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 第13章 三百年已属不易

苏铭一脸不屑,心中暗叹。

这就是封建时代皇帝的局限性。

无法接受自己国家的灭亡,

稍有不顺心,便是雷霆之怒。

实际上,苏铭并未完全领悟朱元璋的心绪波动。

这位洪武帝,他的帝王之路犹如铁腕铸就,其坚韧与远见无人能及。

他不仅勤于政务,更是前瞻未来,为后世子孙编织了一幅宏图伟业。

为了稳固大明的千秋基业,他亲手绘制了一部繁复而精密的统治法则,从皇权的行使到民间生活的细枝末节,皆被他纳入法典,成为永恒的朱氏教诲,超越了八百年的周朝神话。

然而,这份精心构筑的梦想与现实之间,却存在着无法忽视的巨大鸿沟。

曾经的繁荣,如今只剩下短暂的六百五十载,甚至不到三百年的光景。

这如同一道无情的闪电,直击朱元璋的心灵,让他无法轻易接受。

当苏铭以那精确到零头的数字揭示真相,朱元璋表面的怒火之下,实则隐藏着深深的恐惧。

因为,那些详尽的规定,正是他恐惧的源头,远胜过刘伯温那神秘的"六百半"。

面对苏铭的质疑,朱元璋竭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严,强压下内心的波澜。

他怒视着苏铭,渴望听到对方的解释。

而苏铭却反问:“陛下,何故这般动怒。”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回忆起青田先生的预言:“他曾言我大明国运六百半……”

朱元璋解释道,他曾追问过青田先生,这"六百半"究竟含义何在,但先生只是微笑,不肯泄露天机。

他认为,自己以勤政爱民,足以回应这六百五十四年的国运期许。

然而,苏铭的一席话,如同一颗种子在朱元璋心中生根发芽:“陛下,您是否想过,青田先生所谓的六百半,或许并非六百五十四年,而是六百年的半数,即三百年的期限。”

这一瞬间,朱元璋仿佛听见脑海中雷鸣般轰响,所有关于刘伯温生前算命的碎片瞬间拼接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刘伯温沉思的表情和言语背后的深意,此刻在他眼前变得清晰无比。

原来,那"六百半"并非意味着长久的繁荣,而是暗示着大明的国运只有短短的三百年!

朱元璋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若非苏铭在侧,他几乎要仰天质问苍穹,自己的作为何处出了差错,竟只能换取这区区三百年的国祚?他凝视着苏铭,眼中的怒火与困惑交织,质问:“依你之见,刘伯温当年对我所言的国运,岂非欺君之谈。”

苏铭愕然间,内心暗自惊叹。

"哎呀。”

青田先生的称呼竟消失了?

这朱老头,真是现实得过分啊!

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脾性,他的话里藏着深意。

明知道大明国运如何,却不敢直言,怕触怒眼前这位。

否则,岂非早已命丧当场?

只敢用“六百半”这样的模糊说法来敷衍。

此人,果真机敏过人!

"朱皇帝,欺君与否,要看你如何解读。”

苏铭淡淡开口,仿佛在剖析历史的谜团。

"我认为,青田先生所言句句属实,只是你未领悟其精髓。

六百半,可以有多重解读。”

"在我看来,这是国家命运延续三百年的象征。

这在封建王朝的轮回中,已成定数,如同规律般存在。”

苏铭的话语,如同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闻言,朱元璋好奇心骤起,封建王朝的生命周期规律?这新奇的概念让他眼睛一亮。

"你给我详细说说,这规律究竟是怎样的。”

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苏铭不假思索,手指轻轻敲击,开始讲述历史的脉络:"汉朝分为东西两部分,总计四百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总和也不过五百载。

唐朝宋朝,一个是盛世,一个接近巅峰,但都未能超过三百年大关。”

"这就是历史的法则,每三百年的周期,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朱家大明,未满三百年,正吻合这规律。”

苏铭的每一字,都像是利剑直刺朱元璋的心。

朱元璋脸庞微红,显然是被激怒了。

苏铭的冷静分析,反而加剧了他的怒火,无法宣泄。

这世间的事,往往如此,对方越是云淡风轻,伤害力越大。

因为,对他而言珍贵无比的事物,在旁人眼中,可能只是寻常。

苏铭此刻虽略有疲惫,但秦淮河畔的繁华并未让他停下脚步。

那群如花似玉的女子,言语如丝,令人心动不已。

王景弘守在华盖殿外,无人关心苏铭是否劳累,他径自坐下,毫不在意朱元璋的怒火。

"朱皇帝,我累了,让我歇息片刻。”

苏铭从容坐下,双腿交叉,仿佛在宣告自己的随性。

朱元璋见状,眉宇紧锁。

苏铭的独特,超脱于常人,行事洒脱,不拘小节,只求自我舒适。

这在大明,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像他的人。

连朱元璋,这位乞丐出身的皇帝,此刻也效仿苏铭,席地而坐,体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角。

从这个角度看去,龙椅显得格外高高在上。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个角度既陌生又新鲜,通常只有跪拜时才能触及。

苏铭稍作休息,接着说道:“历史的进程,非人力所能左右,尤其是在封建体制下,所有王朝的命运都遵循着相似的轨迹。”

"所以,朱皇帝,三百年已属不易。”

苏铭的话语,虽是安慰,却并未真正抚平朱元璋心中的波澜。

这样的安慰,反而显得无力。

朱老面色微愠反驳:“你所谓的历史法则,简直是空谈。”

“怎么不说周朝还有八百年的辉煌。”

见老朱坐定,一副气恼的姿态,苏铭不禁生出几分理解。

然而,他并未示弱:“朱皇,这就触及了你的核心问题。”

“你这种行为,懂吗?叫双重标准。”

“就像那些期待孩子成龙的父母,要求学业上要与精英比肩,生活条件却要与贫寒者相提并论。”

“你只盯着周朝的繁荣,何不看看秦朝的崛起。”

“秦朝仅数十载,你明朝已延续三百年,难道还不够幸运。”

呵!老朱愣住了,如此狡辩前所未闻!

当然,要比,也该与更优秀的时代相较!我疯了吗,会拿大明去和秦朝比较?

一想到秦朝的残酷,老朱庆幸大明未步其后尘。

此刻,他心中的壁垒似乎有所松动。

(sdingdiannn/ddk26187859/3670584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