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 第124章 他的内心世界

苏铭解析道:“朱棣的境遇实属不易。”

“你应该试着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毕竟,他也是你的骨肉,”苏铭本想与朱元璋深入探讨朱棣的成长历程。

朱元璋就像典型的中国传统家长,而朱棣则如同那个让人头疼的小淘气,家长置身事外,却期待孩子有所作为。

一旦遇到麻烦,便感叹孩子为何变得如此,其实并非转变,他一直如此,只是父母从未真正关注。

朱棣的一生,谈不上坎坷,但也绝非一帆风顺。

皇室子弟,他们的童年并非童话,常言道:

人生总被童年所错失的一切,纠缠一生。

朱棣亦然。

朱元璋的目光从未聚焦在他身上。

尽管身为皇子,相较于一般的功臣家族,他仍显得微不足道,与朱标那一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因此,朱棣格外珍视朱元璋的认同,总是挂在嘴边提及父子相似之处,这其实是他急切寻求父爱的认可,渴望世人承认他是父亲心中最骄傲的儿子。

父子关系,归根结底,往往蕴含着一种无形的占有欲!

“你怎么还要为他辩护。”

苏铭反驳道,“我这是站在民众的角度来分析。”

“朱棣和你,其实是同一类人。”

“他尽管手段强硬,但对百姓而言,却是善待的。”

“一个皇帝,只要真心对待百姓,那就是好的统治者。”

“朱皇帝,其实你在教导你的孩子们……”“做得并不够。”

朱元璋眉头紧锁,示意他说下去,这种观点对他而言是新颖的。

通常情况下,有人敢如此直陈,定会被他严厉处置。

但苏铭不同,朱元璋深知苏铭通晓后世历史,他的见解往往基于更广阔的视角。

苏铭曾言,许多评价并非他个人见解,而是后世史学家的公正评价。

【后代对先朝的探讨,只要无关利益冲突,】往往更为客观。

例如清朝编撰的明朝史书,真实性仍有待讨论,毕竟清朝取代了明朝,修史自然会倾向于美化自身。

然而,跨越时代界限的评价,往往更为公正。

苏铭接着说道:“比如太子,表面看似温文尔雅,实则内心脆弱。”

“他虽未登基,但从他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只适合守成,而非开创。”

“你对秦王和晋王过于溺爱,而对朱棣则放任不管。”

“我知道你的考量,你是希望百年之后,皇位由你的继承人接手。”

“其他儿子则是分封出去,顶多算是远亲。”

朱元璋默默听完,良久才回应:“难道不是吗。”

苏铭接着道:“确实如此,但为人父母,即使做不到完全公平,也不能差别对待。”

“你对太子付出最多的心血。”

朱老对旁枝的态度,犹如冰火两重天,对此,苏铭提出了独到见解。

“人心,难以揣摩其深处。”

他说,“你全然信赖太子,却忽视了他的同伴们的感受,这样的不均衡,无疑在心中种下了裂痕。”

“信任虽无形,却能深刻触动人心。”

苏铭继续道,“你确实重视太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王子们就没有权利得到同样的关注。

你希望朱家和睦,但自己却未能践行平等。”

“偏爱亲疏,只会让人际关系变得复杂。”

苏铭斟了一杯茶递向朱老,“朱棣今日的决绝,根源或许就在你这里。

你喝下这杯茶,是否觉得我在指责你的错误。”

朱老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不服。

“难道是你亲手塑造了他们的冷酷无情。”

苏铭犀利地说,“朱老,你不懂情感的力量。”

朱老闻言,面色微变。

“你给予他们爵位、财富,这些都是事实。”

苏铭接着说,“但比起一句真心的关怀,这些是否显得苍白?你曾真正关心过朱棣、朱橚、朱权他们吗。”

提到此,朱老挺直腰板,神情自豪。

“朱标作为长子,你请来宋濂、李善长这样的大师亲自教诲。”

苏铭步步紧逼,“而朱棣他们在军中成长,你有过干预吗?朱棣封王时,他的名字还是你那时赐予的,其他人呢,连名字都是后来才有的。”

“连小猫小狗都有名字,你对他们的关注度何在。”

苏铭的话语带着几分讽刺。

朱老听后,神色显得有些尴尬。

“你以为只需给予他们地位和物质,就能稳固亲情。”

苏铭摇头,“人的情感需求远不止于此。

即使他们是杀人魔王,也并非天生如此,他们也有童年的渴望和少年的期待。”

“在他们最需要关爱的时候,你却施以双重标准。”

苏铭直言,“这无疑是深深的伤害。

作为皇子,他们不能表达,因为那可能被视为争宠,是对父爱的贪婪。”

“这就是皇家无情之处,【对于不同的孩子,你的过往还有很多这样的印记。】”

苏铭总结道,“成年的关爱,与幼时的关爱不可同日而语。

朱老,你需要反思,不是给予的越多,就代表你在乎。”

“只是一句赞赏罢了。”

如果朱棣在此,【必定将苏铭当作至交。在他夺权以后的日子中,】内心的挣扎始终围绕这一点。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坚信自己对大明,对朱姓皇室无愧。

然而,朱老却摇头,对苏铭的观点表示质疑。

“大明有严格的宗法。”

他强调,朱标乃嫡长子,他的关爱是为了让其他王子明白界限。

某些事务,他们无权窥探,这是他自幼教导皇子们的教训。

长子,就是长子,不容置疑。

然而,随着王子们长大,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

父亲怎能犯错?两人尚未深入讨论,一名太监适时地捧着糕点进来,又悄然在糕点上轻轻触碰。

苏铭看着太监离去,拾起那块糕点。

朱老好奇地凑上前,发现糕点中心藏着一张纸条。

展开一看,上面写着:“请先生以天子大义为重,赴死。”

朱老面露异色,微笑道:“这定是文臣的手法,欲速战速决,好让老四继位。”

“看来他们希望你能自行了结,好让朱棣无后顾之忧。”

如今的苏铭,已登基为帝。

他的生死,关乎朱棣的疑虑:为何皇帝突然去世?是否与他有关?文臣定会利用此事掀起波澜,一旦苏铭这位“假皇帝”陨落,朱棣的皇位将不保,谋逆篡位的罪名将无法洗脱。

苏铭嘴角轻扬,丢弃糕点,眼神犀利地瞪向纸条。

“一群蠢货,想让我主动送命,痴心妄想。”

他心中暗想,我岂会助你们?此行,他是为了见证永乐大帝的风采,自有他的计划。

历史上的朱棣饱受误解,苏铭决心为他正名。

他要证明,永乐帝的功绩绝不逊色于康熙。

......

(sdingdiannn/ddk26187859/3670573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