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 第88章 针对徐达

他们不贪婪,懂得节制,徐达更是审慎之人,加上朱老的稳健,足以撑起大局。

朱老只占干股分红,苏铭负责具体操作,徐家则提供原料和人力,甚至包括场地。

当初朱老赏赐徐达,慷慨地赠予两千亩田地和上千户农奴,他们为徐达耕作。

在大明,贵族若仅靠官俸维生,【早就无食可吃,流落街头。例如李善长,他的年俸只有四千石大米,】折算成银子约一万两千两。

然而,这些顶级人物的开销巨大,家族众多,亲眷众多,需要他们的庇护。

如此一来,徐家的花费就显得捉襟见肘,收入远不足以覆盖。

明朝的贵族生活艰难,赚钱成为生存之道。

淮西的贵族贪婪,实则是生活所迫。

徐妙云身为小姐,衣着朴素,非丝绸所制,皆因苏老爷的馈赠才得以享受。

苏铭决定扩大霜糖的生产规模,【目标是实现两个乡的产量,估计每年约三十万吨,】这对于大明本土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如果分给朱老一部分,虽是汉人皇帝,但吝啬成性,岂不有损大明的威望?

朱老富甲一方,若能助他拓展疆域,他自会感到自豪。

拉拢徐家并非让他们劳作,而是打造品牌,从平民手中获取利益。

让徐家为自己打工,朱老何尝不是如此?

苏铭的计划看似诱人,徐妙云内心蠢蠢欲动,【只是轻轻摇头:“我们徐家并不看重霜糖。”】”

苏铭闻言,心中暗自惊讶,这又是何故?“怕财富过多难以承受。”

他疑惑问道。

徐妙云淡然道:“财富够用即可,无需过多。”

“徐府的恩赐足以让我们安度生活。”

苏铭对此感到惊讶,徐家的谨慎似乎有些超乎常理。

难道他们担忧朱元璋会有所不利?

苏铭看向徐妙云,察觉她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玩味自己的反应。

“你想了解‘日月犯上将’的含义吗。”

苏铭并不受她影响,反而直击要害。

“我会告诉你。”

徐妙云闻言,心跳瞬间加速。

“什么意思。”

她急切地追问。

“有人欲图谋你的父亲,因功高而威胁到了皇权。”

徐妙云面色微变,眼中的紧张难以掩饰。

“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通晓未来的六百年运势。”

苏老爷,他的慷慨是否超乎想象?“尽管你父亲徐达与我无缘,但这份情报,我愿意免费赠送给你。”

这算不算一种暗示?

苏铭心中暗想,这段历史背后的深意让人不寒而栗。

那个告发者,极有可能是朱元璋的心腹。

徐达的命运,似乎已注定波折。

“李善长这样的文臣尚且遭贬,接下来,恐怕就是徐达的时刻了。”

甚至有时,军方大佬的威胁,远胜于文官。

“你如何选择相信。”

苏铭毫不退让。

“信与否由你,你愿信便信。”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慢。

苏老爷还需要解释吗?显然不必。

徐妙云点头道:“若真有此事,徐家定会铭记你的帮助。”

“但若只是无稽之谈,苏先生,后果自负。”

“秦淮河水也足以淹没你的谎言。”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恨意。

苏铭朗声笑道:“不久后自见分晓,届时再见你,希望你能摘下面纱。”

“让我一睹你的真容。”

徐妙云闻言,脸色骤然沉下,怒目圆瞪。

“你胡闹。”

她身为未出嫁的闺秀,怎能随意暴露颜面?这简直如同轻薄。

徐妙云满心怒火,转身离去。

马虎在一旁看着,心中暗叹,老爷,你这次的要求确实过分。

【你可知道你的声名远扬?徐妙云通常不会佩戴面纱的。】只是因为你,她才不得不如此。

“老爷,真有人会因为徐将军功高而图谋他吗。”

马虎问道。

“当然,这是必然的。”

苏铭回答,声音坚定。

“李善长退隐,【徐达目前担任的职位包括右丞相、上柱国、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又为大将军,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这简直是权柄与威望的双重巅峰。”

“相比李善长,徐达的权力更显庞大。”

“即便陛下信任徐达,其他文官能安心吗。”

苏铭的话里透出深深的忧虑。

“徐将军为国立下赫赫战功,文臣却以此为由攻击他,这岂不是过分苛求。”

马虎不解地说道。

“他们不借此显示自己的能干和不畏权贵,又能怎样。”

苏老先生对于明朝的文人士大夫并无好感,他认为这些人过于琐碎且虚伪。

“何不挑出最显眼的一个,痛快弹劾,以此彰显他们的立场和原则。”

有人这般提议。

“这不正是文臣的典范吗。”

苏铭摇了摇头,对马虎说:“这里面的玄机深不可测,你还是少插手为好。”

“你帮了徐达,文臣岂不是会对你心生怨恨。”

马虎担忧地提醒。

“我怕什么?我可是超然物外的智者。”

苏铭微笑回应,对文臣们的斤斤计较不以为意。

“他们只会对我俯首称臣。”

只要他乐意,人人都想预知未来,哪怕是后世开放的风气,官员们依旧迷信不断。

苏铭转移话题,感叹道:“徐妙云这女子,确实不易应付。”

马虎回应:“她可是徐达的女儿,对你无礼也是情有可原的。”

“少说废话。”

苏铭对马虎的言论有些不满。

事实上,苏老先生只是暂时未能说服徐妙云,他并不认为自己被忽视。

“看我如何解开她的面纱吧,毕竟朱棣总得有个牛头人的形象。”

他心中暗自计划。

这时,门吱呀一声开启,苏铭不满地转头,不满门外的人未经通报就闯入。

原来是朱棣和朱标,他虽无奈,但也明白这两位无需拘泥礼节。

马虎识趣地退开,避开他们的视线。

朱棣和朱标坐下后,目光直视苏铭,让他感到压力。

“有人要针对徐达。”

朱棣直接问道,仿佛刚才的窃听不算什么。

“你们竟然私底下讨论。”

苏铭心中暗自嘀咕。

“作为君王和储君,这样的行为未免失了身份。”

朱标补充道。

“而且,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我已经在外边听见了。”

朱棣毫不掩饰自己的监听行为,似乎理所当然。

苏铭面对这对父子的质问,只能苦笑。

“朱帝,您认为徐达会谋反吗。”

他明知答案,却故意提问。

朱棣毫不犹豫地摇头,坚定地评价徐达的忠诚和品行。

“天德性情纯良,为人正直,无人能及。”

朱标接着说道,“父亲如此信任他,我们两家更是世代交好。”

他回忆起当年醉酒的趣事,徐达的忠诚更显得难能可贵。

苏铭看着这对父子,心中不禁感叹,朱帝年轻时的轻浮也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然而,他并未揭穿,只是一笑置之,心中已有了应对之策。

朱元璋曾提及,他曾考虑将吴王府赠予徐达作为居所,然而徐达坚辞不受,最终这王府被改建成如今的魏国公府,彰显其忠诚与谦逊。

朱元璋欣慰地笑道:“徐达的忠诚,是经过风雨洗礼的。”

仿佛这是考验官员的标准。

然而,苏铭指出,朱元璋却因此因太阴之象而对徐达产生了隔阂。

“你似乎过于担忧权力失衡。”

苏铭微笑道,仿佛在揭示一个微妙的宫廷斗争。

朱元璋闻言,表情有些错愕,他自问,自己会如此吗?徐达可是他的亲密战友,怎会背叛?

“你误解了,朕绝不会怀疑徐达的忠诚。”

朱元璋反驳,但苏铭的话让他不得不面对历史记载:“洪武十四年,有传言称太月侵犯帝位,钦天监以此为由,怀疑徐达功高盖主,导致关系疏远。”

面对苏铭的陈述,朱元璋显得有些紧张:“你确定这些不是虚构的。”

苏铭平静地回应:“陛下,您应该清楚我的为人。”

朱元璋陷入沉思,他承认自己可能过于敏感,但现在却在寻找合理的解释:“或许是史书笔误,或者有人刻意篡改。”

朱标在一旁插话:“苏铭曾说过,老四可能修改过史书。”

这给了朱元璋新的思考方向。

“或许,是其他人为了抹黑我而篡改了史书。”

朱元璋坚定地说,仿佛找到了为自己辩护的理由。

父子俩的眼神中闪烁着警惕和决心,仿佛找到了共同的敌人。

苏铭则缓缓道:“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陛下,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朱元璋震惊得从病榻上坐起,难以置信地看着苏铭,心中充满悲痛。

徐达正值壮年,五十出头便撒手人寰,这对大明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朱标震惊于这个消息,徐达的去世似乎预示着军力的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动摇大明的根基。

“老四,他是否会成为徐达的接班人。”

朱标颤抖着问道,心中的忧虑无法掩饰。

这似乎揭示了老四在军事上的崛起,以及他如何利用徐达的遗产,逐步积累叛乱的资本。

朱标立刻开口:“徐将军不可陨落,苏铭你可有解救之策。”

“难道还有回天之术吗。”

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苏大人真是神乎其技!

既然已知徐达的危机,此刻提醒徐妙云防范奸佞,显然意味着他对徐达有所图谋。

【确实,苏铭,徐达不能垮掉。】【就算他选择效仿李善长,淡出尘世,】朕亦认为是明智之举。”

“总之,务必要想尽办法保全他。”

“朕代表大明向你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朱元璋庄重地向苏铭行礼。

苏铭回应道:“此事确实棘手!徐达体弱多病,治疗不易。”

朱元璋解释道:“天德征战四方,实则隐藏着旧疾。”

“这就是他英年早逝的症结所在吗。”

“并非如此,他的背后有个恶疮。”

苏铭接着说:“民间称之为‘背搭’,常言道,无名之病易愈,有名之疮难治。

那疮口深入肌肤,治疗起来极其艰难。”

(sdingdiannn/ddk26187859/367057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