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凛冬长夜 > 第181章 发展

凛冬长夜 第181章 发展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4 06:21:13 来源:顶点小说网

看着在场众人的目光和父亲杨琮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杨三生知道,自己没得选,郑家与杨家合二为一本就是好事,双方不用刀兵相见也是杨三生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样他在大明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去干其他事情了。

“如果父亲和母亲没有意见,孩儿不会推辞。”

听到杨三生的话,杨琮很满意,他就怕自己这个儿子耍小性子,不愿意娶。

既然现在杨三生同意了,杨琮自然也没意见,至于杨三生的母亲,陈雅儿那边,只需要杨琮去解释一番即可。

正当杨琮想要开口同意这门亲事时,杨三生却突然说道。

“父亲请稍等片刻,孩儿还有一事要说。”

“你说吧。”

“郑将军,有些事想必你们还不太清楚,福建巡抚沈犹龙可是对咱们武将有所防备,要是让沈犹龙知道郑、杨两家联姻,怕是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事。 ”

“杨小将军所言之事,我大哥心里也清楚,这门亲事只需你我两家心腹知晓即可,我郑家相信杨将军父子也不是食言而肥之人。”

“既然如此,那小子没意见了。”

听到这话,杨三生也就没必要继续说什么了,对方已经把姿态放到最低了,要是他还不知好歹,恐怕这门亲事不仅黄了,还会造成双方不死不休的局面。

“那好,末将这就返回中左所。”

郑芝凤得到满意的答案,随即转身离开。

等到郑芝凤离开,杨三生对着父亲杨琮说道。

“父亲,目前还有一事断不可答应郑家。”

“噢?何事不可答应?”

“盖伦船的制造技术!”

杨琮闻言,眉头皱了皱,知道这项技术不可能交给郑家,可万一郑家开口要,杨琮该怎么拒绝才会让双方产生隔阂。

“父亲,此事郑家也不会轻易开口要,不妨用此事钓着郑家,只要拖上五年或十年,到时候,咱们不仅把技术交给郑家,还要交给那些海商。”

一听此话,杨琮脑子有些没转过来,惊讶道。

“此项技术,怎可交给那些海商?!”

“父亲,建造盖伦船一事,并不是什么机密,就算咱们不交出去,难道咱们大明的造船师傅就真的仿造不出来吗?

只要过上几年,当咱们的盖伦船大量出现时,必然会有大明的造船师傅开始仿造,只要有人开头,必然有人跟随,到时候,咱们如何处置?难道把那些仿造之人都宰了?

还不如咱们主动把技术交出去,不仅能获得好名声,还能促进造船业的发展,要知道,大海如此广阔,不可能只有咱们杨家的船只。”

听完杨三生的话,杨琮沉默半晌,想通之后,这才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我会想办法拖延郑家。”

………………………………

几日过后,郑芝龙果然信守承诺,率先把他的家眷送到了笨港,包括杨三生那个才六岁的未婚妻。

又过几日,郑芝龙就亲自到访笨港,两家经过短暂的交流,随即完成结盟一事,并举办了一个简单的订婚宴,参加这场订婚宴之人,都是郑、杨两家的心腹。

至此,郑、杨两家融为一体,表面上,郑芝龙还是把控着中左所,与笨港的杨家敌对,实际上,双方也就是做戏给沈犹龙看。

………………………………

办完订婚宴后,郑芝龙就匆忙离开了笨港,毕竟现在他们两家还不能走得太近,容易被沈犹龙发现倪端,不过,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郑家就陆陆续续的送来上千人,这些人都是郑家心腹的家眷。

而掌控了郑家的这些家眷,杨三生也就不再担心郑芝龙会投降满清了。

………………………………

时光飞逝,一转眼,就来到了1634年3月初,笨港和安平堡下海了5艘‘扬’字级战舰。

当这五艘‘扬’字级战舰下海后,杨三生和杨琮商量一番,决定把‘巨贾号’赠送给郑芝龙,以回报郑芝龙这段时间的付出,同时也算做是杨家的聘礼以及拖延之用,并且告诉郑芝龙,他麾下大军最多保持两万人,因为根据杨三生的计算,他们分给郑芝龙的贸易利润,也就足够郑芝龙供养两万大军。

虽然郑芝龙如今是杨三生的准岳父,但双方既然结盟,并且以杨家为主,那郑家就不可能拥有太多的兵力,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郑芝龙收到了‘巨贾号’十分高兴,欣然同意了杨三生的要求,如今他们实力不如杨家,家眷也都在笨港定居,杨三生也是自己的准女婿,哪能不同意。

随即,郑芝龙就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左所裁撤多余的军队,这些被裁撤下来的士兵,郑芝龙并没有让他们返乡,而是把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全都直接送到了笨港等地垦荒。

而杨三生自然也是照单全收,目前笨港正在高速发展,来再多的人,他都不嫌多。

………………………………

1634年,3月下旬,5艘‘扬’字级战舰完成了航行和战斗测试,并加入海军战斗编制。

看着码头整整齐齐的排列着6艘‘扬’字级战舰,杨三生心中无比的自豪,这可是从无到有,虽然台湾现在一年能建造的‘扬’字级战舰不超过二十艘,但只要给他充足的时间发展,年产五十艘、百艘也不是梦想。

另一边,济州岛和首里城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各下海了一艘‘扬’字级战舰,杨三生得知情况后,并没有把这两艘战舰收回来,而是让这两艘战舰继续留在当地。

如今的济州岛,岛上的人口已经超过十万,大部分人口是辽东的难民,少部分是朝鲜人和倭人,并且这些朝鲜人和倭人也被强制学习汉字,改汉名,否则会被驱逐出济州岛。

首里城那边,城中居民超过十五万,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台湾各处抽调的移民,原本首里城的居民大部分都被迁到了安平堡等地,并且这些人也必须强制学习汉字,改汉名,同时,整个琉球群岛中,那些能够居住人的岛屿都安排了居民,人数从几十,几百到上千不等。

………………………………

随着5艘‘扬’字级战舰加入海军,杨三生也逐渐把海军中的那些福船和戎克船裁撤出海军编制,让这些船只成为民用船只。

并且趁着这次裁撤的机会,杨三生也顺带把战船中那些6磅和8磅的小型火炮统统裁撤,把海军战舰所使用的火炮修改为12磅、18磅和32磅炮。

陆军则可以继续使用6磅和8磅小型火炮,同时也会装备其他三种口径的火炮。

这次军队整编,海军绝大部分的战船都处于被淘汰的处境,好在这次整编海军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持续完成,只要有一艘‘扬’字级战舰加入海军编制,就会有五到八艘小船被裁撤,多余出来的海军士兵,则采取竞争上岗模式,择优录取优秀的水手,最先登上‘扬’字级战舰。

剩下没被录取的士兵,一部分优秀的人,可以选择等待,成为下一艘‘扬’字级战舰的预备水手,另一部分,则可以成为海军陆战队,进行专门的登陆作战以及防守训练。

这支海军陆战队,就是专门用作殖民之用,不需要他们能在陆地上有多强,只要能守住殖民的地盘就行。

………………………………

时至今日,杨琮父子控制的领地范围内,人口已经接近百万,自从有了郑芝龙麾下的船只加入,东江军那边收拢的辽东难民已经入不敷出了,现如今,几乎每艘前往旅顺口的商船,返回台湾时都没有满载辽东难民,说明东江军已经把旅顺口周边的鞑子领地霍霍的差不多了。

而且鞑子也不是傻子,平白无故损失了几十万百姓,这对鞑子近乎造成了致命伤,导致鞑子开始收缩防线,甚至直接放弃了整个金州,并且把金州所剩无几的百姓也统统迁往辽阳和沈阳等地,同时还彻底把金州城毁于一旦,主打一个,既然我留不住,你也别想拿的心态。

如今辽东旅顺口周边,除了此处还有人外,所有鞑子控制下的辽东地区,沿海二十里范围内,都变成了荒无人烟之地。

这也是鞑子在没有水师的情况下,对抗人口流失的唯一办法。

(sdingdiannn/ddk68410889/367056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