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凛冬长夜 > 第2章 思绪

凛冬长夜 第2章 思绪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4 06:21:13 来源:顶点小说网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太阳逐渐落下,海边的海水开始变得不再温暖时,杨三生手里则提着一个小麻袋,快速的往家的方向跑去。

“娘亲!”

推开屋门,杨三生就迫不及待的喊道

“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刚说完话,杨三生就举起手里的小麻袋,一脸兴奋的朝着自己的母亲,陈氏走去。

此时陈氏正坐在床头缝补衣物,桌子上的油灯也在杨三生刚刚进屋时被门外的海风吹得左右摇晃,仿佛快要熄灭似的。

好在随着杨三生关上了屋门,油灯又迅速的恢复了原样,好似那曾经迷茫彷徨,如今却坚强的陈氏。

“看你高兴的样子,是不是今天又在哪里抓到好吃的鱼儿啦?”

陈氏放下手中的活计 ,慈爱的看着身高只有自己一半的儿子,并用手轻抚着儿子稚嫩的脸庞。

“娘,您看。”

杨三生言罢,打开手上的小麻袋,露出了一堆白晶晶的东西。

带着疑惑和惊异的目光,陈氏轻轻地用手指沾了点麻袋上那一小堆白晶晶的东西放入嘴中,顿时惊诧道“这是盐!而且还是精盐!”

随即陈氏就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杨三生说道

“三生啊,你是不是跑到官府的地界偷了这些精盐呀!?”

要知道,从古至今,盐铁都是官府的专利,只有官府才能买卖,只是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快速获取钱财,就把贩盐的专利给卖了出去,只有那些能买得起盐引的商人才能贩盐。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盐引已经不可能再被普通商人所购买。

只有那些背靠大家族或高官的豪商才能购买,其他人私贩盐可是重罪,搞不好还会满门抄斩。

虽说杨三生小小年纪也不可能贩私盐,但是偷盗精盐也不是什么小罪。

毕竟以他们家目前的状况,可赔偿不起这一小袋精盐,因此,看到杨三生拿出的精盐,陈氏才会格外的紧张。

“娘请放心,这些盐并不是孩儿偷窃所得,而是孩儿闲暇无事时,自己做的。”

杨三生看着明明才二十多岁,头发上却已经有不少白丝的母亲解释道。

其实杨三生心里很清楚,母亲年纪轻轻的就开始长白发就是因为长期缺盐的后果,再加上母亲生了自己后,体弱多病,更是需要盐的补充,因此,他才不得已开始着手自己制盐。

“你自己做的?!”

听闻自己这个才九岁的儿子居然会制盐,并且制作的盐还能达到精盐的水准,顿时惊为天人。

………………

为何一名九岁的孩童会制盐,这是因为,杨三生在心理年龄上并非是一名九岁的孩童,实际上,加上他现在的年纪,他的心理年龄差不多四十一岁了。

因为,此时此刻杨三生的灵魂并不是什么明朝人,而是一名现代人。

由于一场突发的意外,导致杨三生穿越到如今这个时代。

………………

刚开始的杨三生也是煎熬了很久很久,这才慢慢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一名生活在明朝末期的普通百姓。

前世还算熟读历史的杨三生知道,如今已是1625年,天启五年。

鞑子经过了1618年的抚顺清河之战、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1621年的浑河大战和目前正在进行的宁远之战(1624年-1627年),并且此战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炸死。

鞑子换上了更为狡诈的皇太极上位,更是加速了明朝灭亡,更何况,再过两年,也就是天启七年,天启皇帝朱由校就将驾崩。

随后,崇祯朱由检这个有名的勤奋、作死、刻薄寡恩的皇帝将会上位,把明朝最后的家底给败得一干二净。

好在他出生的地方在福建的中左所(厦门),并且这里在几十年内都不会属于鞑子的势力范围,直到1681年满清摧毁这里的城池,并占领中左所。

也就是说,杨三生可以在这里平安的活到65岁,前提是他不会被当地官府强制征兵去打仗或服劳役。

可杨三生真的就愿意在这个小渔村,艰难的生活几十年,然后等待满清占领厦门并且投降当一个顺民,全家老小还要留着那丑陋的金钱鼠尾辫吗?

想到这里,杨三生不自觉的摸了摸脑袋上满满的头发,自言自语道。

“辫子什么的,还是算了吧,毕竟脑袋秃了五分之四,冬天一到,脑袋可就遭殃了。”

“三生,你刚刚在说什么?”

听到杨三生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后,陈氏奇怪的问道。

“没什么,娘”

随口敷衍了精盐一事,陈氏也没继续追问,杨三生又道

“这些盐请娘亲一定要好生保管,我现在要去码头迎接父亲了。”

“嗯”

陈氏不自觉的紧了紧手里的这小袋精盐,点了点头。

………………

海边夜晚的海风总是那么冰凉,哪怕现在是盛夏。

杨三生向着码头缓缓走去,今天是他父亲杨琮出海捕鱼归来的日子,算算日期,他父亲出海捕鱼也差不多快半个月了,今天也到了该返航的日子。

一路上,杨三生也在思考自己今后的道路,既然上苍让他重生在这个年代,那他也不能辜负了这一切,尽量用他自己所掌握的东西来改变一下历史,至少,不枉此生吧。

“父亲好像并不像是一个普通的渔民,没有那种老实巴交的淳朴,身上隐约带着几分煞气。”

杨三生不禁想起去年有几个地痞流氓想要调戏母亲,被自己父亲的一声怒喝和眼神吓走的那一刻,父亲身上散发的那种危险的气息,应该不是普通的渔民所拥有的气势。

“看来得找个机会问问自己的父亲才行。”

挠了挠脑袋,还是有点不习惯脑袋上的束发,杨三生喃喃自语道。

……………………

PS:自从60多年前,明廷政治、军队**,沿海百姓民不聊生,日本就有一些由浪人组成的倭寇跑到沿海地区奸淫掳掠,烧杀抢夺。

其实,那时候所谓的倭寇大部分都是本国沿海那些活不下去的渔民。

日本的那些浪人倭寇反倒还是少数,只不过倭寇抢夺的金银财宝和女人都需要一个庞大的销赃地,而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销赃地,因此,倭寇这个称呼也不算是给日本人乱扣的帽子。

(sdingdiannn/ddk68410889/367058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