支撑下去,但也让他们失去了很多民心,以及豪族世家的拥护。

本来豪族世家还愿意给予些帮助。

或者说至少愿意坐壁旁观。

现在就是他们也开始下场,帮助朝廷攻打越王,若是越王有天命,他们可能还会忌惮些,可现在已经明确证明越王没有天命,那么敢对他们动手,就必不得好死,乱世将临,必须杀一儆百。

免得未来乱世中某些割据势力。

再敢打他们的主意。

再然后,越王那边自然就更是开始节节败退,先前打下来的地盘几乎全部丧失,到最后就连安南郡也开始大面积沦陷。呃……准确来讲,其实也不能算沦陷,算是朝廷大军那边在收复失地。

时间推进到一个月前。

当年举兵三十万起兵的越王,已经被打到只剩不到一万人马,退守最后几个县,眼看用不了多久就会全军覆没。

可就在这时,出意外了。

最终决战之际,越王刚出场,就被朝廷大将以辕门射戟之术,一戟射死。

剩余残兵败将,瞬间崩溃。

然后越王第四个儿子,刘太羽临危受命,稳定军心,并尝试突围,紧接着原本一片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罩顶,一滴雨没下,便先碰撞出了无数雷霆,刹那间更是给人带来种天倾地覆的错觉。

还没等双方撤兵或做其他反应,便是雷霆万钧,倾泻直下,并且全部都倾泻到了朝廷兵马那边,浩荡雷海席卷五十万大军,几秒之后,原地只剩一片焦黑,朝廷派来的五十万兵马尸骨无存。

接下来的事显然并不用多说。

相关消息迅速席卷天下。

原本刚被朝廷平定下来的那些区域再次造反,先前溃散逃掉的那些士兵也赶忙重新回归,甚至于就连先前帮助朝廷一起剿灭越王的那些豪族世家也迅速滑跪,纷纷上门送钱送人,祈求原谅。

在原本越王九子当中,并不怎么出名,甚至于都没多少人知道的刘太羽。

一夜间便成了大汉新天命之主。

拥护支持者层出不穷。

当朝廷那边收到相关消息时,还同步收到了安南郡,连带着附近十二个郡州已经全都反了,并尊刘太羽为新天子的消息。其他没反的地方大概率是还没收到消息,或者说还没验证消息真伪。

等他们确定朝廷五十万大军,全部都被天降雷霆给覆灭后,恐怕也会反。

这种情况下,怀安帝哪还有心情管只占领了区区几十个穷县,同时既不姓刘,也没有称帝的白圣,他现在更担心满朝文武会不会反,会不会让他禅位。

然后没多久。

怀安帝就陷入了绝望。

因为刚收到消息时,满朝文武还能勉强维持镇定,客套讨论两句,但等一下朝,怀安帝就发现他们迅速三五成群聚到一起讨论,并打探了解事情真假。

整个京城,包括禁军之类。

都在讨论这件事。

最可怕的是,他们不是在讨论如何对付刘太羽,要不要继续出兵征伐,而是在讨论事情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该用什么姿态投降,以及获取从龙之功。

虽然怀安帝以前就知道,天命之人出现的可怕,但当他此时亲自感受到这种突如其来的人心向背之际,还是觉得浑身发寒,有种毫无希望的绝望之感。

太可怕了,在消息传出来的这一瞬间,他便基本丧失了百姓民心,乃至于满朝文武百官,宫廷禁军和内宦的心。

这种情况下他拿什么斗!

自己单枪匹马去斗吗?

恐怕禅让已是最体面的结局了,如果他不愿意禅让的话,满朝文武百官也能让他暴毙,而且,即便怀安帝不愿意禅让,也无法改变,大家都认为刘太羽是新的天命之人,该为天子这一事实。

怀安帝是真的越思考越绝望。

也越窒息……

这时候满朝文武以及那些个顶级世家,通过各自渠道,确定天降雷霆灭了朝廷五十万大军此事为真之后,便立刻开始讨论该用什么方式迎刘太羽入京。

没错,他们压根就没考虑过帮怀安帝去对付刘太羽,他们又不是疯了,怎么可能会帮一个已经失去天命的帝王。

去对付新的天命之人。

他们不要命了?

他们现在纠结的地方主要在于,目前已经错失最先投靠刘太羽的机会,接下来该怎么表现,才能尽可能体现出他们的态度,以及保住他们现在的权势。

可以说,白圣先前的操作还是有些太保守了,难怪长久以来,一直都有人怀疑她不是真的天命之主,跟真的天命之主相比,她做的那些事确实是有点小巫见大巫,人家直接一击覆灭五十万。

这么一操作,谁敢去质疑?

谁又会去质疑?

更别说人家还姓刘了!!!

天命buff叠满了好吧,基本可以说是相关消息传到哪边,哪边就投降了。

之后怀安帝直接被囚禁起来。

同时朝廷开始喊话。

让刘太羽别耽误时间,赶紧来京城这边接受禅让,然后登基称帝,剩下的地方用不着一家家去打,去接收,等他登基后随便发个诏令,自然就收复了。

为了讨好他,增加些自己的功劳。

文武百官也算是尽力了。

然后刘太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在众多世家豪族的簇拥之下迅速进京,接受禅让,他爹奋斗五年,最终闹了个被人一戟戳死的下场,他出来露个面,然后就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登基称帝了。

果然现实是真的毫无道理可言。

人比人,气死人。

随着刘太羽顺利登基,全天下世家豪族便基本都默认此次革鼎完成,接下来至少能再享受一两百年的太平日子。

先前看中白圣的那些世家。

则是纷纷唾骂了声晦气。

并暗暗庆幸,幸好当初没有那么急着站队,不然此次恐怕就真的惨了啊。

不过因为此次革鼎速度实在太快。

所以实际来讲,除了换了个皇帝之外,其他基本没什么变化,说句不太好听的,如果不是那五十万大军死亡,这一次革鼎的死伤和造成的动荡,甚至可能还比不上两三个皇子夺嫡的影响大。

故而很多先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依旧还存在。

已经登基的刘太羽,根本就没来得及拥有什么亲信,就被匆匆推上皇位。

此时此刻连满朝文武的变动。

都不是很大。

没有人直接跟他作对,大家最多对他的命令稍微有些阳奉阴违,这样似乎就无法触发天命,新的天命之子就这么继续被满朝文武和豪族世家拿捏,将他约束在帝位上,看似至高无上,实际上则可能还没他造反的时候,来的自由。

一切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但不管怎么说,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朝廷都没怎么折腾,也没怎么管白圣,当刘太羽发现天下还有白圣这么个逆贼在,并且打算御驾亲征的时候,满朝文武更是不惜欺上瞒下,直接表示逆贼已经被剿灭,只是报喜奏折有些迟。

不为别的,就是防止刘太羽掌兵。

因为根据统计,先前历代天命之子激发天命时,大多都是在战争期间,在两军对峙期间,不领兵,只老老实实待在皇宫当个皇帝时,即便他们阳奉阴违的搞事,或者与之作对,也不会出事。

所以尽可能将天命之子约束在帝位上,约束在皇宫已经是他们的默契了。

另一点就是,他们能察觉到刘太羽也有对世家豪族动手的野心,如果真让他聚几十万大军率兵亲征,回头灭了吕氏,转头拿他们世家豪族开刀怎么办?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当然还是直接不让刘太羽有领兵亲征的机会才最好。

于是明明白圣发展的好好的,他们愣是直接表示白圣已经被灭了,并且还写信与那个新郡守协商,让他一定要保密,能灭掉吕氏就灭,如果实在灭不掉的话,暂时维持和平,也能勉强接受。

税收方面,他们可以帮忙报灾。

少点也能凑合。

反正新帝又不知道先前的数据。

只要把相关消息瞒下来,不让刘太羽找到借口御驾亲征,那一切都好办。

满朝文武上下一心。

瞒个连暗卫都没有的皇帝。

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本章完)

(sdingdiannn/ddk53556902/3670558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