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454章 民权之本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454章 民权之本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26 06:41:4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李衡笑起来,笑得很和善,声音却带着几分嘲讽:“阁下之意,大汉收复雍、并、荆、扬、陇,是曹魏投降献给我们的?”

“这……这自然不是。”

樊建若敢说是,在场的武将,恐怕要联合起来抽他了。

而且关中、陇右和并州,都是在丞相的统筹下收复的。

岂不是说丞相无功?

李衡正面质问道:“那阁下方才说的到底是何意?”

“并无他意,只是为了加快收复中原。”

“阁下的意思是,只要我们不再推行均田,就能加快收复中原?”

“可以让中原士族知道我们的诚意!”

“夏侯将军!”

李衡的目光一瞬间落到一直喝酒不说话的夏侯霸身上。

夏侯霸愣了一下,连忙说道:“大将军。”

“朝廷的诚意可还好?”

“陛下乃是仁君,丞相是当世贤者,大将军又举世无双,百姓安居乐业,我在曹魏未曾有见过此等景象,我本在战场上杀过汉军,但陛下与丞相不弃,许我荣华,我感激不尽!大汉以诚意待我,我必舍身报国!”

李衡又道:“镇西将军!”

张虎立刻出列:“大将军!”

“朝廷诚意如何?”

“朝廷真诚待我,我愿舍身报国!”

李衡目光再一扫文钦、毌丘俭、朱据、王广、诸葛恪等人。

众人立刻表态:“朝廷不弃,我等愿为大汉赴汤蹈火。”

李衡的目光落到樊建和陈祗身上,说道:“我猜两位是想说要行仁义,以德服天下?”

樊建立刻把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陈祗也说道:“大将军说得在理。”

“陛下!”李衡却不理会樊建和陈祗了,他直接站起来,走到中间,行了一个礼,很严肃地说道,“臣觉得樊尚书和陈尚书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可以让他们去一趟洛阳,对魏主晓之仁义,说不定魏主就愿意自缚归汉!”

听到这话,诸葛亮差点一口酒喷出来。

其他武将却忍不住笑了出来,连魏延都笑出声来。

刘禅一时间也张大嘴巴,不知如何回答李衡这个请求。

至于樊建和陈祗,则惊慌失色,又尴尬不已,全身上下仿佛有虫子在爬一样。

刘禅忍不住苦笑道:“两位以为如何?”

“陛下……臣人微言轻,恐怕难以胜任。”陈祗立刻道。

“臣也是。”

“大将军,这恐怕不行。”刘禅笑道。

李衡又行了一个礼,说道:“那请陛下容臣问一问,在场,还有谁能以仁义而使魏主归汉?”

刘禅点了点头。

李衡便转过身,问道:“诸位皆是大汉忠良,现在有人说行仁义可使中原复归,不知哪位能担此重任呢?”

他从九卿身上一一扫过。

目光所过之处,人们闪避还来不及,还有敢回复他的?

李衡疑惑道:“如此好的一个机会,诸位为何不好好把握?”

文钦、毌丘俭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是第一次看到大将军在朝堂上的样子。

与平日在军中做战略部署的时候,完全两个人。

行军打仗之时,大将军冷静、沉稳中带着一股力量感,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安心。

而此时在朝堂上,总给人一种贱贱的感觉。

就是那种能把离谱的事情,十分严肃认真地说出来,且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嘴脸。

大殿内一片死寂。

片刻后,诸葛亮才说道:“治国当以仁义,消灭曹贼,收复中原,依靠的是军纪严明的精锐之师,和愿意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将军,以及在后方勤勤恳恳的官员,还有无数百姓的支持。绝非仁义这么简单。”

众人这才点了点头。

诸葛亮继续说道:“陛下,既然均田的第一个问题能解决,臣觉得第二个问题就不是问题,复归汉土,若能均天下之田,朝廷应该再耐心一些。”

刘禅道:“相父所言有理,均田一事,便不再讨论,一切如常。”

众人这才道:“陛下圣明!”

酒宴继续,欢声笑语继续。

但欢声笑语中多多少少有些怪异。

等这场酒宴结束后,众人也就散去了。

李衡与诸葛亮同车。

诸葛亮问道:“你上一次说的,政令发布之前,要先从民间收集意见,听从大多数人的。”

“下官确实有提过。”

“我这两年在关中尝试过,效果很好,尤其是颁布《雍州房契法》之前,雍州官府上下是各执一词,我就派人去询问了许多商人,还有民间百姓,倒是得出了一个结论。但我有一个疑惑。”

“丞相有何疑惑?”

“如果听大多数人的,那权力的来源就不是朝廷了。”诸葛亮语气平静,眼神也很平静,他注视着李衡。

“丞相,下官斗胆直言。”

“你但说无妨。”

“董仲舒错了!”

“董仲舒错了?”

“是的,他说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但假设,若天下无民,君纵使有神赐予权力,权力将实施给谁?”

“天下岂会无民?”

“天下有十三州之民,如今大汉有益、荆、扬、雍、并五州,天子有治五州民之权,而无治豫州、冀州、青州、徐州等各州之权。”李衡道,“权决定于民在否,否则无权治其民,在则有权治其民。”

诸葛亮倒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理论。

这个理论其实通俗易懂。

即刘禅有五州之权,而无天下之权。

无天下之权,与他是不是皇帝无关,而在于民不在治下。

也就是说,权力如果没有实施对象,等于无权。

诸葛亮微微蹙眉道:“说下去。”

“民不在则无权,为何?”李衡道,“因为权是双方共同的认可,朝廷认可,而豫州之民不认可,则无权。”

这个理论也很好理解,就像益州百姓现在也不认可曹魏一样。

甚至更通俗的说,上司命令下属去办事,下属不认可上司的命令,不去办。

这个时候,上司的权力对下属没有发挥到作用。

对于上司来说,他认为自己的权力受到了挑战。

这种挑战就是否认!

单方面的否认并且付出实际行动,权力就暂时消失。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40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