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 第130章 苏铭的心思飘向远方。

"这样的深厚情谊,难怪他会放心让他来叫你下马!"朱棣的老友如是说道。”

这是对他极大的信任无疑!"朱棣的父亲深知他的性格。

"只要他尽心尽力,未来高官厚禄自然少不了!"朱父对朱棣的用人之道了如指掌。

他明白,作为帝王,需要的是包容而非刻板,无论是奸佞还是忠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有时,所谓的奸,未必全然邪恶;而忠诚,也不尽然皆善。

有些忠诚之人,只知盲目忠诚,却不具备实际的治理才能,这样的重任落在他们身上,只会酿成地方之灾。

苏铭认为,作为一个明君,懂得全面审视人的能力和品性是必备素养。

然而,朱父并未察觉苏铭的心思飘向远方。

他饶有兴趣地问:“这么说,景清算是好运了。”

"老四向来念旧,一旦他认为你有才华,必定另眼相待。”

他接着问道,“那么,后来景清做了什么呢。”

苏铭无奈地回答:“我不是刚说过了吗,他企图刺杀朱棣。”

听到这里,朱父愕然。

他回头瞥了眼紧跟在后面的景清,表情显得有些微妙。

起初,朱父以为苏铭是在夸张景清的胆量,但现在看来,这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刺杀皇帝,非同小可,尤其是对于这位出身武将,且通过战争夺取天下的朱棣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景清看似弱不禁风,但在朱棣面前,恐怕一招之敌都算不上。

朱父心中暗想,难道这景清有异于常人的智谋,能策划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刺杀计划?

朱父低声自语:“这就难怪了……”他无法接受,一个被高度信任的人,竟会选择如此极端的行动。

“信任如斯,却要背叛至极,如果换成我,绝不能容许。”

这无疑是背叛的极致表现。

苏铭贴近朱父耳边轻声透露:“而且他还与方孝孺密谋造反。”

“什么?那个书生?造反。”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朱父惊讶不已。

想起洪武十三年那次召见,朱父记得方孝孺虽然学识出众,但过于天真,不适合涉足政坛。

他虽给予方孝孺赞誉,但也清楚其局限。

听到苏铭提起方孝孺,朱父在这个永乐世界中,仿佛找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书生造反?这真是书生干的事吗。”

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轻蔑。

自古以来,书生造反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像方孝孺这样的书呆子,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苏铭微微一笑,表示赞同:“你说得对,他们最终必然失败。”

“景清这个人,确实天真得过头,连刺杀这样大事都不做周全准备,居然带刀进朝。”

"不久后,景清的秘密就被朱棣亲自揭开了......"朱元璋听闻,不禁苦笑,原以为景清会用些高明的计策,却不料竟是如此直白。

简直可以说是过于天真!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向苏铭,询问道:“你所言之事...莫非是在奉天殿发生的吗。”

"正是!史书记载如是。”

苏铭肯定地回答。

朱元璋连连摇头,坚决否认:“那绝不可能!官员上朝怎能携带兵器。”

"你以为锦衣卫是摆设吗?所有大臣入场前都得经过严格搜查。”

"否则,我早被暗杀多次了。”

朱元璋叹息道,【"欲取吾性命者,何止一二。"听到此言,苏铭眉头微皱,】略感惊讶,朱元璋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在洪武年间,虽然天下初定,但潜在的威胁仍不少,比如张士诚余党、白莲教、蒙古势力,甚至内部的不满者。

皇帝的位置,危险程度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在奉天殿遭遇不测。

朱元璋总觉得景清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蹊跷,寻常官员怎会不知奉天殿的规矩,带刀进殿,简直是不可思议。

他思索片刻,说道:“此人必是被人利用,且尚未察觉。”

苏铭闻言,细细琢磨,觉得朱元璋的分析并非没有可能。

毕竟,大明的制度皆由朱元璋亲手建立,对于官员上朝的规矩,无人能比他更清楚。

苏铭在阅读史书时,就对景清被朱棣搜出刀一事感到疑惑。

书中记载,有人事先向朱棣通风报信,说有红星犯上。

当时,满朝文武中,只有景清身着红色官服,因此朱棣怀疑他是红星。

随后,搜身发现了刀。

面对朱棣的质问,景清的回答是:“为国除奸。”

想到这两人之间的纠葛,苏铭不禁猜测,也许朱棣早就知道他们密谋,故意设计这场戏码,借他人之口诱使景清行刺,然后一举擒获。

这样一来,他可以借此观察谁与景清立场一致,凡有袒护者,皆视为同党,一并惩处。

结合方孝孺十族被诛的事实,从后人的角度来看,苏铭明白了朱棣为何要大开杀戒——看似对二人恩宠,实则心中愤恨至极。

帝王之心,不同于常人,朱棣对景清和方孝孺的背叛,无疑伤透了他的心。

由此看来,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苏铭对此并不急于求解,他知道,真相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慢慢挖掘。

未来的事物将会逐一清晰起来,队伍终于抵达了皇家陵寝。

苏铭和老朱被引领至一间内室,洗净尘埃,换上新衣。

当他们重见天日时,朱棣已经在门外静候。

【"你们的对话内容是什么?"朱棣的目光中透露着探究之意。】景清归来后,朱棣便察觉他的神色异于往常,显然与苏铭的会面有关。

朱棣心中的好奇驱使他向苏铭追问,而苏铭只是淡然一笑:“无甚要紧之事。【苏铭,今天我期望一切顺利,不要出现任何状况。】”

朱棣语气冷峻,警告意味明显,“否则,后果自负。”

然而,苏铭却显得毫不在意:“王爷无需如此紧张。”

“道理我都明白,今日过后,你将成为朕的君王。”

说到这里,苏铭顿了一顿,接着提出他的条件,“不过,有一个请求,你能应允吗。”

朱棣原以为苏铭会提出求饶,此刻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挫败感。

他对苏铭那种仿佛洞悉一切的态度早已心生不满,此刻,他在苏铭面前仿佛成了个拙劣的小丑。

(sdingdiannn/ddk26187859/367057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